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3章 六三 · 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译文: 咬噬干硬的腊肉,遇到有毒的部分;稍有憾惜,但没有灾祸。

含义: 处理棘手案件,如同咬嚼干硬的腊肉,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麻烦或抵抗(毒)。虽然过程有些艰难和遗憾(小吝),但只要坚持原则,最终仍能公正处理,没有灾祸。

六三故事:

秋深,平阳城。

皋陶暂居的官舍书房内,烛火摇曳。

他面前摊着一卷竹简,墨迹陈旧,记录着一桩三年前的旧案——富商猗顿夜归途中遇袭身亡案。

卷宗记录简略,语焉不详。

只说猗顿当夜赴宴归来,在离家不远的巷口遇袭,随身财物被掠,致命伤在背后,一刀毙命。

当时查案的结论是流寇劫财杀人,不了了之。

案子本身并不离奇,乱世之中,此类案件并不少见。

但卷宗末尾,一行几乎被忽略的小字,引起了皋陶的注意:事发前月,猗顿曾与当地大族絺氏为争夺一片山林矿脉,对簿公堂,猗顿胜诉。

絺氏。

皋陶指尖轻叩案几。

这个姓氏,在舜帝麾下亦是显赫。絺侯,更是以战功受封,在平阳根基深厚。

此案如一块风干多年的腊肉,早已失去鲜润,变得干硬难啃(噬腊肉)。线索模糊,证人离散,现场痕迹早已湮灭。

“大人,此案已过三年,且涉及絺氏,是否……”随行的副手面露难色,低声提醒。

皋陶目光未离卷宗:“人命关天,无论涉及何人,无论时隔多久,若真有冤屈,都当查个水落石出。”

他命人寻来当年参与验尸的仵作,又试图找寻猗顿的家人和旧仆。

调查刚一开始,便阻力重重。

当年的仵作,已在两年前告老还乡,却在归乡途中“意外”坠崖身亡。

猗顿的几位旧仆,不是举家迁走不知所踪,便是三缄其口,面露恐惧,问及絺氏,更是连连摆手,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仿佛有一张无形的网,早已将一切可能的口子密密缝死。

这日,皋陶亲自前往当年的事发巷口查看。

巷道依旧,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哪里还有丝毫罪案的痕迹?

他蹲下身,手指拂过冰凉的石头,眉头微锁。这腊肉,比想象中更难下口。

就在这时,一阵嘈杂声传来。

几十个市井闲汉模样的人涌了过来,围住皋陶一行人,并不靠近,只是远远地叫嚷。

“看啊!就是那个青面官!听说他专找功臣贵族的麻烦!”

“可不是!絺侯为国征战,功劳赫赫,这皋陶怕不是想踩着絺侯立威吧?”

“滥用职权,欺压良善!”

污言秽语,扑面而来(遇毒)。

副手和护卫面露怒色,欲要驱赶。

皋陶抬手制止,他面色平静,目光扫过那些叫嚷的面孔,心中明了。这是有人不愿他查下去,在用这种下作手段,泼污他的名声,扰乱他的心神。

“不必理会,回去。”皋陶转身,步履沉稳。

然而,谣言却如瘟疫般在平阳城散开。

“皋陶睚眦必报,因小事构陷絺侯!”

“獬豸辨忠奸?我看是那皋陶借此兽行私怨之事!”

甚至连朝中,也开始有零星的奏章,拐弯抹角地提及“办案当以和睦为重,不宜兴大狱,寒功臣之心”。

调查陷入了僵局。每一个可能的线索,伸出去都碰到冰冷的墙壁。

副手忧心忡忡:“大人,此案难有进展,又惹来诸多非议,是否暂且搁置?”

皋陶站在窗前,望着庭院中落叶纷飞。

阻力越大,那无声的呐喊似乎就越清晰。他仿佛能看到那个名叫猗顿的商人,倒在血泊中,不甘地圆睁着双眼。

“遇毒,乃因触及要害。”皋陶缓缓道,眼中没有丝毫退缩,“若因‘毒’而退,正中宵小下怀。查案如噬腊肉,虽干硬难啃,甚至有‘毒’,但唯有咬下去,方能知其味,明其理。眼下艰难,不过‘小吝’而已。”

他回到案前,抚摸着一直安静伏在脚边的獬豸。

神兽抬起头,金目灼灼,似乎能穿透一切迷雾。

“明察之道,非仅赖人言。”皋陶轻声道,“你去吧。”

獬豸低鸣一声,身形如电,悄无声息地融入夜色之中。

接下来的几日,皋陶表面放缓了调查节奏,仿佛被谣言所困。暗地里,獬豸却凭借其异能,在平阳城内外穿梭,探寻着被时光和权势掩盖的蛛丝马迹。

它寻到了那个“坠崖”仵作的故乡,从其悲痛欲绝的老妻口中,得知仵作回乡前曾多次于醉后喃喃“造孽”、“絺家……惹不起”。

它潜入早已破败的猗顿旧宅,在残垣断壁间,嗅到了一丝极其微弱、却被刻意掩盖的血腥戾气。

它甚至跟踪了絺府一名出城采办的老仆,听到他在酒肆与人大吹法螺,提及三年前府中几位“身手好的”家将,曾被侯爷重赏,外放打理田庄,逍遥快活。

一条条看似无关的线索,被獬豸带回,汇聚到皋陶面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拼图,依旧残缺,但方向已隐约可见。

关键,在于找到那些“被重赏外放”的家将,或者,找到一个敢于开口的知情人。

獬豸的目光,最终锁定在絺府后巷一个每日运送泔水的跛脚老奴身上。此人在絺府三十余年,沉默寡言,但獬豸能感知到他心底深藏的不安与负罪感。

皋陶没有贸然接触。他让獬豸连续数夜,在老奴栖身的破屋外,发出一种唯有心志不宁者才能感知的、低沉的悲鸣。那声音,如同冤魂的哭泣,敲打着老奴本就脆弱的神经。

第五夜,老奴精神濒临崩溃,跪在屋外泥地里,对着夜空嘶哑哭喊:“我说!我说!我都说!求求你别再来了!”

皋陶适时出现,屏退左右,只带着獬豸,站在了老奴面前。

在獬豸澄澈金目的注视下,在皋陶沉静如水的威严中,老奴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

他断断续续地供述,三年前那个雨夜,他起夜时,无意中看到府中几名心腹家将拖着一个麻袋从后门回来,麻袋渗着血。第二天,就传来了猗顿的死讯。没过多久,那几名家将就被重赏,打发去了遥远的边地田庄。他吓得魂飞魄散,从此不敢多言一字,但那个渗血的麻袋,成了他夜夜挥之不去的梦魇。

人证虽卑微,但其供述与獬豸查探的线索相互印证,指向已然明确。

皋陶连夜书写奏章,将调查所得与老奴证词一并呈报舜帝,请求缉拿那几名外放的家将,并传讯絺侯府相关知情人。

消息传出,平阳震动。

絺府门前车马一度绝迹,往日巴结逢迎之辈,避之唯恐不及。

那些曾经喧嚣的谣言,在确凿的证据链面前,悄无声息地消散了。

最终,几名被缉拿回京的家将在分开审讯下,心理防线相继崩溃,供出了受絺侯指使,杀害猗顿,制造劫杀假象的罪行。铁证如山。

尽管絺侯多方狡辩,试图将罪责推给家将,但在皋陶缜密的推理和确凿证据面前,其罪行无从抵赖。

舜帝震怒,念及絺氏旧功,未处极刑,但夺其爵位,贬为庶人,禁锢终身。猗顿的冤屈,终得昭雪。

此案了结,皋陶却无多少喜色。

他站在官舍院中,看着獬豸安静地卧于树下。

过程何其艰难,如同咀嚼腊肉,耗尽心力,甚至还遭遇了谣言中伤之“毒”,几度令调查停滞(小吝)。那位忠心的仵作,更因此案间接殒命。

“大人,此案已结,正义得伸,您为何仍似有憾惜?”副手不解。

皋陶轻叹:“憾惜(小吝)在于,法律虽能惩恶,却难挽逝去的生命,亦难尽数抚平伤痕。絺侯伏法,猗顿亦不能复生。且办案过程之曲折,耗费之时日,皆因权势阻碍所致。此乃‘小吝’。”

他话锋一转,目光恢复坚定:“然,无论如何艰难,无论遇何‘毒’物,只要秉持公心,坚持查下去,真相终有大白之日,正义终得伸张之时。此案波折,但结果,终究是‘无咎’。”

风吹过,庭叶沙沙,仿佛冤魂得以安息的叹息。

通过皋陶审理猗顿被害这桩陈年积案,形象展现了噬嗑卦六三爻辞“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的深刻内涵。案件本身线索模糊、证据难寻如“噬腊肉”,调查过程中遭遇重重阻挠、谣言中伤如“遇毒”,使得进展缓慢、耗费心力,此谓“小吝”。但皋陶凭借其明察秋毫的智慧、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獬豸的神异之能,顶住压力,坚持追查,最终拨开迷雾,使真凶伏法,正义得以伸张,证明了只要坚守原则,即便过程艰难,结果终能“无咎”。整章故事凸显了执法者在面对权势干扰和复杂局面时,所需的定力、智慧与勇气。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