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4章 九四 · 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译文: 守持正固可获吉祥,悔恨消亡。心意不定地来来往往,朋友最终顺从你的心思。

含义: 感应进入关键阶段,需守持正固(贞吉),则悔恨消亡。即使心思不定、频繁互动(憧憧往来),只要真诚,对方终会被感动(朋从尔思)。

九四故事:

秋意渐深,山间的风带上了凉意,卷起几片早凋的梧桐叶,落在玄感书斋的窗台上。

自盛夏盛会那日,被淑女一语点醒后,玄感的心境经历了短暂的震荡,随即沉淀为一种更为明晰的坚定。他不再有那些不切实际的、舍弃根本的狂热念头,但也未曾退回到最初那种全然静观的状态。

感应,已如溪流汇入江河,变得更深,更急,寻求着出口。

书信,成了连接山泽最恰当的桥梁。

起初,只是延续着之前馈赠礼物时附上的简短问候或诗句。但很快,单薄的竹简或帛书已承载不住日益增长的倾诉欲。

玄感托墨痕送去了一卷空白的、质地细腻的皮纸,以及数支精心削制的硬毫笔。

“若姑娘不弃,可借此纸笔,书写泽畔风物,以广闻见。”他的措辞依旧含蓄守礼,但其中蕴含的期待,却如纸墨的清香,无声弥漫。

几天后,墨痕带回了一卷被细心系好的皮纸。

玄感几乎是有些急切地解开丝绳,展开。

纸上字迹,不同于山城士子们追求的工整峻峭,而是带着一种流水般的舒展与灵动。淑女并未写什么高深道理,只是细细描绘了前日泽上骤雨初歇,一道虹桥横跨水天,鸥鸟如何欢鸣着穿过虹光的景象。她的文字清新自然,仿佛带着水汽与阳光的味道。

玄感读着,眼前便浮现出那生动的画面,唇角不自觉地带上了笑意。

他当即铺开新的皮纸,研墨润笔,写下自己于山间独坐,观云海翻涌,感天地辽阔的心得。他写得很认真,字字端正,如同他此刻对待这份感应的心。

憧憧往来。

自此,山城与泽部落之间,那条由书童墨痕往来奔波的小径,变得格外繁忙。

皮纸书信,如同候鸟,承载着两颗逐渐靠近的心,在山泽之间穿梭往复。

玄感写山间晨雾如何浸润松针,写下第一场秋霜如何染红枫叶;淑女则写月夜泛舟采菱的乐趣,写芦苇丛中惊起水鸟的瞬间。

他们谈天说地,论古道今。时而玄感引述一段山城先贤的哲思,淑女便能从泽部落的古老歌谣中找到奇妙的呼应;时而淑女描述一种水泽特有的生灵习性,玄感又能联想到山间某种植物的生长规律。

思想的碰撞,心灵的契合,在这频繁的书信往来中,如星火燎原,愈烧愈旺。

玄感常常在写完信后,独自在书斋中踱步,心中充满了某种饱胀的、亟待分享的情绪。收到回信时,又会迫不及待地展读,时而抚掌轻笑,时而凝神思索。他的心,随着这一来一往的信件,起伏不定,再无往日古井无波的平静。

然而,这日益频繁的“憧憧往来”,终究未能完全避开众人的目光。

山城之中,开始有些风言风语流传。

“玄感士子近来与那泽部落的女子书信往来甚密啊……”

“听闻还是他主动赠予纸笔,引那女子书写……”

“我山城士子,与泽畔女子如此密切,是否……有失体统?”

这些话,偶尔飘进玄感的耳朵。几位素来看重他的师长,也旁敲侧击地提醒他,当以学业为重,注意言行影响,莫要惹人非议,更莫要因私交而影响了山城与泽部落长久以来的和睦大局。

玄感的心,第一次因这份感应而生出了些许不安与沉重。

他并非畏惧人言,而是担忧若因自己行事不周,当真引发两部落间的龃龉,那便是万死莫赎了。他甚至有一瞬间的犹豫,是否该暂时减少书信往来,以避风头。

但当他拿起笔,想到淑女那清亮的眼眸,想到她字里行间的聪慧与真诚,那份因外界压力而生的动摇,便迅速消散了。

他扪心自问,他与淑女的交往,可有一丝一毫的苟且与逾越?可有一字一句的轻浮与虚伪?

没有。

他们的书信,光明磊落,谈的是风物,论的是心志,守的是礼法,发乎情,止乎礼。

贞吉。

爻辞如灯,照亮前路。

守持正固,自能获致吉祥。若因外界疑虑便退缩不前,反而显得心虚,也辜负了彼此那份真诚的心意。

他决定,以更坦荡的态度来面对。

他不再刻意避人耳目,送信取信,皆由墨痕正大光明而行。他与师友交谈时,亦会坦然提及与淑女通信中一些关于自然、哲理的精彩见解,毫不避讳对她的欣赏,但那欣赏,是纯粹而干净的,如同欣赏一幅好画,一首好诗。

他的坚守正道,他的光明磊落,如同山间磐石,渐渐让那些无端的猜疑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师长们见他学业并未荒废,言行依旧端正,也就慢慢放下了担心。

而在泽部落那边,淑女同样面临着类似的关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族中长老,尤其是几位保守的老人,对于淑女与山城士子如此密切的交往,起初也颇有微词。

“淑女,山城之人,心思深沉,与我们终究不是一路。你莫要被他那些文绉绉的话语迷惑了。”

“是啊,听说他们规矩多如牛毛,哪像我们泽边自在?”

淑女没有激烈反驳。

她只是在一个月色很好的夜晚,邀请了几位关心她的长老和母亲,围坐在泽边的篝火旁。她没有多谈玄感其人,而是拿出几卷玄感寄来的书信,挑选其中谈论山川地理、物候规律,乃至两部落如何更好互助共存的段落,轻声读给大家听。

她的声音平静而清晰,如同月下泽水。

信中的见解,不乏对泽部落生活智慧的尊重与借鉴,更有基于山城视角提出的、切实可行的合作设想。那些文字,展现出的不是一个轻浮的追求者,而是一个睿智、诚恳、值得信赖的年轻人。

长老们听着,脸上的疑虑渐渐化为了思索。

一位最年长的老婆婆,用粗糙的手抚摸着皮纸上工整的字迹,叹了口气:“这后生……倒是个明白人,说的话在理。”

淑女亦以她的方式,守持着这份感应的“正固”。她让族人看到的,不是一段虚无缥缈的私情,而是一种可能带来山泽更深度融合的、真诚的交流。

阻碍,在双方的坚守与坦诚中,如冰雪消融。

这一日,秋高气爽,玄感照例在书斋中读书。心境却与往日不同,带着一种历经波澜后的平静与坚定。

墨痕轻快的脚步声在门外响起。

“公子!淑女姑娘的回信!”墨痕的声音带着欢欣,双手奉上一卷皮纸。

玄感接过,触手便觉这卷信似乎比以往都要厚实一些。

他平稳了一下略显急促的呼吸,缓缓展开。

前面的内容,依旧是分享泽畔秋日的景致,语言依旧清新动人。但读到末尾,玄感的心跳,猛地漏了一拍。

淑女的笔迹在这里稍作停顿,墨迹似乎也更深了一些,仿佛下笔时带着格外的郑重:

“……与君书信往来,虽未常相见,然观君字里行间,如见君心。君之诚心正意,如艮山沉稳,如清溪澄澈,映照我心,无所遁形。山泽之气,因你我之诚而交感触动,愈发通泰。”

她写道:

“感君之诚,如泽映山光。吾心已从君思。”

朋从尔思!

朋友(此处喻指淑女)最终顺从了你的心思!

短短一行字,却重逾千钧。

它像一道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玄感心中所有残存的、因外界压力而产生的不安与阴霾(悔亡)。它像一枚成熟的果实,宣告了这段漫长“憧憧往来”所结出的、最甜蜜的成果。

所有的等待,所有的坚守,所有的忐忑,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并且是最好的答案。

吉祥,如同饱满的秋日,降临在他心头。

玄感握着信纸,久久站立在窗前。

窗外,远山如黛,泽水如练。

山与泽,依旧静静相对。

但它们之间流动的气息,却因了这跨越其上的、真诚的感应,而变得无比融洽,无比鲜活。

他知道,感应之道,已步入一个全新的、更为坚实的阶段。

细致刻画了玄感与淑女进入频繁书信往来的阶段(憧憧往来),感应随之进入关键期。面对双方部落的疑虑与外界压力,玄感内心偶有不安,但他与淑女皆选择守持正固,以光明磊落的态度和真诚的交流内容应对(贞吉)。玄感以坦荡言行化解非议,淑女则以智慧展示交往的积极意义。最终,淑女在来信中明确表达“吾心已从君思”(朋从尔思),标志着她的心已被玄感的真诚彻底打动。此回应令玄感所有疑虑与悔恨彻底消亡(悔亡),吉祥降临。此章生动阐释了咸卦九四爻辞的深意:当感应通过频繁互动深入发展时,难免会遇到外界的考验与内心的波动,此时最重要的便是坚守正道,以真诚之心持续交流。只要心意纯正,行为端正,终能消除一切阻碍,感动对方,使两颗心灵真正相从,迎来关系的决定性进展与吉祥转机。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