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72章 南洋风暖,稻蔗同春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第72章 南洋风暖,稻蔗同春

作者:汐月砚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09:17: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南洋“共生堂”的消息传回京城时,正值江南的甘蔗丰收。农官们从南洋学来的“椰子制糖法”稍加改良,用在了甘蔗上,熬出的红糖又细又甜,比往年多收了三成。

皇太孙特意带着新制的红糖去碎玉轩,给萧煜和沈清辞冲水喝。红糖块里掺了些许椰丝,是南洋朋友教的法子,甜里带着淡淡的奶香。

“您尝尝,”他捧着茶碗,眼里闪着光,“这是中原的甘蔗,加了南洋的法子,比以前的红糖更润。”

沈清辞抿了一口,暖意从喉咙一直流到心里:“真好,连甜味都能凑在一起。”

萧煜放下茶碗,拿起皇太孙带回的南洋水稻新种——颗粒比淮南的节水稻小些,却更耐湿热。“农官说,这稻种能在岭南试种?”

“是啊,”皇太孙点头,“南洋的朋友说,他们的稻子不怕水淹,正好适合岭南的雨季。等试种成功了,就把混种的法子刻到石碑上,让更多人学。”

岭南的试种很顺利。当地农户把南洋稻和本地稻混种在一起,果然抗倒伏又高产。秋收时,稻田里既有沉甸甸的本地稻穗,也有饱满的南洋稻粒,像一场跨越山海的聚会。

农户们特意留了一捧混种稻,派人送到京城,说要“谢小殿下让我们知道,稻子也能交朋友”。皇太孙把稻子装在锦袋里,挂在《天下共生大典》的石碑旁,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

“你看这稻粒,”一个老农摸着锦袋,对身边的后生说,“一个圆,一个长,不一样却能长在一起,人咋就不能呢?”

后生挠着头笑:“您说得是,就像咱村和邻村,以前抢水,现在一起种甘蔗,不是挺好?”

南洋的椰子制糖法也在中原扎了根。江南的糖坊里,既有榨甘蔗的石碾,也有煮椰汁的铜锅,匠人们用中原的土灶,做出了带着南洋风味的椰糖,甜得清润,成了京城点心铺的新宠。

太子妃用椰糖做了海棠糕,送到坤宁宫。糕点上的海棠花,用的是南洋的珊瑚糖霜,红得像初绽的花,甜得像化开的蜜。

“这手艺,比宫里的御厨还巧。”沈清辞拿起一块,笑着说,“可见‘共生’不仅能让日子好过,还能让嘴变刁。”

皇太孙听了,忽然提议:“不如办个‘天下风味宴’,让各地的厨子都来露一手,用互相学来的法子做菜,肯定热闹。”

提议很快得到响应。冬至那天,同源堂前摆开了长桌,江南的厨子用南洋的椰粉做了桂花糕,西域的烤饼里夹了中原的豆沙,北疆的奶茶里加了岭南的姜汁,连南洋来的使者,都学着用中原的铁锅,炒了盘混着姜丝的椰子肉,辛辣里带着清甜,竟意外地好吃。

百姓们围着长桌,你尝尝我的,我夹夹你的,笑着闹着,像一家人过年。有个西域的老牧民,第一次吃到江南的糯米藕,里面塞着南洋的椰丝,眯着眼说:“这味道,像把天下的好东西都嚼进了嘴里。”

皇太孙看着这热闹的场面,忽然想起爷爷说的“拐杖比蟒袍管用”。此刻他才真正明白,所谓“君主”,不是站在高处发号施令,是站在人群里,看着大家因为一块糕、一碗汤而笑得开怀,看着不同的味道在同一个碗里交融,就像不同的人在同一片土地上共生。

萧煜和沈清辞坐在廊下,看着孙子穿梭在人群中,给这个递块饼,给那个端碗汤,像个普通的少年,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皇太孙。

“你看他,”沈清辞轻声说,“没穿龙袍,没带仪仗,可比任何时候都像个君主。”

萧煜望着远处石碑上的“共生”二字,声音里带着释然:“因为他懂得,君主的责任,不是拥有天下,是让天下人都能在这土地上,活出自己的味道。”

宴席散后,皇太孙把各地厨子的菜谱收集起来,打算编成《天下风味谱》,和《共生大典》放在一起。菜谱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满满的欢喜——江南厨子写“椰粉桂花糕,学自南洋”,西域烤饼师傅记“豆沙烤饼,谢中原朋友”,一笔一划,都是心意。

夜深了,他捧着菜谱,坐在石碑前。月光洒在石碑上,把“共生”二字照得格外清晰。他忽然觉得,这天下就像一桌不断添菜的宴席,有人带来米,有人带来菜,有人带来糖,大家凑在一起,才能做出最丰盛的味道。

而他,愿意做那个永远添柴加火的人,让这宴席,永远开下去。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朱墙玉碎:重生为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