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这个师爷很科学 > 第66章 物料管理的艺术

这个师爷很科学 第66章 物料管理的艺术

作者:乐意栗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23:48:51 来源:全本小说网

第六十六章 物料管理的艺术

“进度奖”的风声一放出去,工地上那帮汉子眼珠子都红了。

精米五石!猪半扇!好酒十坛!

这消息比啥鼓劲的话都管用,原本就干得热火朝天的工地,这下子更是跟开了锅的滚水似的,嗷嗷叫。天不亮就有人摸黑上工,太阳落山了还得工头拎着耳朵骂才肯收工。张衙役私下里跟赵顺嘀咕:“好家伙,早知道几石米半头猪有这劲头,咱当初还费那唾沫星子干啥?”

陈小乐看着进度图上那条代表“盘山路”的横杠飞速往前延伸,心里却清楚,光有人手和干劲还不行。工地上千把号人张着嘴,伸着手,每天吞进去的物料海了去了。要是不把物料管住,多少钱投进去都得打了水漂。

这天一大早,他就把赵顺和张衙役叫到跟前。

“老张,从今天起,你别光顾着发钱记账了。”陈小乐指着堆在工棚外像小山一样的石灰、石料和木桩,“这些东西,进出都得给我管起来。”

张衙役挠挠头:“大人,这……以往不都是谁用谁拿,记个大概数就成吗?”

“大概数?”陈小乐拿起一本之前工头记的流水账,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初五,取石灰若干”,“你看看,这‘若干’是多少?五筐也是若干,十车也是若干。到时候对不上账,是你赔还是我赔?”

他吩咐赵顺:“你弄个新册子,所有物料,按‘清河标准’分门别类。石灰论筐,每筐重量误差不能超过五斤;石料论车,每车必须装满,用统一的木斗量方;木桩按粗细长短分好等级。领用的时候,谁领的,领多少,干什么用,工头画押,你这边登记。每天收工核验用了多少,还剩多少,都得对上。”

赵顺立刻明白了其中关窍,点头道:“大人这是要杜绝虚报冒领,中饱私囊。”

“没错。”陈小乐冷笑,“工部那点弯弯绕绕,我门儿清。”

新规矩一立,麻烦立刻就来了。

最先感受到麻烦的不是别人,正是负责在三道溪铺设漫水路面的二队。工头一大早拿着批条去领石灰,却在库房外干等了两个时辰。好不容易见到管事的孙司吏,对方捧着本厚厚的旧账册,一脸为难:

“不是下官为难诸位,实在是陈大人新立的规矩严啊。这库里的石灰,有新到的,有去年的,还有前年剩下的底子,都得按‘标准’一一清点核对,方能出库。万一发错了批次,规格不对,这责任下官可担待不起。”

话里话外,都把拖延的责任推到了陈小乐立下的“严苛”标准上。

工头急得跳脚,几十号人还在工地上等着料开工呢!他跑回来找陈小乐诉苦,陈小乐一听就明白了,这是给他下软钉子呢。

他也不废话,直接让赵顺带着批条和几个护卫,直奔库房。“就按咱们的标准,自己清点,自己装车,孙司吏要是问起来,就说是我说的,工期紧迫,等不起他那套慢功夫。”

石灰总算拉回来了,可工匠们一上手就皱起了眉头——这石灰倒是真的,可明显存放不当,有些受潮结块,得费老大劲碾碎过筛才能用,效率大打折扣。张衙役气不过去找孙司吏理论,对方两手一摊,满脸无辜:

“张爷,库房年久失修,偶有受潮也是在所难免。下官已经尽力把好的先紧着西山工程了,总不能把库底子都留给别的衙门吧?”

一番话噎得张衙役直瞪眼,回来跟陈小乐抱怨:“大人,这老小子太油滑了!咱们有劲使不上啊!”

陈小乐却不见动怒,只是淡淡道:“他要是直接以次充好,反倒好办了。现在这样,才真是老油条的手段。”

真正的杀招,几天后才悄然浮现。

这日晚间,赵顺照例在灯下核对当日的物料账目,眉头越皱越紧。他拿起一份孙司吏报上来的“陈料核销单”,反复看了几遍,又翻出之前的入库记录,脸色渐渐变了。

“大人,您看这个。”赵顺把账册推到陈小乐面前,“孙司吏申请核销一批前年的库底石灰,共计五十筐,说是已经板结报废。但这批料……他做账的手法是想要摊派到咱们项目的损耗里。”

陈小乐接过账册细看,眼神冷了下来。这批陈年石灰与西山工程毫无关系,但孙司吏利用新旧账目交替、库存管理混乱的空子,做了个移花接木的账。若是让他得逞,这笔烂账就要悄无声息地吃掉项目几十两银子。

“好个孙司吏,在这儿等着我呢。”陈小乐轻轻敲着账册,“他前几日的拖延和发放次料,恐怕都是障眼法,真正的目的,是想试探咱们的深浅,顺便为这笔烂账打掩护。”

“要不要我去找钱郎中?”赵顺问道。

“不,”陈小乐摇头,“你把证据整理清楚,抄录一份。原件咱们留着,抄件……你亲自送到孙司吏家里去,什么也不用说,放下就走。”

赵顺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大人是要敲山震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这个师爷很科学请大家收藏:()这个师爷很科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咱们初来乍到,不宜树敌过多。孙司吏这种地头蛇,吓住他比除掉他更有用。”陈小乐笑了笑,“让他知道咱们不是好糊弄的傻子,也让他掂量掂量,为了一点银子,值不值得把自己搭进去。”

果然,第二天孙司吏就告了病假。接替他的是个姓李的老吏,办事一板一眼,虽然不算热情,但再不敢在物料上动手脚。经过这番敲打,物料管理的规矩总算真正立住了。

就在陈小乐以为能喘口气的时候,赵顺趁着夜色,揣着一封密信,脚步匆匆地走进了帐篷。

“大人,清河来的。”赵顺将信递上,压低声音,“苏姑娘走了商队的加急渠道。”

陈小乐展开信纸,苏小小的字迹依旧从容不迫,但字里行间透出的消息却不容乐观。信上详细说明了胡县令近期的动向:查账一无所获后,转而以“整饬劳役”为名,要求各大工坊摊派熟练工匠。

“王捕头已据理力争,言明工坊工匠皆按律缴纳‘代役银’,且关乎县衙财税,不应再服徭役。胡县令则以‘非常之时,需行非常之法’驳回。”

“石头已暗中安排核心工匠携部分关键图纸,暂避于城外农庄。然此举非长久之计,胡县令态度强硬,恐三五日内,便有强征之举。”

信的末尾,苏小小写道:“此事恐非胡县令一人之意,其背后或另有指使。清河诸事,我等自当竭力周旋,然亦需大人知晓。京城水深,万望谨慎,盼早定根基。”

这封信像一块冰冷的石头投入陈小乐心湖!他几乎能想象出清河县此刻的紧张气氛——王捕头在明处据理力争,石头在暗处转移火种,苏小小则在居中调度,勉力维持。

“大人,要不要想办法递个话回去?”赵顺问道。

陈小乐沉吟片刻,摇了摇头:“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在京城的一举一动,现在都被无数双眼睛盯着。贸然往清河伸手,反而会授人以柄,害了他们。”

他走到帐篷口,望着东南方向,那是清河县的方向。夜风吹动帐帘,带着深秋的寒意。

“想办法递话给苏小小,”陈小乐的声音在夜色里显得格外冷静,“告诉她,一个字,拖。保人第一,工坊和技术,都可以暂时放弃。一切,等我回去。”

赵顺心里一沉,知道清河那边的形势恐怕比信上说的还要严峻。“是,我明白了。”

陈小乐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那张西山官道的进度图上。鹰嘴崖的盘山路已经完成大半,三道溪的漫水路面初具雏形。

他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自己必须更快地在这里站稳脚跟,拿出无可争议的功绩!只有他在京城的位置越稳,权力越大,清河县的困局,才能迎刃而解。

这西山的路,不仅关乎陛下的考题,更成了连通他过去与未来的咽喉要道。

喜欢这个师爷很科学请大家收藏:()这个师爷很科学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