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10章 生物学家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第10章 生物学家

作者:陈同学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7 14:34:3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林夏的移液器吸头刚触到培养基液面,实验室的通风橱突然发出一阵轻微的嗡鸣,气流带着培养基特有的淡淡腥味漫过来。她低头看了眼显微镜下的细胞群落——那些被荧光标记的干细胞正呈现出均匀的绿色,像撒在透明琼脂上的碎翡翠,而其中一个细胞团边缘,却有几处微弱的红色荧光在闪烁,像不小心沾在绿布上的火星。

“林老师,这是刚做的流式细胞仪检测报告。”研究生小秦抱着平板电脑快步走进来,白大褂口袋里露出半截马克笔,“您昨天怀疑的那组缺氧诱导细胞,凋亡率比对照组高了12%,和显微镜下看到的红色荧光区域完全吻合。”

林夏放下移液器,接过平板时指尖蹭到屏幕边缘的温度,心里泛起一阵对数据的敏感。“把检测参数再调细些,”她指着报告里“细胞周期G1期占比下降”的条目,“重点看p53蛋白的表达量,我怀疑缺氧环境不仅诱导凋亡,还可能影响了细胞的DNA修复机制。”她顿了顿,从冰箱里取出一管冻存的细胞株,“你去准备三个平行实验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抗氧化剂,两小时后再测一次凋亡率,看看能不能逆转这个趋势。”

小秦点头应下,转身时瞥见林夏桌角的保温杯,杯身上印着“青藏高原生态科考2024”的蓝色字样——那是上个月林夏带队去三江源采集高寒植物样本时,科考队统一发放的纪念品。杯旁压着一张便签,上面是她女儿乐乐用彩笔写的“妈妈记得吃午饭”,字迹歪歪扭扭,末尾还画了个叼着胡萝卜的兔子。

林夏重新凑到显微镜前,调大物镜倍数。红色荧光区域的细胞轮廓渐渐清晰,那些本该圆润饱满的细胞,此刻边缘已经开始皱缩,像被晒干的花瓣。她想起在三江源科考时,看到的那些在冻土边缘艰难生长的雪灵芝——它们的根系能在零下十度的环境里保持活性,却在全球变暖导致的冻土融化中大片枯萎。当时她采集了样本带回实验室,试图找出它们的抗冻基因,却没想到现在研究的干细胞缺氧耐受机制,竟和那些高原植物有着微妙的相似——都是生命在极端环境下的生存智慧。

中午十二点,实验室的铃声准时响起,小秦端着两份盒饭走进来,一份放在林夏手边:“师母早上打电话来,说乐乐今天在幼儿园画了幅‘妈妈的实验室’,还说要等您回家教她种豆子。”

林夏拆开盒饭,却没立刻动筷子,而是指着显微镜下的细胞:“你看这些红色荧光细胞的细胞核,染色质已经开始凝聚,这是典型的凋亡特征。但奇怪的是,旁边的绿色细胞却没有受到影响,说明不同细胞对缺氧的耐受阈值可能存在差异。”她夹起一块西兰花放进嘴里,目光还停留在屏幕上的检测数据,“下午我们做个单细胞测序,看看这两类细胞的基因表达谱有什么不同。”

小秦看着林夏专注的样子,想起刚进实验室时,林夏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做细胞生物学研究,就像在沙滩上找贝壳——大多数时候看到的都是普通的沙粒,但只要耐心,总能找到带着珍珠的那一个。”那时候她还不懂,直到上个月,她们在数百个细胞样本中,终于筛选出一株能在低氧环境下稳定增殖的干细胞株,林夏拿着检测报告,兴奋得像个找到糖果的孩子,说“这可能为高原病患者的细胞治疗提供新方向”。

下午的单细胞测序实验进行得很顺利。当电脑屏幕上的基因热图逐渐成型时,小秦突然指着其中一个高亮的基因位点:“林老师,您看这个HIF-1α基因,缺氧耐受细胞的表达量是普通细胞的3.7倍!这会不会就是它们能抵抗缺氧的关键?”

林夏的眼睛瞬间亮了,她调出该基因的文献资料:“HIF-1α是缺氧诱导因子的核心亚基,之前有研究说它能调控细胞的糖酵解途径,但在干细胞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还不明确。”她拿起笔,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简单的调控通路图,“我们可以构建HIF-1α基因敲除的细胞株,看看会不会消除这种缺氧耐受性。如果能验证它的功能,这篇论文的创新性就足够了。”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电话响了,是医院血液科的张主任打来的。“林夏,上次你送来的那批脐带血干细胞,我们在临床实验中发现,有两位白血病患者的免疫排斥反应比预期低很多,”张主任的声音带着急切,“你们能不能尽快做个基因检测,看看这些干细胞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免疫表型?”

林夏心里一紧——那批干细胞是她去年从健康捐赠者的脐带血中分离培养的,原本是为了研究干细胞的分化潜能,没想到在临床应用中出现了意外惊喜。“我们马上安排检测,”她立刻回复,“今天下班前给您初步结果。”

挂了电话,林夏重新调整实验计划:“小秦,先暂停HIF-1α的实验,优先处理医院送来的脐带血干细胞样本。我们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LA-DR分子的表达量,再做个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实验,看看这些干细胞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两人忙碌起来,实验室里只剩下移液器的吸液声和离心机的转动声。当免疫荧光结果出来时,林夏惊喜地发现,这批干细胞的HLA-DR分子表达量比普通干细胞低了40%——这意味着它们被患者免疫系统识别为“异物”的概率大大降低,难怪免疫排斥反应会减弱。

“这太重要了!”林夏立刻给张主任打电话,“张主任,初步检测显示,这批干细胞的免疫原性显着降低,我们后续会做更深入的机制研究,希望能为临床干细胞治疗提供新的方案。”

张主任在电话那头激动地说:“太好了!如果能解决免疫排斥问题,很多需要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就能摆脱配型难的困境。你们一定要加快研究进度,有需要我们医院配合的地方,随时开口。”

傍晚六点多,实验终于告一段落。林夏收拾好实验台,脱下白大褂时,才发现手腕上的手表已经停在了下午三点——大概是刚才在生物安全柜前操作时,不小心被酒精喷到了。她掏出手机,看到苏明发来的微信:“乐乐说要等你回来一起种豆子,我把豆子泡好了,就等你了。”后面跟着一张乐乐举着花盆的照片,小姑娘穿着粉色的围裙,脸上还沾着泥土。

林夏加快脚步往家赶,路过菜市场时,特意买了乐乐爱吃的草莓。回到家,推开门就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苏明和乐乐正蹲在阳台的花盆前,乐乐手里拿着一把小铲子,正小心翼翼地往花盆里填土。

“妈妈!”乐乐看到她,立刻丢下铲子扑过来,抱住她的腿,“你终于回来了!我们等着种豆子呢!”

林夏抱起乐乐,擦掉她脸上的泥土:“对不起呀宝贝,妈妈今天有点忙,来晚了。”她看向苏明,眼里带着愧疚,“又让你们等我了。”

苏明笑着接过她手里的草莓:“没事,我们也是刚准备好。乐乐说,要跟妈妈一起种豆子,还要像妈妈养细胞一样,每天观察豆子的生长情况。”

林夏心里一暖,拉着乐乐的小手,一起蹲在花盆前。乐乐把泡好的豆子放进土里,林夏帮她盖上一层薄土,苏明则在旁边拿着手机拍照。“妈妈,豆子什么时候能发芽呀?”乐乐好奇地问。

“大概三四天就能发芽了,”林夏轻轻抚摸着土壤,“就像妈妈实验室里的细胞一样,只要有合适的温度、水分和营养,它们就会慢慢生长。等豆子发芽了,我们就能看到它的根和芽,就像看到细胞在培养基里长出新的群落一样。”

乐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小脑袋靠在林夏的肩膀上:“妈妈,你的细胞会长大吗?它们会长成大树吗?”

林夏忍不住笑了:“细胞不会长成大树,但它们会变成我们身体里的各种器官,比如心脏、肝脏、皮肤,还能帮助生病的人恢复健康。就像这些豆子,它们会长成豆苗,结出豆子,还能为我们提供营养。”

苏明看着母女俩的互动,端来一杯热牛奶:“快喝了暖暖身子,今天在实验室肯定没少碰凉东西。对了,明天是周末,乐乐幼儿园有亲子活动,老师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个‘我的职业’主题的手工,你能参加吗?”

林夏心里一怔——她已经很久没参加过乐乐的幼儿园活动了,上次家长会还是苏明代替去的。“我一定去,”她坚定地说,“明天我早点完成实验室的工作,准时回来陪乐乐做手工。”

第二天早上,林夏早早来到实验室,和小秦一起整理脐带血干细胞的实验数据。上午十点多,数据整理完毕,林夏把后续工作交给小秦,提前下班回家。乐乐看到她回来,兴奋地拉着她去书房,桌子上已经放好了彩纸、剪刀和胶水。

“妈妈,我们做个细胞模型吧!”乐乐拿起一张绿色的彩纸,“就像你实验室里的那些绿色细胞一样!”

林夏点点头,和乐乐一起动手——她们用绿色的彩纸剪出圆形的细胞,用黄色的彩纸做细胞核,还用红色的毛线做细胞骨架。乐乐不小心把胶水弄到了手上,林夏耐心地帮她擦掉,就像在实验室里帮小秦纠正实验操作一样。

当细胞模型做好时,乐乐举着它跑到苏明面前:“爸爸,你看!这是妈妈的细胞!它能帮助生病的人!”

苏明笑着拍手:“真好看!乐乐和妈妈都是厉害的‘细胞工程师’!”

周末过后,林夏带着脐带血干细胞的初步研究成果,参加了全市的生物医药研讨会。在会上,她展示了这批干细胞低免疫原性的检测数据,以及可能的分子机制。台下的专家们纷纷提问,有位来自生物医药公司的研发总监,在会后找到她,希望能合作开展产业化研究。

“如果能把这种低免疫原性的干细胞规模化培养,推向临床应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研发总监握着她的手,“我们公司愿意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希望能和你们实验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林夏欣然同意——她知道,基础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转化为临床应用,帮助更多的患者。两人约定下周一起制定合作方案,争取尽快启动项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接下来的日子里,林夏一边推进脐带血干细胞的机制研究,一边筹备与生物医药公司的合作。她带领团队构建了HLA-DR基因敲除的干细胞株,验证了该基因对干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同时,她还指导小秦开展干细胞的规模化培养工艺优化,为后续的产业化生产做准备。

在一次实验中,小秦突然发现,添加了从雪灵芝中提取的活性成分后,干细胞的增殖速度加快了20%,而且免疫原性没有升高。“林老师,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用高原植物的活性成分来优化干细胞的培养体系?”小秦兴奋地说。

林夏立刻对这个发现展开研究,通过质谱分析,确定了雪灵芝中的活性成分是一种新型的多糖分子。她将这种多糖添加到干细胞培养基中,发现不仅能促进干细胞增殖,还能增强干细胞的分化潜能——这为干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半年后,林夏团队的研究成果在《细胞研究》上发表,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同时,与生物医药公司合作的低免疫原性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也正式启动,首批招募的10名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干细胞移植后,均未出现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其中8名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缓解。

消息传来的那天,实验室里一片欢腾。小秦抱着检测报告,激动地说:“林老师,我们成功了!我们的研究真的能帮助患者了!”

林夏看着团队成员们开心的样子,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她想起在三江源看到的雪灵芝,想起显微镜下那些闪烁的荧光细胞,想起乐乐种的豆子长出的嫩芽——这些看似不相关的生命,其实都在诠释着同一个道理:生命有着强大的韧性,而她所做的,就是发现这种韧性,并用科学的方法,让它为人类的健康服务。

那天晚上,林夏带着苏明和乐乐去了郊外的公园。春天的夜晚,公园里开满了野花,乐乐追着蝴蝶跑,苏明陪在林夏身边,看着远处的星空。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约会,你跟我讲你研究的干细胞,说它们能像种子一样,长成各种器官,”苏明笑着说,“那时候我还觉得很神奇,没想到现在,你的研究真的能帮助那么多人。”

林夏靠在苏明的肩膀上,看着乐乐欢快的身影:“其实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每次看到患者因为我们的研究获得希望,看到乐乐对生命充满好奇,我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乐乐跑回来,手里拿着一朵小野花,递给林夏:“妈妈,这朵花好漂亮,它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吗?它也能像你的干细胞一样,帮助别人吗?”

林夏接过野花,轻轻放在乐乐的手心:“是啊,它也是由细胞组成的。虽然它不能直接帮助别人,但它能开出美丽的花,给我们带来快乐,这也是它的价值。就像妈妈的研究,虽然过程很辛苦,但能帮助患者,给他们带来希望,这就是妈妈工作的意义。”

乐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把野花插在林夏的头发上:“妈妈是最厉害的生物学家!我以后也要像妈妈一样,研究生命,帮助别人!”

林夏看着女儿天真的笑脸,心里充满了幸福。她知道,自己的研究之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关于生命的奥秘等着她去探索。但只要有家人的支持,有对生命的热爱,有帮助患者的初心,她就有信心一直走下去,在培养皿的微光中,点亮更多生命的希望。

回到家,乐乐已经睡着了,苏明把她抱到床上。林夏坐在书桌前,打开笔记本,写下了新的研究计划——她想进一步探索雪灵芝多糖与干细胞的相互作用机制,希望能开发出更高效、更安全的干细胞治疗方案。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洒在笔记本上,照亮了“生命”两个字。林夏知道,未来的路或许充满挑战,但她会带着这份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继续在生物科学的领域里前行,让培养皿里的微光,照亮更多人的生命之路。

喜欢不同职业,同样精彩请大家收藏:()不同职业,同样精彩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