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1章 ? 水风井(坎上巽下)+初六 ·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卦象:? 水风井(坎上巽下)

卦辞: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

含义: 井卦象征水井,村庄可以迁移,但井不会改变,没有损失也没有获得。人们来来往往从井中取水,井水滋养万物。但如果井水几乎干涸,却未用绳子打水,反而打破了水瓶,则凶险。井卦上卦为坎,代表水、险陷;下卦为巽,代表风、顺从。水在风上,象征井水需借助风力(或人力)提升,强调井的恒常不变和滋养作用,但也警告如果管理不善、疏忽怠慢,会带来凶险。它告诫人们,要像井一样持之以恒地奉献,同时需勤于修治,保持井水的清澈和可用性。

故事:井养者------井明的治井之路

在春秋时期,有一个名为“井明”的年轻里正,他被派往一个干旱频发的边邑“风泽乡”负责治理水井。风泽乡虽有多口古井,但因年久失修,或淤塞或污染,百姓取水艰难。井明的使命,正是恢复井水的滋养功能,其历程正是井卦“君子以劳民劝相”精神的生动演绎,从井泥废弃、井谷漏瓮、井渫不食、井甃无咎、井冽可食到井收勿幕,完整展现了井养之道的智慧与考验。

初六 · 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译文: 井底有淤泥,不能食用,旧井连禽鸟也不来。

含义: 井卦初始阶段,井水被淤泥污染,无法饮用(井泥不食),连禽鸟都不愿靠近(旧井无禽),象征井已废弃,资源未被利用。需及时清理,否则失去价值。

初六故事:

烈日如火,炙烤着龟裂的大地。

官道上,一辆牛车在飞扬的尘土中缓慢前行。车辕上坐着一位青年,约莫二十出头,名叫井明。他身着半旧的青布长衫,面容清瘦,眼神却明亮而坚定,正望着手中那份皱巴巴的任命文书——他被委任为风泽乡的新里正。

风泽乡,魏国边陲的一个小乡,以干旱贫瘠闻名。而井明此行的首要使命,并非寻常的催粮征税,而是治理水井。

“风泽多古井,然年久失修,或淤或污,民取水艰……”文书上的字句在他脑中回响。他抬头看向远方那片灰黄的土地,心中既有责任沉甸甸的压力,也有一丝施展抱负的微光。

牛车吱呀作响,终于抵达风泽乡地界。

眼前的景象比传言更甚。土地干裂成网,禾苗稀疏枯黄,毫无生气。几个面黄肌瘦的乡民,正拖着沉重的步伐,挑着木桶,走向远处隐约可见的山麓。

井明拦住一位老者,恭敬询问:“老丈,请问乡中水井在何处?为何要远赴山麓取水?”

老者抬起浑浊的眼,打量了他一下,叹了口气,用干哑的嗓子指向村口方向:“井?那边倒是有口老井……可那还能叫井吗?公子自己去看看吧,比不得山泉干净哟。”说完,摇摇头,继续蹒跚前行。

井明心中一沉,催动牛车,加快速度赶往村口。

还未靠近,一股混合着腐烂与腥臊的气味便随风飘来。

映入眼帘的,是一口被荒草半掩的石砌老井。井台残破,石缝间长满了枯黄的杂草。井口黑洞洞的,像一张绝望的嘴。

他快步上前,俯身向井内望去。

井底并非幽深的泉水,而是泛着黑绿色、粘稠如粥的淤泥,隐约可见枯枝败叶沉浮其间。浑浊的浅水上漂浮着不明的污物,蚊虫在其上嗡嗡盘旋。

“井泥不食。”

这井水,莫说饮用,连触碰都让人心生抗拒。

井明环顾四周。井边土地板结,寸草难生,只有几丛顽强的荆棘挣扎着。空中连最常见的麻雀都不见踪影,它们宁愿飞越更远的距离去寻觅水源,也不愿在此处停留片刻。

“旧井无禽。”

这是一口被彻底遗忘和抛弃的废井。它曾滋养一方的生命,如今却只剩破败与污浊,连飞禽都避之唯恐不及。

“你是谁?在这里做什么?”一个略带警惕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井明回头,看见一个穿着打着补丁短褐的青年,手里拿着柴刀,正疑惑地看着他。

“在下井明,是新上任的里正。”井明拿出文书示意,随即指向古井,“这位兄弟,这井……为何荒废至此?”

青年见是新里正,神色稍缓,但提到井,脸上便浮现出无奈与怨怼:“里正大人,您是不知道。这口井听说早年水量足,又甜,养活了我们全乡人。可后来,先是打仗,兵匪过境,往井里扔过死畜……后来年景不好,乡里壮劳力被抓丁的抓丁,逃荒的逃荒,剩下我们这些老弱妇孺,哪还有力气和心思来打理这井?年复一年,就成了您现在看到的这样子了。”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认命般的麻木:“现在大家宁愿每天多走十里路,去山脚下挑那点细细的山泉水,虽然不够喝,好歹……干净点。”

井明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攥紧了。他走到井边,拾起一块土坷垃投入井中,只发出沉闷的“噗”一声,连水花都溅不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井养之道,贵在勤治。”他低声自语,仿佛是说给自己听,又像是说给这片土地听,“今泥封泉眼,如德蔽于心。泉眼未枯,只是被污秽蒙蔽了本源啊!”

他猛地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那青年,也看向周围渐渐被吸引过来的、面带菜色的乡民。

“各位乡亲!”井明提高了声音,清朗的语调在干热的空气中传开,“我是新来的里正井明!我见此井废弃,心中痛惜!井水乃大地血脉,滋养万物,岂能任其淤塞?”

乡民们面面相觑,有人眼中闪过希冀,但更多的是怀疑和不信任。

“清淤?说得轻巧……”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一位拄着拐杖的长老在族人搀扶下走来,“后生,你是官家人,不知我们乡间疾苦。清这井,要人力,要时日。大家肚子都填不饱,哪有力气干这看似没指望的活计?况且,这井荒了这么多年,底下泉眼还在不在,谁说得准?”

井明走到长老面前,深深一揖:“长老,您说得在理。人力、时日,皆是困难。但请想一想,若此井能复涌清泉,乡亲们便不必再每日往返二十里山路取水!省下的力气,可以多垦几分荒地,多织几尺布!孩子们也能喝上干净的水,少生疾病!”

他环视众人,眼神真诚而热烈:“我知道大家心存疑虑。我井明在此立誓,愿与诸位一同清淤!我不只是指挥,我会第一个下井,第一个动手!若泉眼真已枯死,我井明认了,但若只因畏惧困难而放弃尝试,我们对不起这口曾经养育先辈的古井,更对不起我们自己和后代!”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那份决心感染了部分人。

之前与他搭话的青年咬了咬牙,站出来:“里正大人,您一个外乡人都肯为我们拼命,我阿庚还有什么好说的!我跟你干!”

“算我一个!”又一个瘦削的汉子站了出来,“总比渴死强!”

“对!试试看!”

渐渐地,响应的人多了起来。长老看着井明,浑浊的眼中也闪过一丝波动,他缓缓点头:“既然里正有此决心……那便,试试吧。”

井明心中一块大石稍落,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清淤的行动定在次日清晨。

井明早早来到井边,换上了便于行动的短打。他亲自检查绳索、箩筐、木铲等工具。乡民们陆续到来,在井明的指挥下,先清理井台周围的杂草荆棘。

随后,最艰难的部分开始了——下井清淤。

井明将绳索系在腰间,对阿庚等人说道:“我先下去探查情况,你们在上面接应。”

“里正,太危险了!还是让我下去吧!”阿庚急忙劝阻。

“无妨,我心中有数。”井明笑了笑,语气不容置疑。他必须身先士卒,才能彻底打消乡民的顾虑,凝聚人心。

他抓住井绳,小心翼翼地滑入阴暗的井中。

越往下,那股腐臭的气味越发浓烈,几乎令人作呕。井壁湿滑黏腻,布满厚厚的青苔。光线逐渐消失,只有头顶井口投下的一圈光晕。

双脚终于触及井底,瞬间便陷进了及踝的淤泥里,冰冷而粘稠。

井明稳住身形,适应了一下黑暗,借着微光观察。井底空间不大,堆积着不知多少年形成的黑色淤泥,夹杂着碎石、烂叶,甚至还有一些小型动物的骸骨。

他拿起带来的短柄木铲,开始将淤泥铲进吊下来的箩筐里。

“拉!”他朝上面喊道。

一筐筐散发着恶臭的淤泥被提上去,倒在井边指定的空地上,堆积如山。

井明在井下奋力工作,汗水混合着泥浆,将他浑身浸透。冰冷的井水慢慢从铲开淤泥的地方渗出来,浸湿了他的裤腿。蚊虫不断叮咬着他的脸颊和手臂。

上面的乡民们,看着一筐筐淤泥被运出,看着新里正毫不惜力地亲自在井下劳作,最初的怀疑和观望,渐渐变成了动容和信服。

“这位里正,是来做实事的……”有人低声感叹。

“快,使劲拉!别让大人在下面等久了!”阿庚大声吆喝着,带动着大家更卖力地工作。

井明在井下,一边清理,一边仔细感受着脚下。随着淤泥被清除,渗出的水似乎渐渐多了起来,虽然依旧浑浊,但那股死寂的感觉在慢慢消退。

他仿佛能感觉到,大地深处那被压抑已久的源泉,正渴望着重见天日。

“泉眼未枯!大家加把劲!”他仰头朝井口喊道,声音在井壁间回荡,带着压抑不住的欣喜。

这个消息如同给疲惫的众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清理工作持续了整整三天。

井明每日都与乡民一同劳作,同食粗粝的饭食,共饮少量珍贵的山泉。他的手掌磨出了水泡,水泡又磨破成茧,但他毫不在意。

第三天午后,当最后几筐稀泥被清出,井底终于露出了坚实的石基。

一股清流,从石缝间汩汩涌出,虽然还带着些许浑浊,但已然是活水的迹象!

“出水了!真的出水了!”井上的乡民发出欢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井明站在井底,感受着清冽的泉水冲刷着脚踝,尽管浑身泥泞,疲惫不堪,但他的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

他仰头望去,井口那片天空,似乎都变得格外湛蓝。

乡民们将井明拉上来,众人围着井口,看着那逐渐沉淀、变得清澈的井水,脸上洋溢着久违的希望。

长老用木碗舀起半碗水,仔细看了看,又小心地尝了一口,眼中闪动着泪光:“是……是活的,是甜的啊!”

井明抹去脸上的泥点,对众人说道:“乡亲们,井泥已清,活泉复涌!这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需修葺井台,维护井壁,定下取水之规,让此井长久滋养我风泽乡!”

众人纷纷响应,看向井明的目光里,充满了信任与敬佩。

夕阳西下,将金色的光辉洒在焕然一新的古井上,也洒在井明和乡民们充满希望的脸上。

废弃的古井,终于迎来了新生。

通过描绘新任里正井明初到干旱贫瘠的风泽乡,发现村口古井被淤泥枯叶严重污染、水质浑浊发臭(井泥不食),以致乡民宁可远途取水、连禽鸟都绕飞而过(旧井无禽)的荒废景象,生动阐释了井卦初六爻辞的深刻内涵。面对乡民的疑虑与现实的困难,井明没有退缩,而是以“井养之道,贵在勤治”的信念,身先士卒,亲自下井,带领乡民共同清淤。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清除污秽,引得活泉复涌,重燃乡民生机。这深刻说明了在资源废弃、价值蒙尘的初始阶段,首要之务在于果断行动、清除积弊、恢复根本。唯有不畏艰难,亲力亲为,方能唤醒沉睡的资源,重建信任,为后续的滋养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