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 第206章 冬雪压枝 暗香浮动

泰昌十五年的初冬,大雪如期而至,将帝国的山川城池染成一片素白。严寒仿佛凝固了时间,却也使得冰层下的博弈愈发深沉。各方势力在经历了秋日的动荡与调整后,在这银装素裹的季节里,或蛰伏蓄力,或悄然破局。

北疆,大雪封路,万里冰封。朱由检推行的怀柔政策遭遇了最严峻的挑战。以“灰狼部”为首的几个较大部落,在罗刹人的暗中鼓动和物资支持下,终于按捺不住,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联合发动了叛乱。他们突袭了明军一处较小的屯垦点,杀害驻守军士,抢掠粮草,并扬言要“恢复祖地”。

消息传至磐石堡,众将哗然,纷纷请战。朱由检面色如铁,眼中寒光凛冽。他深知,此风绝不可长,必须以最严厉的手段扑灭。

他没有调动大军围剿,而是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他亲率五百最精锐的“铁血骑”和半个“神机炮营”,携带十日干粮,顶风冒雪,如同雪原上的幽灵,直扑叛军聚集的“灰狼部”主营地。

行军极其艰苦,严寒、深雪、迷途,不断考验着这支精锐的极限。五日后,当明军如同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毫无防备的“灰狼部”营地外时,叛军头领目瞪口呆。

没有劝降,没有警告。朱由检一声令下,火炮轰鸣,瞬间将营地的栅栏和毡帐撕碎。紧接着,铁血骑如同雪崩般冲入混乱的营地,刀光闪烁,血染雪原。战斗在半个时辰内结束,“灰狼部”头领及其核心党羽被尽数歼灭,附从者跪地乞降。

朱由检立于尸横遍野的营地中央,下令将首恶头颅传示北疆各部落,并宣布“灰狼部”除名,其部众打散编入其他忠诚部落及屯垦点。此战,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和冷酷无情的镇压,彻底震慑了所有心怀异志者。北疆的秩序,用叛徒的鲜血和皑皑白雪,再次得到了巩固。然而,他也知道,罗刹人的阴影,依旧在北方徘徊。

龙安州,严寒同样考验着工坊的运转,但一场期盼已久的突破,带来了暖意。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那艘被寄予厚望的明轮蒸汽船“龙兴号”,终于完成了所有调试,其稳定性和载货能力达到了设计要求。虽然逆流速度仍不及顺风帆船,但其不依赖风力的特性,在航道复杂的上游地区极具优势。

柳文耀当机立断,不再等待朝廷的大规模支持,他以州衙信誉为担保,联合了数家有意开拓外部市场的工坊,组建了第一支“龙安联合商队”。商队以“龙兴号”为旗舰,辅以数艘大型改良木船,满载着龙安特产的优质布匹、铁器、精密工具以及少量蒸汽机模型,在一个晨雾弥漫的清晨,毅然启航,沿江而下,目标直指湖广、江南。

此行风险巨大,航道艰险,地方势力盘踞,市场前景未卜。柳文耀亲自到码头送行,望着喷吐着黑白烟柱、缓缓离岸的“龙兴号”,心中百感交集。这是龙安工业力量第一次成规模地向外输出,成败与否,关乎龙安未来的命运。他深知,若此行成功,则龙安模式或可真正立足;若失败,则龙安很可能将永远困于西南一隅。希望与担忧,如同江上的浓雾,交织在一起。

东南广州,面对英吉利人绵里藏针的外交攻势,张献忠在枢密院派来的精通西学的官员协助下,逐渐稳住了阵脚。他们仔细研究了英方提出的建议书,发现其中虽引用了新名词,但核心仍是追求贸易特权和不平等的利益。

张献忠一改往日粗暴风格,授意幕僚拟定了一份针锋相对的《大明与英吉利通商草案》。草案明确坚持“大明律例为基,平等互利为原则”,规定英商必须严格遵守大明法律,只能在指定口岸贸易,关税税率由大明制定,且英方不得在明领土上设立永久性据点或拥有武装。同时,草案也提出,大明愿与英吉利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互派使节。

这份草案递交后,英方代表显然没有预料到明方反应如此迅速且条理清晰,其态度不再如初期那般从容。谈判进入了艰苦的拉锯战。张献忠虽然不耐烦,但也明白此事关乎国体,强忍性子,与对方在条文细节上逐字逐句地争论。海疆的较量,从单纯的武力威慑,部分转向了外交与法律的战场。

日本长崎,大明使团如同冬眠的蛇,潜伏在深深的积雪之下。然而,孙传庭(融合范仲淹武魂)并未停止活动。他利用幕府内部辅政派与外戚派相互攻讦、无暇他顾的时机,通过那条极其隐秘的渠道,与江户城中一位对幕府现行政策不满、且与辅政派有隙的中级官员建立了单向联系。

他并未传递任何敏感信息或提出具体要求,只是定期将一些关于大明市舶司税收增长、龙安工业进展(模糊处理后的)、乃至南洋局势的公开信息,夹杂在普通的商业信函中,传递给对方。这些信息旨在潜移默化地展示与大明扩大交往可能带来的经济利益,以及锁国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如西夷威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孙传庭对杨涟道,“此人地位不高,但其所在职位能接触到幕府财经事务,其自身亦对现状不满。这些信息,或能在他心中种下怀疑的种子,将来或可成为影响幕府决策的一个微小砝码。”东瀛的局面,依旧冻结,但冰层之下,一缕几乎难以察觉的暖流,正在悄然流动。

紫禁城,暖阁内地龙烧得正旺,驱散了冬日的严寒。朱常洛审阅着四方奏报:北疆朱由检以雷霆手段平定叛乱、龙安联合商队冒险南下、海疆与英夷的条约谈判陷入僵局、东瀛使团隐秘的信息渗透。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唯有眼神愈发深邃。

“北疆定王,果决刚毅,能于风雪中犁庭扫穴,尽显大将之风。然杀戮过甚,亦需怀柔后续。着其妥善安置降众,不可再生事端。罗刹为患,根子在北,告诫其不可因小胜而忘大敌。”

“龙安商队南下,勇气可嘉,然前路多艰。着沿江各省,若遇此船队,依律查验放行,不得刻意刁难。能否打开局面,且看其自身造化。”

“海疆条约之争,乃国格之争。张献忠能收敛性子,依理相争,已属进步。告诉枢密院官员,条款可据理力争,然需把握分寸,底线不容退让。英夷新来,其本土究竟如何,需加紧探查。”

“东瀛使团,于无声处用心,润物细无声,深得谋国之要。然需切记,此乃长远之策,不可急于求成,暴露行藏。”

他的旨意,愈发注重长远布局与力量积累,不追求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是着眼于帝国整体实力的缓慢回升与未来格局的塑造。

“传旨户部、工部,”朱常洛对王安道,“今冬明春,各地水利、道路修缮工程,凡有涉及连通龙安商路、巩固北疆边防、便利东南漕运者,需优先安排,钱粮足额拨付。帝国之血脉,在于流通,在于根基牢固。”

窗外,大雪纷飞,覆盖了旧年的痕迹。帝国的中枢,在这寂静的雪夜中,运筹帷幄,为来年的春雷,积蓄着破土而出的力量。泰昌十五年的冬天,在一片肃杀之中,悄然孕育着新的希望与变革。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