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9章 九阳初现,火针镇邪

针灸鼻祖涪翁传 第9章 九阳初现,火针镇邪

作者:字游世界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5 19:07:04 来源:全本小说网

江雾未散时,程高的麻鞋已经沾了两重露水。

他跟着涪翁踩着青石板往赵阿婆家跑,怀里还抱着那个装着赤针的檀木匣——方才王二狗撞开医庐门时,他连外衣都没披,只抓了针囊就往外冲。

赵阿婆的土坯房里挤着三个邻人,油灯在风里晃得厉害,照见床上老人蜷成虾子状,青紫的脸像泡在淤水里的茄子,四肢抽得床板吱呀响。

程高的指尖刚碰到她手腕,就被烫得缩回——皮肤下翻涌的热度,比三伏天的日头还灼人。

先扎内关、合谷!程高咬着牙抽出银针,他跟了涪翁百日,寻常中风、寒症的针法早烂熟于心。

银针入穴的瞬间,赵阿婆喉咙里滚出声闷哼,可抽搐的腿反而绷得更直,嘴角竟溢出黑红的涎水。

没用。涪翁的声音像块冷铁。

他蹲在床头,枯瘦的手指顺着赵阿婆后颈摸上去,在风府穴停住,你看她耳后血管——程高凑近,就见老人耳后青筋暴起,泛着诡异的紫黑,前日我给她治中风时,用温针通了督脉,可她年轻时在灶房烧火,火毒积在血里二十年。

今日寒夜受了风,寒裹着火往上冲,这是阴阳逆乱的死症。

程高的额头沁出冷汗。

他想起昨日赵阿婆还端着碗醪糟来医庐,说涪翁的针比暖炉还管用,怎么一夜就成了这样?

涪翁突然转身,火折子地擦亮,映得他眼尾的皱纹像刀刻的:取火盆来。

王二狗正蹲在门槛上抹眼泪,闻言猛地跳起来,撞翻了墙角的陶瓮。

等他抱着烧得噼啪响的炭盆跑回来时,涪翁已经从针囊里抽出根比寻常银针粗两圈的针——针身泛着暗红,像浸过血。

这是火针。涪翁将针往炭火里一送,火星子地窜起三寸高,你前日在残卷里见的九阳正脉诀,要的就是以火引火。他盯着针身渐渐烧红,火盆的光映得他半边脸发亮,赵阿婆的火毒困在督脉,普通银针只能散表热,火针入穴,能直捣病灶。

程高的手攥得发白。

他想起昨夜残卷里突然显形的九阳正脉诀,原来不是巧合——这针,这病,这火候,都是老天爷在催着师父露真本事。

大椎、风门。涪翁的声音陡然沉了,红得发亮的火针离炭火,在空中划出道赤线。

程高盯着那针,心跳快得要撞出喉咙——大椎穴是诸阳之会,风门穴通督脉风邪,这两针下去,等于给赵阿婆的火毒开了个泄洪口!

啊——赵阿婆突然发出声撕心裂肺的尖叫。

火针入穴的瞬间,她僵直的身体猛地弓起,床头的老妇人吓得瘫坐在地。

程高的手悬在半空,想按又不敢按,只能看着涪翁的手腕稳得像铸在石头里,针尾随着老人的抽搐微微颤动,却始终钉在穴位上。

黑血是从赵阿婆嘴里喷出来的。

第一口混着涎水溅在涪翁青布衫上,第二口就成了浓黑的血团,落在地上地冒起青烟。

王二狗吓得踉跄后退,撞翻了炭盆,火星子溅在他裤脚上,他却浑然不觉,只瞪着眼睛看床上的老人——她的脸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紫,抽搐的四肢慢慢松展,喉间发出粗重的喘息。

好了。涪翁抽针的动作比扎针还轻,针身上沾着黑褐色的黏液,在晨光里泛着恶狠狠的光。

他扯过床头的粗布给赵阿婆擦嘴,转头对程高道:去我医庐取半钱石膏,用温酒调了喂她。

程高这才发现自己后背全湿了。

他抓起针囊往外跑,风灌进领口,凉得他打了个寒颤——刚才那两针,哪里是治病?

分明是把赵阿婆体内的毒火,顺着针尾一丝丝抽出来啊!

日头爬到屋檐角时,赵阿婆已经能喝下半碗粥了。

王二狗蹲在灶前烧火,时不时偷瞄涪翁的针囊,像在看什么活物。

程高坐在门槛上整理针具,突然听见青石板路上传来脚步声——两个穿葛布短打的汉子,抬着个红漆木匣,正往这边走。

涪先生,我家主人让小的给您道喜。领头的汉子堆着笑,掀开木匣,里面是坛封着红绸的酒,新收了高徒,该喝两杯的。

程高的眉峰一挑。

他记得前日李崇的人送字条时,这汉子就在后头缩着——当时他腰间的刀把磨得发亮,现在倒装起了笑面人。

放心吧。涪翁坐在竹椅上剥蒜,头也不抬。

等汉子退出门,他冲程高抬了抬下巴:你尝尝。

程高没接酒坛,反而从怀里摸出片薄如蝉翼的铜片。

他轻轻刮开坛口的泥封,沾了点酒汁抹在铜片上——片刻后,铜片边缘泛起细密的蓝斑。

梦魇藤。程高的声音冷得像冰,微量的,长期喝能让人精神恍惚,重则失心疯。

涪翁的手顿了顿。

他捏着蒜的指尖突然发力,蒜汁溅在青石板上,地炸开:李崇前日送字条说刀剑无情,今日就送温柔刀他抓起酒坛往地上一泼,深色的酒液刚触地,就腾起阵阵白烟,这毒酒要是喝了,明日我就成了疯癫的老渔翁,医庐的残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没说完,程高却懂了。

李崇要的不是杀他们,是要毁了涪翁的医术,毁了那些可能复原《针经》的残卷。

倒了。涪翁起身拍了拍裤脚,去把赵阿婆的药煎上,王二狗,你跟着程高。

王二狗应了一声,却没动。

他望着地上的毒酒痕迹,小声道:师父,他们会不会......

涪翁打断他,但他们不知道,医者的胆,比毒酒烈。

夜来得很快。

涪翁带着程高登上江畔的青石滩时,月亮刚爬上东山。

江风卷着湿气扑过来,程高裹了裹外衣,看见师父怀里揣着个用绢布包着的东西——方才在医庐,他瞥见那绢布下透出温润的光。

你看这江。涪翁站在滩头,望着江水翻涌的银波,千年以前,大禹在这里疏通过水道;二十年前,我在太医院给皇帝扎针时,也看过这样的江。他转过脸,眼睛在月光下亮得惊人,医道是什么?

是让断了的东西续上,让散了的东西聚起来。

程高喉头发紧。

他想起百日里跟着师父夜抄残卷的每个深夜,想起那些在火针下起死回生的病人,想起昨夜残卷里突然显形的九阳正脉诀——原来所有的苦熬,都是为了这一刻。

接着。涪翁取出怀里的东西,月光下,那是枚半透明的玉简,表面刻着细密的纹路,这是我在天禄阁烧之前,用蜜蜡拓下的《九阳正脉诀》残篇。

当年刘向大人校书时说,真正的医典,不该锁在宫廷里。

程高双手接过玉简,触手生温。

他望着涪翁鬓角的白发,突然跪了下去。

江风掀起他的衣摆,却吹不垮他挺直的脊梁:弟子程高,今日起以医道为命,以师父为天。

若有二心,叫这涪江水......

起来。涪翁弯腰把他拉起来,声音轻得像落在江面上的月光,医道的规矩,不是靠毒誓守的。

你看那江心的小舟——

程高顺着他的手指望去。

月光下,一只乌篷船正随着波浪摇晃,船尾的渔火忽明忽暗,像颗要坠不坠的星子。

明日,后日,大后日......涪翁望着那船,这江还会有风浪,这船还会摇晃。

但只要船上的人掌稳了舵,就总能到岸。

夜深了。

程高抱着玉简往医庐走,回头时,涪翁还站在青石滩上,身影与月光融成一片。

江风突然大了,吹得岸边的芦苇沙沙响,那叶小舟被浪头推得离滩更近了些,船帮撞在石头上,发出的闷响。

程高裹紧外衣加快脚步。

他不知道那船里有什么,不知道明天还会有什么风浪。

但他知道,怀里的玉简还在发烫,师父的话还在耳边——医道的传承,才刚刚开始。

喜欢针灸鼻祖涪翁传请大家收藏:()针灸鼻祖涪翁传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