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2章 九二 · 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译文:行走的道路平坦宽阔,幽居之人守持正固可获吉祥。

含义:只要走在平坦的正道上(履道坦坦),即便身处幽暗之境(幽人),只要坚守正道(贞),结果也是吉祥的。

九二故事:

羑里的冬天,是渗入骨髓的阴冷。黄土高墙挡不住朔风的尖啸,寒气从石缝、从地面、从一切可以侵入的缝隙钻进来,凝固在狭窄囚室的空气中。送来的粟米饭往往不到片刻就凉透了,结上一层细微的冰碴。那个曾与姬昌交谈过的东方小诸侯,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清晨,被发现已冻僵在草席上,身体蜷缩,面目青紫。

狱卒们漠然地抬走尸体,如同清理掉一件废弃的杂物。死亡的阴影,如此真切地笼罩在羑里上空,提醒着每一个被囚于此的人:君王之威,猛于严冬。

然而,身处这幽暗绝境,姬昌的心境,却与这外在的酷寒与死寂截然不同。

最初的“素履”安然,让他在这囚笼中站稳了脚跟,未被即刻的险恶所吞噬。但若仅止于此,漫长的囚禁岁月足以消磨任何人的心智,最终化为行尸走肉,或像那位小诸侯一样,在绝望中无声凋零。

姬昌选择了另一条路。

他将这被迫的“幽居”,视作一段上天赐予的、无人打扰的求“道”时光。外在的囚笼束缚了他的身体,却无法禁锢他精神的驰骋与思想的自由。他内心所行走的那条探求宇宙人生至理的道路,非但没有因囚禁而变得崎岖坎坷,反而在他日复一日的静思与推演中,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坦坦”。

这便是“履道坦坦”——并非指现实处境的顺利,而是内心信仰与追求的明晰与通达。

他从随身携带的、已被摩挲得光滑温润的几卷古老竹简中,取出了最核心的一卷——《连山》遗篇,以及他自己多年积累的关于天地、四时、万物、人伦的思考札记。这些竹简,便是他通往内心坦途的舟楫。

囚室没有几案,他便以地为席,以膝为案。光线昏暗,他便珍惜每日从栅栏缝隙透入的每一寸天光,甚至在脑海中反复勾勒、记忆,于黑暗中继续他的推演。他用狱卒清理牢房后丢弃的、相对平整的陶片作为演板,用细密的炭条在上面勾画。

他开始系统性地推演伏羲八卦。

八卦源于伏羲氏观河图、洛书而悟得,以八种基本符号(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已蕴含无穷奥妙。但姬昌认为,天地万物之变,绝非八种基本形态所能穷尽。如同草木生长,由种子萌发,历经风雨,开花结果,乃至凋零重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事亦然,吉凶祸福,进退存亡,亦有其错综复杂的演变轨迹。

“八卦相重,其变几何?”他常常凝视着陶片上那八个基本卦象,陷入长久的沉思。

他将两个基本的卦象上下重叠,尝试每一种组合。

乾上乾下,仍是乾天,至阳至刚,象征创造,亨通,但也隐含过刚易折之理。

坤上坤下,仍是坤地,至阴至柔,象征顺从,承载,但也需防柔靡不振之弊。

那么,乾上坤下呢?

他画出卦象:?。上乾为天,下坤为地。天在上,地在下,本是自然之序。然而,阳气上升,阴气下降,二者背道而驰,难以交融。他心中一动,提笔在旁记下:“天地不交,否。”否塞,不通。犹如君臣离心,上下隔绝,万物难生。他联想到如今的天下,纣王居高位而暴虐,百姓处下位而困苦,岂不是一幅巨大的“否”象?

那么,颠倒过来呢?坤上乾下:?。上坤为地,下乾为天。地气下沉,天气上升,阴阳交感,云行雨施,品物流形。这是通达,泰和之象!他心中豁然,记下:“天地交,泰。”虽处逆境,他坚信阴阳流转,否极终有泰来之时。这“泰”卦,成了支撑他在这“否”塞之地坚持下去的信念之光。

他继续推演。

离上坎下:?。火在上,水在下。火性炎上,水性润下,二者相违。火在水上,难以烹煮,象征事功未成。他记下:“未济。”

坎上离下:?。水在上,火在下。水火相交,各得其用,烹饪成食,象征事必有成。他记下:“既济。”

每一种组合,都引发他无尽的联想。他将自然现象、历史典故、人情世态融入其中,赋予这些重叠的卦象以丰富的象征意义和人生哲理。六十四种可能的变化,如同六十四条不同的人生路径,或吉或凶,或顺或逆,或潜或显,在他心中徐徐展开一幅宏大而精微的宇宙人生画卷。

这条探索“易”道之路,消耗着他的心血,却也极大地滋养着他的精神。当他沉浸其中时,忘记了身处的囚笼,忘记了粗粝的饭食,忘记了虎视眈眈的监视。他的眼神不再是深潭般的平静,而是时而闪烁着悟道时的光芒。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与充实,是精神在无限广阔的领域中自由翱翔的证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幽人贞吉”。他正是这爻辞所言的“幽人”——一个被幽禁于此的人。但他的“贞”,并非仅仅是消极的固守,更是对内心正道(探求天道、持守仁德)的积极坚守。因为坚守这内心的“坦坦大道”,他获得了超越外在困境的平静与力量,这便是“吉”。

他的这种状态,甚至影响到了身边的人。

那个曾因打翻饭食而羞愧的年轻狱卒,偶尔会趁无人时,悄悄在栅栏外驻足片刻,看着姬昌在地上或陶片上画那些他看不懂的符号,眼中充满好奇。

“侯爷,您画的这些……是符咒吗?”他终于有一天忍不住,压低声音问道。

姬昌抬起头,温和地笑了笑,摇了摇头:“非是符咒。乃是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

“道理?”年轻狱卒似懂非懂。

“你看,”姬昌指着陶片上一个“坎上艮下”的卦象?,“水在山上,是为‘蹇’卦,象征前路险阻,行走艰难。譬如人生,有时会遇到大山挡路,又有深涧环绕,举步维艰。”

年轻狱卒联想到自身处境,不由得点了点头。

“然则,”姬昌话锋一转,又指向另一个“离上艮下”的卦象?,“火在山上,是为‘旅’卦,虽象征行旅之人,漂泊不定,但山上有火,光明照耀,亦可指引方向,看清前路。故虽‘蹇’难,心中若有光明(离火),便知何时当止,何时可行,终能渡过险阻。”

年轻狱卒听得怔住了。他从未想过,这些奇怪的线条,竟能说出如此贴近人心的道理。他不再觉得这位老人是在做无意义的涂画,反而生出一种莫名的敬畏。

连那位面色阴鸷的狱宰,也隐约察觉到了姬昌身上那种非同寻常的“安定”。他巡视时,不再仅仅将姬昌视为一个需要严加看管的囚犯,有时会看到他对着陶片蹙眉沉思,有时又会看到他面露微笑,仿佛得了什么宝贝。这种专注于内在世界的强大力量,让狱宰感到困惑,甚至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他无法理解,在这绝望之地,是什么支撑着这个人,让他非但没有崩溃,反而显得……愈发深沉难测。

姬昌便在这样日复一日的推演与沉思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暑。外在的囚笼依旧冰冷坚固,猛虎的喘息声仍在耳畔。但他内心那条由智慧和信念铺就的道路,却越来越宽广,越来越平坦(履道坦坦)。这条道路,照亮了他的幽居岁月,守护着他的心志不为外境所摧折,这便是他在这虎尾之地,所能获得的最大的“吉祥”。

本章小结:

本章紧承初九“素履”之后,深入展现了姬昌在羑里囚禁期间的精神世界,具体阐释了履卦九二爻“履道坦坦,幽人贞吉”的奥义。面对漫长的幽禁和恶劣的环境,姬昌并未沉沦于绝望,而是将囚笼转化为修心悟道的静室,潜心推演伏羲八卦,探索宇宙人生至理。这条内心的求索之路,对他而言是光明坦荡的(履道坦坦)。作为被幽禁之人(幽人),他通过坚守对天道和仁德的信仰(贞),获得了超越外在困境的精神力量与内在平静,从而避开了心智的消亡,赢得了在险境中继续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吉)。此章启示我们,在逆境中,确立并坚守内心的正道与追求,是抵御外部压力、保持精神不败的关键。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