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 > 第20章 烧制玻璃(1)

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 第20章 烧制玻璃(1)

作者:小海岁岁安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17:51:4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商砚辞离去了 。

那辆载着他、载着那柄足以石破天惊的百炼钢刀、也载着他们共同未来的马车,最终还是走了。车轮碾过青石板路,发出规律而沉闷的“咯噔”声,像是一颗心脏在逐渐衰弱的搏动。 方琅琊独自伫立在别院门口,任由清晨那带着露水寒意的凉风,穿透她略显单薄的衣衫,带来一阵阵沁入骨髓的寒意。她凝望着那条空无一人的小径尽头,目光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黏在了那里,久久无法收回 。

“咯噔…… 咯噔……”

那声音曾是他们之间最后的、脆弱的联系。是他在这个世界留下的,唯一可以被她感官捕捉的痕迹。 然而此刻,当这最后的搏动被无情的距离一口口吞噬,当它最终消弭于晨雾与寂静的交界线时,一种更为深沉、更为厚重的死寂,便如决堤的潮水般轰然漫了上来。 这寂静并非空无一物,它沉重、粘稠,充满了无数未曾说出口的恐惧与担忧的幽灵,瞬间淹没了方琅琊的整个世界 。

他走了。

这个念头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一块冰冷的碎片,在她脑海中炸开,化作千万个令人窒息的疑问。 他能否说服那个男人?他手中的钢刀,是会被视为诚意,还是挑衅?那座府邸的深处,等待他的究竟是机遇的微光,还是早已张开的、名为权力的巨口?

她独自站着,仿佛一尊被晨光遗忘的雕像。初升的太阳将光线投射在湿漉漉的石板上,反射出粼粼的、没有温度的光斑,却吝于分给她一丝一毫的暖意。这恰如她此刻的内心,被一种冰冷的恐惧所笼罩。商砚辞的离去,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出行,它更像是一场粗暴的物理切割。那远去的车轮声,就是切割他们命运的锯齿声,当声音停止,她便被硬生生地从他身边剥离,独自面对这片广阔而危险的天地。这突如其来的、绝对的孤单,像一记响亮的耳光,将她从被动的忧虑中彻底打醒。

她的思绪,不可避免地飘向了那两个风暴的中心。

其一,是方家大院。那个名为方敬堂,实则是她父亲,更是一座庞大商业帝国神经中枢的男人。她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巍峨的门楼,那无声诉说着权势与财富的飞檐斗拱,它们不像屋檐,更像是某种蛰伏巨兽裸露在外的森森利齿。而在那座权力堡垒的最深处,是父亲那双仿佛能洞察一切的、锐利如刀的眼睛 。商砚辞此行,无异于孤身入龙潭。他手中的钢刀,是他递出的投名状,是他用以敲开那个旧世界大门的钥匙。可那扇门后,是接纳,还是吞噬?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句看似平和的问候背后,都可能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每一个看似随意的眼神,都可能是一次冰冷的估价。

而另一头更为致命的巨龙,则盘踞在更北方、更深邃的紫禁城中。那是一股无形的、却又无处不在的威胁,一张由帝王的猜忌与绝对权力编织而成的天罗地网,正缓缓向所有被他们称之为“异人”的存在收紧 。那股毫不掩饰的杀意,如同深冬的寒流,从京城一路南下,让整个江南都感到不寒而栗。商砚辞不仅要面对她父亲那冷静到残酷的商业审视,更要在那张无形大网投下的巨大阴影下,为他们二人博取那一线生机。

父亲的危险是理性的,是可以用利益去计算、用价值去谈判的。而皇权的危险,则是非理性的,是源于对未知力量的恐惧和对失控的偏执。一个考验的是商砚辞的价值,另一个,则是否定他存在的本身。

这种认知让方琅琊感到一阵战栗。他们这些“异人”,无论是商砚辞那超越时代的武力,还是她脑海中跨越数百年的知识,其本质都是一种不被这个时代所理解、不被皇权所授予、因此也无法被轻易掌控的力量。这本身就是一种原罪。因此,她将要做的事情,便不仅仅是为了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场意识形态的战争。这是她作为“异人”的身份宣言,是她对那个意图将所有异类都抹杀的旧体系,发起的第一次反击。

万事小心。

她对自己说过的话,此刻在心底反复回响,不再是一句简单的叮嘱,而是一份沉甸甸的、压得她几乎喘不过气的祈祷 。

然而,祈祷是弱者的武器。她不是弱者。

方琅琊缓缓收回目光,那双因忧虑而显得有些黯淡的眼眸里,正有什么东西被点燃了。那是一种更为坚定、更为炽热的光芒,如同在灰烬之下重新复燃的火种。她紧紧攥住了拳头,修剪整齐的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这痛楚让她无比清醒。

她对自己许下过承诺,“钠钙玻璃我会烧制,顺便教会下人”。这句话在说出口时,还带着几分技术的自信与从容。但在此刻,它被赋予了全新的、沉重如山的意义。这不再是一项任务,一个商业项目。

这是她的战场。

她猛地转身,背对着那条空寂的小径。这个动作充满了决绝的意味,仿佛是亲手关上了一扇通往多愁善感的大门,而在她面前,另一扇通往战斗与创造的大门,正缓缓开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请大家收藏:()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商砚辞在前方冲锋陷阵,用钢铁与政治的语言,去撼动这个世界的权力格局。

而她,将在这里,用化学与科学的语言,为他们即将建立的新世界,奠定第一块不可动摇的基石。他要的是颠覆,而她要做的,是创造 。

她的战斗,现在开始。

方琅琊的到来,如同一阵清冽的风,瞬间吹散了工坊院子里那股混合着煤灰、汗水与陈规陋习的混沌气息。她的命令精准、清晰,不带一丝一毫的含糊,如同从军营里发出的号令。

“将所有碱水集中起来,用那边的五十口大陶罐,同时熬煮。” “石英砂全部过筛,然后用石磨磨到最细,直到用手指捻起来感觉不到颗粒。” “石灰石敲碎,同样磨成粉。”

一连串的指令下来,工坊里的匠人们都愣住了。他们面面相觑,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困惑。

方琅琊知道,她要挑战的,不仅仅是落后的生产工艺,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定式——“差不多”主义。在这个世界里,匠人们信奉的是“少许”、“适量”、“一小撮”、“一大把”,一切全凭老师傅那玄之又玄的手感 。这种依赖于个人经验和直觉的生产方式,是他们身份和尊严的来源,是他们秘而不传的“绝活”。而方琅琊即将引入的,是一种对“法度”的绝对敬畏,一种将神秘的“艺术”还原为可量化、可重复的“技术”的理念。这在他们看来,无异于一种亵渎,一种对他们毕生经验的彻底否定。

第一步,提纯,就让所有人都见识到了这场“亵渎”是何等的“浪费”与“繁琐”。

五十口大陶瓷罐在院子里一字排开,底下燃起熊熊烈火。仆役们挥汗如雨,将一桶桶从草木灰中沥出的、味道苦涩的碱水倒入其中。湿热的蒸汽夹杂着刺鼻的草木灰气味,瞬间弥漫了整个院子,熏得人睁不开眼。时间在单调的沸腾声中缓慢流逝,除了消耗掉大量的柴火和人力,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

“小姐,这般费力地熬煮碱水,白白烧了这么多柴,所为何事?”梁师傅问道,语气中已经带上了一丝心疼。

方琅琊走到一口翻腾着白色泡沫的大罐旁,热浪扑面而来,熏得她脸颊发烫。她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梁师傅,你们在和泥之前,会不会先淘洗泥沙?”

“那是自然,”梁师傅不假思索地回答,“沙子里的泥不洗干净,烧出来的砖瓦就会开裂。”

“我现在做的,就是同样的事情。”方琅琊言简意赅地解释道,“我们求的,是水中的盐。但这盐里混了太多没用的‘泥’,我必须先把‘泥’洗掉,只留下最干净的盐。”

她的目光扫过那些翻腾的液体,心中却在默念:“蒸发结晶,尽可能地提高碳酸钠的纯度。虽然草木灰碱里钾盐的污染无可避免,但这已经是目前条件下所能做到的极限了。”

这个比喻简单而有效。梁师傅虽然依旧不解为何要对寻常的碱水如此大动干戈,但至少理解了其背后的逻辑。当第一批大罐中的水分被完全蒸干,罐底析出一层层白花花的晶体时,围观的匠人们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惊奇的神色。他们从未想过,这浑浊苦涩的碱水里,竟然能“洗”出如此洁白的“盐”。

如果说提纯的过程让匠人们感到了困惑,那么接下来的配比,则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方琅琊摒弃了工坊里所有常用的斗、升等粗略量具,而是命人小心翼翼地抬来了一架通常只用于称量金银、名贵香料的精密戥子 。

整个工坊瞬间安静了下来,只剩下石磨发出的沉重“隆隆”声,将坚硬的石英砂磨成细密的粉末,那声音像是这场交响乐低沉的鼓点。石灰石被敲碎、研磨,化作一片细腻的白,如同为这场仪式铺上的圣洁地毯。最后,是从碱水中千辛万苦提炼出的纯碱晶体,它们在阳光下闪烁着,仿佛是这场炼金术的核心秘宝 。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这一幕变成了一场近乎神圣的仪式。

方琅琊亲自操作戥子,她屏住呼吸,神情专注得如同正在进行一场最精细的外科手术。她的每一个动作都轻柔而稳定,丝毫不敢大意。那纤细的戥杆在她手中微微晃动,牵动着所有人的心。

“纯碱晶体,一份半。” “石英砂,七份。” “石灰石,一份。”

她口中念出的,是经过无数次科学验证的钠钙玻璃质量比1.5:7 :1。但在旁人听来,这更像是一段来自异域的、充满神秘力量的咒语。他们不明白,为何要如此严苛地遵循这奇怪的比例。在他们的世界里,多一撮少一把,全凭经验和运气。而方琅琊此刻所展现的,是一种他们前所未见的、对抽象规律的绝对信仰。

当三种颜色各异的粉末被按照精确的比例小心翼翼地倒入同一个盆中,再被仔细地混合、搅拌均匀后,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在他们眼中,这盆平平无奇的混合物,因为之前那场庄重而繁琐的仪式,似乎也被赋予了某种神秘的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请大家收藏:()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方琅琊的“超能力”,从来不是什么点石成金的魔法,而是科学本身。她所引入的,是这个时代最缺乏的东西:精确的测量,对纯度的追求,以及可重复的流程。这才是真正的革命,比制造出一件新奇的物品,更能从根本上颠覆这个世界的生产方式。她用行动告诉他们,创造,并非全凭运气与天赋,更源于对世界规律的认知与遵循。而这份孤独的认知,也让她在这群匠人之中,愈发显得卓尔不群,宛如一位掌握着未知真理的先知 。

马蹄窑,在匠人们口中又被称为“龙窑”,此刻正像一头匍匐的巨兽,安静地沉睡着。它的砖石结构在岁月的熏烤下呈现出深沉的暗红色,巨大的窑口如同巨龙张开的嘴,幽深而黑暗 。

将那盆承载着所有希望的混合粉末装入特制的耐火坩埚,再由两名最强壮的窑工用长长的铁钳,小心翼翼地送入窑膛深处,整个过程庄严肃穆,仿佛一场献祭。

当第一块高热量的焦炭被投入火口,被早已准备好的火种点燃的瞬间,巨兽苏醒了。

“呼——”

一声沉闷的咆哮,火焰如同被禁锢的猛兽,猛地从火口窜出,瞬间将周围的空气都点燃了。紧接着,是更为猛烈的、持续不断的轰鸣声,仿佛巨龙在喉咙深处发出的怒吼。整个窑场都被这声音所充斥,脚下的土地似乎都在微微震颤。

喜欢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请大家收藏:()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