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158章 针锋相对,守典试心

针灸鼻祖涪翁传 第158章 针锋相对,守典试心

作者:字游世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07: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密室玉匣的青光里,守典人的银针如淬毒的蜂,第二击直取涪翁后颈穴。

这穴是风邪入脑的门户,寻常人挨上一针便要昏聩月余,对医者而言更是致命——若真被封了此穴,别说运针,连理清思路都难。

涪翁却不闪不避。

玄针在掌心转了个花,腕骨轻震,三枚归元银针破袖而出。

最前那枚斜斜迎向守典人的银针,两针相碰时,竟发出金铁交鸣的清响。

天禄十三针的穿云式涪翁后退半步,玄针尾端的红绳被气流带得飘起,当年太医院掌针卢公最擅此式,扎马钱眼能分毫不偏。

阁下手法比他多了三分冷意——他眼尾微挑,是卢公的关门弟子?

还是...他那总跟在身后抄房的小书童?

守典人手中的银针顿了顿。

青袍下的指节微微收紧,玉冠上的流苏在气流里晃出细碎的光:二十年了,倒还记着卢老头的针法。他声音里的冰碴子化了些,当年天禄阁火起时,有人抱着半屋子残卷往外冲,连皇帝赐的避火珠都扔了——我当那疯子早被乱箭射成筛子了。

涪翁突然笑出声。

他退到玉匣前,玄针在穴上轻轻一点,麻胀感顺着手臂窜遍全身,头脑反而更清醒了。卢公临终前把天禄十三针的手札塞我怀里,说能护着医典走的,只有医典本身他指尖抚过玉匣上的青铜纹路,所以我带着残卷跑,带着骂名躲,连名字都改成了涪翁——就为等今天,等这堆被你藏在石缝里的宝贝。

守典人的目光扫过他腰间。

那里挂着枚青铜古印,印面纹路在玉匣青光里忽明忽暗,竟与他手中《诊脉法》卷首的暗纹一模一样。医道传承印...他低声念出印名,右手不自觉攥紧了那卷竹简,当年刘向校书时,说这印是黄帝医官世代相传的信物,得印者得医道真脉。

我守了三代古洞,只在典籍里见过图录。

所以你才放我破阵?涪翁突然抬手,将传承印按在玉匣上。

青铜与玉石相触的瞬间,整间密室的玉匣同时震颤,守典人手中的《诊脉法》地掉在地上。

那些泛着青黄的竹简像被风吹动,竟自行展开,露出卷中用朱笔批注的针入三息定生死——正是他二十年来在涪水边上,用活人试出来的心得!

守典人瞳孔骤缩。

他弯腰拾起竹简时,指腹擦过那行朱批,突然像被烫到般缩回手。你...你真把《针经》残卷补全了?

补全的不是我。涪翁弯腰捡起一枚竹简,指尖拂过自己当年在天禄阁抄错的字——如今那处被人用墨笔细细改过,笔锋与他少年时习字的先生如出一辙,是那些被我扎过针的村夫,被我救过的婴孩,被我骂走的权贵。

他们的命,他们的痛,他们的骂,全刻进了针里。他抬头看向守典人,所以你守的那些死典,该见见活的医道了。

守典人忽然沉默。

他从袖中摸出枚铜针,针身布满细密的螺旋纹,在玉匣光里泛着暗金。要取这《针经》全本,先答我三问。他将铜针插在两人中间的石案上,第一问:何为医道?

涪翁的玄针在掌心发烫。

他想起在涪水边上,用针挑出老妇腿间蛇毒时,她攥着他手腕哭的样子;想起程高在雪地里跪了三年,手背冻得像紫茄,却还举着药罐说弟子想跟着先生学怎么救更多人;想起天禄阁火起时,他抱着残卷往外跑,背后是小太监喊李医正,您怀里的破书比命金贵吗——

医道者,济世救人之道,非私藏之术。他盯着守典人眼中的幽蓝星图,一字一顿,是扎进活人肉里的针,不是锁在石匣里的简。

是村头老妇的骂,是病儿母亲的泪,是天下人都能摸得着、用得上的活法。

守典人盯着他看了很久。

青铜古印突然在涪翁腰间发烫,印面浮现出一行新的残句:针者,调阴阳,通血气,活人命。他听见守典人轻轻叹了口气,像是压了三代的石头终于落地。

第二问...守典人拾起那枚螺旋铜针,指尖在针尾的纹路里一按,石案下突然传来机括转动的声响,何为针道?

涪翁的玄针不自觉握紧。

他看见守典人眼中的星图开始流转,像极了当年在天禄阁校书时,夜观星象推测针路的模样。

而在两人脚边,那些刚刚展开的《针经》竹简,正随着机括声缓缓沉入石案——

这一次,他听见的不是银针破空的锐响,而是自己心跳如擂鼓的声音。

守典人指尖的螺旋铜针在石案上投下细长阴影,机括声中,左侧石壁突然裂开半尺缝隙。

一个着青衫的年轻男子直挺挺摔了出来,面色青灰如浸了水的旧帛,喉间偶尔发出咯咯的痰鸣——分明是被封了十二正经主脉,连内息都运转不得。

第二问,答的是针道。守典人袖中又滑出一枚银针,尾端系着半截褪色的朱丝,你说针道是活法,那便用活法救他。他指节叩了叩石案,三息内诊脉,七息下针,若救不活——话音未落,那青年的指尖已从青灰转为乌紫,显然经脉闭塞正在加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涪翁玄针在掌心旋了个弧,人已半蹲在青年身侧。

拇指按上对方腕间穴,指腹下的脉跳细若游丝,却带着刺手的躁意。

他瞳孔微缩——这不是普通闭脉,分明是用从穴倒灌肝气,又在穴压了肺火,两股邪气相冲,直逼心脉。

好个以病试针。涪翁低笑一声,玄针尾端的红绳突然绷直如弦。

他屈指弹开青年衣襟,赤针(小成境)从袖中疾射而出:第一针,斜刺三分,针尖刚触到皮肤便腾起一缕焦香——正是肝火旺极反郁的征兆;第二针,直入半寸,针柄轻颤如雀跃,青年乌紫的指尖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成淡青。

肝气疏,肺火降。涪翁拇指按住穴轻轻揉按,剩下的,让他自己把浊气咳出来。话音刚落,青年突然剧烈咳嗽,一口黑血喷在石地上,接着便是撕心裂肺的喘息。

他撑着胳膊坐起,望着涪翁的眼神像见了活神仙。

守典人盯着那两根还在轻颤的赤针,喉结动了动。

他伸手虚扶青年,待其踉跄着退到石壁后,才重新看向涪翁:第三问...《针经》有云,五气调和,针引五行他抬手在石案上画出五道浅痕,你若能以针启五气,便算过了这关。

涪翁的玄针突然发出清鸣。

他想起程高第一次跟他学针时,自己在雪地里用针挑开冰面,让春水倒映出十二经脉图;想起老渔翁被蛇咬后,他用针引着蛇毒顺着草叶流进江里——原来那些年的活计,都是在练这五气调和。

他深吸一口气,玄针抵在穴上轻轻一刺。

指尖渗出的血珠刚落在石案,空气中突然腾起薄雾。

涪翁手腕连振七次,玄针划出金、木、水、火、土五道弧光:金气过处,石案上的铜针嗡嗡作响;木气拂过,青年腰间的玉坠泛出淡绿;水气凝聚,在两人之间凝成一面水镜;火气游走,将水镜边缘烤出细碎的金斑;土气沉底,水镜下方竟浮起几粒细沙。

水镜中突然映出一行模糊的篆文:针合五气,通于天地。

守典人猛地站起,青袍下摆扫落了半枚竹简。

他盯着水镜里的字迹,又看向涪翁腰间发烫的传承印,喉间发出类似呜咽的声响:三代了...我守了三代,终于等到个能引五气的。他抬手按在身后石壁上,整面石墙突然发出闷响,露出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门,门内飘出若有若无的药香。

涪翁走向暗门时,拇指悄悄摩挲过袖中最后一枚寒芒银针。

门轴转动的刹那,他反手一弹,银针地扎进门缝上方的石缝里——这是用雪山寒铁炼的针,沾了他的血,能感应十里内的气机变化。

若有人擅闯...他回头望着守典人,玄针在掌心投下阴影,这针会替我咬他一口。

守典人望着那枚银针,眼底的星图突然剧烈流转。

他伸手摸向自己颈间的玉佩,那是块和传承印纹路相似的青铜残片。他果然继承了的力量...他低声呢喃,声音被暗门内的风声卷得支离破碎。

涪翁踏入暗门的瞬间,身后传来守典人刻意压低的叹息。

门内的黑暗像活物般裹住他的脚,鼻尖萦绕的药香里,似乎混着一丝陈年老纸的霉味——那是他在天禄阁闻了二十年的味道,是被大火烧剩的残卷,是被岁月埋了太久的医道真脉。

他握紧玄针,朝着黑暗深处走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