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诊断,陈希亮意识到女儿病情的严重性,急切询问:
不知先生诊治需要多少诊金?
陈希亮家境清贫,难以承担高昂费用。
你觉得我是那种人?
李锛反问。
这世上还有不收钱的大夫?
陈希亮喃喃自语。
你先去参加清谈会吧,结束后再来找我。
问卢家仆役就知道我在哪,很容易找到。
李锛直接打发走了陈希亮。
这人说话实在不中听,难道医者就非得收钱不可?他可不是那种俗人。
小朋友,哥哥带你去吃糖好不好?
李锛温和地笑着问道。
好。
女孩怯生生地点头。
李锛牵起她的小手,朝厢房方向走去。
徐芷虎目光中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情绪。
她确实看走了眼。
从前只当李锛是位医术高明的大夫,如今才明白,他实乃心怀天下的真正医者。
铜锣声清脆响起,喧嚣的会场渐渐安静。
卢玄朗登台致开场词,这场清谈会正式拉开帷幕。
众多士子争先恐后地发表见解,可那些空洞的言论,只引得李锛等人不住摇头。
尽是些纸上谈兵之徒。
轩辕敬城评价道。
徐奉年接话:真有才学的早被各方网啰,谁愿意来这泥潭里与小鱼小虾争食。
我哥哥可厉害了!正吃着糖的囝囝突然插嘴。
你哥哥叫什么名字?徐奉年俯身问道。
小女孩认真回答:哥哥叫陈希亮,我叫陈婷。
他就是陈希亮?徐奉年心中一震。
前些日子徐哓来信提及,路过卢家时可招揽一位名叫陈希亮的读书人。
据其师李亦山所言,此人心怀天下,有治国安邦之才。
没想到机缘巧合,竟在此相遇。
大哥哥认识我哥?小女孩仰头问道。
不曾相识。
徐奉年随口应着,突然指向会场:快看,你哥哥上场了。
陈婷连忙踮起脚尖望向窗外。
果然,一袭旧青衫的陈希亮已然站在万众瞩目的高台上。
他刚阐述观点便遭众人围攻,却在条理分明的辩驳中,将对手一一驳倒。
此人表面尊儒,内里尚法。
虽习儒家修身之道,骨子里却是法家做派。
今日这番言论传开,大离士林怕是容不下他了。
轩辕敬城神色肃穆道:
“事态严峻。”
徐奉年挑眉:
“竟到如此地步?”
轩辕敬城解释:
“大离儒林尊孔孟为正统,崇尚中正之风,岂会容陈希亮在此扰乱学风。”
徐奉年抚掌笑道:
“妙极!”
轩辕敬城不解:
“何妙之有?”
徐奉年眼中闪过精光:
“正好将他招揽至北凉,省去诸多周折,岂非天赐良机?”
轩辕敬城摇头失笑。
徐奉年转向李锛:
“先生如何看待陈希亮?”
李锛沉吟道:
“他主张法家无可厚非,但方才所提方略,未免过于空泛。”
徐奉年讶然:
“先生亦通治国之道?”
李锛淡然一笑:
“略知一二。”
轩辕敬城拱手:
“李兄何不上台赐教?敬城愿闻高论。”
在众人注视下,李锛略作思忖,缓步登台。
待陈希亮言毕,他朗声道:
“医家李锛,聆听诸位高见,偶有所得,愿与诸君切磋!”
台下儒生哗然——儒家清谈会上,竟有医者论政?
李锛不疾不徐道:
“治国之策,可归为十六纲:君臣、视听、纳言、察疑、治人、考黜、治军……”
场中 * 动更甚。
能献一策已属难得,此人竟夸口十六策?
“治国如治家,首在立本,本固则末直……”
开篇宏论一出,满座渐静。
这医者,莫非真有经天纬地之才?
“首纲,君臣之道!”
君臣之道犹如天地运行,天清地宁则君臣纲常自显。
君主以恩泽布施彰显仁德,臣子以忠诚侍奉践行大义......
李锛阐述首策时,满座寂然无声。
次策既出,举座皆惊。
三策言毕,众人面如土色。
四策终了,满堂呆若木鸡。
待十六策尽数道来,暮色已至西山,在场诸人皆神魂俱震。
见笑了。
当李锛步下讲坛,众学子恍然惊醒。
他们望向李锛的目光交织着羞愧、艳羡、不甘与崇敬等复杂心绪。
所有人都明白——
经此清谈盛会,李锛声名必将远播,与这些困顿学子的境遇已是云泥之别。
学生先前多有冒犯,在此向先生请罪!
** 亦当赔礼!
万望先生海涵!
......
学子们纷纷向李锛躬身致歉。
见此情形,
徐奉年怔然失神,徐芷虎神色莫测,轩辕青锋眼中满是仰慕。
55.读书人当承先圣绝学!【求收藏!】
李锛略显惶恐,但既已至此,不妨再添薪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武:李寒衣半夜敲门求医请大家收藏:()综武:李寒衣半夜敲门求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