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 第96章 菊种随风,帆影载忆

朱墙玉碎:重生为后 第96章 菊种随风,帆影载忆

作者:汐月砚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2 09:17:2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深秋的“海陆共生商道”上,商队的驼铃里混着特殊的香气——那是“共生菊”的种子,被装在小布袋里,随着驼队走向四面八方。每个布袋上都印着萧煜和沈清辞的画像,旁边写着:“此菊能抗寒,亦能念暖。”

西域的牧民买下种子,撒在帐篷旁的沙地里,说:“让它在戈壁上开,给商队的人当个路标。”

南洋的渔民把种子塞进船板的缝隙,盼着出海时能闻到菊香,像带着中原的暖。

西洋的园丁则在“共生园”开辟了专门的花田,说要让“双老菊”和本地的玫瑰做邻居,看谁开得更长久。

皇太孙收到各地传来的消息,把它们一一记在《万国共生志》的续篇里。其中最让他动容的,是一封来自非洲部落的信。信里没有文字,只有一幅画:几个黑皮肤的孩子,围着一朵刚绽放的“共生菊”,旁边画着一口冒着热气的锅,锅里煮着稻子、豆子和花瓣。

“他们懂了,”皇太孙摩挲着画纸,对侍官说,“花不只是花,是念想;锅不只是锅,是团圆。”

阿木在极北的冰原上,用“共生菊”的种子拼出了巨大的“家”字。雪落在种子上,像给字盖了层白棉被。他对部落的孩子说:“等开春,这字就会发芽,开出黄色的花,像中原的太阳落进了雪地里。”

孩子们每天都来给种子浇水,用体温融化积雪。有个孩子问:“阿木哥哥,中原的太阳真的会跟着花来吗?”

阿木指着天边的流云,认真地说:“会的。爷爷和奶奶就在太阳里看着呢,他们希望我们的冰原,也长满暖烘烘的花。”

这年冬天,南洋的渔民送来一艘特别的船——船身用中原的杉木和西洋的橡木拼接,帆上绣着沈清辞的“万国树”帕子图案,船尾则刻着萧煜棉袍上的稻穗纹。渔民说:“这船叫‘忆双老’,要载着他们的故事,走遍所有港口。”

“忆双老”号首航时,万国馆的孩子们都来送行。他们往船上搬了许多礼物:中原孩子的“共生花”籽、西洋孩子的玻璃弹珠、极北孩子的鲸骨小渔船,还有一坛用“共生菊”酿的酒。

“让船带着这些,”孩子们齐声说,“告诉所有地方的人,有两个老人,用一辈子教会我们‘在一起’。”

皇太孙登上船头,看着帆上的“万国树”在风中舒展,忽然想起很多年前,他在东海送蚕种的情景。那时的他只懂“交换”,如今才明白,真正的“共生”,是让别人的故事,变成自己的念想;让远方的温暖,变成身边的日常。

船起航了,帆影渐渐消失在海平面。岸上的孩子们挥着手,直到再也看不见,还站在寒风里唱着那首《共生歌》:“你种稻,我栽花,同浇一碗水,共看一片霞……”

萧煜和沈清辞的故事,此时已被编成戏文,在勾栏瓦舍里传唱。戏台上,卸甲归田的将军牵着绣帕的夫人,在田间种桑,在廊下品茶,最后在漫天海棠花里相视一笑。台下的百姓看得入神,有老人抹着泪说:“这才是该有的日子啊……”

皇太孙偶尔也会去看戏。听到“一锅煮尽天下味,双老织就万民春”的唱词时,他总会想起碎玉轩的那口老锅,想起棉袍上磨得发亮的盘扣,想起两位老人坐在夕阳里,说“日子要慢慢熬,才会香”。

开春时,非洲部落传来喜讯——他们种下的“共生菊”开花了!虽然花瓣比极北的小些,却在红土地上开得热烈,像撒了一地的小金箔。部落首领让人拍下花田的样子,寄给万国馆,照片背面写着:“花记得路,我们也记得。”

皇太孙把照片贴在“童心墙”的中央,正好在那幅巨大的拼贴画下面。孩子们围过来看,指着照片里的花说:“它们长得和我们种的不一样,却一样好看!”

“就像人,”皇太孙蹲下来对他们说,“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却能像这些花一样,在同一片天下,开得热热闹闹。”

春风拂过万国馆,“万国树”模型上的挂饰轻轻摇晃。棉袍的衣角被风吹起,露出里面混纺的羊毛与棉絮;帕子在镜框里微微颤动,仿佛还带着沈清辞的体温;“忆双老”号的船模旁,新添了一束来自非洲的“共生菊”干花,香气淡了,却藏着跨越重洋的念想。

皇太孙站在树前,看着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忽然觉得,这树真的活了。它的根,扎在萧煜和沈清辞走过的岁月里;它的枝,伸向孩子们将要去的远方;而那些随风飘散的菊种,那些扬帆远航的船影,都是它新发的嫩芽。

喜欢朱墙玉碎:重生为后请大家收藏:()朱墙玉碎:重生为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