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 > 第270章 镜中乾坤

晨光熹微,透过周家小院新换的窗纸,柔和地洒在堂屋的榆木方桌上。

桌上摆着几样简单的清粥小菜,一碟翠绿脆爽的腌黄瓜,还有几个热腾腾的杂粮馒头。

粥香、米香、面香混合着晨露般清新的空气,氤氲出一室难得的宁谧与安稳。

周平安夹起一块腌黄瓜,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堂屋里格外清晰,放进父亲周守业碗里。

“爹,尝尝这个,小翠新腌的,脆得很。”

周守业布满风霜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意,眼角细密的皱纹舒展开来。

他夹起黄瓜送入口中,细细咀嚼着,感受着那份家常的咸鲜脆爽,目光却慈爱地落在儿子身上,仿佛怎么也看不够。

这个曾经让他日夜忧心如焚的痴傻儿子,如今已是清河县的天,是撑起一方安宁的柱石。

他的眼神里有欣慰,有骄傲,更有一种历经沧桑后对这份安宁的无限珍惜。

“平安啊,”周守业放下筷子,端起粗陶碗喝了口温热的粥,声音带着老父亲特有的温和,“看着你如今这般出息,爹心里踏实了。只是这家里,终究还是少了点热闹气儿。”

他顿了顿,目光有意无意地扫过旁边侍立着、正悄悄给周平安添粥的小翠,又落回儿子脸上:

“你也老大不小了,爹像你这般年纪时,你娘都怀上你了。这成家立业,立业你做得顶好,可这家……是不是也该考虑考虑了?”

“爹不求什么高门大户,只要姑娘家品性好,能知冷知热地照顾你!”

小翠添粥的手几不可察地微微一抖,随即飞快地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像受惊的蝶翼般颤了颤。

她悄悄瞥了周平安一眼,脸颊飞起两朵不易察觉的红云,又迅速低下头,只盯着自己的鞋尖。

那模样,灵动中带着几分羞怯,像只晨光里沾了露水的小鹿。

周平安差点被粥呛到,连忙放下碗,有些无奈又带着阳光般的笑意看向父亲:

“爹!您老怎么又提这个了?眼下清河县百废待兴,工坊、新军、商税、防御……桩桩件件都压在心头。”

“暗处的刀悬在头顶,不知道背后有多少眼睛死死盯着我们,这时候哪有心思成家?”

他拿起一个馒头,用力掰开,露出里面暄软的面芯,语气斩钉截铁,带着少年人独有的锐气与担当。

“等咱们把敌人打疼了,把可能存在的坏人爪子剁干净了,等把清河真正打造成一个金汤铁桶、百姓安居乐业的地方!”

“到那时,山河安定,海晏河清,再给您娶个十全十美的儿媳妇,生一堆大胖孙子孙女,让您老天天乐得合不拢嘴!现在啊,您就安心享福,看着儿子怎么把这片天撑起来!”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上,剑眉飞扬,星眸璀璨,那份自信与坚定,仿佛能驱散世间一切阴霾。

“噗嗤!”

小翠忍不住笑出声来,清脆如银铃。

她连忙捂住嘴,一双杏眼弯成了月牙儿,灵动地转着。

“老爷,您听听少爷说的!十全十美?还要生一堆?少爷这心气儿可高着呢!不过少爷说得对,现在咱清河多忙啊!”

“玻璃厂那边听说又弄出新花样了,酒坊天天往外运‘燎原’,新军营那边号子声震天响,少爷哪能分心呢!”

她一边说着,一边手脚麻利地收拾着桌上的空碗碟,身影轻快得像只穿梭在晨光里的小燕子。

周守业看着儿子那意气风发的样子,再看看小翠那活泼灵动的劲儿,心头那点催婚的念头也被冲淡了不少。

他无奈地笑着摇摇头,端起茶杯呷了一口:“你这孩子!行行行,爹说不过你。爹就是看着你太累了,想有个人能贴心贴肺陪着你。”

“不过你说的也对,这乱糟糟的世道,没个安稳,成了家也是拖累人家姑娘。爹就等着,等着看你的‘山河安定,海晏河清’!”

语气里,是满满的信任与支持。

“爹,您就瞧好吧!”

周平安自信满满地一笑,也端起茶杯,和父亲碰了一下。

父子俩相视而笑,温暖的亲情在袅袅茶香中流淌。

吴管家一直安静地侍立在一旁,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此时才适时地开口:“老爷,少爷,说起工坊,玻璃厂那边进展神速。莫光、莫澈师傅派人来说,新一批琉璃镜的成色比上批还好,损耗也降了。”

“还有那‘燎原’酒坛,用新法烧制的陶坯,釉色更匀,火漆封口也更牢固了。”

他言语间满是欣慰,周家的产业,在他眼中如同精心呵护的幼苗,正茁壮成长。

“好!吴伯辛苦了。”周平安点头,“莫光他们是个人才,这烧窑的本事,真是绝了。”

“对了,造纸厂那边莫恒也来信了,说新浆池启用后,纸张的柔韧度提升不少,产量也上来了。等咱们的‘清河周报’彻底铺开,这纸的需求量可就海了去了。”

一家人正其乐融融地谈论着清河县的点点滴滴,谈论着那些充满希望的工坊和新军,仿佛外面的风刀霜剑都被这小小的院落隔绝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请大家收藏:()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时,一阵急促却刻意放轻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停在院门口。

“少爷!少爷!”

来人声音压着兴奋,正是莫光。

他穿着一身崭新的、深蓝色的粗布工作服,左胸口位置还用白漆清晰地印着两个大字——“玻璃”。

他脸上带着长途奔跑后的红晕,额角还挂着细密的汗珠,但一双眼睛却亮得惊人,手里紧紧攥着两个用厚绒布仔细包裹着的圆形物件。

“莫光?快进来!吃了没?”

周平安放下茶杯,招呼道。看莫光这模样,定是有好消息。

莫光几步跨进堂屋,也顾不上行礼,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少爷!成了!成了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将手里裹着厚绒布的东西放在桌上,一层层揭开。

两片晶莹剔透、打磨得光可鉴人的玻璃圆片露了出来。

一片中间微微凹陷,边缘略厚,是个凹透镜;另一片则是中间凸起,边缘渐薄,是个凸透镜。

阳光透过它们,在地上投下清晰而奇特的光斑。

“少爷请看!”

莫光拿起那片凹透镜,又拿起那片凸透镜,将它们小心地叠在一起,对着窗外远处的一棵树。

“按少爷给的图纸和原理,前日第一对就做出来了!但小的没敢立刻报喜,生怕是运气。这两日带着几个手最稳、眼最尖的学徒,仔细梳理了流程,定下了标准手法,反复试验改良!”

“现在啊,咱们玻璃厂那片专门负责透镜的工区,七个熟练工,每人每天都能稳稳当当地打磨出十片这样的凹镜,再加十片凸镜!效率还在提升!小的这才敢来报喜!”

莫光的声音充满了工匠特有的自豪与成就感。他不再是那个在墨家秘境里沉默钻研的墨家子弟,而是清河玻璃厂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

“好!好!好!”

周平安猛地站起身,连说了三个好字!

他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几步走到桌边,拿起那两片光滑冰凉的镜片,对着光线仔细查看。

镜片纯净无瑕,曲率精准,边缘打磨得极其圆润,没有一丝崩口或划痕。

这工艺,放在他前世,也绝对是合格线以上的水准!

“莫光!你立了大功了!”

周平安用力拍了拍莫光的肩膀,力道之大让莫光一个趔趄,脸上的笑容却更灿烂了。

“走!带我去玻璃厂看看!我要亲眼看看咱们的‘千里眼’是怎么诞生的!”

他转头对父亲和小翠道:“爹,小翠,你们慢用,我去趟玻璃厂!”

“去吧去吧!正事要紧!”

周守业笑着挥挥手,看着儿子风风火火的背影,满眼都是骄傲。

小翠则踮着脚,冲着周平安的背影脆生生地喊:“少爷!中午想吃什么?小翠给您留着!”

“都好!”

周平安的声音远远传来,人已经和莫光快步走出了院门。

…………

玻璃厂坐落在远离清河县城喧嚣的后山脚下,几座新起的、带着巨大烟囱的砖窑矗立着,冒着淡淡的青烟。

还未走近,一股混合着高温、熔融玻璃和煤炭燃烧的独特气息便扑面而来。

厂区内划分得井井有条,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熔炼区:

巨大的坩埚炉烈焰熊熊,赤膊的汉子们喊着号子,用长长的铁钎搅拌着炉内橘红粘稠、如同岩浆般的玻璃液。

热浪滚滚,汗水在他们古铜色的脊背上流淌,反射着炉火的光芒。

平板与镜面区:

旁边是压制平板玻璃和制作琉璃镜的工棚。

烧红的玻璃液被倾倒到平整的铁板上,巨大的金属辊子轰隆隆地碾过,压成厚薄均匀的平板。

冷却后被抬到一边,由另一组工人仔细地切割、打磨、抛光,再覆上水银锡箔,最终变成一面面光可鉴人的琉璃宝镜。

工人们专注地打磨着镜面边缘,动作沉稳而熟练。

吹制区:一个相对独立的角落,几个年轻工匠正满头大汗地尝试着吹制技术。

一根长长的铁管探入小坩埚,蘸取一小团熔融的玻璃液,鼓起腮帮子用力吹气。

玻璃液在另一端膨胀、变形,有的勉强成了个歪歪扭扭的瓶子,有的则直接炸裂开来,惹来同伴善意的哄笑和老师傅的指点。

虽然艰难,但每个人眼中都闪烁着探索的光芒。

透镜工区:

这里安静许多,七名工匠有四男三女,他们各自坐在特制的工作台前。

工作台上有固定好的、缓慢旋转的砂轮和抛光轮,旁边堆放着切割好的、厚薄不一的玻璃圆坯。

他们神情专注,眼神锐利如鹰,手指稳定而灵巧地操控着玻璃坯体,脚下踩着控制踏板,在旋转的磨盘上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和力度,进行着精细的粗磨、精磨、抛光。

旁边整齐地摆放着他们今日的成果——一堆堆分门别类、打磨光滑的凹透镜和凸透镜。

阳光透过高窗落在那些晶莹的镜片上,折射出七彩的光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请大家收藏:()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原料区:

更远处,是堆积如山的石英砂、石灰石、纯碱等原料,以及成堆的煤炭。

负责配料的工人推着小车穿梭其间,将精确配比好的原料运往熔炼区。

整个玻璃厂,如同一架庞大而精密的机器,每一个部件都在高效运转,充满了工业的力量感与生命的活力。

周平安的目光扫过这片繁忙景象,尤其是在那些尝试吹制、被热浪熏得满脸通红的年轻工匠身上停留片刻,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这些技术,对他们而言是全新的挑战,每一步都浸透着汗水甚至血泪。

但他更看到了他们眼中的执着与希望。

“少爷,这边!”

莫光引着周平安来到透镜工区。

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脸上还带着稚气却眼神格外沉稳的少年学徒,正小心翼翼地捧着一个东西过来。

那是用一截打磨光滑的竹筒制成的简易单筒望远镜。

竹筒两端,用特制的树胶牢固地镶嵌着两片玻璃镜片——前端是稍大的凸透镜,也就是物镜,后端是较小的凹透镜,也就是目镜。

竹筒外表还用细麻绳密密缠绕加固,显得古朴而实用。

“少爷,您试试?”

少年学徒有些紧张,又带着期待,将望远镜递给周平安。

周平安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激动,接了过来。

入手微沉,竹筒温润。

他学着前世的样子,闭上一只眼,将目镜一端靠近右眼,左手稳稳托住筒身,对准远处厂区边缘了望塔上飘扬的、绣着“周”字的红旗。

视野瞬间被拉近!

了望塔上木板的纹理清晰可见,旗杆上细微的裂纹,甚至旗面上“周”字刺绣的针脚走向,都分毫毕现!

仿佛那塔楼就在眼前十步之内!

他微微移动镜筒,扫过远处山峦的轮廓,山石树木的细节同样纤毫毕现,层次分明!

这清晰度,这视野,比起他前世用过的普通民用望远镜,竟丝毫不逊色!

甚至因为镜片纯净度极高,畸变控制得极好,视野边缘的清晰度还略有胜出!

“好!好一个千里眼!”

周平安忍不住大声喝彩,声音在相对安静的透镜工区回荡,引得所有工匠都抬起头,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了不起!莫光,了不起!各位师傅,你们都了不起!”

他放下望远镜,目光灼灼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工匠,尤其是那个制作望远镜的少年学徒,

“这镜片的光学性能,这筒身的加工精度,完美!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周平安拿起那具竹筒望远镜,如同抚摸着绝世神兵,感慨万千:

“有了此物,我军哨探便如生千里之目!敌寇动向,山川险阻,尽收眼底!这……这是战场上决胜千里的利器啊!”

周平安看向莫光,语气陡然变得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军令口吻:

“莫光!听着!”

“第一,立刻全力开动,生产合格的凹透镜和凸透镜!原料、人手,优先保证透镜工区!”

“第二,立刻组建‘千里眼’制作小组!就按这个标准,不,要做得更精良、更耐用!”

“用最好的竹筒或硬木做筒身,镜片固定要绝对牢固,密封要做好,防止水汽灰尘!同时刻上编号!”

“第三,装备序列,按我上次要求,最高优先级!”

周平安的声音冷冽而清晰,带着铁血杀伐之气。

“我军新军,所有排长以上军官,必须人手一具!

所有边防了望塔、烽燧哨位,必须配备!赵癞子所辖‘国安部’核心情报刺探人员,必须配备!

此乃军国重器,制作、发放、登记、保管,必须建立严格档案,责任到人!若有遗失损毁,军法从事!”

一连串的命令,如同重锤敲打在每一个人的心上。

透镜工区的工匠们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脸上的自豪感被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取代。

他们手中的镜片,不再是晶莹的玻璃,而是关乎袍泽性命、清河存亡的利器!

“是!大人!……是!营长!保证完成任务!”

莫光挺胸抬头,声音洪亮,眼中燃烧着熊熊火焰。

那少年学徒更是激动得满脸通红,用力攥紧了拳头。

周平安满意地点点头,目光扫过那些正在精心打磨镜片的工匠,最后落回莫光脸上,语气缓和了些许,带着期许。

“至于那能窥探微观世界的‘显微镜’……先记下,不急于一时。等咱们把这千里眼装备齐全了,把眼前的可能有点敌人打退了,打怕了!再集中力量攻克它!”

“那时,咱们清河,不仅能看千里之外,更能察秋毫之末!那才是真正的洞悉万物!”

周平安举起手中的竹筒望远镜,再次望向远方。

阳光透过高窗,落在他年轻而坚毅的侧脸上,落在那具凝聚了智慧与汗水的“千里眼”上,仿佛为这杀伐的利器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希望之光。

镜片之中,远山的轮廓清晰而冷峻。

镜片之外,无形的烽烟已在海天之际悄然凝聚。

喜欢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请大家收藏:()智霸大夏:从地主傻儿到开国大帝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