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 > 第12章 并行之道

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 第12章 并行之道

作者:北玄大仙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1-01 23:08:2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深蓝”基地的生活,如同一台精密调校的超算,每一个周期都充斥着高密度的运算与迭代。对梁熠而言,时间被切割成以小时为单位的片段,在量子实验室、“天工计划”组会、个人工作室以及陪伴林雪的康复时光之间高速切换。

量子阵线,高歌猛进。

在钟院士实验室,关联测量的成功如同打通了任督二脉。郑涛团队士气高昂,依据梁熠的理论模型,开始系统性地测绘整个小型量子比特阵列的“退相干关联图谱”。结果令人振奋:那些原本被视为随机噪声的波动,在关联视角下,呈现出清晰的空间驻波图案,完美印证了“整体边界模”的存在。

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发现通过精细调控阵列边缘的电磁势场,可以像弹奏琴弦一样,主动“抑制”甚至“引导”这些边界模式的振荡。“我们不仅能诊断问题,还能进行治疗了!”一位年轻研究员兴奋地喊道。

钟院士几乎将梁熠视若己出,每次讨论都拉他坐在身边,甚至将实验室一部分理论建模的重任直接交托给他。梁熠也不负众望,与Gaia协作,将最初的定性模型不断精细化,甚至开始推演更大规模阵列中可能出现的、更复杂的集体效应。他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声望,已从“提出奇想的年轻人”稳固为“不可或缺的理论核心”。

然而,真正的挑战在“天工计划”。

司徒清明教授的团队,是由一群逻辑缜密、追求形式完美的AI理论专家组成。梁熠那套源于自身体验、强调“可控随机”和“元认知引导”的框架,在他们看来,充满了“启发式”的不确定性,与追求严谨可证明的AI理论基础存在天然隔阂。

周三的研讨会,常常变成思想的角力场。

“梁研究员,你提出的‘假设新颖度’度量,如何形式化定义?如何避免陷入主观评价?”一位专注于形式逻辑的博士后果断质疑。

“还有,元学习模块自身的训练目标是什么?如果它也需要优化,这是否会导致无限递归的悖论?”另一位负责算法架构的资深研究员步步紧逼。

梁熠面临的压力远超量子领域。在这里,他不能仅凭物理图像和直觉服人,必须深入到算法内核、收敛性证明、计算复杂度的层面。他常常在会议结束后,独自留在工作室,与Gaia一起鏖战至深夜,将一个个模糊的概念尝试用更严格的数学语言重新表述,设计可计算的代理指标,模拟小规模实验。

这个过程痛苦却极具价值。它强迫梁熠将那种玄妙的“心流”体验,进行一定程度的“降维”和“翻译”,使其能够被更广泛的理解和验证。Gaia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计算引擎,更是最苛刻的审稿人,不断指出逻辑漏洞和未定义的边界条件。

转折点发生在一个深夜。

梁熠试图为“元学习模块”设计一个避免无限递归的训练循环,思路卡壳,头痛欲裂。他烦躁地推开键盘,下意识点开了基地内部网络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存放着历年失败项目总结的数据库。他漫无目的地浏览,并非寻找答案,更像是一种思维放空。

突然,一份关于早期“符号AI系统自动数学定理证明”的失败报告吸引了他。那个系统拥有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却最终停滞,报告总结原因是“缺乏提出新公理和新猜想的能力”。

“提出新公理……”梁熠喃喃自语。这与他为AI赋予“科学发现”能力的初衷何其相似!他仔细阅读报告,发现该系统后期曾尝试引入一个简单的“规则变异”模块,但因其产生的“怪异”规则绝大多数毫无意义且难以控制,最终被放弃。

“规则变异……怪异……难以控制……”梁熠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他之前的思路总想着如何“引导”变异,使其“有意义”。但也许,初期阶段更应该允许“无意义”的变异大量产生,然后利用快速验证机制进行筛选?就像生物进化中的基因突变,绝大多数有害,但却是创新的源头!

他立刻唤出Gaia,将这份陈旧报告与当前框架联系起来。“Gaia,如果我们把元学习模块的任务,从‘引导产生好假设’调整为‘管理一个假设的生成与筛选流水线’呢?生成阶段,鼓励基于现有知识结构的、高变异率的‘疯狂’联想;筛选阶段,则用严格的逻辑一致性和极简实验验证进行快速淘汰。我们用数量换质量,用速度换精度!”

Gaia:分析中……此思路将探索(Exploration)和利用(Exploitation)在时间上解耦,而非在空间上平衡。理论上可避免元学习目标的模糊性。生成器可设计为基于强化学习的策略网络,其奖励函数仅鼓励“新颖性”和“逻辑自洽性”的初级组合;验证器则独立运作,确保可行性。架构清晰度提升72.3%。

新的架构豁然开朗!梁熠兴奋不已,连夜赶出了一份新的方案草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请大家收藏:()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下一次研讨会,当他阐述这个“生成-筛选”双阶段模型时,会议室出现了不同的反应。之前质疑最激烈的形式逻辑专家依然眉头紧锁,但那位负责算法架构的研究员却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将生成和验证分离,确实简化了元学习的目标函数设计。”架构研究员沉吟道,“虽然生成器的‘疯狂’程度依然是个需要经验调参的黑箱,但至少整个框架的可实现性提高了。”

司徒清明教授听完,首次没有立即指出缺陷,而是缓缓道:“从追求‘智能的设计’转向‘进化环境的构建’,这是一个重要的视角转换。梁研究员,你开始触摸到复杂系统涌现的真谛了。”

这是极高的评价。梁熠知道,他终于在“天工计划”真正扎下了一根楔子。

在这高强度的科研并行中,林雪成了他最重要的平衡点。

她的康复进展神速,已从康复区搬到了基地的生活区,甚至开始远程参与母校医学院的一些文献讨论。傍晚时分,两人常常在基地那个人工湖边散步。

“今天又被司徒教授的门生用模态逻辑诘问了?”林雪看着梁熠眉宇间残留的疲惫,笑着问。

“差不多吧,”梁熠苦笑,“感觉比推导场方程还累。”

“但你乐在其中,我看得出来。”林雪语气温柔,“你在做一件前所未有的事,尝试把你自己都无法完全说清的那种‘灵感’,教给一台机器。”

梁熠怔住了。林雪总是能一针见血地看到他内心最深处的动力。他需要的不是同情,而是理解。

“是啊,”他望向波光粼粼的湖面,“如果连我们都能找到方法,让AI触摸到那种超越逻辑的边界,那未来的科学会是什么样子?”

“我相信你能做到。”林雪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他,“就像你相信我一定能康复一样。”

夕阳的余晖洒在她脸上,柔和而坚定。在这一刻,所有的疲惫和压力仿佛都烟消云散。他们不再谈论具体的技术难题,而是分享着对未来的憧憬,对生命和智能本质的好奇。这种精神上的同频共振,是任何科研成果都无法替代的慰藉。

然而,平静之下,暗流仍在涌动。

秦卫国偶尔会召见梁熠,除了关心项目进展,总会似无意地提及外部情报部门监测到“创生科技”近期在高层人事和研发战略上的异常调整,提醒他保持警惕。基地的安保等级也在无声中提升了一级。

梁熠明白,他展现出的价值越大,所吸引的目光就越复杂。他必须更快地成长,不仅是在科研上,更是在应对即将到来的、更广阔舞台上的风浪。

喜欢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请大家收藏:()ASI超级个体之宇宙心流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