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朕的北宋欢乐多 > 第240章 朱焰初燃/北地惊雷

朕的北宋欢乐多 第240章 朱焰初燃/北地惊雷

作者:周三吃瓜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5 20:37:00 来源:全本小说网

西夏使团带来的“番椒”,在汴京悄然掀起了小小的波澜。赵小川亲自将其命名为“朱焰”,取其颜色红艳、性如烈火之意,并让御厨悉心研究其食用之法。很快,几种简单的“朱焰”菜谱开始在宫中流传,那独特的、灼痛之后带来莫名酣畅的味觉体验,迅速征服了以苏轼为首的一批敢于尝试的官员。虽然大多数朝臣依旧对其敬而远之,但“朱焰”之名,已不再是无人知晓的蛮荒之物。

赵小川对此乐见其成。他甚至在一次小范围的家宴上,特意用一道“朱焰煨羊肉”招待了因“迷途知返”而被允许继续留在将作监、但被调离核心项目的鲁小宝。看着鲁小宝被辣得满脸通红、涕泪交加却又忍不住继续下箸的窘态,赵小川哈哈大笑,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子,尝到这滋味了吧?有时候,看似痛苦煎熬之物,用对了地方,便是无上妙品。做人做事,亦是如此,需得找准自己的位置,经得起锤炼,方能成就真正的‘绩效’。”

鲁小宝似懂非懂,但皇帝亲和的姿态和意味深长的话语,让他惶恐之余,更多了几分感激与坚定,连连称是。赵言在一旁看得眼热,也嚷嚷着要让自己的“火辣绩效”项目尽快装备部队,好用这“朱焰”让西夏人尝尝厉害。

轻松的氛围之下,暗流依旧涌动。肃政司对“墨韵斋”残留线索的追查并未停止,对河北西路的监控也在不断加强。赵小川知道,“算盘先生”绝不会坐以待毙,北地的烽烟,或许比预想的来得更快。

---

这一日的常朝,气氛陡然变得凝重。枢密院呈上了河北西路安抚使、边军统帅狄咏的八百里加急军报。

“启奏陛下!”枢密使声音沉重,“狄将军急报!辽国近期异动频繁,其南京道(幽州)兵马调动加剧,粮草辎重不断向前线汇集。更有数支精锐骑兵小队,屡次越过界河,袭扰我边境哨所、掳掠边民,虽规模不大,但挑衅意味十足!狄将军判断,辽国恐有大规模南侵之意,请求朝廷速调粮草军械,增派援军,以备不测!”

军报内容如同一块寒冰投入朝堂,方才还因些许政事争论的百官瞬间鸦雀无声,一股紧张压抑的气氛弥漫开来。辽国,这个横亘在北方的庞然大物,始终是大宋心头最大的梦魔。即便近年来宋国在西北、东南方向接连取得胜利,但面对继承了前朝大部分武力、骑兵纵横如风的辽国,无人敢掉以轻心。

短暂的寂静后,朝堂顿时如同炸开了锅。

“陛下!辽人凶蛮,其心叵测!狄将军久镇北疆,其判断绝不会错!臣请陛下立刻下旨,调拨禁军精锐北上,并令周边诸路速发援兵、转运粮草,绝不能让辽人踏入我疆土半步!”一位武将激动地出列请命。

“不可!”立刻有文臣反对,“禁军乃卫戍京畿根本,岂可轻动?况且大军调动,耗费钱粮无数,如今东南新政初定,西北虽安亦需安抚,国库岂能支撑两面作战?依臣之见,当以严防固守为主,遣使责问辽国,或许只是边境将领擅自行动,未必是辽主本意……”

“荒唐!辽人铁骑已踏过界河,掳我百姓,岂是遣使责问便能了事?若等其大军压境,一切都晚了!”

“贸然开战,若不能速胜,陷入僵持,则国用耗尽,民生凋敝,后果不堪设想啊!”

主战与主和(或曰主守)两派顿时争论不休,各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御座之上,那位一直沉默不语的年轻皇帝。

赵小川面无表情地听着臣子的争论,手指在御座的扶手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着。辽国的异动,他并不意外。萧兀纳在汴京铩羽而归,“算盘先生”在东南和汴京接连受挫,辽国若想维持对宋的战略压力,甚至挽回颜面,在边境制造事端乃至发动一场有限度的战争,是极有可能的选择。甚至,这其中很可能就有“算盘先生”的怂恿和策划,意图将大宋的注意力引向北方,为其自己争取喘息之机。

“都吵够了吗?”赵小川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所有的争论。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他没有去看那些争吵的臣子,目光落在狄咏的军报上,缓缓道:“辽人越境掳掠,烽燧传警,此乃事实。狄咏将军镇守北疆多年,沉稳持重,其判断,朕信。”

一句话,定下了基调——相信前线将领,认定辽国威胁真实存在。

主和派官员脸色微变,还想再劝,赵小川却抬手阻止了他们。

“然,是否要立刻调集禁军主力北上,倾国与战,尚需斟酌。”他话锋一转,显示出异常的冷静,“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不可不察。绩效管理,讲究的便是精准投入,最优产出。面对辽国,我们既要展示决心,也要讲究策略。”

他站起身,走到殿中悬挂的巨幅北境地图前,拿起朱笔。

“传朕旨意!”他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一,擢升狄咏为河北东西路宣抚使,总揽北疆军政,全权负责对辽防务!授予其临机决断之权,若遇辽军大举进犯,可先行抗击,无需事事请旨!绩效目标:守住边境,挫敌锋芒!”

“第二,命枢密院,即刻从京畿禁军中,抽调三万精锐,火速北上,交由狄咏节制!同时,令河东、河北诸路,即刻进入战备状态,兵马钱粮,听候狄咏调遣!绩效目标:快速反应,有效支援!”

“第三,户部、三司,统筹钱粮,优先保障北疆军需!告诉沈括,东南市舶司的新增税收,即刻划拨一部分,用于北疆战事!绩效目标:保障后勤,不容有失!”

“第四,”赵小川目光锐利地扫过群臣,“着肃政司、皇城司,严查边境及国内与辽国往来之人员、商队,尤其是近期有异常资金流动者!凡有通敌嫌疑,立斩不赦!绩效目标:肃清内奸,稳固后方!”

一连四条旨意,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既有对前线将领的信任与授权,也有实际的军事和物资支持,更有对内部隐患的警惕与清除。没有盲目地倾巢而出,也没有怯懦地一味防守,展现出的是一种基于“绩效”思维的、冷静而有力的应对策略。

主战派看到了皇帝的决心和行动,主和派见皇帝并未失去理智、盲目扩大战争,也稍稍安心。朝堂之上,首次在如此重大的军事决策上,迅速达成了共识。

“陛下圣明!”群臣躬身齐呼。

赵小川放下朱笔,目光再次投向地图上那片广袤而危险的北地。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与辽国的博弈,远比对付西夏或清理内部蛀虫要凶险得多。这将是对他登基以来所有改革成果,尤其是那套“绩效管理”体系,最直接、最残酷的检验。

“退朝!”赵小川转身,龙袍拂动,带起一阵冷风。“令狄咏,将边境最新态势,每日一报!朕要亲眼看着,我大宋的绩效之剑,如何在北疆,劈开那来自草原的阴霾!”

战争的阴云,已然笼罩在北境上空。而赵小川的绩效江山,即将迎来立国以来,最严峻的一场风暴。

赵小川的旨意,如同给紧绷的弓弦注入了决断的力量,整个大宋的战争机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绩效管理的理念,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威力。

枢密院的调兵文书以最快速度发出,被选中的京畿禁军各部,早已在平日严格的绩效考评和针对性演练中做好了准备,接到命令后,几乎无需过多整顿,便在各自将领的率领下,迅速开拔,沿着官道向北疾驰。沿途州县早已接到指令,提前备好了粮草补给点和休息区域,确保了行军速度。这种高效,让许多习惯了以往拖沓军备的老臣都暗自咋舌。

户部与三司的算盘声昼夜不息,一笔笔钱粮、一批批军械被精确计算、快速调拨。沈括更是发挥其长才,利用新建立的驿传系统和数据统计方法,实时监控物资流向,确保每一份资源都能在最需要的时间、出现在最需要的地点,绩效目标明确——绝不让前线将士因后勤短缺而失利。

肃政司与皇城司的暗探则如同无形的网,撒向边境和国内各大城镇。对往来商队的盘查更加严密,对一些与辽国有贸易往来的豪商巨贾进行了秘密监控,凡有资金异常、行为诡秘者,立刻列入重点名单。数名涉嫌为辽国传递消息的细作在试图转移时被擒获,经酷烈审讯后公开处决,首级传示边境,极大地震慑了潜在的内应。

---

北疆,狄咏大营。

中军帐内,狄咏看着刚刚送达的皇帝旨意和枢密院调兵文书,一直紧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如释重负的凝重。陛下不仅完全信任他的判断,更是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授权和实实在在的支持。那“绩效目标:守住边境,挫敌锋芒”十字,更是让他感受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来自后方的坚定决心。

“传令各军!”狄咏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陛下已授予我等全权!援军不日即到!告诉弟兄们,陛下在看着我们,朝廷在看着我们!此战,关系国运,亦关乎我北疆边军之绩效荣辱!凡畏战不前、临阵脱逃者,斩!凡奋勇杀敌、建功立业者,本帅必据实上报,陛下定不吝封赏!”

“得令!”帐内诸将轰然应诺,士气大振。有了皇帝的明确支持和绩效激励,原本因敌情不明而有些浮动的人心,迅速安定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同仇敌忾、欲与辽骑一决高下的战意。

狄咏走到沙盘前,手指划过界河沿线那些被标注为红色的冲突区域。“辽人小股骑兵骚扰,意在疲我、探我虚实。其主力未动,是在等待时机,或是在等待什么……信号。”他目光锐利,想起了陛下密信中提及的需警惕“算盘先生”与辽勾结之事。

“命令前沿哨所,加倍警惕!多派游骑,扩大侦察范围!尤其是那些地形复杂、易于隐藏大队兵马的山谷林地,给本帅一寸一寸地搜!绝不能让辽人悄无声息地摸到我们眼皮底下!绩效标准:提前发现敌主力动向者,记大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另,将库存的‘惊蛰一号’……不,是‘朱焰惊蛰弹’,分发部分给前沿重点堡垒和机动性强的斥候队,并派专人指导使用。此乃陛下亲督研发之新式武器,或可在关键时刻,起到奇效。”狄咏补充道。虽然对那“辣烟”的实战效果仍存疑虑,但既然是陛下所重,他愿意一试。

---

边境的气氛,随着宋军的积极备战而愈发紧张。界河两岸,旌旗招展,号角相闻。小规模的摩擦和侦察战斗几乎每日都在发生,互有死伤。宋军凭借严密的阵型和强弓硬弩,屡次击退了辽军轻骑的试探性冲击,但辽骑的机动性和个人悍勇,也给宋军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和压力。

这一日,一支宋军斥候小队在界河以北三十里处的一片白桦林外,与一支规模相当的辽军斥候遭遇。双方都是精锐,瞬间爆发了激烈的搏杀。刀光剑影,箭矢破空,战马嘶鸣。

宋军队正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兵,他指挥手下结成圆阵,利用地形且战且退。一名辽军骁骑凭借精湛的马术,突入阵中,手中弯刀直噼宋军队正面门。眼看就要得手,旁边一名年轻的宋军斥候勐地掷出一枚拳头大小、毫不起眼的灰黑色陶罐!

“砰!”陶罐在那辽军骁骑马前炸开,并未产生多大的声响和破片,却爆出一大团浓密刺鼻的红色粉末,瞬间将骁骑连人带马笼罩其中!

“咳咳!阿嚏!!”那骁骑猝不及防,吸入大量粉末,顿时觉得口鼻咽喉如同被烈火灼烧,眼泪鼻涕不受控制地狂涌而出,视线一片模湖,剧烈的咳嗽让他几乎窒息,手中弯刀都差点脱手。战马更是受惊,长嘶一声,人立而起,将那骁骑狠狠摔落马下!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辽军斥候一愣,阵型出现了瞬间的混乱。宋军队正抓住机会,大喝一声:“杀!”率领手下勐冲过去,将落马的辽军骁骑乱刀砍死,并趁机摆脱了纠缠,迅速撤离了战场。

回到营地,那名掷出陶罐的年轻斥候受到了嘉奖。当被问及那是什么东西时,他挠着头,憨憨地笑道:“回将军,是上面刚发下来的,叫‘朱焰惊蛰弹’,说是关键时候能保命……没想到,效果这么……这么邪门!”他想起那辽军骁骑涕泪横流、咳嗽不止的狼狈模样,心有余悸又觉得有些好笑。

这次小小的遭遇战,虽然战果不大,但“朱焰惊蛰弹”那非致命却极具扰乱性的效果,却在斥候中间悄然传开,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和讨论。狄咏得知后,也对此物的潜力有了新的评估。

---

汴京,皇宫。

赵小川每日都会收到来自北疆的军情急报。他看着狄咏有条不紊的部署、宋军将士的奋勇、以及那“朱焰惊蛰弹”在实战中的初次亮相,心中稍安。绩效管理带来的组织效率和资源调配优势,在战争初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然而,他心中的那根弦并未放松。辽国主力依旧按兵不动,这不符合常理。萧兀纳和“算盘先生”也如同消失了一般,再无动静。这种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预示着更大的风暴。

“顾千帆,河北西路那边,有什么新发现?”赵小川召来肃政司指挥使。

“回陛下,根据对‘墨韵斋’残留密信的持续破译,以及对我们监控的几个边境豪商资金流向的追踪,可以确认,近期确实有一笔来历不明的巨款,通过多个渠道,流入了河北西路一个叫‘黑石堡’的地方。此地名义上是一个大型的骡马市集,实则鱼龙混杂,三教九流汇聚,且距离边境不足百里。”顾千帆禀报道。

“黑石堡……骡马市集……”赵小川手指敲着御桉,“倒是个隐藏兵力、囤积物资的好地方。‘算盘’的钱流到那里,绝不会是为了买马那么简单。看来,他果然和辽国人搅在一起了。”

他眼中寒光一闪:“继续盯紧黑石堡!同时,将这个消息,以最高机密等级,传递给狄咏!让他心中有数,早做防备。朕有种预感,辽军主力的动向,或许就与这‘黑石堡’有关!”

“臣遵旨!”

战争的阴云愈发浓重,绩效管理的网络已覆盖前线与后方,信息的传递与决策的效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赵小川站在巨大的北境地图前,目光如炬。他知道,决定国运的第一场硬仗,即将到来。大宋的绩效之剑,是否真能斩断来自北方的狼烟?答案,很快将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揭晓。

喜欢朕的北宋欢乐多请大家收藏:()朕的北宋欢乐多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