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朕的北宋欢乐多 > 第218章 市井暗流

朕的北宋欢乐多 第218章 市井暗流

作者:周三吃瓜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20:37: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辽国使馆内的烛火摇曳,映照着萧兀纳深不见底的眼眸。他并未急于行动,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在放出诱饵前,需先确认风向与猎物的习性。他深知,在汴京这片看似繁华似锦,实则暗藏无数耳目的土地上,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前功尽弃。

他选择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突破口——文化。

几日后的皇家印书馆参观,萧兀纳表现得如同一位谦逊好学的学生,对凋版印刷、活字排列、多色套印乃至纸张的选料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问题问得细致入微,引得陪同的翰林院官员与将作监大匠侃侃而谈,颇有些得意于天朝上国的文化昌明与技术绩效。

然而,在观摩那新式交子的防伪暗纹时,萧兀纳状似无意地赞叹:“如此精妙绝伦,犹如天成,想必绘制此纹样的匠师,定是心神俱醉,方能成就此等艺术。却不知此等大才,居于汴京何处?若有闲暇,本使倒想拜访一二,请教这线条韵律之美,或许对我契丹的皮革凋花技艺亦有启发。”

他问得巧妙,将技术探询包裹在艺术交流的外衣下。负责讲解的将作监官员不疑有他,加之皇帝陛下早有暗示,对辽使某些“不过分”的好奇可适当满足,以便“镜像”计划展开,便笑着答道:“此乃将作监首席画师,姓李,单名一个墨字。李先生性情孤高,不喜交际,平日除了监内,便只爱在城东‘青墨斋’流连,品评古画。”

“青墨斋……”萧兀纳默默记下这个名字,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向往之情,“果然是高人风范。”

与此同时,赵小川在宫中听着顾千帆的汇报。

“萧兀纳果然上钩,对李墨产生了兴趣。”顾千帆道,“‘青墨斋’周边已布控,我们的人也已就位。只要辽使接触李墨,无论是以真身还是派人试探,都在监控之下。”

赵小川点点头,手指在御案上划拉着看不见的流程图:“嗯,这是个好的开始。李墨那边,台词都背熟了吧?既要表现出怀才不遇的酸腐气,又要不经意间流露出对‘朝廷将如此重要图桉交予外人绘制’的不满,这个绩效分寸要拿捏好。”

“陛下放心,李墨是肃政司的老人,演技精湛。”顾千帆保证道,随即又补充,“另外,根据对辽使馆垃圾的绩效分析,发现他们近日丢弃的果核中,混有几种非汴京本地常见的蜜饯残渣,经查,来自城西‘赵氏甘浆铺’。此铺背景复杂,与已故章惓的一名远房管事的妻弟有关联。”

“哦?双线操作?”赵小川挑眉,“一边想从技术源头(李墨)下手,一边还想联系旧势力残余?胃口不小。盯紧那个甘浆铺,看看是谁去接触,接触了谁。说不定能钓出章惓党羽的漏网之鱼,顺便给我们的绩效反腐KPI再添一笔。”

“是。”

---

汴京的市井,永远是信息与**交织的漩涡。

孟云卿近日察觉赵小川忙于“镜像”计划与朝务,眉宇间带着一丝疲惫,便提议道:“陛下终日困于宫墙之内,听的都是经过层层过滤的消息。不若你我微服,去那市井坊间走一走,亲耳听听百姓如何议论这三国之事,或许比十份密报更真切。”

赵小川眼睛一亮:“皇后此言大善!深入基层,了解用户……呃,了解民情反馈,本就是绩效管理的重要一环!走,咱们也去当一回‘神秘顾客’!”

两人换上寻常富家子弟的服饰,仅带了数名精干侍卫混入人群,来到了汴京最繁华的御街。

时近黄昏,华灯初上,人流如织。各处瓦舍勾栏已然开场,丝竹管弦、喝彩叫好之声不绝于耳。说书摊子前,果然有人在讲“空心佛塔”桉,那说书先生口沫横飞,将赵小川描绘得英明神武,智珠在握,仿佛早已看穿西夏诡计,就等对方自投罗网。听众们听得如痴如醉,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

“听到没,朕在民间口碑还不错。”赵小川有些得意地碰了碰孟云卿。

孟云卿澹澹瞥了他一眼:“若他们知道陛下在朝会上用‘BUG论’把黄河水患说得群臣目瞪口呆,不知是否还能如此崇拜。”

赵小川:“……皇后,给点面子。”

两人信步走入一家门庭若市的茶楼“一品香”。刚在二楼雅间坐定,便听得隔壁传来激烈的争论声。声音有些耳熟,赵小川探头一看,乐了——竟是他那憨憨弟弟赵言,正与几个商人模样的男子争得面红耳赤。

“……所以说,你们这绩效思路不对!”赵言挥舞着手中的一块炊饼,说得唾沫星子乱飞,“只知道盯着盐铁那点利益,格局太小!我……我听说,朝廷意在打通商路,搞活经济大盘!西夏的青盐是便宜,但我们大宋的丝绸、瓷器、茶叶,还有……还有苏学士研制的那个‘东坡肉罐头’,难道在西夏、在辽国、在西域就不受欢迎吗?只要物流……呃,就是漕运和驿站给力,这买卖做起来,还怕河东的盐户没饭吃?可以转型搞深度加工嘛!比如把盐做成带花香的精制盐,卖给有钱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那几个商人被赵言这番半通不通、却又夹杂着“绩效”、“格局”、“物流”、“深度加工”、“转型”等新鲜词汇的宏论砸得有点懵。那胖商人苦着脸:“王爷……呃,公子,您说得轻巧,这转型……它需要本钱,需要技术,更需要销路啊!万一朝廷政策一变,我们投进去的钱岂不打水漂?”

赵言把眼一瞪:“我皇……黄口小儿都知道,陛下金口玉言,最重‘政策延续性’和‘营商环境’!你们这是不相信朝廷的绩效承诺!”

赵小川和孟云卿在隔壁听得忍俊不禁。孟云卿低声道:“你这弟弟,平日里憨直,没想到把你那套绩效管理名词倒是学了个五六成,虽然用得似是而非,但方向倒也没大错。”

赵小川笑道:“这就是基层宣传的重要性啊!连赵言都能掰扯几句,说明我们的绩效治国理念,已经开始渗透了。不过,他这‘转型’论调太超前,容易吓着这些保守的商人。得给他们看得见的实惠。”

正说着,楼下大堂忽然传来一阵喧哗。只见一个穿着西域服饰的商人,正操着生硬的官话,与茶楼掌柜争执。那西域商人声称要采购大量茶叶和瓷器,但要求茶楼掌柜做保,引荐市舶司的官员,并且支付的方式希望用一种新式的、由“江南豪商”联合发行的“商号汇票”,而非现钱或盐引。

掌柜的面露难色:“这位客官,小的只是开茶楼的,如何能结识市舶司的大人?再者,您这‘商号汇票’,小的闻所未闻,实在不敢……”

那西域商人激动地比划着:“信誉!担保!我们也有绩效!这汇票,见票即兑,童叟无欺!”

场面一时有些僵持。赵小川与孟云卿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疑虑。这西域商人出现得突兀,交易要求不合常理,支付工具更是蹊跷。

“顾千帆提到过,辽国通译接触过一个西域香料商……”赵小川低语。

孟云卿微微颔首:“此人要么是辽人抛出的又一个试探气球,想测试我们对新型金融工具和商贸流程的管控力度;要么……就真与那‘无影宗’有关,想借此摸清大宋商业网络的节点与漏洞。”

就在这时,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掌柜的,何必为难。这位远客既然信得过贵宝号,也是一段缘分。至于引荐市舶司官员嘛……”说话间,一位青衫文士摇着折扇走上楼来,正是被赵小川派出来“配合演出”的苏轼。

苏轼对着那西域商人拱拱手,笑道:“这位先生,若要谈大宗货殖,与其在此间劳烦掌柜,不如去城东‘四海货栈’看看。那里专营海外贸易,与市舶司往来密切,信誉卓着。至于您这‘商号汇票’……”他拿起那张印制精美的汇票,仔细看了看,啧啧称奇:“倒是新颖,不知是哪家钱庄所出?苏某对天下金融票据略有研究,却未曾见过此物。”

西域商人见苏轼气度不凡,言语间似乎门路很广,顿时眼睛一亮,连忙与苏轼攀谈起来。

赵小川在雅间内看得分明,低笑道:“苏学士这‘托儿’当得是越来越熟练了。这下好了,不管这西域商人是哪路神仙,都被引到我们预设的‘四海货栈’去了。那里从上到下都是我们的人,正好来个绩效摸底,看看他到底想玩什么花样。”

孟云卿却微微蹙眉:“陛下不觉得,对方这试探,显得有些……急躁和粗糙了吗?与萧兀纳之前的谨慎风格似乎不符。”

赵小川沉吟片刻:“两种可能。一是萧兀纳手下能人异士虽多,但水平参差不齐,这西域商人或许只是个外围马仔,行事不够周密。二嘛……这可能本身就是个烟雾弹,用来吸引我们注意力的。萧兀纳真正的手段,或许还在别处。”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猜测,一名扮作小厮的皇城司亲从官悄无声息地靠近,低声道:“官家,娘娘。刚收到消息,辽国副使半个时辰前,去了城西‘赵氏甘浆铺’,并未购买任何东西,只是与掌柜闲聊了几句汴京小吃,但期间,有一名看似乞丐的人靠近店铺后门,被铺内伙计迅速驱离。我们的人跟踪那乞丐,发现他绕了几条巷子后,进入了一处废弃的染坊。”

“染坊……”赵小川眼神一凝,“继续盯紧,不要打草惊蛇。重点查那染坊过去的东家,以及近期有无陌生面孔出入。看来,萧兀纳的网,撒得比我们想的要广。”

---

夜色再次笼罩汴京。辽国使馆内,萧兀纳听着副使的汇报。

“宋人果然对那西域商人产生了兴趣,由苏轼引去了‘四海货栈’。我们的人确认,‘四海货栈’周围暗哨密布,应是宋国密探的据点无疑。”副使道。

萧兀纳点点头,并无意外之色:“嗯,弃子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确认了宋人的一个监控点。‘青墨斋’那边呢?”

“李墨先生似乎对艺术交流很感兴趣,约定三日后在斋内赏画。据我们观察,‘青墨斋’周边亦有宋人暗探,但人数不及‘四海货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很好。”萧兀纳嘴角勾起一抹冷笑,“宋帝以为他在钓鱼,却不知自己也成了别人眼中的鱼。让‘那边’的人,按计划在染坊动手吧。记住,要快,要轻,像一阵风,不留痕迹。”

“是!”

副使退下后,萧兀纳独自凭栏,望着东南方向。那里是皇城,是大宋权力的中心。

“赵小川……你的‘镜像’计划确实精妙,用我想要的,来引诱我。但你忘了,最高明的绩效欺诈,往往是让对方以为一切尽在掌握。当你将注意力集中在李墨、集中在甘浆铺、集中在那个愚蠢的西域商人身上时,真正的杀招,早已从你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发出。”

他轻轻哼起了一首契丹古老的猎歌,歌声低沉而悠远,带着草原的苍凉与杀机。

而在皇城之中,赵小川看着顾千帆呈上的最新报告——关于那处废弃染坊的初步调查结果,眉头渐渐锁紧。染坊的前任东家,竟与内侍省某个负责采买的中层太监有远亲关系。

“内侍省……”赵小川敲着桌面,“萧兀纳的手,难道已经伸到朕的宫里来了?还是说,这又是他故布疑阵?”

孟云卿端着一碗莲子羹走进来,见他凝神思索,便道:“凡事过犹不及。萧兀纳接连出招,看似缜密,却也露出了急于求成的破绽。或许,西夏国内的局势,让他感到了压力,不得不加快行动。”

赵小川接过羹碗,叹了口气:“压力肯定有。野利仁荣刚刚通过秘密渠道送来消息,没藏讹庞正在极力游说国主,试图以‘宋国借盐铁合作,行经济控制之实’为由,彻底否决我们的提案,甚至鼓动重启边境摩擦。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他舀起一勺清甜的莲子羹,却没有立刻送入口中,眼神锐利起来:“不过,他急,我们更不能乱。通知下去,‘镜像’计划进入第二阶段:收缩对明显目标的监控,加强对内侍省相关人员的秘密排查,尤其是与染坊、甘浆铺有过接触的。另外,让狄咏在边境再搞一次‘友好’的军事交流活动,邀请西夏边境将领观摩我们的新式弩阵表演,给他们紧紧弦!”

“还有,”他看向孟云卿,忽然笑了笑,“三日后李墨与辽使的‘艺术交流’,朕要亲自去听听。看看这位萧兀纳正使,到底想从朕的防伪技术里,品出什么‘线条韵律之美’。”

帝后二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与跃跃欲试的斗志。汴京的夜色下,无形的绩效博弈之网,正越收越紧。而这场围绕宋、辽、夏三国国运的暗战,才刚刚进入更加凶险莫测的中盘。

---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