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2章 九二 · 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爻辞: 枯杨树长出新枝,老夫娶得年轻妻子,无所不利。

含义: 在过度危机中,通过非常手段焕发新生(如枯杨生稊),打破常规(如老夫少妻),可以扭转局面,无所不利。象征以创新和反常之举来激活生机。

九二故事:

荣耀殿的危机被白茅暂时延缓,但衡深知,这不过是权宜之计。

梁城的根深蒂固,远不止一根弯曲的栋梁。

他走出了宏伟却空洞的殿堂,将目光投向了城邦的四肢百骸——那片片荒芜的田畴,和那些日渐稀疏的炊烟。

春深时节,本该是万物疯长、农人忙碌的辰光。但梁城外围的大片土地,却如同生了癞疮的头皮,东一块西一块地裸露着黄土,只有些顽强的杂草在风中瑟缩。

几个白发老农,拖着蹒跚的步子,在用简陋的耒耜艰难地翻垦着门前仅有的小片菜畦。他们的背影佝偻,动作迟缓,仿佛随时会被春风吹倒。

“我们的年轻人呢?”衡站在田埂上,问随行的司农官。

司农官面露难色,低声道:“回城主,稍有气力的,大多去了邻近的‘泽固城’做佣工,或是往西山探矿了。留在城里的,多是老弱……粮仓,已三年未满。”

衡沉默地抓起一把泥土,干燥的土屑从指缝间流走。土地并未完全失去肥力,是耕种它的人,失去了力气和希望。

这便是梁城的另一重“过度”——人口的过度流失,结构的过度老化。根基若此,即便荣耀殿的梁换得再直,城邦也不过是一具正在缓慢失温的躯壳。

就在衡忧心忡忡之际,城邦边境传来了骚动。

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流民,被巡防的兵士拦在了城门之外。他们来自一个被洪水冲毁了家园的部落,拖家带口,眼神中混合着绝望与一丝微弱的求生渴望。

“城主,按旧例,流民不得入城,以防生乱。”守城将领前来请示。

旧例?衡的眉头微蹙。梁城鼎盛之时,海纳百川,何曾将求活之人拒之门外?如今的封闭,何尝不是一种衰弱的表征。

他亲自来到了城门。

流民们看到他的服饰,知道是主事之人,纷纷跪倒在地,哀声乞求一块立足之地,一口活命之粮。

人群中,有精壮的男子,有虽然憔悴但眼神坚毅的妇人,还有半大的孩子,他们代表着劳力,代表着未来。

一个大胆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划过衡的脑海。

他下令:“开仓放粥,暂且安置他们在西郊废窑区。另,统计其中青壮男女及匠人数量,速报于我。”

命令一出,司农官首先变了脸色:“城主!我们的存粮自己尚且……”

“若无人耕种,存粮吃尽之日,便是梁城饿殍遍野之时。”衡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非常之局,岂能固守旧例?”

流民的涌入,像一块石头投入死水,激起了层层涟漪。

有了解困之喜的,也有担忧资源被分薄的。但真正让整个城邦舆论炸开的,是衡随后颁布的一道政令——

《垦荒励婚令》。

政令核心有二:其一,鼓励流民与城内居民开垦荒田,新垦之地,三年不纳赋税;其二,亦是石破天惊的一条,鼓励城内无妻之老年男子,与流民中或城内适婚之年轻女子结合,凡成婚者,由城邦赐予土地、种子和安家之资。

政令一出,举城哗然!

荣耀殿内,争论的激烈程度远超上次处置栋梁之时。

“荒唐!荒谬!”皋长老气得浑身发抖,手中的玉圭几乎要捏碎,“老夫娶少妻,阴阳颠倒,伦常何在?此令若行,我梁城礼崩乐坏,与蛮夷何异!”

他身后,一众守旧派大臣纷纷附议,唾沫横飞。

“城主!此事确有不妥,”连一向支持衡的猛将军也面露难色,“强扭的瓜不甜,如此婚配,岂能和睦?只怕怨偶遍地,徒生事端。”

衡端坐于上,平静地听着所有的反对之声。待声浪稍息,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坚定:

“诸位可曾见过城北那片枯死的杨树林?”

众人一愣,不知他为何突然说起这个。

“去岁大旱,林皆以为其必死无疑。”衡继续说道,“然今春我去查看,见那最粗壮的一棵枯杨,于虬曲枯槁的枝干底部,竟抽出了数条嫩绿的新枝(枯杨生稊)。其形虽老,其根未绝,得地气滋养,便焕发生机。”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皋长老脸上:“城邦如今,便如那枯杨。青壮流失,人口老化,田地荒芜,此乃‘过度’之疾,已入膏肓!若仍抱持‘常伦’不放,拒绝非常之策,我等便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棵大树彻底枯死!”

“老夫得其女妻,看似悖伦,实则如同枯木接新枝。”衡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老者有经验,有积蓄,缺的是劳力与照拂;少者有活力,需土地,缺的是安身立命之本。二者结合,各取所需,便能组成新的垦荒家庭,激活一片死寂的土地!此非败坏伦常,而是天道复兴,于死局中求活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站起身,斩钉截铁:“此策,非为私欲,实为邦国存续。无所不利!”

政令在巨大的争议中强制推行了。

起初,阻力重重。城中的老单身汉们大多顾虑重重,怕被嘲笑,怕无法驾驭年轻的妻子。而流民中的年轻女子和其家人,也多有不愿,谁不想嫁给年纪相当的青年呢?

衡亲自出面,召集双方,坦诚布公。

他对老者说:“尔等为梁城奉献一生,如今城邦需要你们再次站出来,非是征战,而是成家立业,繁衍人口,稳固根基。城邦不会忘记你们的付出。”

他又对年轻女子及其家人说:“给你们土地,给你们安稳的家,给你们未来的希望。你们的子孙,将成为新的梁城人,在这片土地上扎根。这并非施舍,而是合作,是新生。”

他还设立了专门的媒官,并非强行指派,而是牵线搭桥,让双方有了解的过程。并承诺,城邦将是这些新家庭的坚强后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第一个“吃螃蟹”的,是城东一位年近五旬的老木匠,妻子早丧,无儿无女。他娶了一位流民中手脚勤快的十八岁姑娘。

城邦依诺赐下城西一片十亩的荒地、足够的种子和一头耕牛。

最初,人们都在等着看笑话,等着听那姑娘哭闹逃跑的消息。

然而,看到的却是老木匠带着年轻的妻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他积累的技艺修建起坚固的木屋,用他沉稳的经验规划着田地的种植。那年轻女子则用充沛的精力操持家务,喂养牲畜,将小小的家园打理得井井有条。

到了夏天,那十亩曾经的荒地,竟泛起了喜人的绿意!粟苗茁壮,蔬菜青翠。

当年秋天,他们收获了第一季粮食,虽然不算丰硕,但仓廪充实,足以温饱,更有余粮可售。更让人惊喜的是,那年轻妻子的腹部,已微微隆起!

一个全新的生命,即将在这个新生的家庭中诞生。

活生生的例子,比任何说教都更有力。

观望的人们心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种结合。西郊的荒地上,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了一座座新的茅屋,一片片新垦的田地。

数年光阴,在辛勤的劳作中悄然流逝。

衡再次漫步于城郊,眼前的景象已焕然一新。

曾经荒芜的土地,如今已被规整的田畴覆盖。粟浪翻滚,桑麻成荫。田埂上,有精神矍铄的老者在悠闲地巡视,田地里,是年轻妇人带着半大的孩子辛勤除草。远处新建的村落里,鸡犬相闻,孩童嬉戏打闹的声音充满了活力。

那些曾经被视为“悖伦”结合的家庭,大多过得和睦安稳。老者得到了照料和精神的慰藉,焕发了第二春;年轻女子获得了土地和安稳的生活,生儿育女,成为了城邦坚实的新细胞。

司农官喜气洋洋地前来汇报:“城主,大喜!今年粮仓已满,三年未见的景象啊!新垦田地超过千亩,新增人口……仅这些新家庭,就已过百人!”

猛将军看着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感慨万分:“城主,末将当年……确实短视了。此策,真乃起死回生之妙手!”

衡的脸上,也露出了继位以来少有的、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走到那棵曾被他在殿上举例的枯杨树下。几年过去,那从根部生发出的新枝,已然长得有碗口粗细,绿叶婆娑,与上方枯死的老枝形成鲜明对比,却又奇异地共生着,展现着顽强而蓬勃的生命力。

枯杨生稊。

他用打破常规的非常之策,如同为这棵濒死的城邦老树,嫁接上了充满活力的新枝。老夫少妻的组合,看似反常,却在非常时期,成功地激活了生机,扭转了人口结构,复苏了农业生产。

眼前的丰收,耳畔的童谣,便是“无不利”最好的证明。

然而,衡并未被眼前的成效冲昏头脑。他清楚,这仍是治标之法,是危机下的权宜之计。梁城真正的栋梁,那更深层次的根基动摇,尚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但至少,他赢得了更多的时间,积累了更多的资本,为应对那终将到来的、更大的考验,做好了更充分的准备。

通过城主衡在面对城邦人口老化、土地荒芜、粮食短缺的过度危机时,顶住巨大压力,以“枯杨生稊”的智慧为启示,果断推行鼓励老夫少妻结合垦荒的非常之策(老夫得其女妻),成功吸引流民、激活劳动力、复苏农业,最终实现粮食满仓、人口增长的逆转历程,生动诠释了大过卦九二爻辞“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的破局智慧。衡在常规手段失效的过度局面下,勇于打破传统伦常观念,以创新和反常之举激发社会内在生机,最终无所不利。此章揭示:当系统陷入僵化衰败的“过度”状态时,唯有敢于运用非常手段,打破陈规,引入活水,方能于死局中催发新生,为根本性的解决赢得转机与资源。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