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 第33章 死里逃生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第33章 死里逃生

作者:疏屏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0 19:11:08 来源:全本小说网

苏北的八月,太阳像一盆火,烤得大地热浪袭人,麦秆的焦香在田野间翻滚,打在人脸上火辣辣地。栀兰找到熟人把信捎给要同路去东北的老乡,和他约定八月十六号中午在青口火车站会合。

动身的头一天晚上,月光像碎银般洒在青石板路上。栀兰踩着露水去了二叔家,跟嘉满确定了明天的行程,也跟二叔和婶道个别。

“明天卯时三刻动身。” 二叔吧嗒着旱烟袋,烟锅里的红光映着他眼角的皱纹,“听说民兵队增加了岗哨,走西头狗娃家屋后的芦苇荡,能避开三道明哨。晌饭前就能赶到青口,歇一歇就正好坐下午三点半这趟火车。

婶子突然抓住栀兰的手,掌心的老茧擦过她手腕,像晒干的丝瓜瓤。这位一辈子没出过远门的农妇张了张嘴,却只挤出半句话:“走出去那么远,不知道我......” 话没说完,眼泪已砸在栀兰手背上。

“放心吧婶子,我到了东北安顿好了,就回来看你们。”

八月份是苏北最炎热的季节。早上天还没亮,桅兰就挎着两个大包袱放到了嘉满的单轮小推车上。

佳蓉把车两侧的架子上铺好了被子,叫嘉湛和佳葵把正在睡觉的逸卿和牧洲抱出来放在上面。

公公站在旁边,瞅着两个熟睡的孙子抹眼泪。

二叔跟婶子也悄悄过来了。栀兰拉着婶子手,娘两个都掉下了眼泪。二叔小声地叮嘱嘉满和嘉渝两兄弟:

“走路精神头要够用,走到岔路口先摸准了情况再朝前走,不能光低着头赶路。”

嘉满见一切都准备好了,摆了摆手暗示大家不要出声,赶紧回屋。和嘉渝推着小车先出了门。

栀兰强忍着哭泣,领着英桂急忙跟了出去。大家谁都没敢说话,但都在默默地流着眼泪。

手推车是单轮的,一般人驾驭不好,但在嘉满的手里却灵活轻便,任由他起伏摇摆健步如飞,小车稳稳当当像个被驯服的牲口。

会推车的人都知道,推着它,速度越快车就越平稳。嘉满和嘉渝都是推车的好手,他两个人换着推,中午就应该能赶到青口。

到底是二十岁的大小伙子,嘉满推着小推车几步就悠起来,跑的飞快,把嫂子和英桂拉下几百米远。英桂攥着栀兰的衣角,一路小跑在后面紧跟着。

突然,英桂用力拉一下栀兰的衣襟,“姐姐快看,是不是他俩?怎掉头回来了?”栀兰从出了门心情就一直不好,只顾低头抹着眼泪,没注意到前面的情况。

听英桂这么说,她看清楚了,正是嘉满和嘉渝,他们正推着车往回跑。栀兰立刻就反应过来了,拉着英桂就朝娘家的方向走。

这条路是她们去县火车站的必经之路,原来村里早有防备,安排了民兵在这里设了关卡。

嘉满眼疾腿快,发现情况不对,远远地掉头就往回走。亏得出来早,要是天亮以后,肯定就走不掉了。

嘉渝看明白了嫂子的意图,跟了上去。他们改走北路,绕弯到临沂,经过东海,再去青口上火车。

好不容易绕过岗哨,日头已升得老高。单轮车在土路上颠簸,车轴发出 “咯吱咯吱” 的呻吟。

嘉渝的体力赶不上嘉满,还没走出去多远,汗水就顺着脖子往下淌。粗布短衫贴在背上,晒得黝黑的脖颈上泛起一层盐花。

到东海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了。栀兰已经精疲力尽,小英桂的两只脚也打起了水泡。

午后的东海县城像个大蒸笼,青石板路被晒得发烫。栀兰靠在一家米店门口,嚼着嘉渝买来的杂面馒头,碎屑落在逸卿的衣襟上。

牧洲早已饿得哭闹不止,小拳头攥着栀兰的衣襟,指甲在她锁骨处抓出几道红印子。

“嫂子,就在这儿住下吧。” 嘉渝抹了把额角的汗,喉结上下滚动,“前面还有二十里山路,孩子们受不了的。”

栀兰她抬头望向天边,云层堆得极厚,像是随时会落下暴雨。栀兰想了想,“还是走吧,只有到了青口,才算把握。”

英桂突然指着街角的茶水摊,声音里带着惊喜:“姐姐,那边有卖酸梅汤的!” 栀兰这才注意到妹妹嘴唇干裂得渗血,连忙摸出几毛钱。

“别乱花钱,留着买车票。”嘉满说着,从怀里掏出个铁皮罐子,里面是早上灌的井水,水面上还漂着两片野菊叶。

晚上五点多钟,他们一行六人终于赶到青口火车站。栀兰远远望见 “青口站” 三个褪了色的大红字,心跳突然加快。

站前广场上挤满了人,扛着麻袋的脚夫、抱着孩子的妇人、穿着中山装的教书先生,人声鼎沸中混着劣质烟草和汗酸的味道。

嘉渝叫嫂子看孩子,自己跟嘉满去了卖票口。嘉渝挤进售票处,人群像海浪般推搡着他们。

“大嫂子!”嘉满的声音里带着狂喜,“今天这趟火车晚点了,还有五十多分钟才进站,这是车票。”

他手里攥着两张印着 “青口 — 沈阳” 字样的车票,日期栏的红戳子盖得歪歪扭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栀兰和她的儿女们请大家收藏:()栀兰和她的儿女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栀兰接过火车票的那一刻,她激动得鼻子一酸,眼睛红了。“天无绝人之路啊”。

“到火车上千万莫忘了补票,直接补到‘缸窑沟’。”嘉渝加重了语气。

这时,“老乡” 也找到了他们。本来还指望这个“老乡”路上能帮上点忙,叫嘉满和嘉渝早点往家返。

可是一见这个“老乡”的面,嘉满和嘉渝互相看了一眼,也坐了下来。

他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瘦得皮包着骨头,裤脚短了三寸,露出踝骨上的冻疮。他缩着脖子站在检票口旁边,看见栀兰的时候慌忙点头,却把手里的搪瓷缸子碰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小老乡长得又瘦又小,个子还没有自己高。栀兰心想,看他那缩手缩脚的样,“这哪是搭伴,这是叫她给带着呀。”

逸卿饿了,指着街角的烧饼摊哭闹起来,嘉满赶紧挤过去买了两张烧饼叫嫂子带车上吃。

金黄的饼面上撒着芝麻,还冒着热气,逸卿一看大饼乐了。他接过来刚咬了一口,一个疯疯癫癫蓬头垢面像个叫花子一样的男人,不知道从哪里突然冒了出来,他二话没说,一把抢走了逸卿手上的饼。

如果不是看他用两腿走路,没有人会相信他竟然是个人,他简直就没个人样。

他的头发结成毡片,脸上糊黑乎乎的烂泥巴,不知道是故意抹的,还是太长时间没洗脸脏的。

他嘴歪眼斜嘴角淌着黄脓般的涎水,黄脓鼻涕一直挂到下巴上,破棉袄上沾着不知多久的饭渍。整张脸烂眼糊瞎的,就像一堆猪屎,叫人一看就恶心。

嘉渝攥紧了拳头想冲上去,却被栀兰一把拉住。她看见男人腰间别着根木棍,一头缠着带血的布条。

嘉满说,这种人叫“欻把子”,专门趁人不注意的时候,当面抢东西吃。

这个伙计害怕几个大人去把饼抢回去,对着大饼又是吐唾沫,又是抹鼻涕,把逸卿气得坐在地上哇哇哭。

晚上七点多钟,火车终于停靠了,站台上的人群像是被捅了窝的马蜂“嗡”地一下涌了过去。

栀兰紧紧护着两个孩子,感觉自己被人流推着往前涌,脚尖几乎沾不到地。嘉满和嘉渝像两座铁塔般挡在前面,用肩膀撞开挡路的人,手臂上青筋暴起。

“跟上!” 嘉满回头大声喊着,栀兰被人踩掉了一只鞋,赤脚踩在碎石子上,也没感觉到疼。终于挤上车厢时,牧洲的小褂被扯开了,露出粉嘟嘟的小胸脯。

幸亏嘉满和嘉渝没走,不然就凭她们几个人,根本就上不去车。

车厢里闷得像个蒸笼,汗味、脚臭味、劣质头油味混合在一起。车上哪有座位呀,过道里人挨着人,想走动都很困难。

有的坐在行李上,有的靠在椅背上,有人还躺到了座位底下。

栀兰将两个包袱铺放在过道中间,和英桂一人抱着一个孩子坐下。好歹能坐下来歇歇脚了。

“亏了这两个大包袱了,要是站一路还不得累死俺们呀。”栀兰笑着跟人家说。

想想刚才挤车的样子,简直是死里逃生。那哪是挤车呀,都跟拚命似的,每一个人都豁出命一样地往上冲。

火车缓缓启动,栀兰透过车窗看见站台上的嘉满和嘉渝正在朝他们挥手,身影越来越小,一闪就不见了。

她低头看看怀里的孩子,逸卿已经睡着,嘴角还沾着烧饼渣。牧洲攥着她的一根手指,小手掌热乎乎的。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衣襟里的车票。

喜欢栀兰和她的儿女们请大家收藏:()栀兰和她的儿女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