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6章 上九 · 由颐,厉吉,利涉大川+总结

译文: 由此颐养,虽有危险但最终吉祥,有利于涉越大河巨流。

含义: 遵循正确的颐养之道(由颐),过程中虽有艰难(厉),但终获吉祥,并能克服重大挑战(利涉大川)。象征颐养圆满,能量充沛,可成大事。

上九故事:

晨光熹微,薄雾如纱,轻轻笼罩着“有稷氏”部落。

部落中央的空地上,一个身影正以一种奇特的姿势稳稳站立——双足微分,脊背挺直如松,双手在胸前虚抱,呼吸悠长而深远,仿佛与天地同频。

那是稷。

如今的稷,早已不是当年那个体弱多病、自卑彷徨的少年,也不是后来那个虚胖臃肿、精神萎靡的沉沦者。

岁月在他身上刻下了痕迹,却也馈赠了丰厚的礼物。

他的头发已染上霜白,脸上也有了深深的皱纹,但那双眼睛,却明亮如星辰,深邃如古井,充满了沉静的力量与智慧。他的身形不算魁梧,却异常挺拔、匀称,步履稳健,动作间带着一种行云流水般的协调感。那是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灵龟吐纳”、“逆流导引”以及深入研究草木药性,所淬炼出的独特气质。

他已成为部落里最年长、也最受尊敬的长者。族人不再直呼其名,而是尊称他为“稷师”。他不仅是最健康长寿的人,更是部落的“养生守护者”,谁家有病痛不适,谁人遇身心困顿,总会第一个想到来请教他。

他用自己的经历和学识,默默守护着这片生养他的土地和人民。

然而,这片土地的宁静,在这一年的晚夏,被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打破了。

已经整整两个月,没有一滴雨水落下。

天空总是呈现出一种病态的、毫无生气的灰蓝色。太阳如同一个愤怒的火球,日日炙烤着大地,无情地蒸发着最后一丝水汽。

土地干裂,张开无数饥渴的嘴巴。原本丰茂的草场变得枯黄,风一吹,便扬起呛人的尘土。部落赖以生存的那条小溪,早已断流,只留下布满龟裂痕迹的、干涸的河床。

储水窖一个接一个地见底。

孩子们因为缺水而嘴唇干裂起皮,哭声都显得有气无力。女人们望着空荡荡的水桶,脸上写满了焦虑。男人们则聚在一起,看着日渐萎靡的牲畜和蔫黄的、几近绝收的粟米田,眉头锁成了死结。

恐惧,如同瘟疫般在部落中无声地蔓延。

再这样下去,不出半月,整个部落将面临生存的绝境。

首领青松的儿子,年轻的首领“坚石”,召集了所有能拿主意的族人,在最大的那棵古树下召开紧急会议。

气氛凝重得如同凝固的琥珀。

“我们必须找到新的水源!”坚石的声音因焦渴而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部落储存的水,最多只能支撑十天。”

“可是,附近所有我们知道的水源都干涸了!”一位老猎人捶打着地面,绝望地说,“山泉断了,溪流干了,连最深的那口老井也快打不上水了!”

“难道……我们要迁徙吗?”有人怯生生地提出。

立刻有人反驳:“迁徙?谈何容易!老人、孩子怎么办?没有足够的水,我们根本走不出多远!而且,哪里能找到比这里更好的地方?”

绝望的沉默,再次笼罩了所有人。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旁听的稷,缓缓睁开了微闭的双目。他的目光扫过一张张焦灼、无助的脸,最后落在年轻首领坚石的身上。

“我知道一个地方,”稷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或许还有水。”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

“在哪里?”坚石急切地问。

“大河。”稷吐出两个字。

人群中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大河!那是部落传说中遥远而凶险的存在!它位于部落领地之外,需要穿越一片陌生的、充满未知危险的丘陵和丛林。河流本身更是湍急莫测,据说有可怕的漩涡和隐藏的水兽。部落里最勇敢的猎人,也极少敢轻易“涉大川”。

“大河……太远了!而且路途险恶,我们这些人,谁能保证能走到那里?就算走到了,又怎么能把水带回来?”一位长老连连摇头。

“是啊,稷师,您年事已高,恐怕……”另一位族人看着稷满头的白发,话语中充满关切,也带着疑虑。

稷缓缓站起身。他的动作没有丝毫老迈之人的迟缓,反而带着一种积蓄已久的力量感。

他走到人群中央,环视众人,目光坚定而沉静。

“吾由颐一生。”他开口,声音如同磐石般稳定,“数十年来,恪守养正之道,吐纳以炼气,导引以通经,研药以明性,静心以蓄神。此身此心,非为苟延残喘,而为在部落需要时,尚有余力。”

他顿了顿,看着远处干裂的土地,继续说道:“今日部落遭此大厄,正是我用这‘颐养’之功之时。我体魄虽老,精神未衰,耐力犹存,智慧尚在。此行虽厉,然我心中有数,并非妄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转向年轻首领坚石,语气郑重:“请允许我,带领一队精壮青年,前往大河,为部落寻一条生路!”

他的话语,如同在死水中投入一块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众人看着他虽显老态却挺拔如松的身姿,看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自信与决心,回想起他这些年来创造的种种“奇迹”——从病弱垂死到康复,从沉沦颓废到重生,再到成为部落的养生支柱。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人群中涌动——有担忧,有敬佩,更有绝境中看到一丝光亮的热切。

坚石首领紧紧握住稷的手,声音有些哽咽:“稷师!此行……太危险了!您是我们部落的瑰宝,若有闪失……”

稷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充满了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平和:“首领,颐养之道的终极价值,并非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若我不能在部落危难时挺身而出,这数十年的‘养正’,又有何意义?虽险无惧,此心已决。”

最终,部落会议同意了稷的提议。

一支由稷带领,包括五名最精壮、最机敏的年轻猎手组成的“寻水队”,迅速组建起来。他们携带了仅存的少量饮水和干粮,以及用来盛水的皮囊和陶罐。

出发那天清晨,几乎全部落的人都来送行。

女人们将晒干的肉条和粟米饼塞进年轻人的行囊,老人们则默默地将象征平安的兽牙挂饰挂在他们的脖子上。孩子们睁着大眼睛,看着这支肩负着全部落生存希望的队伍。

稷站在队伍最前方,他换上了一身利落的短打装束,背上背着一个小巧的药囊,里面是他精心挑选的、应对各种伤疾和毒虫的草药。他的目光扫过送行的族人,在父母(虽然他们也已老迈)和那位早已退休、拄着拐杖的老医师脸上停留片刻,微微点头。

没有过多的言语,他转过身,手一挥。

“出发!”

离开部落熟悉的领地,眼前的景象愈发荒凉。

枯死的树木如同狰狞的骨骸,指向天空。脚下的土地坚硬而灼热,每走一步都扬起呛人的尘土。毒辣的日头毫无遮挡地炙烤着他们,汗水刚渗出皮肤就被蒸发,带走体内宝贵的水分。

第一天,他们按照稷的指引,沿着一条早已干涸的古河道前行。稷的步伐不快,却异常稳定,呼吸始终保持着他特有的深沉节奏。他不时会停下来,观察地面的痕迹,或是抓起一把泥土闻一闻。

“稷师,您在找什么?”一个名叫“石矛”的年轻猎人忍不住问。

“找水脉的‘气’。”稷平静地回答,“万物有灵,水土相连。即使地表干涸,地底深处或有暗流。草木的根系走向,土壤的湿润程度,甚至虫蚁的巢穴位置,都可能指引方向。”

年轻人似懂非懂,但看着稷那笃定的神情,心中不由升起一股信服。

夜晚,他们在一片背风的岩石下露宿。

稷教他们如何用最节省体力的方式搭建简易庇护所,如何利用少量饮水湿润口腔以缓解焦渴,甚至如何通过按压特定穴位来减轻长途跋涉的肌肉酸痛。

他就像一本活的“生存指南”,其智慧,无一不是来自他常年颐养中对身体、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实践。

然而,路途的厉险,远不止于此。

第三天,他们进入了一片陌生的丘陵地带。这里地势复杂,怪石嶙峋。

在翻越一道陡峭的山脊时,一名年轻猎人不慎踩松了石头,整个人向下滑去!

“小心!”稷眼疾手快,几乎在瞬间,他身体微蹲,重心下沉,一只手如同铁钳般抓住了旁边突出的岩角,另一只手精准地捞住了那年轻人的腰带!

动作之敏捷,力量之沉稳,完全不像一个老人!

那年轻人惊魂未定地被拉上来,看着稷面不改色、气息均匀的样子,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心要静,气要沉,步要稳。”稷松开手,只是淡淡地说了这么一句,“慌乱,是荒野中最大的敌人。”

众人心中凛然,对这位老人的敬佩之情又加深了一层。

更危险的还在后面。

他们遭遇了成群结队的、因干旱而变得异常狂躁的野狼。绿油油的眼睛在暮色中闪烁,低沉的咆哮令人毛骨悚然。

年轻猎人们立刻握紧了武器,围成一圈,紧张地盯着逐渐逼近的狼群。

稷却示意他们稍安勿躁。他缓缓从药囊中取出几株干枯的、散发着奇异刺鼻气味的草药,用火石点燃。

一股浓烟升起,那气味迅速弥漫开来。

令人惊讶的是,原本蠢蠢欲动的狼群,在闻到这股气味后,竟然显得焦躁不安,低吼着,一步步向后退去,最终悻悻地消失在了暮色之中。

“这是‘驱狼蒿’,”稷解释道,“其气辛辣,狼性不喜。平日采集晒干,以备不时之需。”

又一次,他凭借常年积累的草药知识,化解了一场潜在的凶险。

历经七天艰苦卓绝的跋涉,就在他们携带的饮水即将耗尽,希望之火也快要被疲惫和绝望浇灭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走在最前面的石矛,突然发出了一声激动得变了调的呼喊:

“水声!我听到水声了!”

所有人都精神一振!侧耳倾听,果然,从前方隐隐传来沉闷而持续的轰鸣声!

他们用尽最后的力气,攀上最后一道高坡。

眼前豁然开朗!

一条宽阔无比、浊浪滔滔的大河,如同一条咆哮的黄色巨龙,横亘在天地之间!河水奔腾汹涌,撞击着两岸的岩石,发出震耳欲聋的巨响。

“大河!是大河!”年轻人们激动地欢呼雀跃,甚至有人喜极而泣。

他们终于成功了!他们找到了生命之源!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河水湍急,岸边水深且浑浊,直接取水极其危险,而且这浑浊的河水,直接饮用恐怕也会引发疾病。

如何安全地取到足够清洁的水?

目光再次集中到稷身上。

稷站在河岸边,仔细观察着水流和地势。他的目光最终锁定在河流拐弯处、一处水流相对平缓的浅滩。浅滩边缘,有一些天然的沙石过滤层。

他没有让年轻人冒险直接下河。

而是指挥他们,在浅滩靠近岸边的位置,挖掘一个深坑。

“挖到渗出水为止。”他命令道。

年轻人们虽然不解,但还是奋力挖掘。果然,挖到一人多深时,坑底开始慢慢渗出相对清澈的地下水!虽然缓慢,但这无疑是经过自然过滤的、更为安全的水源!

他们带来的皮囊和陶罐有限,如何将足够的水带回部落,又成了难题。

稷看着河边茂盛的、一种韧性极强的藤蔓,以及那些被河水冲上岸的、中空的巨大葫芦,心中有了主意。

他教年轻人如何编织坚固的藤筐,如何将多个葫芦牢固地绑在一起,形成浮筏,既能增加运水量,必要时甚至可以作为渡河的工具。

他们花了整整一天时间,就地取材,制作了数个巨大的储水浮筏,并装满了清澈的渗坑之水。

归程,因为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充足的水源(虽然沉重),变得不再那么艰难。

当他们拖着疲惫却兴奋的身躯,带着满载清水的藤筐和浮筏,重新出现在部落视野中时,整个部落沸腾了!

人们涌出茅屋,发出震天的欢呼!孩子们奔跑着,女人们哭泣着,男人们则用力捶打着胸膛,释放着压抑已久的情绪。

生命之水,到了!

稷被族人们簇拥着,如同迎接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看着族人贪婪而小心地啜饮着甘甜的河水,看着孩子们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看着这片干涸的土地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滋润,心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平静与喜悦。

这一次的远征,充满了艰难与危险(厉),但他凭借一生由颐所积累的体魄、耐力、智慧和沉静的心境,成功地涉越了生命中的大川(利涉大川),为部落带来了生存的吉祥(吉)。

他用自己的行动,完美诠释了颐养之道的终极意义——它不仅仅是个人生命的维系与升华,更是一种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庇佑社群的力量。

当晚,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仪式。

熊熊篝火再次燃起,虽然食物依旧简朴,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劫后余生的庆幸与对未来的希望。

年轻首领坚石将第一碗清澈的河水,恭敬地端到稷的面前。

“稷师,”他的声音充满了真诚的感激,“是您,用您一生的修养,拯救了全部落。您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力量’。”

稷接过水碗,没有立刻饮用。他望着跳跃的火焰,目光深邃。

“首领,此言过誉了。”他缓缓说道,“老夫只是遵循了‘道’而已。颐养之道,其要在‘养正’。正其心,固其本,强其根。根深则叶茂,本固则枝荣。个人如此,部落,亦如此。”

“此次大旱,是危机,亦是警示。我等需更懂得敬畏自然,珍惜资源,未雨绸缪。望我部族人,今后皆能知‘养’、懂‘蓄’,如此,方能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何‘大川’。”

他的话语,沉静而有力,深深印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中。

稷看着围绕在篝火旁、充满生机的人群,感受着体内那虽经长途跋涉却依旧充盈的精力,他知道,自己这一生的颐养之路,终于在这厉险过后,达到了真正的圆满与吉祥。

通过稷在部落遭遇罕见大旱、生存危在旦夕之际,凭借数十年坚持颐养之道(由颐)所积累的强健体魄、惊人耐力、生存智慧和沉静心境,以高龄之身主动请缨,带领青年队伍冒险远行(涉大川),克服路途中的重重艰难险阻(厉),最终成功找到水源、解救整个部落的经历,圆满阐释了颐卦上九爻辞“由颐,厉吉,利涉大川”的终极含义。稷的一生恪守“养正”,不仅实现了个人身心的康健长寿,更将颐养所积蓄的能量用于承担重大责任、应对严峻挑战,虽过程充满危险,但终获吉祥,证明了真正的颐养之道能达到“兼济天下”的崇高境界,具备克服一切艰难险阻、成就大业的强大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故事总结与卦象启示

稷从盲目模仿、违背常理、积重难返,到灵活变通、稳中求进,最终颐养圆满的历程,生动诠释了颐卦“自求口实”的精髓。它强调了颐养之道贵在自立、守正和灵活,既需观察学习,更需亲身实践。

代表的当前状态: 颐卦代表一种需要颐养、积累、修养的状态。你可能处于个人健康、资源管理或精神成长的阶段,需要耐心培育,自给自足。局面强调内在的充实和自律,但需避免贪欲和妄动。

后期发展的方向:

自立为本: 初期切忌“舍尔灵龟”,应相信自己的智慧,避免盲目模仿。

遵循常道: 颐养需防“颠颐拂经”,不可违背规律,好高骛远。

彻底反思: 若长期“拂颐”,需知“十年勿用”,彻底改正才能重生。

灵活专注: 在特定情况下“颠颐”可能吉,但要如“虎视眈眈”般专注。

稳中求进: 即使“拂经”,也要“居贞吉”,避免冒险,巩固基础。

终成大用: 坚持“由颐”,虽厉终吉,方能“利涉大川”,成就大事。

颐卦的整体指引是: “贞吉。观颐,自求口实。”核心在于 “养正” 与 “自律” 。颐养之道,重在观察学习(观颐),但最终要靠自己寻求滋养(自求口实)。只要守持正固,循序渐进,就能积累能量,实现吉祥。同时,要警惕贪欲和偏离正道,真正的颐养是身心合一、内外兼修的长期过程。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