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128章 金针破印,医道归元

针灸鼻祖涪翁传 第128章 金针破印,医道归元

作者:字游世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07: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地宫的雾气退得比潮水还快,露出中央那道身影时,程高手中的银针包坠地——那分明是师父的面容,连眉峰的弧度、眼角的细纹都分毫不差。

李柱国的瞳孔微微收缩。

他望着对方腰间悬着的青铜铃,铃身上二字被血锈浸得发暗,与记忆里太乙墟石壁上的刻痕严丝合缝。

三百年前那场大火烧尽天禄阁时,他曾在《黄帝外经》残卷里见过记载:医道有守,封于黄钟,转生续脉,以护真典。

看来你认出我了。那人开口,声音却像浸过千年寒潭,我是第二十七代医主传承者,而你......他指尖划过自己心口,不过是偷了半枚传承印的野医。

李柱国没接话。

他转身从怀中取出个乌木匣,匣盖掀开的瞬间,程高闻到了熟悉的药香——那是师父从不离身的宝贝,连他学针三年都只见过匣底的灰。

匣中躺着枚金针,针身布满细密的螺旋纹,在烛火下流转着金中透赤的光。

九转归元针。李柱国捏起针尾,指腹擦过针身,天禄阁《灵枢》残篇说,此针专破虚妄。

你竟要在对决前分心?医主传承者的目光突然扫向角落——那里躺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面色青灰如浸了水的纸,喉间发出濒死的咯咯声。

李柱国的动作顿了顿。

他望向少年攥紧的拳头,指缝间露出半截药渣,是治寒症的附子,却被错配了半夏。医者,当先有仁心。他说着已走到少年身侧,玄针从袖中滑出,在烛火上烤了三息。

程高的掌心沁出冷汗。

他知道师父的玄针续脉要刺中十二正经的交络穴,稍有偏差就是血溅当场。

王二狗蹲在旁边,粗粝的手攥着少年发凉的手腕,抬头时眼眶发红:师父,他脉搏比蚊子振翅还弱......

闭嘴。李柱国的声音轻得像叹息。

第一针落定喘穴,少年的胸廓突然剧烈起伏;第二针刺中关元,青灰的面色泛起淡粉;第三针悬在气海穴上方半寸,他突然屈指一弹,针尖迸出火星——那是赤焰通经的火候。

少年的睫毛猛地一颤,咳出一口黑血。

王二狗差点哭出声,用袖子去擦他嘴角的血,被李柱国拍开:

好手段。医主传承者的青铜铃突然轻响,但医道不是行善,是掌控。他抬手时,十二枚银针从袖中激射而出,每一枚都裹着暗青色的气,扎向李柱国的肩井、曲池、足三里——正是人体十二正经的要穴。

李柱国不退反进。

他捏着九转归元针迎向最近的银针,针尖相触的瞬间,暗青色的气像被火燎的蛛网般碎裂。

程高看见师父的衣襟被气浪掀起,露出胸前的传承印,那些原本清晰的残篇纹路正在微微发烫。

逆命九针。李柱国低笑一声,你想强行逆转生死?他手腕翻转,金针划出三道弧光,分别点在对方的尺泽、太渊、鱼际穴上。

这三穴主手太阴肺经,程高曾见师父用它们治过咳血的老农,此刻却像三把钥匙,但生死有界,三息定脉。

地宫的石壁突然发出轰鸣。

王二狗抬头,看见斑驳的石面上浮现出金色的文字,是《针经》里的刺齐论,是《诊脉法》里的三部九候,甚至还有天禄阁烧毁的《汤液经法》残句。

医主传承者的银针开始颤抖,暗青色的气里渗出缕缕金光,像被扯开的破布。

不可能......他踉跄后退,青铜铃摔在地上,你不过是个避世的渔翁......

我是校书官。李柱国的声音突然沉下来,像当年在天禄阁校雠医典时那样,校的是典籍,守的是医道。

你封了自己三百年,却忘了医道的根,从来不在印里,在人心里。

程高感觉有热流从腰间涌上来——是师父当年给他的银针包,此刻竟与传承印的热度相呼应。

他望向石壁上的医经残卷,突然看清最后几句:黄钟大吕,破印归元;医道不灭,在人在传。

咔嚓。

极轻的脆响。

李柱国的动作顿住。

他低头看向胸前的传承印,原本完整的青铜纹路正从中心裂开,露出底下泛着银光的内芯。

程高凑近,看见裂痕里流转着细碎的光,像星子落进深潭。

医主传承者突然笑了。

他弯腰捡起青铜铃,铃声比之前更哑:裂了好,裂了才见真章......他的身影开始模糊,雾气重新漫进地宫,下一次,我们论的补是针法,是这裂了的印,该由谁来补。

师父!王二狗突然拽李柱国的衣角,那少年醒了!

李柱国转头时,传承印的裂痕又扩大了一线。

他摸了摸程高的银针包,又拍了拍王二狗的后脑勺,最后看向赵子衡——那年轻人正对着石壁上的医经残卷抄写,笔走如飞。

裂了好。他轻声说,目光穿过雾气,裂了,才装得下更多人。

洞外的马嘶声更近了,夹杂着青冥医会的呼喝。

程高握紧银针,感觉传承印的热度透过布料灼着皮肤,那道裂痕里的光,比之前更亮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地宫石壁上的金光还未褪尽,李柱国胸前的传承印突然发出蜂鸣。

程高刚要伸手去扶师父,便见那道裂痕中迸出一线银光——不是星子落潭,是一枚半透明的玉印虚影正缓缓升起,纹路如流水漫过石壁,将《针经》残篇与《汤液经法》断句串成完整的脉络。

医道原因......

一道沙哑的男声从洞门口传来。

沈怀仁扶着石壁踉跄进来,腰间的青冥医会令牌在地上磕出声响——这个三日前还以医会特使身份要求涪翁交出传承印的中年人,此刻眼眶通红,我师父临终前说过,真正的传承之钥,是刻着医为苍生的玉印,不是锁着的青铜铃......

李柱国的指尖轻轻碰过虚影边缘。

玉印上的纹路突然活了,像被春风吹开的溪流,顺着他的血脉往四肢百骸钻。

他想起天禄阁大火那晚,自己抱着半卷《黄帝外经》在焦土上哭到嘶哑,老阁主拍着他后背说:书烧得完,可人心烧不完。原来三百年前的医道先师早把这句话,刻进了玉印的纹路里。

青冥医会......程高的银针包在掌心发烫,突然明白了半月前那些蹊跷——医会说要共研针法,却总派弟子偷翻师父的乌木匣;说要救治百姓,可送来的药材里总混着相克的附子半夏。

他转头看向沈怀仁,你们早知道医主的存在?

沈怀仁跪了下去。

洞外青冥医会的呼喝声里,他的声音像碎瓷片:十年前,现任会长在太乙墟挖到青铜铃,说那是医道正统。

他囚禁了知道真相的老医正,逼我们宣扬医道需权威掌控......他抬头时,眼角沾着石壁上的金粉,可我每次看您用针救那卖炭翁的闺女,看您蹲在田埂上教村妇怎么揉合谷穴,就知道......真正的传承,不在铃里,在您这儿。

说得好。

阴恻恻的话音裹着寒气从玉印虚影后渗出来。

医主传承者的身影重新凝实,可原本与李柱国相同的面容此刻扭曲如枯藤,但你以为仅凭几句空话,就能动摇三百年的传承?他抬手一抓,青铜铃突然从地上弹起,暗青色的气裹着铃舌撞向玉印虚影,我倒要看看,是你的硬,还是我的硬!

李柱国的瞳孔骤然收缩成针尖。

他看见那暗青色的气里缠着无数细如发丝的黑纹——是被医主用针法强行禁锢的医者魂灵,有天禄阁的老医正,有涪水畔的产婆,甚至有三年前程高救过的那个咳血的孩童。

程高,护住源印。他反手抽出腰间的九转归元针,针身因灵力激荡发出蜂鸣,王二狗,把那孩子抱到赵子衡身边——他抄的医经,能镇阴邪。

程高的银针包地展开,十二枚银针浮在半空,与玉印虚影形成守护阵。

王二狗虽不懂这些,却知道师父从没用过这种命令式的语气,他一把捞起还在咳嗽的少年,几乎是扑到赵子衡脚边。

赵子衡的笔没停,左手却摸向怀中的朱砂——那是他抄医经时用来镇邪的。

医主的青铜铃已经撞上虚影。

玉印泛起乳白色的光,像母亲护着孩子般将暗青色气浪弹开。

李柱国趁机欺身上前,九转归元针直取对方膻中穴——那是心脉门户,也是禁锢医者魂灵的锁。

你敢!医主的指甲突然变长,划破李柱国的手背,这是医道的秩序!

没有我,那些庸医早把经方改得乱七八糟......

秩序?李柱国的血滴在玉印上,虚影突然大放光明,当年天禄阁校书,刘向大人说校雠者,正谬误也;我在涪水边教村医扎针,说针法者,活人命也。

真正的秩序,是让医道像涪水一样,流进每个需要它的人手里。

他手腕翻转,针尾重重叩在医主眉心。

这不是治病的针,是破妄的针。

医主的身影开始透明,那些被禁锢的魂灵从暗青色气里飘出来,有的对李柱国拱手,有的摸摸王二狗的脑袋,最后都融进了玉印虚影里。

黄钟大吕,破印归元......李柱国低吟着天禄阁残卷里的句子,指尖按在玉印上,医道不灭,在人在传。

玉印突然实体化,地嵌进李柱国胸前的传承印裂痕里。

青铜与玉的纹路交缠生长,最后化作一枚半青半白的新印。

洞壁上的医经残卷落下,在众人头顶拼成完整的《针经》全文,每一行字都泛着暖光,像晒过太阳的药香。

师父!程高的银针包突然射出一道光,与新印相连——那是他跟了三年的针,此刻正发出与印相同的蜂鸣,这是......

是传承。李柱国摸了摸程高的头,又揉了揉王二狗的乱发,最后看向还在抄写的赵子衡,不是一人传给一人,是一人传给百人,百人传给千人。

等你们的徒弟也能站在这里,这印里的经,会比现在更全。

洞外的呼喝声突然变了调。

有青冥医会的弟子大喊:会长跑了!

他往长安方向去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柱国望向洞外渐亮的天光。

程高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东边天际有片黑云正快速消散,露出底下连绵的青山——那是回涪水的方向。

该回家了。李柱国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把乌木匣收进怀里,涪水的渔竿该发霉了,程高的药圃该除草了,王二狗......他瞥了眼还抱着少年的憨小子,该教你认全三百六十五个穴位了。

王二狗咧嘴笑,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

程高却注意到师父的眼底有层水光——他跟了三年,第一次见师父这样柔软的神情。

赵子衡突然指着洞顶:

众人抬头,只见新印发出的光里,浮起几个淡金色的字:医道有源,其流不息;守正传薪,方得归真。

李柱国闭目片刻,再睁眼时眼底清明如镜。

他弯腰捡起地上的青铜铃,递给沈怀仁:把这个带回医会,告诉他们,想学针法的,涪水村的晒谷场永远有位置。

沈怀仁捧着铃,重重磕了个头。

洞外传来马嘶声,是程高留在山脚的青骓马等急了。

王二狗抱着少年先跑出去,程高帮赵子衡收抄经的纸卷,李柱国最后一个走出地宫。

他回头望了眼逐渐闭合的洞门,突然顿住脚步——

在洞门即将合拢的缝隙里,他看见一道黑影闪过,手里攥着半枚残缺的黄钟印。

师父?程高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李柱国摸了摸胸前的新印,笑了:没事,该走了。

山风掀起他的渔翁斗笠,露出鬓角的白发。

但他的背挺得比当年在天禄阁校书时还直——因为他知道,这副肩膀上扛着的,不再是半卷残经,是千万个要学针法的少年,是千万双等着被医好的眼睛,是永远流不尽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