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 第50章 挣外快

栀兰和她的儿女们 第50章 挣外快

作者:疏屏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30 19:11:08 来源:全本小说网

“这几年我除了带小孩,多数时间都给大伙帮忙了。今年我得想办法干点啥,手里怎么也得攒点钱好给嘉湛办喜事啊。”

嘉濠也赞同地说,“嗯,两个小的也都能撒开手了,除了上班咱俩得琢磨挣点外快。”

“可是二队就这么个小地方,走多远都见不着一个人,除了上班还能干啥么呀?”栀兰有点怀疑。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你别看这小队不大,也是要山有山,要水有水,算得上是块风水宝地了。你以为‘挖金鳖’是白叫的呀?”嘉濠笑了。

“那你想干点啥呀?看我能不能帮上你?”以栀兰对嘉濠的了解,他心里应该是有打算了。

“这几天我就琢磨着,想去看看前面的河里有没有鱼。要是真有鱼的话,俺就有钱赚了。“

”河水那么大,浅的地方也有半人多深,我觉着也应该有鱼。”栀兰也赞许道。

下第一场雪之后,河面上结了一层薄冰。嘉濠踩着冻硬的枯草来到岸边,鞋底与地面摩擦出细碎的声响。

他蹲在河套边的土沿上,用冰镩子敲开一块冰面,河水在冰层下泛着幽蓝的光,像一块被揉皱的绸缎。他断定:“河里肯定有鱼。”

他用棍子往下探了一下,冰层太薄,不到十二月份还是经不住人,他收拾起工具就回家了。

“我明天去买点网线结个小绞网,等上大冻以后,穿个冰窟窿先捞几下试试,要是有鱼的话,再结个大网。反正现在也农闲,这点事一早一晚就干了。”

“行,你买回来线我帮你。小时候去海头(县),我在海边看过人家结网,现在还记着呢。”对嘉濠的决定,栀兰从来都是无条件地支持。

竹制的梭子在栀兰指间穿梭,嘉濠坐在旁边帮她扶着绞网的外框,几个孩子像看电影一样,盯着栀兰的手。

没多大功夫,一张用白网线织成的小鱼网就完工了。健斌举着绞网在地上转着圈,嘴里不停地喊着“大笊篱、大笊篱。”,嘉濠笑着告诉他,“它叫绞罗网,是捞鱼用的工具。”

“爸爸,我也要跟你去捞鱼!”健斌一听捞鱼,直嚷着要去。

“好,等天暖和了,我就带你们去捞鱼。”

冬至那天,天还没亮透,嘉濠带上冰镩子,叫上哥哥、福元、德禄四个人一块来到门前的那条河上,他们小心翼翼地在冰面上凿了一个冰窟窿。

把事先泡好的豆饼放在网里,然后慢慢地地把网从洞口伸到水里,过了一会儿,哥哥往洞口看了看说,“差不多了吧?”

嘉濠也一直观察着水里的动静,他看到水面冒了几个小水泡,跟大伙点了一下头——收网。

德禄迫不及待地拎着水桶,眼睛紧盯着冰窟窿。三个人轻轻地往上提着,到了洞口一点一点地把网拉了上来。

好家伙!小绞网里大大小小的鱼挤成了一个大球。

“哎呀!这么些鱼呀——”德禄兴奋地大喊大叫。

”嘘——“嘉濠给德禄打了个手势,叫他不要声张。

谁都不知道这河里到底有没有鱼,今天就是来试一试,没想到只打了一网就把水桶快装满了,哥四个兴高采烈地回家炖鱼吃去了。

他们吃完饭赶紧又返回河套。为了避人耳目,这次他们没带水桶,夹着两条麻袋就来了。

这回有经验了,他们两个人一伙,一共凿了四个冰窟窿。

当第四个冰窟窿凿开时,天已经大亮了。嘉濠往绞网里撒了把豆饼,豆香混着河水的腥气在冷空气中散开。

德禄趴在冰面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洞口:"咋还没动静?是不是鱼都睡着啦?"

"别急,鱼比人都精,有一丁点动静它都不靠前。" 嘉濠耐心地说。

“姐夫,这回我来,让我也过把瘾。”德禄急得直搓手。

嘉濠把绞网的木头把递到德禄的手里,嘱咐他:“鱼来了不用慌,轻轻地往上拉,叫它没有感觉。”

忽然,洞口的水面泛起了几个水泡,嘉濠压低了声音,"来了。"

德禄的手一哆嗦,差点把绞网掉进水里。嘉濠屏住呼吸,赶紧跟他一起往上拉网,网线破水而出时,带出一串晶莹的水珠,在晨光中折射出七彩光斑。

"我的个娘嘞!" 德禄学着山东人的口音惊呼出声,只见网里挤满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鱼,鱼鳞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德禄赶紧把麻袋铺在洞口边上,两个拎着网底往下一倒,几条大鱼的尾巴拍打在冰面上,溅起细碎的冰碴。

最大的那条黑鱼有一尺多长,看样子有两三斤重,尾巴扫得德禄的裤脚全是水。

最小的鱼也有巴掌长,刚一倒出来的时候都活蹦乱跳地,好像能钻进水里似的,眨眼的工夫,就不动弹了。

小鱼刚消停,几条大鱼扭了几下也不动弹了。

“趁着早上没有人出来,咱再打几网。”哥哥和福元那边也正兴致勃勃地看着刚倒在麻袋上的鱼。

当第一缕阳光照亮冰面时,麻袋上面的鱼都已结结实实地冻成了“鱼棍”,拎起来时,鱼尾还保持着摆动的姿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栀兰和她的儿女们请大家收藏:()栀兰和她的儿女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几天后,队里安排德禄趁年前上大冻路面好走,抓紧把一冬天的煤拉足,他每天都要起早,没有办法出来了。

哥哥在马队当了畜牧队长,每天起早贪黑地忙着工作。福元也去了食堂当厨师长,更没有时间了。

嘉濠一个人每天早上都去捞几网。到家之后把大鱼挑出来分给哥兄弟几家吃,小鱼就拉到矿上卖钱。

他搭德禄的车把鱼捎到缸窑沟表姐家,叫他们帮忙给卖了。一个冬天下来,基本上每隔十天半个月就能卖两麻袋。

栀兰的表姐、表哥,还有嘉信大哥他们,是在七台河特区(县级)刚刚成立的时候,通过市里国营煤矿招工过来的。

他们刚来的时候,底子空,再加上市里的粮食供应特别紧张,而且粗粮多细粮少,栀兰和嘉濠就想方设法地从口粮里攒点白面,豆油,粮票,冻豆腐什么的贴补他们。

他们对栀兰和嘉濠的事也都特别地上心,东西放到他们那里,比自己去卖都放心。

开春之后,嘉濠把菜园里大部分地方腾出来种上黄烟,烟叶长得疯快,到了夏天,大叶子像南方的芭蕉叶那么大。

种烟是个力气活。大热天,他俩下了班就钻进烟地里打烟叉,打完一垄满脸淌汗,浑身跟水洗了似的。

等烟叶见黄,把叶子掰下来用绳子编成一大串一大串地,挂起来晒干,烟叶串子重得两个男人抬着都吃力,栀兰天天跟嘉濠一样地干。

“栀兰真能吃苦,比男人都能干。”从门前路过的人看见了都这样说。

晚上,栀兰把箱子里那个装钱的小袋子拿出来一数,“我的老天爷唻,攒这么多了,看起来鱼跟黄烟都没少卖呀。”

“足够用了,一年没白干。“栀兰尝到了挣外快的甜头。

嘉濠半开着玩笑说,”革命尚未成功,咱俩继续努力。”

“继续努力!”栀兰也笑着应和着。

晚上,嘉濠靠在火墙上,给孩子们讲完故事,自己又开始琢磨了:

到三九天还有两个来月,要是干呆着,得损失多少钱哪。

他跟栀兰说,“我跟俺大大学过编各种菜蓝子,来东北没看见有这些东西,编好了估计能好卖,不行咱试试?”

“我怎就没发现你有不会的东西呢?”栀兰的语气里带着满满的赞赏和钦佩。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安下心来想学,哪有学不会的。“

在嘉濠的眼里,还真是没有什么事能难倒他的。

他找了把柴刀,天刚亮就到山上割落地苕条去了。看着一根根笔直的苕条嘉濠的心里别提多爽快了。他从院子里挪进来一个大号的水缸,填满了温水,就把两大捆苕条全泡在里面了。

晚上回来一摸,硬邦邦的苕条全都变软了。嘉濠用自制的劈条子的小工具,一根苕条正好劈成三瓣,劈开的苕条批子软得像皮筋那么听话,手工编筐工程就这样开始了。

嘉濠先给逸卿和筱媛做示范,用三棱的小木镩子轻轻松松地把苕条均匀地劈成了三根批子。

嘉濠教栀兰怎么打底,怎么收口,逸卿一看挺简单,自己也跟着编上了,没想到他一上手比栀兰编得还好,一家人干得热火朝天。

公公一看这边这么热闹,也加入了编筐队伍。老人坐在炕沿上,布满老茧的手指灵巧地翻动着苕条,不一会儿就编出一个精巧的小花篮。

慧婕抱着花篮就不撒手,说要装她的 "宝贝"—— 其实就是几张糖纸、烟盒纸、火柴盒,还有一个“小嘎啦哈”和几块白石子。

在公公的指导下,各式各样小巧可爱的菜篮子,拿到市里供不应求,成了抢手货。

"鱼128块,黄烟187块,篮子53块......" 嘉濠拨弄着算珠,”彩礼,酒席,两套行李,再一人做一身新衣裳......"

他忽然停住,看着栀兰,"剩下的钱,给你买一身衣裳吧,你天天给人家做衣裳,自己都没件象样的衣裳。"

栀兰摇头:"不用不用,我这衣裳都挺好,喜事上人家也不看我,我穿得干干净净就行了。"

喜欢栀兰和她的儿女们请大家收藏:()栀兰和她的儿女们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