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4章 九四 · 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译文: 心无挂碍地退避,君子吉祥,小人办不到。

含义: 内心洒脱,适时退避(好遁),君子能做到,故获吉祥;小人因贪恋权位而无法做到,故不吉。象征退避需要超然的心态和智慧。

九四故事:

春去秋来,太师府内的日子,仿佛一池被柳絮拂过的静水,波澜不惊。

箕子的身体在“畜臣妾”的调理下,已大为好转。虽不复壮年精力,但步履稳健,面色也透出健康的红润。他每日的生活极有规律:清晨在庭院中漫步,感受朝露浸润草木的生机;上午教导子侄们学问,将毕生所思倾囊相授;午后或翻阅古籍,或抚琴自娱;傍晚则与老管家核对一日用度,处理些许家事。

府邸内外,秩序井然。仆役们各司其职,子侄们勤学上进,仓廪充实,花木繁茂。这里仿佛成了朝歌城中一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与血腥。

箕子似乎已完全适应了这种退隐的生活。他的眼神平和,举止从容,不再因远方的钟鼓或市井的流言而惊悸。他甚至开始重新注解一些上古的典章,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历经沧桑后的通透与宁静。

然而,真正的考验,往往在你以为风平浪静时,骤然而至。

一个秋雨潇潇的午后,一位冒着冷雨前来、衣衫尽湿的旧日门客,带来了一个让整个太师府瞬间堕入冰窟的消息。

“大人……亚相比于大人……他……他……”门客跪在堂下,声音因寒冷和恐惧而颤抖,泣不成声。

箕子正在抚琴的手指猛地按在弦上,发出一个沉闷而刺耳的杂音。他缓缓抬起头,看着涕泪交加的门客,心中那不祥的预感如同毒蛇般窜起。

“比干……他如何了?”他的声音出乎自己意料的平静,但那平静之下,是即将崩溃的冰层。

“陛下……陛下怒斥亚相比干妖言惑众……在鹿台之上……下令……下令剖其心……以验……以验是否真有七窍……”门客终于崩溃,伏地嚎啕。

“剖……心……”

箕子重复着这两个字,每一个字都像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灵魂上。

他仿佛看到了鹿台之上,他那刚正不阿的侄子,在暴君的狂笑和佞臣的冷眼中,被生生剜出那颗赤诚跳动的心脏。鲜血,一定染红了汉白玉的台阶。那双曾闪烁着智慧与忧患的眼眸,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该是何等的绝望与悲凉……

没有预想中的晕厥,没有撕心裂肺的哭喊。

箕子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如同一尊瞬间失去所有生气的石像。按在琴弦上的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指节发白,微微颤抖。

雨水敲打着屋檐,淅淅沥沥,像是天地也在为这亘古未有的惨剧无声哭泣。

良久,他慢慢松开了按弦的手,对那门客挥了挥,声音沙哑得如同被砂石磨过:“知道了……你……下去歇息吧,换身干爽衣物。”

门客愕然抬头,看到的是一张平静得可怕的脸。没有眼泪,没有愤怒,只有一种深不见底的悲哀,和一种……近乎虚无的疲惫。

老管家担忧地上前,想要搀扶。

箕子却自己站了起来,步履有些蹒跚,却异常坚定地走向内室。他关上房门,将自己独自关在黑暗中。

那一夜,太师府的书房,灯火未熄。

没有人知道箕子在里面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只有隐约的,压抑到极致的、如同受伤野兽般的呜咽,断断续续传出,旋即又被更深的寂静吞没。

第二天清晨,当老管家鼓起勇气推开房门时,看到的箕子,仿佛一夜之间又被抽走了十年精气。但他眼中那种曾因“系遁”而产生的挣扎与痛苦,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彻底死寂后的清明,一种斩断所有牵绊后的决绝。

他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那株在秋风中摇曳、叶子已落大半的梧桐,缓缓开口,声音平静无波:

“传我命令,打开府库。”

老管家一愣:“大人?”

“将所有值钱的物件,绫罗绸缎,金银玉器,除了维持府中基本用度的,其余……全部清点变卖,折成钱粮。”

“大人!这是为何?”老管家惊骇莫名。这可是太师府数代的积累!

箕子转过身,目光清澈见底,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散予城中贫苦无依之人,尤其是……那些因陛下大兴土木而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农户遗孤。”

好遁——他此刻做出的决定,并非一时冲动的悲愤,而是历经彻骨之痛后的大彻大悟。比干之死,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他对殷商王朝最后一丝幻想和系恋。他不仅要身退,更要心退,要退得干干净净,退得了无牵挂(好遁)。

他要散尽这象征着权力和财富的积累,与过去的身份做一个彻底的割裂。内心了无挂碍,方能真正洒脱。

“可是大人,如此一来,府中日后……”老管家依旧迟疑。

“日后?”箕子淡淡一笑,那笑容里带着看破世情的苍凉,“若这世道不变,何谈日后?若天意已改,这些身外之物,留之何益?去做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命令被坚决地执行了下去。

太师府的库藏如同冰雪般消融,化作一车车的粮食、布匹和铜贝,通过忠实的仆人,悄无声息地流入朝歌城那些最阴暗、最贫困的角落。受惠者不知施舍者为何人,只隐约听闻是一位“心善的老大人”。

府内的用度被削减到最低,仆役数量也精简了许多。但留下的人,心却更加凝聚。他们看着主人将那巨大的财富毫不留恋地散去,心中震撼之余,更多了一份敬重。

箕子自己,则换上了更为朴素的葛布深衣,饮食清淡,居室简陋。他依旧读书、抚琴、教子,但神情间那份超然物外的平静,愈发深刻。

不久,那位曾来报信的门客,再次秘密来访。这一次,他眼中燃烧着某种激愤的火苗。

“大人!”他压低了声音,语气急切,“陛下无道,人神共愤!比干大人惨死,天下震动!西伯侯(周文王)仁德布于四方,诸侯归心。大人您乃帝裔,德高望重,若能暗中联络忠义之士,与西岐呼应,未必不能……”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图已明。

箕子静静地听着,脸上无喜无怒。他抬手,止住了门客后续可能更激烈的话语。

“遁贵适时,心贵无系。”他的声音不高,却如同古井深潭,不起波澜,“今强求反招祸,静守或存仁。”

他看着愕然的门客,继续淡然道:“纣王失德,非一日之寒;天命归周,亦非人力可强阻。我既已退,便当退得彻底。联络诸侯,图谋后举,看似积极,实则是将自身再次投入漩涡,非但不能成事,恐反为族人招致灭顶之灾。此刻,静守本心,存续仁道,以待天时,方是上策。”

君子吉——他能以超然的心态,认清时势,不为悲愤或虚妄的希望所动,彻底退避,故能保全自身与家族,获致吉祥。

那门客最终怅然离去。或许他认为箕子过于怯懦,或许他无法理解这份“心无挂碍”的智慧。

而朝堂之上,那些依旧贪恋权位,或是首鼠两端,试图在纣王的暴虐和潜在的危机间走钢丝的“聪明人”,如一些曾与费仲、尤浑虚与委蛇的官员,或因畏惧而不敢言、却又舍不得官职的贵族,则在随后纣王愈演愈烈的猜忌和清洗中,陆续被寻由处置,家破人亡者,不可胜数。

小人否——小人因贪恋权位、心存侥幸而无法做到真正的退避,故而不吉,不得善终。

箕子在太师府中,听着老管家偶尔带来的这些消息,只是默然。他不再评论,不再悲叹,仿佛那已是另一个世界的故事。

他的内心,如同被秋水洗过,明澈而宁静。

他依旧会站在窗边看那株梧桐,看它的叶子一片片落尽,露出光秃却坚韧的枝干,指向苍茫的天空。

他知道,冬天就要来了。但他已备好简单的衣食,安顿好身边的族人仆从,内心了无牵挂。

退避之道,至此方臻于一种圆融的境地——不是被迫的逃离,而是主动的抉择;不是消极的隐忍,而是积极的保全;不是心怀怨望的蛰伏,而是心无挂碍的超脱。

他安然隐于这方寸府邸之中,读书,抚琴,静观云卷云舒,等待那不可抗拒的天命流转。

窗外,最后一片梧桐叶,在秋风中打着旋,悄然落地。

以比干被剖心的惊天噩耗为转折点,深刻展现了箕子退避之境的升华。面对彻骨之痛,箕子并未被悲愤击垮或走向激进反抗,而是以此为契机,散尽家财周济贫苦,割裂与旧有权势财富的最后联系,实现了内心的彻底超脱与无牵无挂(好遁)。当旧部门客劝其联络诸侯、有所图谋时,他以“遁贵适时,心贵无系”的智慧淡然拒绝,选择静守存仁。这种基于对时势清醒认识的、内心洒脱的退避,使其与家族得以在后续更为酷烈的政治清洗中保全(君子吉)。与此同时,那些贪恋权位、首鼠两端的小人,则纷纷遭遇噩运(小人否)。此章精妙阐释了遁卦九四爻辞的深意:真正的退避,其最高境界在于内心的洒脱与超然。唯有放下所有执念与挂碍,不因外界巨变而动摇退志,不因一时情绪而妄动干戈,方能于乱世中独善其身,获致真正的吉祥。此乃君子之智,非小人之所能及。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