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5章 六五 · 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译文: 咬噬干肉,得到黄金;守持正固以防危险,没有灾祸。

含义: 处理重大案件(噬干肉),过程中可能获得巨大的荣誉或利益(得黄金)。此时必须格外警惕,守持正道,防范风险(贞厉),才能确保没有灾祸。

六五故事:

初春的平阳城,本该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却笼罩在一层无形的阴霾之下。市井之间,流言如野草般滋生——赋税账目不清,仓廪粮食莫名短缺,边关军饷发放迟缓。百姓们窃窃私语,脸上写满了不安与疑虑。

这一切,都指向了一个隐藏在朝廷深处的毒瘤——一个涉及多位高官、盘根错节的**窝案。

官署内,烛火通明。皋陶面前堆满了如山卷宗,竹简上密密麻麻的记录,看似合规,却处处透着诡异。他指尖轻敲案几,目光沉静如水,身旁的獬豸伏卧着,金目半开,仿佛也能感知到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污浊气息。

“大人,此案牵涉太广。”副手压低声音,面露忧色,“度支司、仓部、乃至两位位列九卿的重臣,都似有牵连。证据虽零散,但指向一致——他们利用职权,勾结地方,侵吞国库粮饷,中饱私囊,数额之巨,骇人听闻。”

这案件,如同一块风干多年、坚硬无比的“干肉”(噬干肉),表面完好,内里却早已变质,难以啃动。涉案者位高权重,关系网密布,稍有不慎,不仅无法破案,自身也可能被反噬。

皋陶缓缓抬头,眼中没有丝毫波澜:“国之蠹虫,食民膏血,动摇国本。既已察觉,岂能因难而退?”

调查在极度机密中展开。皋陶避开了常规的稽查渠道,亲自挑选了数名背景干净、忠诚可靠的吏员,组成核心调查小组。他让獬豸暗中潜入度支司和仓部的档案库,凭借其异能,感知那些被刻意掩盖或篡改的文书上所残留的贪婪与不安的气息。

线索如蛛丝般细微。一笔拨往北疆的军饷,账目显示已全额发放,但獬豸却在对应的竹简上,嗅到了浓烈的虚假与焦躁。一批运往灾区的赈济粮,记录在册的数量与实际抵达的数目,存在着难以察觉的差异。

然而,阻力也随之而来。

调查小组成员在回家途中,屡屡遭遇不明身份的壮汉“意外”冲撞警告。存放关键账册的库房,一夜之间莫名起火,虽被及时扑灭,仍烧毁了不少边缘记录。朝中开始有声音质疑皋陶“滥用职权,兴大狱以邀功”,甚至有人暗中向舜帝进言,称皋陶此举是为了打压异己,树立个人威信。

“大人,风声太紧,是否暂缓?”副手再次劝谏,额角带着新添的淤青。

皋陶看着窗外渐绿的柳枝,摇了摇头。“噬干肉,岂能因硬而止?彼等越是阻挠,越是证明我等触及要害。此刻若退,则前功尽弃,蠹虫愈发猖獗。”

他调整策略,明面上放缓了对度支司的追查,暗地里却让獬豸集中追踪那批问题军饷的最终流向。神兽不负所托,凭借对金钱与贪婪特有的敏锐,它的足迹穿过平阳城的繁华街市,最终停留在城西一座看似普通、却守卫森严的私人宅邸外。

那里,是九卿之一,掌管礼器祭祀的宗伯——姚程的别院。一个本应与钱粮毫无瓜葛的人。

与此同时,一名负责核算账目的老吏,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于深夜偷偷求见皋陶。他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地交出几片他私下誊录、未被销毁的真实数据碎片。

“大人……他们……他们威胁小老儿的家人……”老吏涕泪横流,“姚宗伯……还有度支使周大人……他们……他们才是主谋!所得钱财,多用于贿赂上下,结交权贵,部分……部分通过姚大人别院的地下通道,转移匿藏……”

人证、獬豸的探查、零碎却指向一致的物证,逐渐拼凑出清晰的图像。

皋陶知道,时机已到。他连夜书写密奏,将所得证据与推断呈报舜帝。舜帝览奏,震怒不已,当即授予皋陶全权,可调动禁军,彻查此案。

黎明时分,禁军出动,直扑度支司、仓部以及姚程的别院。搜查结果令人心惊:在姚程别院的地下密室中,起获了尚未转移的黄金千镒,珠玉无数,其价值远超其俸禄百倍(得黄金)。度支使周明的内室暗格中,搜出了与各地贪官往来的密信,详细记录了分赃数额与掩盖手法。

铁证如山,姚程、周明及涉案的十余名中高级官员被一举擒获。面对皋陶的审讯与獬豸那洞彻人心的目光,他们的狡辩显得苍白无力,心理防线相继崩溃,对罪行供认不讳。

案件告破,举国震动。百姓拍手称快,称颂皋陶为“青天”,舜帝亦感欣慰无比。

这一日,平阳宫殿内,钟鼓齐鸣,百官朝贺。舜帝端坐于龙椅之上,满面春风。

“皋陶爱卿,”舜帝声音洪亮,回荡在整个大殿,“汝此次破获巨贪窝案,铲除国蠹,整饬纲纪,功在社稷,利在千秋!朕心甚慰!”

他大手一挥:“赏!赐皋陶黄金千镒,美玉十双,加封太子少保,协理天下刑狱,凡司法之事,皆可先断后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内侍高声唱喏,一箱箱金光璀璨的黄金、一盘盘晶莹剔透的美玉被抬至殿前,耀花了所有人的眼睛(得黄金)。权力的光环,也瞬间笼罩在皋陶身上。朝贺之声如潮水般涌来,无数道目光聚焦在他身上,有敬佩,有羡慕,也有难以言喻的嫉妒与审视。

“臣,谢陛下隆恩。”皋陶躬身行礼,声音平稳,面上却无半分得色。在那一片赞誉与金光之中,他感受到的不是荣耀,而是沉甸甸的压力与寒意。他仿佛看到,自己正站在悬崖之巅,脚下是万丈深渊。这些黄金美玉,这滔天权柄,看似是奖赏,又何尝不是最危险的诱惑与考验?

当晚,回到暂居的官舍,门前车马络绎不绝,皆是前来道贺、攀附的官员。皋陶命人闭门谢客,独自坐在书房中。烛光下,那象征着无上恩宠的黄金静静地堆在角落,反射着冰冷的光芒。

獬豸走过来,用头轻轻蹭了蹭他的手,低鸣一声,金目中流露出提醒之色。

皋陶抚摸着它坚实的独角,喃喃自语:“噬干肉,终得金。然金矢可助破案,黄金却可能蚀人心志。《易》曰:‘贞厉,无咎。’此刻,正当惕厉自守啊。”

他深知,位极人臣,功高震主,本就是取祸之道。更何况,如此厚赏,必招致无数眼红与非议。若他因此沾沾自喜,安于享乐,或是利用这更大的权力行差踏错,那么昨日之功臣,便是明日之阶下囚。这“得黄金”的喜悦之后,隐藏着巨大的“厉”。

翌日清晨,皋陶做了一件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事情。他命人将舜帝赏赐的所有黄金、美玉,原封不动地运往国库充公。随后,他沐浴更衣,郑重其事地书写了一道奏章。

在奏章中,他首先再次谢恩,继而笔锋一转,恳切陈词:

“陛下天恩,臣感激涕零。然破案擒凶,整肃法纪,乃臣职责本分,分所当为。陛下赏赐之厚,臣受之有愧。想我朝立国未久,百废待兴,北疆需固,灾民待哺,此等巨资,应用于社稷急需之处,充实国库,强兵富民,方为妥当。若堆积于臣之私室,非但于臣无益,恐招致物议,有损陛下圣明,亦使臣陷于不义之地。”

“至于协理天下刑狱之权,臣更当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权力愈重,责任愈大,诱惑愈多,行差踏错之风险亦愈甚。臣恳请陛下,允臣依旧例行事,凡重大决断,必先奏请陛下圣裁。臣必当时时惕厉(贞厉),克己奉公,唯‘公正’二字是循,唯陛下信任与黎民期盼是守。如此,或可保初心不失,功业得全,或能……无咎。”

奏章呈上,舜帝览毕,沉默良久。朝堂之上,亦是议论纷纷,有人赞其高风亮节,有人讥其矫情虚伪,更有人暗中松了一口气。

但舜帝最终长长叹息一声,对左右近臣道:“皋陶,真社稷之臣也!其心皎如明月,其行正似青松。朕得此臣,国之幸也!”

他虽未收回全部成命,但对皋陶的请求大多允准,并当廷褒奖其忠贞体国之心。

经此一事,那些围绕在皋陶门前的喧嚣渐渐散去。他依旧身着麻衣,带着獬豸,奔波于各地刑狱之间,仿佛那日的黄金与权柄,从未出现过一般。只是,他的眼神更加沉静,步履更加沉稳,处理事务也愈发谨慎周密。

他深知,“得黄金”是结果,但非终点。“贞厉”之心,需常存不懈。唯有如此,方能在这权力与荣誉的漩涡中,守住本心,避开凶险,真正做到功成名就而——无咎。

通过皋陶侦破涉及多位高官的**窝案并获厚赏的经历,生动诠释了噬嗑卦六五爻辞“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的深刻内涵。案件本身重大复杂、顽固难破如“噬干肉”;成功破案后,皋陶获得舜帝赏赐的巨额黄金与更大权柄,此谓“得黄金”。然而,面对巨大的荣誉与利益诱惑,皋陶并未迷失,而是深刻意识到其中蕴含的风险,果断将黄金充公,并上书自警,强调坚守正道、时刻惕厉的重要性(贞厉)。这种在成功巅峰保持清醒、戒惧守成的智慧,使他避免了功高震主、得意忘形的潜在灾祸,最终确保了个人与事业的长久安稳(无咎)。整章故事凸显了执法者在功成名就之时,更需秉持的谦虚谨慎、廉洁自律的宝贵品质,唯有常怀“贞厉”之心,方能善始善终,真正践行司法的公正使命。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