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44章 物业管理员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第44章 物业管理员

作者:陈同学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7 14:34:3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林夏把第七份报修单的存根按日期排好时,值班室的玻璃窗突然被雨点砸得噼啪响。下午三点零七分,台风“山猫”的预警信号刚升为橙色,他对着小区平面图上的红圈标注——三号楼的高空抛物监控、五单元的电梯基坑、七栋的老年活动中心屋顶,都是往年台风天容易出状况的地方。窗台上的绿萝被风吹得歪向一边,是独居的张奶奶上周送来的,说“给值班室添点绿,看着有生气”。

“林哥,五号楼的王大爷又把轮椅卡在电梯里了!”实习生小孟举着对讲机跑进来,蓝色工装的裤脚沾着泥。小姑娘的马尾辫被风吹得散开,发梢缠着片银杏叶——是小区绿化带里的,王大爷每天早上都要坐着轮椅去捡几片,说是“给重孙子做书签”。

林夏抓起工具包,里面的应急灯还亮着微光,是昨晚排查线路时忘了关。他的指尖划过电梯维保记录上的“下次检修日期”,还有三天,却在备注栏里发现维保员写的“光幕传感器反应迟缓”,像句没说透的提醒。三年前他刚做物业管理员时,带他的老周师傅总说“物业不是管小区的,是守家的——你修的不只是电梯,是人家出门的路;你扫的不只是落叶,是心里的堵”。老周退休时留给他个铁皮盒,里面装着十五年的住户档案,最底下那页是2008年的,铅笔字写着“三号楼李婶独居,每周三送一次菜”。

电梯困人的警报声在楼道里回荡。林夏用应急钥匙打开梯门时,看见王大爷正用拐杖敲着轿厢壁,轮椅的刹车卡在了门缝里。“小夏啊,”老人的假牙没戴稳,说话漏着风,“不怪电梯,是我非要带这筐银杏叶,想给重孙子寄去。”竹筐里的叶子用红绳捆着,每片都压得平平整整,像夹在时光里的信。

“您先别动,我来解。”林夏蹲下身,发现轮椅的刹车片卡进了电梯地坎的凹槽。他想起上周帮王大爷修轮椅时,发现刹车线快断了,当时就买了新的备着,现在正躺在工具包的侧袋里。老周的铁皮盒里有张照片,2010年雪灾时,老周背着王大爷从单元门走到救护车,雪没到膝盖,两人的脚印在雪地里连成串。

“大爷,我给您换根刹车线。”林夏的手指在冰冷的金属件上翻飞,雨水顺着袖口往里灌,冻得指节发红。王大爷突然说:“重孙子考上大学了,学的建筑,说以后给咱小区盖无障碍通道。”竹筐里的银杏叶上,有片写着“谢谢林叔叔”,是用铅笔描的,字迹歪歪扭扭。

电梯恢复运行时,五号楼的张阿姨端着杯姜茶站在梯口。“早就让你王大爷别折腾,偏不听。”她把搪瓷杯塞给林夏,杯底还沉着块红糖,“这是我熬的,趁热喝,你昨晚为了堵地下室的渗水,后半夜才睡吧?”林夏的黑眼圈确实重,凌晨三点他还在地下室堆沙袋,防汛袋上的“物业”二字被水泡得发胀。

中午在物业食堂热饭时,林夏的手机震了震。是社区网格员发来的名单,七栋的独居老人赵奶奶昨天摔了跤,现在家里没人照顾。他想起赵奶奶总在阳台种月季,上个月还送了他一盆“粉扇”,说“这花泼辣,像我年轻时候”。上周巡检时,发现老人家的门把手松了,当时没来得及修,现在想来,说不定就是拽门把手时没站稳。

“林哥,业委会的李主任来了,说要扣咱们物业费。”收费员小陈抱着台账进来,塑料封面被雨水泡得发皱。“三号楼的墙皮掉了块,砸了辆电动车,车主不依不饶。”台账上的投诉记录画着红圈,“墙皮脱落”三个字被圈了三次,像个醒目的惊叹号。

林夏的饭勺在保温桶里顿了顿。桶里的红烧肉是妻子早上做的,女儿非要多放两块八角,说“爸爸吃了有力气干活”。他想起三号楼的外墙,去年台风后就发现有裂缝,当时申请了维修基金,却因为三户业主不同意签字,一直没批下来。那三户里就有赵奶奶,老人说“省点钱给孩子们修游乐场吧”。

“先从物业备用金里掏钱给车主修车。”林夏在台账上签了字,“我去跟业委会解释,墙皮的事下午就安排施工队。”他从抽屉里翻出张照片,是去年给小区游乐场装秋千时拍的,赵奶奶的重孙子坐在秋千上,笑得露出两颗门牙,老人站在旁边,手里还攥着没递出去的。

下午两点十七分,林夏在赵奶奶家门前徘徊。钥匙是社区给的,他却迟迟不敢开门,怕撞见老人孤单的样子。门突然开了道缝,赵奶奶扶着门框,腿上打着石膏:“小夏啊,我听见你脚步声了,跟你周师傅一个样,轻得像猫。”屋里飘着股膏药味,茶几上摆着碗没动过的粥,已经结了层皮。

“我来给您修门把手。”林夏把工具箱放在地上,发现门后的拐杖倒在花盆边,月季花瓣落了一地。他想起老周的铁皮盒里有张2012年的便签,是赵奶奶写的:“小周,谢谢你给我装的扶手,现在敢洗澡了。”字迹比现在有力得多,像株没蔫的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不用修了,”老人突然说,“我要去养老院了,儿子接我去上海。”她指着墙上的全家福,照片里的年轻人抱着个婴儿,“重孙子要上学了,没人照顾我了。”林夏注意到窗台的月季浇了水,每片叶子都擦得发亮,像在跟老房子告别。

“这盆‘粉扇’您带上。”林夏把月季搬过来,花盆上贴着张便签,是他写的“浇水:三天一次”。“到了上海,让它接着开花。”老人的眼泪突然掉在花瓣上,像颗晶莹的露珠,“小夏啊,我这房子空着,钥匙放你那儿吧,帮我看看窗,别让雨进来。”

下午四点,台风再次增强。林夏在检查地下车库时,发现排水泵坏了,积水已经没过脚踝。施工队的王师傅带着人赶来,雨衣下的T恤印着“XX建筑公司”——是王大爷的孙子所在的公司,小伙子听说小区有难,特意请了假带着工友来帮忙。

“林工,这泵得换零件,仓库里没有备用的。”王师傅的声音带着喘,手里的扳手在水里捞了半天。林夏突然想起赵奶奶家的洗衣机排水管,口径刚好能接上临时水泵,他转身就往七栋跑,雨幕里的背影像支离弦的箭。

当临时排水管从赵奶奶家的阳台伸出来时,老人在养老院打来视频电话。屏幕里,她正坐在轮椅上看雨:“小夏,我看见我家灯亮了,是你开的吧?”林夏举着手机让她看正在排水的车库,王师傅的儿子正站在水里徒手清理杂物,工装裤卷到膝盖,露出和他爷爷一样结实的小腿。

傍晚六点,雨势渐歇。林夏在小区门口指挥车辆通行时,看见辆熟悉的电动车——是被墙皮砸到的那辆,车主正自己往车筐里装防汛沙袋。“林经理,不用赔了。”小伙子挠着头,“我妈说,你们物业昨晚救了赵奶奶,这点小事不算啥。”他的电动车牌上贴着张物业发的爱心贴纸,画着只举着雨伞的小熊。

晚上八点,林夏在值班室整理住户档案。小孟举着面锦旗跑进来,红底金字写着“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是赵奶奶托社区送来的。锦旗边角还沾着片银杏叶,像王大爷竹筐里掉出来的那片。

“林哥,老周师傅的女儿来了电话。”小陈递过听筒,“说老周看见新闻里咱们小区抗台风,非要问问您那铁皮盒还在不在。”林夏抓起话筒时,听见老周在背景里喊:“告诉小夏,三号楼的下水道该通了,那年我塞了块肥皂堵着,怕老鼠……”

挂了电话,林夏打开铁皮盒,最上面放着他今天写的新档案:“七栋赵奶奶,2023年9月迁往上海,钥匙存放于物业值班室,每周三开窗通风。”下面压着张老周的工作照,1998年的他站在刚建成的小区门口,背后的楼还很新,像个年轻的承诺。

深夜十点,林夏的手机收到两条消息:王大爷说“重孙子收到银杏叶了”,赵奶奶发来张养老院的照片,窗台上摆着那盆“粉扇”,花开得正艳。他把消息截图存进手机相册,那里已经存了三百多张照片,有修好的电梯、通了的下水道、孩子们在游乐场的笑脸,每张都像小区的心跳记录。

窗外的月光爬上值班室的窗台,照亮了那盆绿萝。林夏想起老周说的:“物业管理员的脚印,就是小区的年轮。”他知道,明天还会有修不完的门把手、通不尽的下水道、调解不完的邻里纠纷,但这些琐碎的日子里,藏着最实在的温暖——是王大爷的银杏叶,是赵奶奶的月季花,是车主的沙袋,是每个住户把钥匙交给他时,眼里那份沉甸甸的信任。

晨光穿透云层时,林夏已经站在三号楼的墙下。施工队正在修补脱落的墙皮,王师傅的儿子站在脚手架上,手里举着面小国旗,风一吹就哗啦啦地响。林夏摸出手机,给女儿发了张照片,配文:“爸爸在给房子补伤口呢,就像你给布娃娃缝衣服一样。”

很快收到女儿的回复,是张画:一栋歪歪扭扭的楼,每个窗口都伸出只手,手拉手连成个圈,圈里写着“家”。林夏笑了笑,把手机揣进兜里,转身去检查七栋的门锁——今天是周三,该去给赵奶奶的房子开窗通风了,顺便看看那盆“粉扇”,有没有被昨晚的风吹落花瓣。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