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这本易经超有料 > 第3章 九三 · 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译文: 王公向天子献礼致敬,小人不能担当此任。

含义: 处于高位者(公)应将财富和成就用于辅佐君王或公益事业(亨于天子),以此表达忠诚和责任。唯有德君子能为之,无德小人若居此位,则无法胜任(小人弗克),必致祸端。

九三故事:

亳邑的宗庙广场上,气氛庄重而肃穆。

数十辆牛车、马车整齐排列,车上满载着这次征伐韦、顾等国所得的珍品:打磨光滑的玉器、色彩斑斓的贝币、坚韧的皮革、稀有的丹砂,甚至还有十几名被绳索系连、垂首而立的俘虏——他们都是韦伯、顾伯麾下颇有声望的贵族或勇士。阳光照在这些战利品上,反射出令人目眩的光芒,彰显着商族武力的强盛与收获的丰硕。

商族的核心成员与将领们聚集于此,看着这堆积如山的财富,脸上大多洋溢着自豪与兴奋。这些,是他们浴血奋战的证明,是商族力量如日中天的象征。

仲虺走到商汤身边,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方伯!有此雄资,我商族声威更盛!何不借此机会,犒赏三军,厚赐功臣,进一步凝聚人心,以图……”

他话未说完,但意思不言自明——以图更大的事业,那至高无上的王业。

然而,汤的目光掠过这些珍宝,却并未停留太久。他转向身旁的伊尹,平静地问道:“伊尹,你以为这些财物,当作何用?”

伊尹深邃的目光扫过全场,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易》云:‘公用亨于天子’。我等虽为一方诸侯,名义上仍是夏臣。如今我方伯(公)征伐不臣,缴获甚丰,正应以此‘富有’,奉于天子(亨于天子),一则恪守臣节,保全大义名分;二则,亦可借此机会,亲往夏都,一探虚实,当面劝谏夏王,陈说利害。此乃以我等之‘所有’,行辅佐君王、安定天下之事。唯有德之君子,方能明此大义,行此正道。”

此言一出,广场上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许多人面露不解,甚至有些愤懑。将这些用鲜血换来的战利品,去献给那个昏聩暴虐的夏桀?这岂不是资敌?岂不是向暴政低头?

“伊尹先生!”一位性情刚直的将领忍不住出声,“那夏桀荒淫无道,视诸侯如草芥,将财物献给他,无异于投肉于饿虎,非但不能使其醒悟,反而会助长其气焰!何必行此……行此屈辱之事?”

汤抬起手,压下了众人的议论。他走到一辆满载玉器的车前,拾起一枚温润的玉璜,摩挲着上面的纹路,沉声道:“伊尹所言,乃老成谋国之道。我等征伐韦、顾,口号是‘吊民伐罪’,是清除君王身边的奸佞,而非反对君王本身。若此时便藏匿战利,厉兵秣马,显露出不臣之心,天下人会如何看我商族?与韦伯、顾伯等割据自雄之辈何异?”

他环视众人,目光坚定:“我们将最好的部分献给夏王,是表明我们依然尊奉共主,我们的征伐,是为了维护夏朝的秩序,是为了清君侧,而非谋私利。此乃‘阳谋’,是向天下展示我商族的胸怀与忠诚!至于劝谏能否听入,”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尽人事,听天命而已。但这一步,必须走。”

他看向那名提出异议的将领,语气缓和却不容置疑:“唯有明白此中深意的君子,方能担当此任。若只知聚敛财富、炫耀武力,而无视道义大局者,便是爻辞中所言之‘小人’,其心志与器量,根本无法理解也无法承担此等‘以富有奉天下’的责任(小人弗克)。若让此辈掌权,只知恃强凌弱,贪图私利,必致灾祸!”

汤的决定,最终压下了所有的异议。他亲自挑选贡品,务求精美珍贵,并决定亲自率领一支规模适中、仪容整肃的队伍,前往夏都。

数月后,夏都,斟鄩。

与亳邑的井然有序、充满生机不同,这座传说中的王都,弥漫着一种奢靡与颓废交织的怪异气息。高大的宫墙内,隐约传来丝竹管弦之声与女子的嬉笑声。宫门之外,却可见面有菜色的百姓和神情麻木的役夫。

夏朝的朝堂之上,气氛更是诡异。身材高大、面容原本英武却因纵欲而显得有些浮肿的夏桀,高踞于镶满宝石的王座之上,眼神睥睨,带着一丝不耐烦。他的身旁,环绕着以谄媚着称的佞臣,如赵梁、于莘等人,他们衣着华丽,眼神闪烁,脸上堆着谄笑,如同围绕在猛兽身边的鬣狗。

当商汤带着精心准备的贡品清单和挑选出的部分实物,恭敬地行礼,并陈述进献之意时,夏桀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示意侍从收下,目光甚至没有在那些珍宝上过多停留。

“商伯此次征伐韦、顾,倒是雷厉风行。”夏桀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和不易察觉的审视,“看来,商族如今兵强马壮,富甲一方了啊。”

汤心中凛然,知道这是试探。他再次躬身,语气诚恳而谦卑:“陛下明鉴。韦伯、顾伯不修德政,残害陛下子民,臣身为方伯,受陛下节制,有代天巡守、讨伐不臣之责。此次侥幸成功,全赖陛下天威庇佑。所得之物,理当奉献陛下,以充王室之用。臣之所有,皆陛下所赐,商族之力,亦为陛下屏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向夏桀,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真挚的忧虑:“然,臣沿途而来,见民生多艰,饿殍时有。臣闻,宫中酒池肉林,耗费无算;琼台瑶室,征发不息。长此以往,臣恐伤陛下仁德之名,动摇社稷根本啊!伏望陛下,能体恤万民,节用爱民,远佞人,近忠良,则天下幸甚,夏室永固!”

这番恳切的劝谏,在奢靡的朝堂上显得格格不入。

夏桀尚未开口,他身边的佞臣赵梁已经尖声笑了起来,语气充满了讥讽:“商伯此言差矣!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享用些微之物,何足挂齿?那些贱民,能沐浴王化,为陛下效力,已是天大的福分!商伯莫不是在自己封地上做了几天土皇帝,便忘了尊卑上下,想来指点陛下了?”

另一个佞臣于莘也阴阳怪气地附和:“是啊,商伯口口声声为陛下,为何将征伐所得,只献上这区区之数?莫非大部分都留着自己扩军备战了不成?其心……嘿嘿……”

这些小人(小人弗克),完全无法理解汤将财富与成就用于维护大义、劝谏君王的深意(公用亨于天子),他们狭隘的心里只装着嫉妒、猜疑和如何固宠牟利。他们的谗言,如同毒液,轻易地玷污了汤的忠诚与苦心。

夏桀的脸色沉了下来。他本就刚愎自用,喜好奉承,厌恶直言。汤的劝谏在他听来分外刺耳,而佞臣的挑拨则正中下怀。他冷哼一声:“商伯,你的贡品,朕收下了。你的‘忠言’,朕也听到了。做好你的方伯,管好你的商地,朝廷大事,还轮不到你来置喙!退下吧!”

汤看着夏桀那被酒色和谗言蒙蔽的双眼,心中最后一丝希望彻底破灭,涌起一股深沉的悲哀与无力。他知道,言语已经无法唤醒这个沉迷于权力与享乐的独夫了。

他不再多言,深深一揖,默然退出了这乌烟瘴气的朝堂。

走出宫门,仰头望着斟鄩灰暗的天空,汤对随行的伊尹低声叹道:“看见了么?‘公用亨于天子’,非是怯懦,实乃尽忠之道。然,遇此昏君,逢此佞臣,忠诚亦成罪过。非我之志不诚,实乃彼辈‘小人弗克’,无法承担这天下重任啊!”

伊尹平静地回答:“方伯已尽了臣节,示天下以忠诚胸怀。夏桀自绝于忠言,佞臣自掘其坟墓。经此一行,天下有识之士,孰忠孰奸,孰贤孰愚,已判然分明。我商族之道义,又增一分矣。”

汤点了点头,不再回头看那巍峨却腐朽的宫殿。他知道,此行虽未达到劝谏的目的,却成功地在大义名分上再次占据了高地,并将夏桀与其佞臣的昏聩面目,更清晰地暴露于天下面前。

通过商汤在势力如日中天、获得大量财富后,不顾内部疑虑,坚持恪守臣节,亲自前往夏都向夏桀进献珍贵战利品并恳切劝谏(公用亨于天子),以及夏桀与其佞臣因昏聩贪婪无法理解且恶意曲解其忠诚与责任(小人弗克)的鲜明对比,生动阐释了大有卦九三爻的深刻寓意。商汤此举,展现了处于高位者将自身“富有”用于维护道义、履行臣责的君子胸怀,虽未达到预期效果,却赢得了更广泛的道义支持。而夏桀及其佞臣的所作所为,则充分暴露了无德小人占据高位时,根本无法承担相应责任,只会加速自身灭亡的必然结局。这正反两方面的例证,深刻揭示了在“大有”之时,唯有德者方能正确运用其财富与地位,无德者纵得高位亦难逃败亡的命运。

喜欢这本易经超有料请大家收藏:()这本易经超有料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