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 > 第62章 边关筑垒,京畿惊雷

乾清宫西暖阁内,夏收过后的暑气已然升腾,即使高敞的殿宇也难抵这渐盛的闷热。冰鉴里镇着的酸梅汤也驱不散朱常洛眉宇间的凝重,汗水微沁,沾湿了他明黄常服的领口。他面前摊开着两份奏疏,一份来自辽东巡抚袁崇焕,墨迹犹新,力透纸背;另一份来自抚宁侯朱国弼,字里行间透着疲惫与隐忧,仿佛也带着辽东边塞的燥热气息。

“陛下,袁抚台此议,乃固本培元之上策!”孙传庭的声音打破了沉寂,他指着袁崇焕的奏疏,宽大的官袍下摆被侍立太监轻轻打起的扇风拂动,眼中闪烁着范仲淹武魂赋予的深远洞察,“宁远筑城,卡住建奴西进咽喉,进可前出策应觉华岛,退可拱卫辽沈、屏障山海关。此城若成,辽东局势必将为之一变!虽耗资靡巨,征发劳苦,然此乃一劳永逸、固守根本之策!”

朱常洛的手指重重按在“宁远”二字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目光锐利如刀:“朕亦深知其紧要。然,钱粮何来?民力何征?夏收刚过,各地税赋尚未完全解京,府库本就不丰!朝中那些蠹虫,会眼睁睁看着朕把银子填进辽东,断了他们的财路?” 他拿起朱国弼的密奏,声音转冷,带着一丝燥意,“抚宁侯奏报,军中因朱纯臣叛逃,流言蜚语如这暑气般蒸腾不息,士气已受挫。广宁血战虽未失城,然祖大寿将军所部折损甚巨,全赖将士用命,方保城池不失。吴三桂等小将崭露头角,然亦可见战事之酷烈。若再强行于这农忙刚歇之际大规模征发民夫筑城,恐未及城成,民怨已如沸汤!黄台吉岂会放过此等良机?煽动民变,里应外合…哼!”

孙传庭深以为然:“陛下所虑极是。筑城乃长远之策,不可不行,亦不可操切。当务之急,需双管齐下:其一,陛下需明发上谕,力挺袁抚台此议,准其先行勘探选址、规划设计,并拨付部分前期款项,以示朝廷筑城决心,安定边将之心。其二,严令户部、工部,调拨钱粮物料,优先保障格物院火器研制及红薯推广,此乃快速增强军力、缓解饥荒、收拢民心之捷径!筑城耗费,容后筹措。同时,骆养性与王安,需加大对辽东谣言及建奴细作之清剿力度!”

朱常洛沉吟片刻,眼中厉色一闪:“准!拟旨:辽东巡抚袁崇焕所奏宁远筑城之议,深合朕意,着即详勘选址,规划方略,所需前期用度,着户部、工部会同军略参赞房议定拨付。另谕:格物院所请各项钱粮物料,着即优先拨付,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克扣,违者严惩不贷!” 他顿了顿,补充道,“再密谕骆养性、王安:辽东细作流言,务必深挖源头,严惩不贷!杨涟总督情报,有临机专断之权,厂卫需全力配合,不得掣肘!”

山海关,总兵府。

寒风卷着雪粒,敲打着窗棂。袁崇焕将皇帝的批复谕旨递给满桂、赵率教等将领传阅。当看到“深合朕意”、“着即详勘”等字眼时,众人眼中都爆发出振奋的光芒。

“陛下圣明!”袁崇焕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宁远筑城,乃我辽东一线生机!选址勘探之事,本抚亲自带人前往!满帅,辽阳防务,万不可松懈!赵将军,广宁血战方歇,元气大伤,祖大寿将军处压力尤重,需加派斥候,严防建奴再度突袭!觉华岛亦需稳固。”

“抚台放心!”满桂抱拳,声若洪钟,“有陛下这道旨意,将士们心里就有底了!辽阳在,末将在!广宁有祖蛮子在,一时半会儿塌不了!”

朱国弼在一旁抚掌笑道:“好!好!陛下慧眼如炬!袁抚台放手去干,本侯在此,倒要看看朝中还有哪个不开眼的,敢再乱嚼舌根,坏我辽东大计!” 他努力挺直腰板,试图让自己更有威慑力。然而,当他目光扫过几个中下层军官略显麻木和犹疑的面孔,以及想起密奏中提到的**广宁惨重伤亡带来的阴影**时,心中那份底气,终究有些发虚。陛下的信任是定心丸,但辽东这潭深水,远比他想象的更浑浊寒冷。

京师,户部衙门。

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的闷热。周王世子朱恭枵端坐堂上,面前堆积如山的账册散发着陈年墨迹与灰尘混合的呛人气息。他面色沉静,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堂下战战兢兢的户部仓场大使、兵部武库司主事,以及被“请”来的两位伯爵府管事。

“万历四十七年至泰昌元年,京营冬衣采买账册,记录采购羊皮袄五万件,耗银七万五千两。”朱恭枵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敲在每个人心上,“然,本世子查阅兵部武库司入库凭单及京营各卫实际支领册簿,实收羊皮袄仅三万一千件。差额一万九千件,折银两万八千五百两。这笔银子,去了何处?”

仓场大使额角冷汗涔涔,嘴唇哆嗦:“回…回世子…或…或是损耗…或是…”

“损耗?”朱恭枵冷笑一声,拿起一本泛黄的商人供状,“保定府‘隆昌号’皮货行东家供认,当年实际供货仅三万件!且其中一万件,是以次充好的狗皮、兔皮!兵部武库司签收的凭单上,却堂而皇之写着‘上等羊皮袄五万件’!这签字画押的主事,是你吧?”他目光如电,射向瘫软在地的兵部主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还有你们!”朱恭枵转向面如土色的伯爵府管事,“定远伯府、安远伯府,连续三年以‘损耗’名义,从京营冒领全新棉甲各三百套!这些甲胄,可一件不少地出现在你们两府在通州的私库之中!人证物证俱在,还有何话说?”

铁证如山,无可辩驳!朱恭枵雷厉风行,当即请旨。圣旨迅疾而至:涉案兵部主事、户部大使夺职下狱,抄没家产;两位伯爵罚俸一年,闭门思过;涉事管事交由锦衣卫严审;冒领物资限期追回!

消息如惊雷炸响京师!勋贵圈子瞬间炸开了锅。

“黄口小儿!安敢如此!”定远伯府内,老伯爵气得摔碎了心爱的青花茶盏,“查!查到我头上来了!断我财路,如杀我父母!这朱恭枵,分明是皇帝的一条疯狗!”

“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安远伯咬牙切齿,“清丈田亩那帮胥吏不是快到庄子上了吗?告诉庄头,给我闹!往大了闹!就说世子查军需是假,借机削夺勋贵、鱼肉百姓是真!把水搅浑!”

与此同时,文官集团内部暗流涌动。浙党魁首方从哲的私邸书房内,气氛凝重。

“这朱恭枵,手伸得太长了!”一位浙党给事中愤然道,“宗室世子,竟堂而皇之查办朝廷命官,插手部务!长此以往,置我士大夫于何地?置祖制于何地?”

方从哲老眼微眯,捻着胡须:“稍安勿躁。他查的是勋贵和几个小吏,暂时还没动到我等根基。皇帝用他,不过是一把刀,一把吸引火力的刀。我们且看东林和勋贵如何应对。不过…” 他话锋一转,语气转冷,“王绍徽刚调任考功司,位置还没坐热。告诉下面的人,都警醒些!账目、手脚,都给我收拾干净!这把火,绝不能烧到我们自己身上!”

东林党人则大多冷眼旁观。**星府邸的密室内,烛光摇曳。

“朱恭枵锋芒毕露,已成众矢之的。”一位清流御史低声道,“此乃好事!让他去和勋贵、和浙楚齐诸党撕咬,消耗皇帝的精力与威望。我等正好积蓄力量。”

“不错,”高攀龙接口,“新规束缚言路,然道统自在人心。联络江南诸书院,广发文章,痛陈新政之弊,尤以清丈扰民、宗室干政为要!要让天下士林皆知,是谁在败坏祖制,是谁在信用奸佞(孙传庭),祸乱朝纲!”

一场围绕舆论主导权的暗战,在士林清议间悄然铺开。

军略参赞房。

房间内气氛同样紧绷。杨涟面前摊着辽东舆图和几份零散且矛盾的情报,眉头紧锁。他融合了于谦武魂的刚毅目光此刻也透出深深的疲惫与焦灼。

“大人,派往广宁方向的探子回报,祖大寿将军所部正在艰难整补,士气尚可,但防线多处破损,亟需加固。建奴游骑活动频繁,似在试探。另,我们试图深入建奴控制区刺探宁远选址附近情报的探子…又失联了一个。”一名心腹低声禀报,声音带着沮丧,“东厂在辽阳的线人说…说他们自有章法,大人您要的关于广宁周边建奴新动向及渗透细作的情报,得等…等他们理顺了再报。满桂将军那边…对我们派去协查辽阳防务的人,态度…很冷淡。”

杨涟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笔架乱晃:“章法?什么章法!推诿!掣肘!广宁刚经历血战,祖大寿处百废待兴,建奴虎视眈眈,情报一刻也耽误不得!”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骆养性那边呢?锦衣卫监控的那几个广宁血战后态度暧昧的军官有何动静?”

“暂无确切异动,但…接触他们的人,似乎多了些,行踪也更诡秘。骆指挥使说,广宁战后人心浮动,甄别不易,且人手被抽调加强山海关及京师防卫,辽东方面…力有未逮。”

杨涟闭上眼,于谦武魂带来的浩然正气在胸中激荡,却撞上了无形的铜墙铁壁。总督情报,临机专断…陛下赋予的权柄,在盘根错节的旧势力和边将的本能排斥前,举步维艰。他拿起一份关于宁远周边地理水文的情报,这是目前唯一清晰且有价值的东西,还是袁崇焕手下斥候直接报来的。“传令,集中我们手头所有可靠人手,优先保障袁抚台宁远选址勘探!务必确保其安全及情报畅通!同时,想办法绕过东厂,直接与祖大寿将军处建立一条可靠的单线联系!广宁,不能再出纰漏!”

隔壁房间,徐光启正对着几份工部回文,脸色铁青。新式火铳(燧发枪)的关键击发装置需要一种特殊硬度的精铁,格物院库存告罄。工部回文:“此铁料需从佛山调运,路途遥远,且库房暂无存料,已行文广东布政使司采买,请格物院耐心候复。” 而山东“劝农格物分所”的齐党负责人送来的报告更是敷衍了事,只字不提红薯试种推广,反而大篇幅要求追加款项购买“上等农具”。

“无耻之尤!”徐光启气得胡须直抖,“火器研制乃国之重器,辽东将士翘首以盼,岂容如此拖延!山东分所,简直成了齐党的钱袋子!” 他提笔欲写奏疏弹劾,却又颓然放下。精力有限,朝中暗箭难防,此刻与齐党撕破脸,恐对正在攻关的火器项目更为不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乾清宫,夜。

朱常洛听完王安关于朱恭枵查案后续及勋贵反应的密报,又看了骆养性呈上的关于辽东流言、广宁现状及可疑接触的简报,最后拿起徐光启关于工部、山东分所问题的陈情条陈,只觉得一股邪火直冲顶门。

“好!都很好!”他声音冰冷,“勋贵要闹?那就让他们闹!传旨顺天府,清丈勋贵田亩的吏员,加派锦衣卫护卫!凡有聚众闹事、冲击官差者,无论何人指使,为首者立斩!胁从者枷号示众!朕倒要看看,是他们的脖子硬,还是朕的刀快!”

“陛下息怒。”孙传庭沉稳的声音响起,“勋贵反扑,意料之中。世子殿下这把火,烧得正是时候。此时宜稳不宜激。臣有一策:可将世子查获的、涉及浙党吏部文选司某员外郎收受保定皮货行贿赂的实据…‘不经意间’,泄露给都察院那位素与浙党不睦的齐党御史。齐党正愁无由头在吏部安插人手,得此把柄,必如获至宝,定会死死咬住不放。浙党为自保,必全力反扑齐党。如此一来,勋贵那头闹出的动静,反被这文官内斗给盖过去了。陛下只需坐观其斗,必要时稍加引导即可。”

朱常洛眼中寒光一闪,嘴角勾起一丝冷酷的弧度:“驱虎吞狼?好!就依孙卿之策!让齐党和浙党,先替朕把这潭水搅得更浑些!”

他疲惫地揉了揉眉心,目光落在徐光启的条陈上:“至于格物院…传朕口谕给工部尚书:三日之内,所需精铁若不能备齐,他这个尚书,就换能办事的人来做!山东分所…让‘影子’派人去查!查清账目,拿到实据!”

“臣遵旨!”孙传庭和王安齐声应道。

就在朱常洛心神俱疲之际,脑海深处,那沉寂的山河社稷图虚影,代表国运的相对明亮的光晕(24%)突然极其剧烈地、如同被无形重锤猛击般疯狂摇曳震荡起来!一股难以言喻的冰冷悸动与强烈不安瞬间攫住了他的心脏,仿佛有什么至关重要的根基,正被一股庞大而阴险的力量猛烈撼动!

朱常洛脸色骤然煞白,猛地捂住了心口,一股寒意直透骨髓,冷汗瞬间浸透了里衣。

“陛下?!”王安和孙传庭大惊失色,抢步上前。

朱常洛摆摆手,强压下那股心悸和眩晕,目光死死盯着眼前虚空,仿佛要穿透那无形的国运光晕,看清是什么引发了如此剧烈的震荡。辽东筑城的巨大耗费?勋贵文官的汹涌反扑?杨涟徐光启的艰难处境?黄台吉的毒计渗透?还是…某个尚未察觉的致命危机?

帝国的前路,在这京畿惊雷与边关烽烟的映衬下,因这骤然剧烈波动的国运光晕,显得愈发凶险莫测,迷雾重重。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