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 > 第102章 洞玄境成,元神御道

洞玄境成,元神御道

第一章 识海生莲,元神破茧

人道洞天深处,那间曾见证无数顿悟的静室里,楚雄已静坐七日。

七日来,他周身的气流愈发凝实,原本流转于体表的五色灵光渐渐内敛,最终尽数沉入识海。静室外,岳风长老与几位核心弟子守在门口,屏气凝神——他们能感觉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威压正在静室内酝酿,那威压不似以往的霸道,却带着一种穿透万物的“洞察”之力,仿佛连地砖下的蝼蚁爬动,都被这股力量清晰映照。

“师父这次闭关,气息比上次晋升时更沉敛了。”一位身着青衫的弟子轻声道,他手中握着记录灵气波动的玉简,上面的纹路正以一种奇异的规律明暗交替,“寻常修士晋升,灵气会如海啸般爆发,可师父这里……倒像是在‘收缩’。”

岳风长老抚须轻笑:“这才是正道。洞玄境,重‘洞彻’而非‘爆发’。你看天地运行,四时轮转,何时有过惊天动地的动静?却能润物无声,掌控万物生灭。”

话音刚落,静室内突然传出一声极轻的“啵”响,如同气泡破裂。紧接着,一道肉眼可见的金色光纹从门缝溢出,沿着地面蔓延开去,所过之处,地砖缝隙里的青苔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抽出新芽,墙角的蛛网化作细碎的光点消散——那是元神之力外泄,无意识间引动了周遭的生机与净化之力。

“成了!”岳风长老眼中闪过精光。

静室内,楚雄缓缓睁开眼。

与以往不同,此刻他的双眸中仿佛有星辰轮转,瞳孔深处,一道与他身形无二的金色元神正盘膝而坐,元神眉心处,一点五色光斑缓缓旋转,正是五行本源凝聚的印记。他试着抬了抬手,识海中的元神同步动作,指尖划过虚空时,空气中竟浮现出清晰的五行符文——木之曲直、火之炎上、土之稼穑、金之从革、水之润下,每一个符文都如同活物,散发着对应的法则气息。

“这便是洞玄境的元神……”楚雄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惊叹。

以往操控五行,需以灵力为引,如同隔着溪流拨弄水中的石子;如今元神离体可感天地,心念动处,方圆十里内的五行之力便如臂使指。他试着“看”向窗外的竹林,瞬间便“见”到每片竹叶的脉络中流转的木行生机,甚至能分辨出哪片叶子即将枯黄——那是因为叶尖的木气已开始衰退,隐隐透出金气(肃杀之气)的锋芒。

他再“望”向远处的瀑布,水流奔涌的轨迹在他眼中化作无数水行符文的流转,甚至能清晰感知到水汽蒸发时,水行之力向云气转化的微妙过程。

“入微……原来这才是洞玄境的真谛。”楚雄站起身,元神之力下意识扩散,整个静室的天地规则仿佛在他眼前展开了一幅透明的画卷——地砖的土行之力如何承载重量,梁柱的木行之力如何抵抗压力,空气中阴阳二气如何交替消长,一切都清晰得如同掌上纹路。

这时,静室外传来弟子的通报:“师父,西南方的灵稻田出现异状,秧苗突然大面积枯萎,弟子们用了多种灵液都无法挽回!”

楚雄眼神微动,元神之力瞬间向西南方延伸。

第二章 稻田间的法则之手

灵稻田位于洞天西侧的梯田,此刻数十名弟子正围着枯萎的秧苗焦急不已。原本翠绿的稻叶此刻卷成枯黄的细条,根部更是呈现出诡异的紫黑色,仿佛被某种阴邪之力侵蚀。

“奇怪,明明昨日还长势正好,今早一来看就成了这样。”负责照看稻田的弟子急得满头大汗,“我检查过土壤,肥力充足,灌溉的灵泉也没问题,可就是找不出原因。”

岳风长老蹲下身,指尖捻起一点稻根的泥土,眉头紧锁:“这土气中混杂着一丝极淡的‘煞金之气’,像是有人刻意引来的……”

“不是人为。”楚雄的声音从众人身后传来。

他缓步走入稻田,元神之力如细密的网,笼罩了整片梯田。在他的“视野”中,稻田的五行流转呈现出一种扭曲的状态——本该滋养禾苗的土行之力中,竟缠绕着一缕缕极细的金行煞气,这些煞气并非外来,而是源于稻田下方的一条废弃矿脉。

“是矿脉中的金行余气郁结太久,今日晨间地气翻涌,顺着裂缝渗了上来。”楚雄解释道,“金气过旺则克木(禾苗属木),就像用锋利的刀刃持续切割草木,自然会枯萎。”

弟子们面面相觑:“可我们没感觉到任何金煞之气啊?”

“因为这些金气已与土行之力纠缠,藏得极深。”楚雄伸出手,掌心对着枯萎的秧苗,元神之力精准地探入土壤。

在众人眼中,只见楚雄的指尖泛着淡淡的金光,并未有惊天动地的异象;但在楚雄的感知中,他的元神正如同最精巧的工匠,将那些缠绕在土行之力中的金煞之气一丝丝“剥离”出来。这过程需要极致的耐心——既要剔除金煞,又不能伤及土行本源,更不能惊动下方的矿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先以木行之力在稻根周围织成一层“滤网”,隔绝金煞对秧苗的持续侵蚀;再引动少量水行之力,如同柔和的水流,将金煞之气从土中“冲刷”出来;最后以火行之力将剥离出的金煞点燃——金能旺火,这些纯粹的煞金之气在火焰中燃成无害的金行本源,融入空气。

整个过程不过一炷香的时间。

当楚雄收回手时,奇迹发生了:那些枯黄的稻叶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舒展,卷缩的叶尖重新染上翠绿,根部的紫黑色也渐渐褪去,仿佛刚才的枯萎只是一场幻觉。

“活……活过来了!”弟子们惊呼出声。

岳风长老看着楚雄的背影,眼中满是感慨:“洞玄境的‘入微操控’,竟能做到这等地步……简直是法则之手啊。”

楚雄望着恢复生机的稻田,心中却若有所思。刚才剥离金煞时,他清晰地感觉到,那股金行煞气的源头——废弃矿脉中,还沉睡着更浓郁的煞力,似乎被某种力量压制着。

“这矿脉是什么时候废弃的?”他问向旁边的老弟子。

老弟子回忆道:“约莫百年前就废弃了,据说当年挖矿时曾挖出过一块‘阴金母’,后来不知为何就封矿了……”

楚雄眼神一凝。阴金母,蕴含至阴至煞的金行本源,若是封印松动,泄出的煞力绝非灵稻田这点小麻烦可比。

第三章 阴金母与阴阳平衡

废弃矿脉位于灵稻田下方的山体深处,入口早已被厚厚的岩石封堵,只留下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狭小洞口。楚雄让弟子们留在外面,独自钻入洞口。

洞内漆黑一片,但在元神之力的“视野”中,一切障碍都无所遁形。岩壁上的每一道裂缝中流转的金行之力都清晰可见,越往深处,金煞之气越浓郁,甚至开始隐隐压制洞中的土行与木行之力。

“果然是阴金母的煞气在扩散。”楚雄来到矿脉的核心区域,只见一块拳头大小、通体漆黑的金属块嵌在岩壁中,周围的岩石都被染成了墨色,丝丝缕缕的黑色雾气(金煞之气)正从金属块中渗出,顺着岩石的缝隙向上蔓延——正是这些雾气,最终导致了灵稻田的异变。

阴金母本身并无正邪,但其蕴含的金行之力过于纯粹,又因深埋地下万年,吸收了过多的阴寒之气,才化作了如今的煞源。若任其泄出,不出三月,整个西侧的灵田都会被金煞侵蚀,甚至可能引发山体崩塌(金气克土)。

“需调和阴阳,化解煞气。”楚雄心念已定。

金行属阳(刚健、肃杀),但阴金母因吸收过多阴寒,导致阴阳失衡,阳刚之力化作阴煞。要化解,需引入阳气中和其阴寒,再以柔水之力疏导其刚猛。

他没有直接触碰阴金母,而是元神一动,引动洞外的日光(至阳之气)。阳光透过洞口的缝隙照入,在楚雄的操控下化作一道金色的细线,精准地落在阴金母上。

“滋——”黑色雾气遇日光,发出细微的灼烧声,如同冰雪遇火般消退了几分。但阴金母内部的阴寒之气极重,日光细线很快便黯淡下去。

“单靠日光的阳气不够。”楚雄沉吟片刻,元神之力沉入地底,沟通下方的地火(属阳)。

片刻后,阴金母周围的岩石微微发热,一股温和的火行阳气从地底缓缓升腾,包裹住阴金母。这一次,黑色雾气的消退明显加快,阴金母表面甚至泛起了一层淡淡的红光——那是金行本源在阳气滋养下的正常反应。

但这还不够。金行刚猛,若只补阳不疏泄,恐生燥火。楚雄再引洞外灵泉的水行之力,化作细密的水丝,如同轻柔的绸带缠绕在阴金母上。

水既能润金(五行中金生水),又能柔化金的刚猛。在水行之力的疏导下,阴金母中过剩的金行之力被缓缓引出,顺着水丝流入岩石的缝隙,滋养着矿脉周围枯竭的土行之力(土生金,金过多则耗土,如今金行归正,反哺土行)。

阴阳调和,五行相生。

半个时辰后,阴金母表面的黑色雾气彻底消散,露出了其本身暗金色的质地,散发着沉稳的金行本源气息。矿脉周围的五行之力重新流转起来,土承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又生土,形成了完美的循环。

楚雄走出矿洞时,外面的弟子们正惊讶地看着天空——原本因金煞之气而有些阴沉的天色,此刻已变得晴朗,阳光洒在灵稻田上,稻叶上的露珠折射出七彩的光芒。

“师父,您看!刚才还灰蒙蒙的,现在一下子就放晴了!”弟子兴奋地喊道。

楚雄微微一笑。他知道,这并非天气巧合,而是矿脉的五行恢复平衡后,对周围天地规则的自然反馈——阴金母的煞力消散,被其扭曲的阴阳二气重新调和,天空自然恢复清明。

洞玄境的元神之力,已能通过微调局部法则,影响天地的整体状态。

第四章 阴阳鱼中的天地

解决了灵稻田的危机,楚雄并未停下探索的脚步。他发现,洞玄境的元神不仅能操控五行,更能直接触碰阴阳二气的本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