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6章 上六 · 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爻辞: 井功已成,勿要覆盖井口,心怀诚信,至为吉祥。

含义: 井的功用已完成(井收),但勿封闭井口(勿幕),保持开放,心怀诚信(有孚),则至为吉祥(元吉)。象征井养之德贵在持久开放,诚信不渝,方能元吉。

上六故事:

岁月如井中清泉,悄无声息地流淌。

转眼间,井明已在风泽乡度过了数十个寒暑。当年那个清瘦挺拔的青年里正,如今已是鬓发皆白、步履蹒跚的老者。而风泽乡,也早已不是昔日那个干旱贫瘠、民生凋敝的边陲穷乡。

在井明数年如一日的精心治理下,古井泉涌不息,沟渠纵横阡陌。昔日龟裂的荒地变成了沃野良田,每到秋收,金黄的粟米堆积如山,仓廪充实。乡民们安居乐业,孩童在井边嬉戏,老人在渠旁闲话桑麻。商旅络绎不绝,风泽乡的“甘霖井”和丰饶物产声名远播,俨然成为魏国边境一颗璀璨的明珠。

井明的功绩,被所有乡民铭记于心。

这一日,乡中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老,连同已届中年的阿庚——如今乡里实际的管事人,一同来到井明清简的居所。

“井明大人。”为首的长老,正是当年那位曾质疑清淤行动的老者,如今他须发皆白,但眼神中充满了对井明的敬重,“我风泽乡能有今日,全赖大人当年筚路蓝缕,治井兴水。此恩此德,乡民们无日敢忘。”

阿庚接过话,语气恳切:“是啊,里正。如今井功已成,乡邑富足。我们大家商议,欲为此井加盖石顶,立碑铭文,记述您的功德,以防污物落入,亦使后人永世瞻仰。您看可好?”

此言一出,其他几位乡老也纷纷点头称是。

“加盖石顶,立碑纪功……”井明轻声重复着,浑浊却依旧清明的目光望向窗外那口滋养了一方水土的古井。

井台边,几个外乡来的商队伙计正在取水歇脚,一边畅饮甘泉,一边啧啧称奇。本乡的妇人则一边浣洗衣物,一边笑着与他们交谈,分享着乡里的趣事。那口井,毫无保留地向所有人敞开着。

他缓缓站起身,在阿庚的搀扶下,慢慢走向井台。

乡民们见老里正来了,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恭敬地行礼问候。井明微笑着——回应,他抚摸着被岁月磨得光滑的井沿,目光深邃。

他转向跟随而来的长老和阿庚,声音苍老却坚定:

“诸位乡亲的美意,井明心领。然,‘井收勿幕’。”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不解的神情,解释道:“井之功用已成,此谓 ‘井收’ 。然,‘勿幕’ ,即是告诫我们,切勿覆盖井口。”

“为何?”一个年轻的乡民忍不住问道,“加盖保护,不是能让井水更洁净,也能彰显其不凡吗?”

井明摇了摇头,指向那清澈的井水:“尔等可见,此井之水,何以长年清冽充盈?皆因它吐故纳新,与天地相通。若以石顶覆盖,看似保护,实则如人闭塞口鼻,泉失其畅,久之,灵性必失,恐有再淤之患。此所谓 ‘覆则泉枯’ 之理。”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重心长:“立碑纪功,亦非不可。但井之真德,不在碑文之上,而在其‘开’放之心。‘井德在开,孚信乃吉。’”

阿庚若有所思:“大人的意思是,井的德行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而我们要怀有诚信,不藏私,不封闭?”

“正是。”井明颔首,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此井滋养我乡,亦泽被过往商旅、邻乡百姓。若我等因富足而自矜,因有功而封闭,失了与外界往来、诚信待人之心,便如井口被覆,德行受阻。唯有保持开放,心怀至诚,方能如卦象所言,‘有孚元吉’——因诚信而获得至为吉祥的结局。”

长老们闻言,陷入沉思。年轻一代的乡民们,则在这朴实的话语中,领悟到了一种超越物质富足的境界。

在井明的坚持下,风泽乡没有为古井加盖华丽的顶盖,也没有树立歌功颂德的巨碑。

取而代之的是,井明提议,由乡民们共同出力,将井台再度扩宽,用青石铺就一个平坦宽敞的广场。在广场四周,安放了数个光滑的石凳,并依着井明的设计,在井口上方搭了一个轻巧的、仅可遮雨的茅草亭盖,既避免了落叶尘土直接落入,又丝毫不阻碍井口与天地交融的气息。

井,依旧是开放的。井口常年敞开着,迎接每一位需要它的人。

井明还让阿庚找来一块未经雕琢的天然青石,立于井台一侧,请乡中识字之人,仅以朴拙的笔触刻上“风泽井”三字,以及一行小字:“往来井井,有孚元吉。”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彰显个人的功绩。这块“碑”,更像是一个温柔的提醒,提醒着后来人,这口井所承载的精神。

此后,这井台广场,成了风泽乡真正的中心。

不仅是本乡人取水、浣洗、歇息之地,更是南来北往商旅必停的驿站。人们在此交换货物,传递消息,分享见闻。常有渴极的路人,在此得以畅饮甘泉,解燃眉之急。风泽乡的乡民,也始终秉持着井明教导的诚信与开放之风,公平交易,乐于助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一种无形的、名为“诚信”和“共享”的风气,如同井中弥漫出的水汽,浸润着每一个踏入此地的人,并通过他们的口耳,传向四方。

“风泽乡有口福井,井水甘甜,乡风更淳!”这样的美誉,比任何商业宣传都更具力量。

时光流逝,井明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

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一个冬日温暖的午后,他将阿庚和乡中所有骨干唤到床前。

窗外,隐约传来井台边孩童的嬉笑声和商贩的吆喝声,充满了生机。

井明躺在榻上,气息微弱,但眼神依旧清澈。他望着窗外的方向,仿佛能穿透墙壁,看到那口他倾注了一生心血的古井。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留下遗言:

“井……勿幕。德……勿藏。”

他紧紧握住阿庚的手,目光中充满了嘱托:

“有孚于心,元吉……流长。”

言毕,溘然长逝。

全乡悲恸,为这位改变他们命运的老人送行。葬礼没有奢华的仪式,乡民们将他安葬在可以望见古井的山坡上。

人们遵从他的遗愿,没有封闭井口,没有将他的功绩神化。他们只是更好地维护着那口井,维护着那份开放与诚信的乡风。

阿庚接过了井明的衣钵,成为了风泽乡新的守护者。他时常站在井边,对年轻的子侄们讲述井明大人治井的故事,讲述“井泥不食”的艰辛,“瓮敝漏”的智慧,“井渫不食”的坚持,“井甃无咎”的远见,“井冽寒泉”的丰饶,以及这最终“井收勿幕,有孚元吉”的圆满境界。

井水,依旧长流不竭,清澈如初。

它默默地见证着风泽乡的日升月落,春华秋实。它向所有需要它的人敞开怀抱,不分彼此。它所象征的恒常、奉献、勤治、开放与诚信,早已超越了物质的水源,融入了风泽乡的血脉,成为一种代代相传的德行。

井明虽逝,然井养之德永存。

那口敞开的井,以及它所代表的“元吉”之境,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静静流淌,滋养着一方水土,一方人心。

作为井明治井故事的终章,描绘了风泽井功行圆满之后(井收),乡民欲加盖立碑以彰其功、固其本,而年迈的井明却深刻阐释“井收勿幕”的至理,坚决反对封闭井口(勿幕),指出井德贵在开放包容,并进一步强调唯有心怀诚信(有孚),方能达至终极吉祥(元吉)。他命人扩宽井台、设凳便民,保持井口常年开放,以实际践行“勿幕孚吉”的精神。临终遗言“井勿幕,德勿藏。有孚于心,元吉流长”更是将其智慧升华至德行传承的层面。井明逝世后,乡民遵其教诲,维护古井开放之本,坚守诚信淳朴之风,使井水长流不竭,井德永世传承。这深刻阐释了井卦上六爻辞的精髓:当事业或资源达到圆满后,不应走向封闭和自矜,而应保持开放、共享和诚信的胸怀。唯有如此,才能使已有的成果持续焕发生机,福泽绵长,成就真正意义上的大吉大利与精神不朽。此乃井养之道的最高境界与最终归宿。

故事总结与卦象启示

井明从清泥复井、修瓮备器、推广信泉、甃壁固本、寒泉养众到勿幕孚吉的一生,深刻演绎了井卦“改邑不改井”的恒常智慧。它展现了井养之道贵在勤治、完善工具、建立信任、巩固基础、达到极致并持久开放,强调井的奉献精神需配合人的不懈努力。

代表的当前状态: 井卦代表一种需要持续滋养、维护和奉献的状态。当前局面可能资源稳定但需勤于管理,或人际关系需长期经营。气氛是平稳而持久的,但警惕疏忽带来的凶险。

后期发展的方向:

清淤启新: 初期若“井泥不食”,需及时清理废弃资源,恢复基础功能。

备器增效: 资源部分恢复时,防“瓮敝漏”之弊,完善工具方法,提升效率。

推广信任: 若“井渫不食”,需积极推广,建立信任,借助外力(王明)共享福泽。

固本防患: 阶段成功时“井甃”修固,避免根基动摇,可无咎。

追求极致: 致力“井冽寒泉”,使资源达到最佳状态,广泛滋养。

开放持诚: 圆满后“井收勿幕”,保持开放诚信,则元吉流长。

井卦的整体指引是: “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羸其瓶,凶。”核心在于 “恒” 与 “养”。井卦之道,在于像井一样恒常不变地滋养万物(改邑不改井),但需勤于修治,避免井干瓶破的凶险。只要持守奉献之心,完善管理,保持诚信开放,就能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成就元吉。井卦不仅是资源管理的智慧,更是个人修德的象征,重在持之以恒,劳而不怨。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