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87章 第七根木头针,要烧给老天看

天光乍亮,寒意彻骨。

赵篾匠僵硬地直起身,骨节发出朽木般的呻吟。

草庐的门,依旧死寂。

他知道,这不是恳求能打开的门。

他叹息着,将阿禾昨夜插在泥地里的七根木针一一拔出,视若珍宝地擦拭干净。

这孩子的心意,不能就这么扔了。

他望向江边,自己那根当拐杖的粗壮竹竿,已被昨夜的洪流冲走,不知所踪。

正欲带阿禾离去,他眼角余光却瞥见芦苇荡里,卡着一截青黄之物——正是那根断掉的竹竿。

物归原主是本分,他蹚水过去拾起。

入手,他便是一愣。

断口处,齐整如镜,宛若被神兵利刃一斩而过。

他下意识将手指探入竹腔,内壁光滑的竹簧上,竟传来一种比发丝更细微的、奇异的硌手感。

“针……”一个念头在他脑中闪过。

他将竹竿凑到晨光下,眯起老眼细看。

果然!

那内壁之上,竟密密麻麻刻满了无数微如芥子的刻痕!

他捧来江水,小心淋入。

水膜覆盖下,一行行小字如游鱼般活了过来:

“茯苓母三钱,钩茎灰一撮,童便为引,煎于破釜——此方不治人,治地脉枯竭,百药不入之症。”

治地脉?!

赵篾匠如遭雷击,浑身剧颤!

他猛然想起昨夜那废弃药釜中涌出的碧绿凝液,其药气、其色泽,与这方子竟丝丝入扣!

他再看向那句“百药不入”,瞬间明白了涪翁闭门的真正含义——不是拒绝,而是考验!

考验他们是否能看懂这“病”的根源!

“他不是在躲,他是在出题!”赵篾-匠喃喃自语,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亮。

“赵爷爷,这里面还有东西。”阿禾不知何时凑了过来,他天生触觉敏锐,小手在竹腔深处摸索着,竟从中抠出了一片薄如蝉翼的青铜箔!

铜箔上,以更精妙的针刻,勾勒着一幅繁复的图谱,赫然是《任脉七穴导引图》的变体!

图上“膻中”、“鸠尾”等穴位旁,竟还标注着废弃县城中的地形参照——石阶、地砖、断梁……

一个石破天惊的念头,彻底贯穿了赵篾匠的识海!

涪翁先生当年从长安出逃,根本不是仓皇奔命!

他是在以山川为纸,废墟为墨,布下了一盘唤醒百年药魂的惊天大棋!

他等的不是一个天才徒弟,而是一个能看懂他“棋局”的执棋人!

“走!回城里去!”赵篾-匠再也按捺不住,拉起阿禾,疯了般朝废城奔去。

【场景切换:两日后,废城之内】

整整两日,赵篾匠带着几个信得过的村民,如同疯魔的寻宝人,按照铜箔图谱的指引,在废墟中疯狂挖掘。

他们在西墙墙根下,掘出了藏有“钩茎灰”的熏黑竹篓;在断裂的焦黑房梁夹缝中,找到了那块刻着字的瓦片。

当看到瓦片背面那行“凡见此者,非愚即诚——若能续火,吾当亲迎”的字迹时,赵篾-匠这个铁打的汉子,终于忍不住跪地嚎啕:“他一直在等……等我们这些不怕脏、不怕累,愿意刨开这片废墟的傻子啊!”

众人震撼无言。

唯独阿禾,对这些大人的激动毫无兴趣。

这两日,他一直蹲在那块刻有“膻中”二字的地砖前,用一根捡来的铁钉,蘸着泥水,一遍遍临摹铜箔上的图谱。

他的手法稚嫩,线条歪扭。

但他似乎能感受到某种常人无法察觉的“气”的流动。

当他画到图谱末端的“鸠尾”穴时,无论怎么画,都觉得那股“气”在这里堵住了,像一条被石头堵住的小溪。

“不通……”他皱着小眉头,烦躁地嘟囔着。

他试着画得重一点,不行。画得轻一点,还是不行。

一股孩子气的执拗涌上心头。既然正着走不通,那就倒着来!

下一刹,在所有人惊愕的目光中,阿禾扔掉右手的铁钉,换上了他更习惯使用的左手,以完全相反的笔顺,在“鸠尾”穴旁边的空地上,重重地划下了一个字—— “启”!

(优化:“开”字略显直白,“启”字更具“开启、启蒙”之意,且结构更复杂,反向书写更显功力)

不是写,是刻!

那铁钉仿佛不是凡铁,而是一柄烧红的烙铁,深深烙进了在场每个人的心里!

嗡——!

就在“启”字最后一笔落下的瞬间,大地微不可察地一颤!

那块“膻中”地砖轰然亮起,无数被尘土掩盖的金色丝线在地面上瞬间勾连,形成一个玄奥的阵法图!

“咔……咔咔……”

令人牙酸的机械转动声从地下传来,一道尘封百年的石槽缓缓移开,露出一个通往地下的、深不见底的洞口!

“逆笔启脉!这是传说中的‘逆笔启-脉’!”赵篾匠瞳孔缩成针尖,失声惊呼,“以反常之序,破死门之阵!传闻此法需心无挂碍,宛若赤子,方能窥其门径!他……他一个六岁的孩子,竟凭本能就做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场景切换:数十里外,涪水草庐】

闭目打坐的涪翁,身体猛地一震,那张万年不变的冰山脸上,首次露出了混杂着错愕与狂喜的动容。

他猛地低头,看向自己胸膛。

在那里,一枚全新的、虚幻的青铜古印,正在飞速凝实!

第四枚医道传承印!

印面之上,一个龙飞凤舞、霸道无匹的古篆字灼灼放光——赫然正是阿禾刚刚用左手反写的那个 “启” 字!

“好!好一个逆笔启脉!好一个天生医心!”

涪翁长身而起,一把掀开床板,从深埋的坑洞中,取出一个尘封的黑漆木盒。

盒中,静躺八根青铜古针,唯独第一个位置空空如也。

那里,本该放着九针之首,象征“启蒙与开端”的—— 【毫针】。

(优化:“蒙针”概念很好,但九针中“毫针”本身就是最细微、最基础也最精妙的,用它来做启蒙之针,更符合中医设定,也更具真实感)

它从未丢失,只因它的使命,便是等待一个能以无师之智、赤子之心,破开他“死局”的传承者。

今日,阿禾以“逆笔启脉”开启地宫,便是隔空“执”起了这第一根针!

涪翁目光如电,穿透茅屋,望向废城方向那股冲天而起的淡青色地气,嘴角咧开一抹森然又欣慰的弧度。

“有点胆色,敢动我的死局。”

他低哼一声,转身从墙角取下竹筒,铺开素绢,咬破指尖,以血为墨,笔走龙蛇,写下四个杀气凛然的大字:

“七重之验!”

(优化:将“七日三验”修正为“七重之验”,与内容对应)

墨迹未干,他将血书封入竹筒,行至江边,手腕一抖,竹筒如一道血色闪电,精准地射入江心主流,顺水朝下游废城方向急速漂去。

【场景切换:傍晚,废城江边】

一个黑点顺流而下,不偏不倚地停在正在玩水的阿禾脚边。

他好奇地拾起,只觉筒身带着一股奇异的温热,像一颗跳动的心脏。

赵篾匠闻声赶来,看到竹筒,神色一凛,颤抖着解开封口。

“七重之验”四个血字,扑面而来!

他心头一紧,忆起竹竿上的隐秘,连忙取来刚从地宫中发现的“金泉水”,泼在绢布上。

奇迹再现,一行行细小的隐纹缓缓浮现,正是七项令人望而生畏的考验:

“一验脉息辨死生”

“二验破局活病畜”

“三验负伤行百里”

“四验无光可诊疾”

“五验以身试毒针”

“六验舍药亦救人”

“七验焚稿以明志”

(优化:将标题具体化,更具冲击力和画面感)

每一个标题,都像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

赵篾匠凝视绢布良久,眼中没有畏惧,只有一种朝闻道夕死可矣的肃穆。

他小心翼翼地将绢布折好,系在了村口那只用来招魂的铜铃上,让它在晚风中,发出清脆而决绝的声响。

他转过身,蹲下来,看着一脸茫然的阿禾,声音低沉而郑重:

“孩子,想学医吗?”

阿禾似懂非懂,却用力地点了点头。

“那好。”赵篾匠指着那迎风作响的血色战帖,一字一句道:“真正的路,从今天开始。这七座山,你得自己一步一步……爬上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