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门开启时,十万人的呼吸声压低了蝉鸣。
羌族老人杨金生攥着陈楚给的“永久通行证”,混在穿汉服的少女和扛二胡的老匠人中间。
导览屏显示“古乐器厅湿度异常”,陈楚抄近路穿过未开放的敦煌窟复制区。
修复师正对失声的曾侯乙编钟束手无策,陈楚指尖掠过钟架:“战国编钟怕空调?”
他扯下领带缠住音锤,敲响《天地无疆》OST的五个基准音。
直播镜头拍到他后颈的汗浸透白衬衫,谱架上的手机显示着实时声波分析图。
当晚热搜第一:#青铜会说话#
晨雾还贴着长安街的地皮游荡,楚门艺术馆玄武岩外墙上的露水已折射出十万道晨光。从顶楼落地窗俯瞰下去,排队的人潮在凌晨四点的星子还没褪干净时就已蜿蜒过三个街口。穿麻布褂子的老琴师抱着裹锦缎的二胡打盹,扎双髻的汉服少女在青石板上铺开宣纸墨写《羌笛谣》的工尺谱,金发背包客举着自拍杆用德语惊呼“这比柏林爱乐大厅首演还夸张”。空气里浮动着油条豆浆的香气、松香墨的苦味,还有某种更为庞大的无声期盼——像一张拉满的弓,绷在七月流火的北京城上空。
阿泰推开顶层控制室的门,带进一股人潮蒸腾的热气:“安检口压力超标,消防支队增援了二十人。”
陈楚没回头。他的影子斜投在整面墙的监控屏上,十六块分屏里滚动着人脸识别数据:非遗传承人登记127位,音乐学院师生团体43组,还有那个被特别标注的名字——杨金生。三天前羌寨一别,老人攥着他给的金属通行证说要“亲眼看看笛子住啥样的宫阙”,此刻正蹲在S形队伍的铁栅栏边啃冷馒头。
“让后勤组送热粥。”陈楚指尖划过杨金生所在的C7监控区,“用青花碗装。”
话音未落,中央监控屏突然弹出红色警报。古乐器厅的温湿度曲线陡升,警报原因栏跳着刺目的字:【曾侯乙编钟复制品·中层甬钟组失声】。
地下三层。古乐器厅。
冷白射灯打在六十五件青铜编钟上,寒气逼人。修复组组长周谨的额发被汗黏在太阳穴,手里声波检测仪的曲线死寂如直线。
“湿度从45%飙到68%只用了十分钟!”助理捧着平板的手在抖,“钟槌裹了麂皮还是打滑...”
周谨抓起备用的柞木槌砸向中层第三枚甬钟。“嗡——”一声闷响,像病入膏肓者的最后喘息,震得满架编钟的蟠螭纹都在灯下发抖。战国编钟怕空调?当然不是。这套耗费楚门研究院三年心血的复制品,本应在开馆日奏响《天地无疆》的华夏正声,此刻却因地下管道破裂导致湿度失控,青铜音舌与钟腔的共振间隙被水汽填满,成了哑钟。
“撤展?”助理声音发颤。玻璃幕墙外已有游客挤在通道张望,手机镜头星星点点亮成一片。
周谨的拳头砸在防震展台上:“拆一架编钟要六小时!现在撤就是告诉外面十万人——”
“说楚门连祖宗的声音都守不住?”
清冷声线切开展厅凝滞的空气。陈楚从敦煌窟复制区的阴影里走出来,西装搭在臂弯,白衬衫袖口卷到手肘。他身后是尚未完工的飞天壁画,矿颜料的金粉沾在他后颈,随脚步簌簌落进衣领。
没人知道他怎么穿过未开放区域下来的。监控屏前的阿泰只看见老板突然扯了领带冲出控制室,消防通道的备用电梯下行键还留着半枚金粉指印。
“陈老师!”周谨像抓住救命稻草,“青铜含水率超限,常规击打根本...”
陈楚已踏上展台。指尖拂过中层编钟的错金铭文,冰凉的青铜沾着水雾,在他指腹凝成细小水珠。他忽然抽下自己脖颈上的深灰领带,丝绸内衬朝外,飞快缠绕住备用钟槌。
“战国编钟铸于荆楚湿地,怕的不是潮,是你们用干燥失真的标准音囚禁它。”他扬手,裹着丝绸的槌头撞向中层第二枚钮钟。
“铛——”
沉浑钟鸣浪涛般荡开。周谨的声波仪猛然跳跃:频率516.3Hz,与湖北博物馆真品实测数据误差仅0.2Hz!
游客的惊呼海浪般拍在玻璃幕墙上。陈楚侧耳贴近钟架,湿发垂在眉骨,忽然抓起展台记号笔在左手背写下五个数字:293.7、346.3、391.9、440.2、520.1。
“宫、商、角、徵、羽。”他喘息着将手机架在谱台,屏幕亮着实时声波分析图,“空调除湿继续,现在按这五个基准音重校所有甬钟!”
修复组如梦初醒。陈楚抹了把颈间淌下的汗,湿透的白衬衫贴出肩胛骨的锋利轮廓。他抓起另一支钟槌走向高架上的镈钟时,游客中突然爆出羌笛裂帛般的高音。
是杨金生。老人枯瘦的手按在玻璃上,吹响了骨笛。
九点十七分。艺术馆正门。
两吨重的青铜门缓缓开启时,热浪裹着声浪撞得人耳膜生疼。穿靛蓝扎染布衣的杨金生被推挤到最前排,怀里紧抱着陈楚在羌寨送他的紫竹羌笛。人流涌过检票闸机的刹那,他看见门廊穹顶垂下的巨幅投影——昨夜陈楚汗湿脊背敲钟的监控录像正在循环播放,弹幕洪水般冲刷画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艺:雪藏十年我靠实力再封顶流请大家收藏:()综艺:雪藏十年我靠实力再封顶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