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21章 河写的字,人不敢认

针灸鼻祖涪翁传 第321章 河写的字,人不敢认

作者:字游世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07: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那股从河床深处升起的脉动,第一个感应到的,是村里最年幼的稚子。

晨雾如纱,尚未散尽,大人们还在为昨夜的天地异象惊疑不定,一群光着脚丫的孩童却已闻风而至,在那条被神力改道的崭新河滩上追逐嬉戏。

一个名叫“狗子”的七岁男童,听阿爹说这河里显现的是神仙写的字,便有样学样地蹲下身,伸出稚嫩的指尖,在湿润的泥沙上临摹起来。

“教”字一气呵成,笔画虽歪扭,神韵却在。

可当他画到那个“承”字时,怪事发生了。

起笔的横、撇,中间的竖、钩,都顺畅无比,与河床中那巨大字迹的走势分毫不差。

然而,每当他要划下最后一笔,那至关重要的一捺时,身前的河水便会突兀地卷起一小股旋涡,恰好冲刷在他指尖落处,瞬间将沙石抚平,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阻止他完成这个字。

狗子不信邪,憋着一股劲,一次又一次地尝试。

十几次下来,他累得满头是汗,气喘吁吁,可那一捺,始终无法落成。

他不知道,此刻正有一双苍老的眼睛,在不远处的土坡上静静地注视着他。

村里的老药工拄着拐杖,眉头紧锁。

此情此景,让他想起了一桩尘封已久的医家秘闻。

传说当年涪翁祖师撰写传世医典《针经》时,也曾被一个“承”字困住,整整七日七夜,笔尖饱蘸浓墨,却迟迟无法落下最后一捺。

只因祖师感悟到,此字一成,便意味着医道有了固定的师承,反而会束缚后来者。

那一捺迟迟不落,是为天下医者留一线生机,一道无需叩拜师门、亦可通天的门户。

眼前的景象,与那传说何其相似!

难道说,这条河,这天地,是在用同样的方式警示世人?

就在老药工陷入沉思之际,村东头的李青针已悄然背上了一个半旧的竹篮,步入了晨雾笼罩的后山。

他步履沉稳,看似只是个寻常上山采药的少年,但竹篮底部垫着的粗布下,却藏着一卷用桑皮纸精心拓印的残页。

那上面,正是昨夜大河改道后,“教承”二字所在的河段走势图。

村里人都说,救过大伙儿性命的柳妻早已被山洪卷走,尸骨无存。

可李青针不信。

他自幼体弱,一场凶险的肺疾几乎要了他的命,是那位素未谋面的柳妻,用一剂温阳散和几柱艾灸,将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他记不清她的容貌,甚至记不清她的声音,但残存在胸口的那道月牙形灸疤,至今在阴雨天时,仍会隐隐发热,仿佛在提醒他那份救命之恩。

一个能起死回生的活菩萨,怎么会就这么被遗忘了?

他不信。

他循着拓片上标注的方位,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林深处走去。

穿过一片野生的艾草丛时,一阵山风拂过,满坡的艾叶随风摇曳,发出的沙沙声竟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韵律。

那韵律,竟与他幼时背诵过的《诊脉法》总序“观息以耳,听脉以心”八个字的发音节奏隐隐暗合。

李青针下意识地停住脚步,侧耳倾听。

刹那间,耳中嗡鸣大作,仿佛有无数人在他耳边低语,声音细碎而古老,却又抓不住一句完整的词句。

他心头一跳,只觉一股莫名的气流顺着耳廓钻入体内,四肢百骸都为之一振。

他甩了甩头,将这异样感压下,继续前行。

图纸的尽头,指向一处早已废弃的古井。

井口被多年的落叶和腐土掩盖,李青针费了些力气才清理干净,露出了深埋地下的青石井栏。

井栏上的青苔早已干枯脱落,唯有一道暗红色的裂纹,如凝固的血迹般,在石面上蜿蜒盘绕,赫然组成了一个字——那正是当年柳妻居住的院中,井栏上所刻“常”字的反写倒影!

李青针心中剧震,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抚摸那道血色石纹。

指尖触及的瞬间,一股温热的悸动自石内传来,那坚硬的青石竟仿佛有了生命,正像人的皮肤一样,在其下有血脉搏动。

他的脑海中轰然炸开一道白光,一个模糊的画面闪现:一个身着素衣的女子,在暴雨倾盆的黑夜里,将一卷卷泛黄的书册投入火盆。

熊熊烈火吞噬着纸张,化作漫天灰烬,被狂风卷起,尽数撒入不远处的滔滔江流之中。

那身影……是她!

李青针心口猛地一痛,正欲追忆那女子的面容,眼前的幻象却骤然破灭。

掌心传来一阵灼痛,他急忙缩回手,再看那井栏石纹,已然冰冷如常,仿佛刚才那温热的脉动只是一场错觉。

他怀着满腹疑云,失魂落魄地往山下走。

刚走到半山腰的麦田边,便看到一群村民围着什么,惊慌地呼喊着。

他挤进去一看,只见一名农妇倒在田埂上,面色青紫,嘴唇发黑,呼吸已微弱得几乎察觉不到,是典型的厥逆之症。

“快!快去请郎中!”

“来不及了,这都快没气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青针来不及多想,丢下药篮便蹲下身去。

他翻遍了竹篮,却找不到一根平日里备用的银针。

眼看妇人气息将绝,他脑中忽地闪过幼时背诵的医诀——三阴交,解厥逆!

情急之下,他猛地抬起右手,狠狠咬破自己的中指指尖!

一滴鲜红的血珠沁出,他看也不看,精准地将这滴血按在妇人足踝内侧的穴位上,顺势以指甲发力,一掐一按!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仿佛演练过千百遍。

那滴血珠渗入皮肤的瞬间,原本已经僵直的妇人喉间竟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呻吟,紧接着,她青紫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恢复红润,四肢也渐渐回暖。

“活了!活了!”围观的村民爆发出震天的惊呼,看他的眼神充满了敬畏与狂热,仿佛在看一位在世神仙。

可李青针自己却彻底怔住了。

他呆呆地看着自己还在渗血的指尖,满心骇然。

方才那一掐的力道,那一滴血的位置,为何会如此精准?

那是一种超越了记忆的熟悉感,仿佛他的肌肉、他的血液,早已被某种古老的律动所铭刻,只等一个时机,便会自行苏醒。

当夜,子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白日里刚刚平静下去的涪水河面,竟再度泛起璀璨的金光。

与上次不同,这次的光芒没有汇聚成巨大的字形,而是在河心之上,分裂成两行清晰的小字,笔锋瘦劲,正是涪翁手稿中惯用的隶书字体:

非师非徒,惟行者存。

八个字如烙印般悬于水面,光华流转,岸边守候了一整夜的老药工见状,双膝一软跪倒在地,激动得老泪纵横。

他手忙脚乱地想去研墨记下这句神谕,可墨还未磨开,那八个字便光芒一敛,随着一个巨大的浪头,沉入了漆黑的深渊。

紧接着,河底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响,好似有千吨重的铜器被投入水中,激起的水波许久才平复。

翌日清晨,雨过天晴。

李青针从一夜纷乱的梦境中醒来,记挂着古井的发现,便取出那张桑皮纸拓图,准备重新誊抄一份,仔细研究。

可当他将图纸在桌上摊开时,惊骇的一幕发生了。

只见纸上原本代表河床走势的墨线,竟像拥有了生命一般,如一条条黑色的小蛇般自行游走、扭曲、重组!

不过短短几个呼吸的工夫,一幅完整的“教承”河图,竟在他的眼前,彻底变成了一幅他从未见过的山水脉络图!

图上,整条涪水化作了一条粗壮的人体经脉,无数支流是分出的络脉,沿途的湖泊池塘则成了一个个闪光的俞穴,而他们的村落,恰好坐落在一处关键的要冲之上。

更让他头皮发麻的是,图中山峦起伏,地势走向,竟与人体脏腑的布局隐隐对应。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在图上一个被红点标记出的位置,那个位置,恰好是他昨天救下那个农妇的田埂!

在那个红点的旁边,赫然标注着两个古朴的篆字——命门!

他猛然抬头,望向窗外。

朝阳初升,金色的阳光洒在雨后的河面上,蒸腾起一层薄薄的水雾,氤含氤氲,宛如人体经络中运行不息的气血。

他下意识地低头看向自己的右手,昨天被咬破的指尖,此刻竟已完好如初,连一丝疤痕都未曾留下。

一股前所未有的明悟涌上心头。

原来,这天地本身,就是一部最深奥的医典。

它不需要着书立说的宗师,也不需要叩头跪拜的门徒。

它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又一个,敢于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印证、去践行的……行者。

这片大地,似乎真的活了过来。

那条改道的大河,只是一个开始。

一种全新的、基于生命本身的秩序,正在无声无息地建立。

宏大如江河,尚且会为人道让路,那么,那些更细微、更不起眼的存在呢?

它们的生息,又会在这片苏醒的天地间,引发何等奇妙的变迁?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