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198章 针沉江底,人上绝峰

针灸鼻祖涪翁传 第198章 针沉江底,人上绝峰

作者:字游世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07: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刺骨的河水冻得我骨头生疼。

师父的针,针柄上刻着他名字的缩写,那是我们誓言的象征,不见了。

绝望几乎将我吞噬,但一道旧伤疤的灼烧感提醒了我。

针或许没了,但路还在我前方。

我咬紧牙关,撕下长袍包扎伤口,然后摇摇晃晃地向前走去。

河对岸,一只破船在涪江湍急的水流中艰难前行,船上载着我的师父。

他用艾灰和泥巴修补船只,甚至还削竹子来替换缺失的部件。

他正朝着一条驿道,也就是曾经存放医典的分阁“兰台”的遗址驶去。

一想到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在那里,在烧焦的木头和破碎的石碑中间,他烧掉了一本《诊脉法》。

刚烧完,他就跳进了一个黑暗的洞穴。

洞穴很深,像一座坟墓。

在洞壁上,我发现了一些医经抄本,都是师父亲手刻上去的。

那些字似乎在发光,我知道这是我见过的他最出色的作品。

他割开手掌,让血滴在石头上。

他念着医咒,就像要进行一场手术一样。

随着墨水褪色,真相浮现出来。

医学知识不只是在这些文本里,真正的核心力量现在掌握在每一个持针行医的人手中。

回到外面的世界,被师父医治过的刘文谦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

他正在试验一种新方法:水针。

这个工具是用铜片、竹筒和药酒拼凑起来的。

老人喊道:“这好像就是程兄弟说的‘气在三焦中流动’!”他的发明帮助了病人。

我陷入了绝望。

我花了这么长时间钻研这些技艺,现在一切都没了。

我发现了一堆灰烬和半截被烧焦的竹针柄。

他的行为让人费解。

然后,我看到他正用头撞石头。

我不顾一切地冲向他。

接着,他的眼神恢复了清明,平静地说:“不是我撞墙,而是墙撞我的心。”他在地上写道:“当万人持针时,那才是真正的经文。”

他望着村庄里的灯光。

每一盏灯都代表着一位未来的医生。

师父放飞了一只竹风筝,上面系着他用自己的血写的信,朝着京城飞去。

地面震动起来,师父举行仪式的洞穴里射出一道红光。

我看到了那些行医者的灵魂。

感受到他们的力量和信念,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我的心中充满了感慨。

我跪下时,额头的伤疤裂开了。

师父渐渐消失,融入了那道红光中,我依然跪着,思索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师父的命运和新教义的力量,似乎都悬在了空中。

江水刺骨,寒意透髓。

程高僵跪在激流拍打的岸边,十指早已被磨得血肉模糊。

他一遍遍地将手探入冰冷的涪水之中,摸索着,寻找着,那枚随师父一同消失的湿竹针。

那不只是一枚针,那是他踏入医道的第一份凭证,是师父亲手为他削制,上面不仅刻着他名字的缩写,更烙印着“青针入境”时,他对天立下的誓言。

如今,针沉江底,誓言仿佛也随之冰封。

水流无情地冲刷着他的掌心,带走温度,也带走了最后一丝希望。

他就这样从黄昏跪到黎明,江边的寒霜在他身上凝结成一层薄冰,衣袍硬如铁铠。

就在他心神俱寂,以为自己也将化作江边一块望师石时,额角那道多年前留下的旧疤,毫无征兆地灼烫起来,仿佛一块烧红的烙铁按在皮肉上。

剧痛让他浑身一颤,猛然从麻木中惊醒。

他豁然抬头,视线穿透晨曦的薄雾,望向对岸连绵的山影——那夜,师父踏波而去、身形消失的方向,正是师父闭关悟道的绝壁寒泉所在!

一个念头如电光石火般击中了他。

师父没有死!

师父只是在践行他的道!

针不在了,可道还在!

他咬紧牙关,猛地撕下一角早已冻硬的衣襟,胡乱地将流血的双手缠裹起来,用冻僵的双腿支撑着身体,踉跄着站起。

江风猎猎,吹得他几欲栽倒,但他眼神中的迷茫已被一往无前的决绝取代。

若师父尚在前行,他程高,岂能因一针之失而困死于此地?

针不在手,但路在足下!

就在程高逆风而行,攀向绝壁的同时,涪水上游,一叶形单影只的破舟,正顽强地顶着湍急的水流,艰难上溯。

舟上之人,正是涪翁。

他须发在风中狂舞,神情却古井无波。

这艘船是他从下游村落寻来的废弃渔舟,舟底的裂缝大得能伸进手指,他就用随身携带的艾草烧成灰,混着江边的湿泥,一遍遍填堵;船桨早已断成半截,他便削了岸边的韧竹,捆绑加固,当作临时的替代。

三日三夜,他不眠不休,全凭一口内气支撑,双眼始终凝视着上游那座若隐若现的断崖。

终于,舟抵断崖。

这里曾是西汉驿道上最险要的关隘,传说中天禄阁储藏医典的分阁“兰台”,其旧址便深藏于这崖腹山洞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今,放眼望去,只剩岩崩石裂,焦黑的树木与残破的石碑半埋在疯长的藤蔓之下,一片破败死寂。

这正是当年那场焚毁无数医道典籍的战火后,他亲手封死的禁地。

涪翁立于这片焦土之上,从怀中摸出仅存的半卷《诊脉法》残稿。

这曾是他毕生心血的凝聚,是他试图为医道保留的最后一丝火种。

然而此刻,他眼中再无半分执念。

他划亮火折,凑近残稿,火苗“腾”地一下窜起,映亮了他沟壑纵横的脸。

他随手将燃烧的残稿投入风中,看着它化作飞灰,飘散于天地之间。

就在最后一缕火星熄灭的刹那,他深吸一口气,纵身一跃,毫不犹豫地投入了那个深不见底的崖洞。

他此来,不是为了寻回旧典,而是要以自身血脉为引,唤醒那埋藏在地脉深处,比任何典籍都更为本源的“医道传承印”!

洞中幽深如墓,伸手不见五指。

涪翁落地后,并指如针,在石壁上疾速一划,真气摩擦岩石,竟迸溅出点点火星,引燃了洞中干燥的苔藓,照亮了周遭的景象。

只见四壁之上,竟密密麻麻刻满了字迹,全是他当年为防战火而亲手誊录、又以玄针封印入石的医经残片。

如今,石面已布满龟裂的细纹,那些本该死寂的字迹,竟从缝隙中透出淡淡的微光,仿佛有无形的生机在其中流淌。

他盘膝坐于洞穴中央,割开掌心,任由鲜血滴落在石壁之上,口中低声诵念起《针经》的开篇:“气行如水,阻则成潭,通则为江……”血珠触壁,并未流淌,而是瞬间被岩石吸收,消失无踪。

紧接着,整座石窟仿佛一颗巨大的心脏,开始有节奏地搏动起来,发出沉闷的“咚咚”声。

涪翁闭上双眼,心神沉入气海。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体内那枚早已破碎的传承印,虽然核心已毁,但印记的根基仍在。

而此刻,正有无数道微弱却坚韧的心念,从洞外、从山下、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如漫天星火,一丝丝,一缕缕,反哺注入他那残破的印基之中。

这些心念,来自于每一个曾受他点拨、正在乡野间以最朴素的方式试针救人的百姓!

原来道从不曾断绝,它只是舍弃了冰冷的石壁与竹简,将真正的传承,烙印在了万民的心中!

山下村落的晒谷场上,柳文谦正强撑着病体,指挥村民架起一个简陋的竹架。

他面色蜡黄,说话间总抑制不住地咳出血丝,但他双眼却亮得惊人。

十余名曾受过涪翁医治的村民围在他身边,神情既担忧又好奇。

“我这条命,怕是时日无多了。”柳文谦喘着气,声音沙哑却坚定,“但涪翁先生点拨之法,我悟到一处,今日必须一试!此法,或可以水气为引,将针力更温和地导入脏腑深处!”

众人闻言一片哗然。

针就是针,如何与水气相合?

柳文谦却不解释,只是让人取来几片打薄的铜片、几根中空的竹管和一壶温热的药酒。

他亲手将这些东西组装成一个奇特的“水针器”,一头是针,一头是连着竹管的铜制小壶。

在众人惊骇的目光中,他褪去上衣,露出瘦骨嶙峋的后背,让村民将针尖对准自己的肺俞穴。

而后,他亲自将温热的药酒倒入铜壶,药酒遇热化作雾气,顺着竹管缓缓注入。

雾气入体的瞬间,柳文谦全身剧烈抽搐,仿佛有万千根无形的尖刺在体内搅动。

村民们吓得魂飞魄散,就要上前拔针。

可就在此时,柳文谦猛地咳出一大口黑血,随即,他原本急促的呼吸,竟奇迹般地平顺了三分!

一个曾跟涪翁学过艾灸的老汉,颤抖着手指着那水针器上方蒸腾的白雾,失声道:“这……这不就是气吗?这像极了程师兄提过的‘气行三焦,通达内外’的道理!”柳文谦闻言,咳着血,却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老丈说得对。这并非我一人独创之法,而是涪翁先生撒下的种子,在我们这些人心里,共同悟出来的果啊!”

与此同时,程高终于攀上了那座孤高的绝壁。

可寒泉之畔,空空如也,师父的身影杳无踪迹,只在泉边留下一堆尚有余温的灰烬,以及半截被烧得焦黑的竹针柄。

他心中一沉,正茫然四顾,忽然听到绝壁深处的山洞里,传来一阵沉闷而有节奏的撞击声。

他心头大骇,不及多想,发疯般冲入洞中。

眼前的一幕让他目眦欲裂——师父涪翁,竟正用自己的额头,一次又一次地猛撞着坚硬的石壁!

鲜血顺着他的额角流下,染红了衣襟,可他仿佛不知疼痛,口中还念念有词。

“师父!”程高嘶吼着扑上前,死死抱住涪翁,“您这是何苦!您这是要做什么啊!”

涪翁被他抱住,缓缓回过头。

程高一愣,因为他看见师父的眼神清明如洗,没有半分癫狂,反而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解脱与澄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痴儿,”涪翁的声音平静而有力,“非我撞壁,乃壁撞我心。我为这石壁中的死物困了三十年,执着于复原典籍,今日方才知晓,真正的医道真经,不在石中,而在民间!”

说罢,他轻轻推开程高,弯腰从地上拾起一块尖锐的碎石,转身在那片被他亲手烧出残稿的焦土之上,一笔一划,刻下了八个大字:万民执针,即是真经。

字成之时,风云突变。

涪翁缓缓立于崖顶,望向下游。

夜幕降临,村落中家家户户的灯火次第亮起,如散落人间的星辰。

在那一扇扇窗棂之后,竟都映照出一个个执针练习的剪影。

涪翁笑了,那笑容里有欣慰,有释然,更有决绝。

他解下自己的外袍,撕成长长的布条,咬破指尖,以血为墨,在布条上飞快地写下三行血字。

而后,他将布条紧紧系在一只不知从何处寻来的竹鹞之上,奋力将其抛入云端。

程高仰头望去,只见那竹鹞承载着血色讯息,穿透浓重的夜雾,直直朝着一个他无比熟悉又无比遥远的方向飞去——那正是大唐国都,长安!

他心头猛地一震,师父这是……这是要将这燎原的火种,直接投向权力的中心?!

他正想开口追问,却忽然感觉脚下的大地剧烈地颤抖起来。

崖壁深处的山洞,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轰然崩裂之声!

紧接着,一道磅礴无匹的赤色光柱,自洞底冲天而起,撕裂夜幕,贯通星河!

程高被这股力量震得连连后退,骇然望去,只见那光柱之中,竟浮现出无数个模糊的人影:有持着汤匙为孩童刮痧的老妪,有在沙地上描画经络的少年,甚至有双目失明,却能以指代针,精准探查病灶的盲童……万千身影,万千心念,汇成一股洪流,用同一种声音在天地间低语:

“我手即我针,我心即我谱。”

程高再也支撑不住,猛然跪倒在地,额角那道沉寂多年的针疤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