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这个师爷很科学 > 第144章 定规矩

这个师爷很科学 第144章 定规矩

作者:乐意栗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23:48: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一百四十四章 定规矩

会开完了,事儿也分派下去了,可大伙儿心里头那点迷糊劲儿,非但没散,反而更浓了。

柳轻尘回到书院给他腾出的一间小书房,对着桌上厚厚一摞空白稿纸直发愣。“规矩草拟小组”?这名儿听着就透着一股子土气,可要干的活儿,却是要定下往后千万人该怎么过日子的章程。他提起笔悬在半空,愣是一个字也落不下去。从哪儿起头?学《周礼》?还是仿《唐律》?可大人明确说了,不照搬旧例那这新规矩的“魂儿”到底该是啥?

另一边,熊猛也挠头,他把自己关在军营里,叫来几个识文断字、脑子活络的参谋,嚷嚷着要弄新军规。“都说说,这新军规,除了不准抢东西、不准祸害娘们儿这些老生常谈,还得加点啥新鲜的?”

一个年轻参谋试探着说:“都尉,咱们安远军打仗勇猛,是不是得把‘畏战不前者斩’这条写头里?”

熊猛眼一瞪:“废话!这还用你说?老子问的是‘新’的!”

另一个老成些的文书小声道:“大人不是说了吗,要让弟兄们知道‘为何而战’……可这,这咋写进军规里?总不能写‘为陈大人而战’吧?那不成家丁私兵了?”

熊猛被问住了,烦躁地挥挥手:“滚滚滚,都出去,让老子静静!”

赵顺那边更是忙得脚不沾地,他手底下管着一摊子民政,每天各种鸡毛蒜皮的官司、钱粮赋税的烂账堆满案头。以前在安远,地方小,他还能凭着老脸和威望调解,现在朔州这么大,没个白纸黑字的章程,下头那些新归附的吏员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事,要么瞎办,要么不办。

几天下来,三个牵头人都是愁眉不展,进展缓慢。

这情况自然瞒不过陈小乐,他没急着催,反而把三人又叫到了一起,地点没在严肃的议事堂,而是在他办公的签押房里。

“咋样,几位?新规矩不好定吧?”陈小乐给他们倒了杯粗茶,语气轻松。

柳轻尘苦笑:“大人,非是学生推诿,实在是……千头万绪,不知从何入手。若无根本精神统领,即便写出条文,恐也是无根之木,徒具其表。”

熊猛也嚷嚷:“是啊大人!光说不准这不准那容易,可要让几万大头兵都明白为啥要拼命,这……这玩意有点虚啊!”

赵顺没说话,但那深陷的眼窝和疲惫的神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陈小乐点点头表示理解,他走到窗前,看着外面院子里一棵开始抽芽的老树,缓缓道:“咱们定的不是天条,是让人能看懂、能记住、能照做的办事法子。我看,就先别想着弄一部包罗万象的大典。咱们就学匠作营,先弄出几个‘标准件’来。”

“标准件?”三人都是一愣。

“对。”陈小乐转过身,“比如柳先生,你先别想着《周礼》,你就想咱们这地盘上,一个官该怎么当才算合格?怎么选拔?怎么考核?干得好怎么赏?出了岔子怎么罚? 先把这‘官的规矩’弄出来。”

柳轻尘眼睛微微一亮。

陈小乐又看向熊猛:“熊猛你也一样,别想那么虚的。你就定清楚,一个兵从入伍到退伍,每个月该拿多少粮饷,立了什么功升什么官,犯了什么事挨什么军棍。 把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定死了,再告诉弟兄们,他们拿的粮饷,是身后父老乡亲供的,他们手里的刀枪,是为了保住自家分到的田亩、能让娃安心上学堂!这‘为何而战’,不就实在了吗?”

熊猛猛地一拍大腿:“对啊!这么一说,俺老熊都懂了!”

最后,他看向赵顺:“老赵,你那边最杂,你也别急先把最要命的几样拎出来。比如田亩怎么分,税怎么收,商铺怎么管,街面上打架斗殴、偷鸡摸狗由谁管、按什么标准罚。 一样一样来,弄出一条,就试行一条,不合适再改。”

被陈小乐这么一拆解,三人顿时觉得眼前清晰了不少,那团乱麻好像终于找到了线头。

柳轻尘回到书房再次提笔时,心态已然不同。他不再去翻故纸堆,而是开始回忆、总结安远和朔州目前行之有效的做法,思考其背后的道理。然而,当他试图为“官员考核”寻找一个更公平的量化标准,以平衡不同岗位的巨大差异时,再次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感觉眼前有一层捅不破的窗户纸。

与此同时,陈小乐正在签押房内审视着各地送来的文书,心中也在思考着柳轻尘可能遇到的瓶颈。当他想到“如何量化评估一个县令和一个匠作营管事的不同政绩”时,那股熟悉的清流再次划过脑海。

【…检测到制度构建需求…关联模块‘组织绩效管理基础’已关联…】

【提示:可引入‘关键职责指标’(KDI)概念,区分通用品德要求与岗位专属业绩目标…结合定期述职务虚与实地巡查,进行多维评估…】

陈小乐眼中闪过一丝明悟,他没有得到具体的表格,但理解了一套清晰的评估逻辑与原则。他立刻起身,走到书案前,将这些核心要点用这个时代能理解的语言,简要地写了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这个师爷很科学请大家收藏:()这个师爷很科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天,他便将这张写有“考成法之核心:通用品德与专项业绩分列,定性考察与定量指标结合”等要点的纸条,以及几句关键的解释,派人给正在苦思冥想的柳轻尘送了过去。

柳轻尘收到这寥寥数语的提示,如同在黑暗中看到了一道闪电!之前堵塞的思路瞬间被贯通,他激动得手指微颤,忍不住拍案叫绝:“原来如此!大人真乃神人也!竟能想出如此精妙又公平的法子!”

他立刻在纸上写下“考成法纲要”几个字,开始根据这核心原则奋笔疾书,填充具体细节。

熊猛那边得了“实在”的指示,动作飞快。他把军需官、各营主官叫来,连着吵了几天,真就把一套详细的饷银、功赏、晋升、惩处的条例给抠了出来,虽然条文粗粝,但赏罚分明,让人一看就懂。

然而,当他为“思想宣导”具体内容发愁时,又卡住了壳。他挠着头找到陈小乐抱怨:“大人,饷银功赏都好说,可这‘为何而战’的道理,天天念经似的讲,弟兄们听着也枯燥啊!能不能来点实在的?”

陈小乐看着熊猛苦恼的样子,心中一动,想到了图鉴曾提示过的“群体认同与叙事构建”的重要性。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反问道:

“熊猛,你还记得一线天之战后,牺牲弟兄的家里拿到抚恤时,他们族人是什么反应吗?”

“记得啊!那家老人当时就给俺跪下了,说娃没白死,保住了大伙的活路!”

“那你再说说,咱们现在屯田修路,是为了什么?”

“这不明摆着吗?让咱们自己,还有爹娘娃娃都能吃饱穿暖,过安生日子啊!”

陈小乐点点头引导道:“既然如此,你为什么不让识字的文书,就把这些实实在在发生过的事——比如一线天为啥而打,牺牲的兄弟家里受了什么优待,咱们现在修的路、垦的荒将来能带来什么好处——都编成小册子,或者让说书先生在营里讲?让弟兄们知道,他们流的每一滴血,干的每一分活,都看得见、摸得着,都是为了他们自己和他们想守护的人。”

熊猛猛地一拍脑袋,眼睛瞪得溜圆:“对啊!俺咋就没想到!说一千道一万,不如讲好一个实在故事!大人,您这法子太绝了!俺这就去办!”

他兴冲冲地转身就跑,边跑边嚷嚷着要去抓几个文书来编故事,思路彻底被打开了。

赵顺则带着手下,开始梳理最紧迫的民政条款。在讨论如何防止基层小吏利用田亩清丈权力勒索百姓时,众人争论不休。

应当加重刑罚!发现贪墨者杖责八十!

光加重刑罚不够,得派更多巡察御史。

哪来那么多人手?现在清丈的人都不够用...

正当赵顺为此头疼时,陈小乐恰好来视察民政条例的进展。听了众人的争论,他想起图鉴曾提示过的程序正义与权力制衡原理,便开口道:

与其事后重罚,不如在事前就把规矩定死。比如,规定清丈结果必须在本村公示三日,让所有村民都能看见。如有异议,允许他们直接向县衙申诉,不必经过乡吏转呈。

赵顺先是愣住,随即眼中放出光来:公示...越级申诉...妙啊大人!这样一来,小吏想要舞弊就得面对全村人的眼睛,百姓也有了说理的门路!这比派十个巡察都管用!

他激动地搓着手,立即将这个思路记下,兴奋地对下属说:就按大人这个法子来!我们要把公示制直诉权写进田亩清丈条例里!

几天后,三人再次向陈小乐汇报时,手里都多了几份沉甸甸的、墨迹未干的初稿。

陈小乐仔细翻看着《官吏考成法纲要》、《新军暂行条例》、《安朔民事管理五条》,脸上露出了笑容。虽然粗糙,但方向对了,而且里面已经能看到一些超越这个时代的、闪烁着现代管理智慧的微光。

“不错。”他放下文稿,“就拿这几份东西找个地方,先试起来。在朔州府衙和城防营试行《考成法》和《新军条例》,《民事五条》拿到城外最先归附的两个乡去试。”

“记住,”他看着三人,语气严肃起来,“试行不是走形式!要告诉下面,大胆用,出了问题不怕,咱们改。就是要看看,这些新规矩,到底是能让车跑得更快,还是会把车轴给卡断了!”

一场围绕着“定规矩”的庞大社会实验,就在这北疆的朔州城里,悄无声息地拉开了序幕。没人知道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条文,将会在未来掀起怎样的风暴。

喜欢这个师爷很科学请大家收藏:()这个师爷很科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