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6章 上六 ·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译文: 公羊冲撞藩篱,不能后退,不能前进,无所利,艰难自守则吉祥。

含义: 强盛至极,盲目冲动如公羊撞篱(羝羊触藩),陷入进退两难之境(不能退不能遂),无所利。但若能于艰难中守持正固(艰则吉),可获吉祥。象征强盛之极,当止则止,以艰守吉。

上六故事:

边关的雪,今年下得格外早。

刚将军站在营帐外,看着漫天飞舞的雪花,无声地覆盖了苍茫的原野。天地间一片肃穆的银白,连呼啸的北风似乎都收敛了往日的暴烈,变得低沉而绵长。

他老了。

皱纹如同干涸河床的裂痕,深深烙印在古铜色的脸上。须发皆已如雪,唯有那双眼睛,历经数十载风霜洗礼,依旧清澈、深邃,仿佛能洞穿世间一切浮华与虚妄。

这些年来,边境在他的治理下,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长久和平。互市繁荣,商旅不绝,昔日刀兵相见的狄戎部落,如今大多安分守己,甚至与边军往来密切。他这位“刚”将军的威名,已不再是仅仅依靠战功,更多的是源于那份持重、公正与仁德。

然而,国都传来的消息,却让这片边塞的宁静,蒙上了一层难以驱散的阴翳。

年轻的新君,在老太后薨逝后,终于得以亲政。他血气方刚,锐意进取,目睹国家府库充盈,兵甲犀利,便生出了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雄心。

“陛下欲效仿始皇武帝,成就一统天下的不世功业!”

“我国力鼎盛,军威无双,正当乘此良机,扫平诸国,建万世之基!”

朝堂之上,主战之声甚嚣尘上。一道道催促边军提供粮草、抽调精锐,准备随王师远征的文书,雪片般飞向北境大营。

帅帐内,炭火依旧噼啪。

刚将军看着手中那份加盖了玉玺的征兵谕令,眉头紧锁,久久不语。

王谨也已两鬓斑白,他侍立在一旁,看着老将军凝重的神色,心中了然。

“将军,”王谨低声开口,“朝中之意,似乎已决。”

刚将军缓缓放下谕令,目光投向帐外纷扬的雪花,仿佛穿透了千山万水,看到了那即将被战火点燃的遥远疆域。

“国势极盛,如日中天。”他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却依旧沉稳,“然,日过中天则昃。兵强易折,势盛易衰啊。”

他转过身,眼中充满了深深的忧虑:“陛下年轻,只见其壮,未见其危。远涉山河,补给线长达千里,一旦深入敌境,若遇顽抗,或被截断粮道……后果不堪设想。”

羝羊触藩------他仿佛看到一头年轻气盛、双角刚硬的公羊,仗着力气,不顾一切地撞向那看似并不起眼的藩篱。它只看到了前方的目标,却忽略了藩篱的坚韧与自身的局限。

“不行,”刚将军猛地站起身,尽管身形已不如当年挺拔,但那股决断之气却丝毫不减,“我必须上书劝谏!”

他走到案前,铺开绢帛,提起那支伴随他多年的狼毫笔。墨迹饱蘸着数十年的阅历与忠诚,一字一句,力透纸背。

他在奏疏中,没有直接否定皇帝的雄心,而是以最恳切的言辞,分析远征的巨大风险:

“陛下,夫兵者,凶器也,争者,逆德也。故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今我国虽富,然连年远征,必耗竭民力;军虽强,然客战千里,师老兵疲。敌国据险而守,以逸待劳。我军若久攻不下,补给艰难,则必成‘羝羊触藩’之局,进不能克敌制胜(不能遂),退则恐丧师辱国(不能退),届时,非但无利可图(无攸利),恐动摇国本,盛极而衰啊!”

“臣以为,当此极盛之时,更应内修文德,外布信义。巩固已得之地,安抚已附之民。待天时、地利、人和俱备,若仍有冥顽不灵者,再以雷霆击之,则事半功倍。万不可恃强而骄,轻启无边之战端……”

奏疏以八百里加急,送往国都。

刚将军在边关等待着,心中抱着一丝希望,希望年轻的皇帝能听进他这老臣的逆耳忠言。

然而,他等来的,是一道措辞严厉的申饬旨意。

旨意中,斥责他“年老怯战,固步自封”,“不解陛下雄心,有负国恩”,严令其按计划筹备军需,不得再有异议。

消息传开,边军之中,一些年轻将领也难免觉得老将军过于保守,错过了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

刚将军接旨后,沉默了很久。

他走到帐外,任凭冰冷的雪花落在他的脸上、肩上。

那是一种彻骨的寒意。

他知道,自己无力阻止这场注定要发生的远征了。那头年轻的“公羊”,已经低着头,铆足了劲,向着那坚固的“藩篱”,义无反顾地冲了过去。

不能退,不能遂------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一场进退维谷的困境,似乎已不可避免。

次年开春,皇帝御驾亲征,尽起国内精锐五十万,号称百万,浩浩荡荡,杀向最强的邻国——大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战争的初期,凭借国力的碾压和军队的锐气,王师确实取得了几场胜利,攻城略地,势如破竹。

捷报传回国内,举国欢腾,皇帝更是志得意满,认为刚将军果然是老迈误国,险些让他错失良机。

然而,随着战线不断拉长,深入大渝腹地,情况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大渝君臣深知国力不如,采取了坚壁清野、诱敌深入的策略。他们放弃外围城池,将军民、粮草全部收缩到几处险要的关隘之后,利用复杂的山地地形,层层设防,节节抵抗。

王师劳师远征,补给线变得极其漫长而脆弱。大渝派出精锐骑兵,不断骚扰、截断粮道。前方大军开始出现粮草不继的状况。

更要命的是,夏季来临,南方潮湿闷热的气候,让来自北方的士卒水土不服,疫病开始在军中蔓延。

战事,陷入了僵持。

皇帝急于求成,不顾后勤困难和士卒疲惫,强令猛攻大渝赖以生存的最后屏障——铁壁关。

然而,铁壁关名副其实,地势险要,城高池深。大渝守军同仇敌忾,抵抗异常顽强。

王师连续猛攻数月,死伤惨重,尸积如山,却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

此时,军队士气低落,粮草几乎耗尽,疫病横行,逃亡者日众。而身后漫长的补给线,时刻面临着被切断的危险。

皇帝和他庞大的军队,真正陷入了“羝羊触藩”的绝境!

前进,关隘坚不可摧(不能遂)。

后退,千里溃退,必遭敌军掩杀,可能全军覆没(不能退)。

驻扎原地,粮草断绝,军心崩溃,无异于坐以待毙(无攸利)。

巨大的恐慌和绝望,笼罩着远征军大营。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皇帝,此刻面色憔悴,眼中布满了血丝和悔恨。

他想起了刚将军那封言辞恳切、却被自己斥为怯懦的奏疏。每一个字,如今都如同烧红的针,扎在他的心上。

“悔不听刚将军之言!致有今日之困!”他在御帐中,对着留守国都的辅政大臣发来的询问文书,捶胸顿足,几近崩溃。

无奈之下,皇帝终于放下了天子的尊严,亲笔写下了一封求救信,以最紧急的渠道,送往北境。

信中,再无丝毫责备,只有沉痛的忏悔和急切的恳求:“……朕今深陷泥潭,进退维谷,社稷危如累卵。望老将军念在先帝与江山黎民份上,不弃朕之昏聩,速筹良策,以解倒悬之危!”

当这封沾着皇帝泪痕与绝望的信,送到刚将军手中时,边关已是深秋。

刚将军看完信,久久伫立。

脸上没有“果如我所料”的得意,只有深沉的痛惜与凝重。

五十万大军!那是国家的根基,是无数家庭的儿子、丈夫、父亲!

“陛下……”他喃喃自语,声音苍凉,“您终于体会到,‘羝羊触藩’的滋味了。”

艰则吉------如今已陷入前所未有的艰难困境,但若能在这艰难中守持正固,采取正确的应对,或许还能争得一线生机,转危为安(艰则吉)。

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召集了所有高级将领。

没有抱怨,没有迟疑,他直接切入核心。

“局势已明,我军深陷重围,危在旦夕。”刚将军的声音沉稳有力,瞬间稳住了帐内有些慌乱的气氛,“当务之急,并非追究谁是谁非,而是如何最大限度地保全我军实力,稳住国本!”

他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手指精准地落在铁壁关及周边区域。

“第一,立刻以边军名义,就近筹集所能筹集的所有粮草、药材,组织死士,不惜一切代价,绕过敌军主要封锁线,分批、小规模送入陛下大营,暂解燃眉之急!同时,将我军中擅长治疗疫病的医官,全部派往前线!”

“第二,”他的手指划过漫长的撤退路线,“陛下大军绝不能慌乱溃退,否则必遭灭顶之灾!应立即放弃所有不必要的辎重,选择一条敌军防守相对薄弱、且便于我军接应的路线,构筑坚固营垒,步步为营,交替掩护后撤!”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他的目光锐利起来,“和谈!”

帐内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在如此劣势下和谈,无异于城下之盟。

“此和谈,非为乞降!”刚将军斩钉截铁,“乃是战略撤退的掩护!派出能言善辩、胆大心细之使者,秘密接触大渝高层。可许以重金,可暂时承认其部分利益诉求,甚至……可做出一些名义上的让步,以换取其放开一条生路,至少是默认我军后撤!”

他环视众人,眼神深邃:“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打赢一场已经打不赢的仗,而是要把我们的皇帝,把我们五十万儿郎的主力,尽可能多地、安全地带回家!只要人在,国本就在!今日之屈辱,来日方长,未必没有洗刷之时!”

他的策略清晰、冷静,直指核心:固守营垒,休养生息,遣使和谈。一切行动,都围绕着“保全实力”这个最高目标。

艰则吉------在极端艰难中,坚守这一最根本、最正确的原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命令迅速被传达执行。

边军这台高效的机器再次运转起来,尽管它也已不再年轻。

筹集粮草药材的队伍冒着风雪出发了。

经验丰富的医官带着药箱驰往前线。

最精锐的边军骑兵开始向接应地点秘密移动。

而几名身份特殊、胆识过人的使者,带着刚将军亲笔撰写的、充满智慧与权衡的国书,潜入了大渝境内。

这是一个漫长而煎熬的冬天。

刚将军几乎夜不能寐,时时刻刻关注着来自前线的任何一点消息。

每一次小规模补给的成功送达,都让他稍稍松一口气。

每一次后撤营垒的成功建立,都让他感到一丝欣慰。

而和谈的进展,更是牵动着他的每一根神经。那是在刀尖上跳舞,既要展现出足够的“诚意”让对方动心,又要守住国家最根本的利益底线,还要为大军后撤争取宝贵的时间。

终于,在来年春天,冰雪初融之时,转机出现了。

大渝国虽然顶住了进攻,但自身也损耗巨大,国内厌战情绪高涨。他们深知,即便全歼这支敌军,自身也必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而且将与此北方大国结成死仇。刚将军派出的使者,恰到好处地给了他们一个体面结束战争的台阶。

经过反复的博弈与磋商,一份暂时性的停战协定终于达成。

协定内容,对于远征一方而言,自然算不上光彩,甚至可以说是屈辱,付出了不小的经济代价和名义上的损失。

但它最关键的一条是:为大军的撤离,敞开了一条生路。

皇帝接到消息,几乎是喜极而泣。

他立刻按照刚将军制定的计划,指挥大军,沿着预设路线,稳扎稳打,步步后撤。

尽管过程依旧充满了艰辛和零星的战斗,尽管最终回到国内的军队,已不足出发时的六成,人员疲惫,装备损失惨重。

但,皇帝回来了。大军的主力骨架,保住了。亡国的危机,解除了。

当皇帝的銮驾,在边军精锐的护送下,终于踏回本国领土的那一刻,年轻的天子走下马车,看着前来迎接、须发如雪、躬身行礼的刚将军,他疾步上前,双手紧紧扶住老将军的手臂,未语泪先流。

“老将军……朕……朕愧对将军,愧对江山社稷,愧对死难的将士啊!”他声音哽咽,充满了真诚的悔恨。

刚将军看着消瘦憔悴、仿佛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的皇帝,心中百感交集。

他扶住皇帝,沉声道:“陛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经此一难,陛下当知‘壮’之真义,非在开疆拓土,而在守成持重。此于国于民,乃不幸中之万幸。”

艰则吉------正是因为在这前所未有的艰难困局中,坚守了保全国本的正道,采取了理智而坚韧的策略,才最终避免了最坏的结果,为国家争得了喘息之机,也为皇帝个人争得了悔悟和成长的契机。这,便是绝境之中的吉祥。

皇帝紧紧握住刚将军的手,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一次的教训,足够他铭记一生。

回到国都后,皇帝彻底改变了激进的政策,重新回到了休养生息、巩固内政的道路上。他更加勤政爱民,虚心纳谏。

而对刚将军,皇帝给予了无以复加的尊崇与信任。虽未再给予更高的官位(那已无关紧要),但言必称“老将军”,事必询其意见,待之以师礼。

刚将军依旧大部分时间留在北境。

他站在那座熟悉的土坡上,看着脚下这片他守护了一生的土地。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他的一生,仿佛正是这大壮卦的完整演绎。从初九的“壮于趾”冒进折戟,到九二的“贞吉”守正奠基,到九三的“用罔”克制动蛮,到九四的“藩决”匡扶社稷,到六五的“丧羊”顾全大局,最终到这上六的“艰则吉”,于盛极而衰的危机边缘,以老迈之躯,行砥柱之事,挽狂澜于既倒。

他用自己的毕生经历印证了:真正的强盛,并非永无止境的扩张与征服,而是懂得在何时应当止步,在何种境地应当坚守。刚健而动,更需动而有止。

北风拂过他如雪的长须,带着晚霞的余温。

他缓缓走下土坡,背影融入苍茫暮色,安稳,而坚定。

作为将军刚传奇的终章,深刻演绎了大壮卦上六爻辞“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的终极智慧。面对国势极盛、新君欲图远征的冒进之势,刚将军虽力谏其“羝羊触藩”之险却未被采纳。果不其然,大军深陷敌境,进退维谷,尽显“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的绝境。值此社稷存亡之际,刚将军未沉溺于怨天尤人,而是于至极艰难中,秉持“保全国本”之正念(艰),毅然献策:固守营垒稳定军心、筹措物资维持生机、遣使和谈谋求退路。此一系列冷静、务实且充满政治智慧的举措,终助国家挣脱泥潭,虽付出代价却避免了覆亡之祸,得保根基(吉)。此章最终阐明: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是自然常理。处于力量顶峰时,最危险的莫过于迷失于“壮”之表象,盲目冲撞。真正的强大,体现在对“止”的洞察与恪守。当陷入因过度强动而导致的困境时,唯有回归正道,隐忍持重,以“艰”自守,方能在极端不利中寻得转化之机,守护最根本的利益,此即为“大壮”卦序列赋予行者最后的,亦是最高妙的启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故事总结与卦象启示

将军刚从趾强征凶、守正获吉、慎用强盛、正道突破、舍小无悔到艰守脱困的历程,深刻演绎了大壮卦“大者壮也,刚以动”的智慧。它展现了强盛之时的机遇与风险,强调壮大必须辅以节制和正道,方能持久亨通。

代表的当前状态: 大壮卦代表一种强盛、壮大、力量充沛的状态。当前局面可能气势如虹,进展顺利,但需警惕盛极而衰。局面利于守持正固,避免冒进和蛮横。

后期发展的方向:

根基稳守: 强盛之初防“壮于趾”,不可轻动,需稳固基础,诚信为本。

守正持中: 壮大过程中要“贞吉”,坚守正道,不偏不倚,稳步发展。

慎用强权: 警惕“小人用壮”,学君子“用罔”,克制蛮干,防“羝羊触藩”。

正道突破: 时机成熟时“藩决不羸”,以正道释放力量,根基稳固如“大舆之輹”。

顾全大局: 强盛至极可能“丧羊于易”,需有舍有得,顾全整体,则无悔。

艰守止进: 盛极之时若陷“不能退不能遂”,当“艰则吉”,止妄动,守正脱困。

大壮卦的整体指引是: “大壮,利贞。”核心在于 “壮” 与 “止”。真正的强盛,是刚健(乾)而能动(震),但动而有止,非礼弗履。只要守持正固,善用强大而不滥用,就能利贞持久。大壮之道,是力量与智慧的结合,重在盛而不骄,强而不暴。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