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持续数日的研讨会,如同一场剧烈的知识风暴。穿越者的宏观视野与古代顶尖学者的精深智慧激烈碰撞,迸发出无数耀眼的火花。大量具体改进方案被敲定,无数张草图被绘制出来,一个个看似异想天开却蕴含着巨大潜力的研究方向被记录下来,深埋于众人心中,静待破土而出。大明未来数十年的科技发展与工业化的种子,于此悄然播下。
正值政务倥偬之际,坤宁宫传来消息:皇后柳青瑶于泰昌二年正月十八日(1622年)凌晨开始发作。
朱常洛闻讯,立刻抛下所有公务,疾步赶往坤宁宫。产房外,他已能听到皇后压抑的痛呼声,心中顿时揪紧。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这个时代生育的高风险,各种可怕的念头不受控制地涌上心头。宫人们按旧俗设置屏风,焚香祷告,稳婆进出忙碌,却将他这位皇帝严格阻隔在外。
时间一刻刻流逝,朱常洛在殿外来回踱步,焦灼万分。他对那些古老的祈福仪式感到无力又不屑,此刻他只相信太医和稳婆的实际能力。这种现代人的无力感与古代帝王身份的束缚交织在一起,让他备受煎熬。他不断询问左右情况,心中默默祈祷,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与这个时代、与殿内那个正在为他承受巨大痛苦的女人之间,产生了最深切的联结。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响亮而健康的婴儿啼哭声终于从殿内传出,穿透了所有的焦虑与等待! “生了!皇后娘娘生了!是位皇子!”稳婆欢喜地出来报喜。
朱常洛猛地停下脚步,巨大的喜悦瞬间冲垮了所有紧张,他几乎要喜极而泣,不顾一切地想要冲进去。被宫人稍稍劝阻后,他很快被允许进入产房外间。看到皇后虽然疲惫虚弱却平安无恙,脸上洋溢着母性的光辉,他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哽咽:“青瑶!辛苦了!你立了大功!朕……我们有了嫡子了!”此刻,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只是一个经历了担忧、期盼而后狂喜的普通丈夫和初为人父的男人。他遵循“由”字辈且最后一字带木的宗室命名规则,亲自为皇子取名“朱由楧”,取“楧”木之坚实,寓意志向坚贞,成为国家栋梁。
皇室有后,国本已定!京师上下,一片欢腾。 三日后,宗人府、礼部依制上表,请立皇后嫡子为太子。
然而,风波骤起。部分官员,或出于传统观念,或与某些利益集团有牵连,竟以“皇子虽嫡,然陛下已有皇子由校、由检,年稍长,尤以由检聪慧仁孝,闻于中外,或更合储位”为由,暗中议论,试图制造波澜。
朱常洛对此早有预料,在朝会上毫不留情地驳斥:“荒谬!朕之嫡子,中宫所出,位居嫡长,名正言顺,合乎礼法祖制!由校志在格物,身体根基被毁,需静养;由检虽聪颖,然年纪尚幼,岂可相提并论?尔等妄议,莫非欲效前朝旧事,再启国本之争,乱朕家国,动摇社稷不成?!”
他深知必须快刀斩乱麻。一方面,他坚决否定了所有异议,明确表态立嫡子之心无可动摇。另一方面,他迅速颁旨,晋封次子朱由检为“定王”,赐予豪华府邸,遴选天下硕儒良师为其授业,恩赏有加,既示隆宠,也明确其藩王地位,断绝某些人的非分之想。对于长子朱由校,因其志趣独特且身体仍需调理,朱常洛给予其更大自由空间,允其继续专注于格物之学与工程技艺。
在皇帝如此强硬且明晰的态度下,加之孙传庭、杨涟等实权重臣的坚决支持,以及皇嫡子诞生的普天同庆氛围,立太子的微弱风波迅速平息。泰昌二年二月初,朝廷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册封大典,皇嫡长子朱由楧被正式册立为大明皇太子。
喜欢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请大家收藏:()朕听说,你们叫我大明一月皇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