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54章 通语传声,稚子初心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第54章 通语传声,稚子初心

作者:汐月砚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09:17: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通语书》编成那天,太子特意让人用混纺布做了个锦盒,将第一本誊抄本送到坤宁宫。封面是沈清辞亲手题的字,用的是西域的金粉,在阳光下闪着柔和的光——“天下同言”。

“父皇母后,您看这编排,”太子翻开书页,指着里面的图画,“左边是中原话,右边是西域语和北疆语,下面配着画,比如‘吃饭’,就画着一桌饭菜,孩子们一看就懂。”

沈清辞拿起书,指尖划过“朋友”两个字,旁边对应的西域语发音标注得清清楚楚,下面画着两个孩子手拉手的样子,像极了小皇孙本子上的涂鸦。“编得好,这样就算不识字的人,看着画也能明白几分。”

萧煜翻到“和平”那一页,画的是中原的商队和西域的驼队在驿站交换货物,笑容满面。“这两个字,要让天下的孩子都记住。”他说,“比‘战争’好懂,也比‘战争’温暖。”

《通语书》很快传遍天下。同源堂的课堂上,中原学子和西域少年跟着先生一句句念:“你好——”“谢谢——”“我们是朋友——”;北疆的毡房里,牧民们围着识字的先生,指着书上的图画学说话;江南的织坊里,沙狼的绣娘和中原的织工一边干活,一边用刚学会的通语聊天,虽然磕磕绊绊,却笑得格外开心。

小皇孙成了《通语书》的“小宣传员”。他拿着书跑到西域学馆,教阿木的妹妹说“胭脂茄”;又跑到御马监,跟北疆来的马夫学“汗血宝马”的北疆说法,学得舌头打结,逗得大家直笑。

“奶奶,”他拿着书跑回坤宁宫,献宝似的指着其中一页,“您看,‘海棠花’的西域话是‘喀拉库姆的星辰’,真好听!”

沈清辞笑着摸摸他的头:“是很好听。语言不一样,但看到的美是一样的。”

开春后,阿古拉带着西域的使团来朝贡。使团里有商人、匠人,还有几个刚从同源堂毕业的学子,说起中原话来流利得很。阿古拉指着一个年轻学子笑道:“这小子,当年连‘你好’都不会说,现在能给我当通事官了!”

学子红着脸给萧煜和沈清辞行礼,用标准的中原话说:“臣要谢谢《通语书》,让我们能听懂中原的故事,也能把西域的传说讲给大家听。”

朝贡的礼物里,有一匹巨大的合欢毯,比之前的任何一匹都精致——上面织着《通语书》里的插图,从“吃饭”到“朋友”,从“农耕”到“游牧”,最后织着一行通语:“天下一家,言语相通”。

“这是我们部落所有人一起织的,”阿古拉说,“想送给皇宫,挂在太和殿里,让每个来朝的人都看看。”

萧煜看着毯子,忽然说:“挂在同源堂吧。让孩子们知道,语言不是隔阂,是桥梁。”

这年夏天,小皇孙跟着太子去淮南巡查。农官正在推广新的“节水稻”,田埂上围了不少百姓,有中原的农民,也有几个从西域来学耕种的牧民,大家拿着《通语书》,一边比划一边讨论,居然把灌溉的法子说通了。

“你看,”太子指着人群,对小皇孙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想交流,总能找到办法。”

小皇孙似懂非懂,却记住了那个场景——不同模样的人围着一本册子,脸上都带着同样的认真和期待。他在本子上画下来,旁边写了句刚学会的童语:“我们一起,把田种好。”

回到京城,他把画拿给沈清辞看。沈清辞看着那句歪歪扭扭的字,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最好的传承——不必说太多大道理,只要让孩子们看到,不同的人可以一起笑,一起干活,一起把日子过好,他们自然会明白什么是“天下”。

秋夜里,沈清辞和萧煜坐在合欢毯上,听着同源堂传来的读书声——中原话和西域话交织在一起,念着《通语书》里的句子,像一首特别的歌谣。

“你听,”沈清辞轻声说,“这声音真好听。”

萧煜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和毯子的温暖融在一起:“是啊,比当年的战鼓好听多了。”

战鼓早已沉寂,取而代之的是书声、笑声、织机声。这些声音汇在一起,成了永熙盛世最动听的旋律,在宫墙里,在草原上,在江南的水乡里,永远流传。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朱墙玉碎:重生为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