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从窑洞到省府 > 第162章 又一村

从窑洞到省府 第162章 又一村

作者:固定的仙人掌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11-25 07:00:59 来源:全本小说网

夜色像化不开的墨,一点点漫过阳山县的喀斯特峰丛,最后将县府大楼裹进一片沉静里。李泽岚办公室的灯还亮着,白晃晃的光透过窗户,在楼下空荡的停车场投下一块细长的影子。他坐在办公桌后,指尖捏着那张皱巴巴的交通档案驳回单,纸张边缘被反复摩挲得发毛,连“需县委办终审”几个打印字都晕开了墨痕,像极了他此刻混沌又压抑的心境。

桌面上摊着一叠材料:赵天成偷偷送来的牛皮纸袋里,刘建国手写的疑点记录已经被他翻得卷了边;陈默整理的顺通公司项目清单,用红笔标注的“七拱镇桑蚕路超支60万”“青莲镇移民路验收5个月塌陷”格外刺眼;还有财政局张建军拖延签字的资金拨付流程表,每一个“待核实”的批注,都像是在嘲讽他这个县长的无力。他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刚想把这些材料收进文件夹,手机突然在桌面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的“晴晴”两个字,瞬间让他紧绷的神经软了半分。

他拿起手机,快步走到窗边,尽量让语气听起来轻松些,避开那些棘手的烦心事:“喂,晴晴,今天怎么样?还吐得厉害吗?”

听筒里传来苏晴带着倦意的声音,还有隐约的水杯碰撞声,像是刚喝完水缓过劲来:“刚在沙发上躺了会儿,好点了。下午妈炖了点小米粥,我勉强喝了小半碗,结果没等放下碗就全吐了。医生说前三个月都这样,可这才刚满两个月,我感觉熬不住了……”

李泽岚的心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了一下,密密麻麻地疼。他到阳山整整两个月,从上任那天起就一头扎进工作里,连周末都在忙着开座谈会、看产业基地,连苏晴查出怀孕的消息,都是上个月她来送换洗衣物时,轻描淡写提了一句。当时他还满心愧疚地说“等忙完这阵就陪你去产检”,可直到现在,他连一次完整的视频通话都没陪她熬过——每次要么是中途被办公室的电话打断,要么是他累得话都说不出,只能让她早点休息。

“都是我不好,没能在你身边。”他声音发沉,指尖无意识地抠着窗沿的水泥缝,指甲缝里都嵌进了细灰,“要是实在难受,就找个住家护工,别让妈一个人忙前忙后。缺什么、想吃什么,随时跟我说,我让市里的朋友给你送过去,别自己硬扛。”

“知道啦,你别瞎操心,我妈把我照顾得可好了。”苏晴怕他分心,故意放轻快了语气,还带着点撒娇的意味,“就是想跟你说说话,听你声音就觉得踏实。对了,你在阳山那边,工作还顺利吗?上次你说桑蚕试点要拨启动资金,批下来了吗?农户那边没意见吧?”

提到工作,李泽岚刚柔下来的肩膀又瞬间紧绷。他望着窗外远处模糊的山影,沉默了几秒,没说周志强卡档案、王建军拒协查的糟心事,也没提张建军拖资金的猫腻,只含糊道:“还在推进,基层流程走得慢,再等等就好。农户那边都挺积极的,就是……还得再等阵子才能把钱拨下去。”

苏晴太了解他了,从他迟疑的语气里就听出了不对劲。“还在等?”她带着点嗔怪的语气,“你上次跟我打电话就说在等,这都过去半个月了。是不是有人故意为难你呀?你别总自己扛着,有事儿跟我说,说不定我还能帮你想想法子呢。”

李泽岚握着手机,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机身边缘。他不是没想过跟苏晴倾诉,可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怀着孕,本来就难受,哪能再让她为自己的事操心。可此刻被苏晴戳破,他也没了再隐瞒的力气,只好简略提了句:“想查几个交通老项目的档案,交通局那边说要县委办签字,公安那边想协查个施工公司,也说没线索不给办,资金审批也跟着卡壳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苏晴却听出了其中的艰难。她沉默了片刻,突然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说:“对了!我爸昨天给我打电话,说他跟清远市的市委书记林建明伯伯,当年在省委党校是同班同学,俩人关系特别好。你要是在阳山遇到绕不开的坎,实在没办法了,要不找林伯伯说说?”

“林建明书记?”李泽岚猛地攥紧手机,指节都泛了白,连呼吸都漏了半拍。他在农业部综合科时,就经常在政策文件上看到这位清远市委书记的名字——出了名的“铁面务实派”,去年还因为严查粤北山区几个县的扶贫项目**,在全省干部大会上被点名表扬。他还记得当时科里的老领导说过,林建明最讨厌搞“一言堂”,对基层干部欺压群众、截留资金的事零容忍。可他怎么也没想到,苏晴家竟和这位“铁面书记”有这层渊源。

他愣了几秒,才不确定地追问:“你说的是清远市委的林书记?他真跟你爸是党校同学?不是同名同姓吧?”

“当然是真的!”苏晴被他的紧张逗笑了,语气里满是笃定,“我爸说当年在党校,林伯伯就住他隔壁宿舍,俩人都是北方人,饮食习惯合得来,每天早上一起去操场跑步,晚上一起去食堂打饭,聊工作能聊到半夜。后来我爸从体制内出来下海做生意,刚开始不懂政策,走了不少弯路,还是林伯伯私下提醒他,帮他避过好几次风险呢。上次我爸六十岁生日,林伯伯还专门从清远打电话过来,聊了半个多小时,还问起你呢,说知道你去阳山当县长了,让你好好干,别辜负组织信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李泽岚的心跳骤然加快,像有只鼓在胸腔里不停敲打。他在阳山处处受制,根源就在于没有上层支撑——陈卫国在阳山经营八年,不仅把交通、公安、财政等要害部门都换成了自己人,连市里都有人脉。上次开全市乡村振兴推进会,陈卫国跟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谈笑风生,会后还单独汇报了半小时,而他这个县长,连跟副市长搭话的机会都没有。他就像个被捆住手脚的“外来户”,空有县长头衔,却连调取一份档案都要看周志强的脸色,连查个皮包公司都要被王建军以“没线索”搪塞。

如果能搭上林建明书记这条线,或许就能撕开陈卫国布下的权力网。至少,他能有个机会,把阳山交通项目里的猫腻、顺通公司的问题,当面跟真正能管事儿的人说清楚,而不是被困在阳山这个小圈子里,跟陈卫国的人耗着。

可这个念头刚冒出来,他又有些犹豫。他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靠自己的能力往上走——在农业部综合科时,靠写得一手好政策、做得出扎实调研,从科员提到副科;这次能来阳山当县长,也是因为省厅领导看重他的专业能力。他向来不喜欢走“人情关系”,总觉得靠实绩说话才硬气,靠“熟人介绍”办事,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像是欠了人情。

苏晴见他半天没说话,还以为他在顾虑“走后门”,连忙补充道:“你别多想呀,林伯伯真不是那种讲私情的人。我爸跟我说过,有一次他想托林伯伯给我表哥安排个事业单位的工作,都被林伯伯当面拒绝了,说‘要想进体制,就自己考,靠关系进来的人,干不好也走不远’。林伯伯最看重的是干实事的干部,你要是真为阳山老百姓做事,把项目里的问题跟他说清楚,带着证据去汇报,他肯定会管的。这不是走后门,就是正常的工作汇报,只不过多了层熟人介绍,能让他更愿意听你把话说完,不用像跟陌生人汇报那样,还得先花时间建立信任。”

李泽岚握着手机,目光落在桌角那张刘建国手写的便签上——“青莲镇移民路,C25冒充C30,偷工减料,农户反映下雨天路面积水严重”,字迹潦草却透着压抑的愤怒。他想起赵天成跟他说过,刘建国当年就是因为想查这个项目,被陈卫国以“工作失误”为由,调到市人大做了闲职;想起七拱镇的农户跟他抱怨,顺通公司修的桑蚕运输路太窄,农用车错车都难,还总掉水泥块;想起自己空有一腔干事的热情,却连最基础的调查权都没有……

他深吸一口气,心里的犹豫渐渐散了。他不是为了自己的仕途,不是为了争权夺利,是为了那些被劣质公路坑了的农户,是为了查清刘建国留下的疑点,是为了不让陈卫国的利益网继续吸阳山的血,是为了让桑蚕试点能顺利推进,让农户能多赚点钱。如果“走熟人介绍”能让他有机会把真相说出去,能打破现在的僵局,那这点“顾虑”又算得了什么?

“我知道了,”他轻声说,语气里多了几分从未有过的坚定,“等我把手里的线索捋清楚,整理好证据,就找机会去清远见林书记。谢谢你,晴晴,要不是你说,我都不知道还有这层关系。”

“跟我还客气什么呀!”苏晴的声音里满是笑意,带着卸下重担的轻松,“你要是决定去了,提前跟我说,我让我爸先给林伯伯打个电话,跟他提一句你的情况,说你是想反映基层项目的真实问题,不是为了个人恩怨。免得你突然上门,他还以为是哪个干部想走关系,直接给你挡在门外就不好了。对了,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别为了工作熬坏了,我和宝宝都等着你回来呢,等你回来给宝宝讲故事。”

“宝宝”两个字,像一束暖光,瞬间照进李泽岚心里。他眼眶微微发热,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好,我一定尽快处理好这边的事,早点回去陪你和宝宝。你也要照顾好自己,想吃什么就跟妈说,别委屈自己,听见没?”

“听见啦,你快忙吧,不耽误你工作了。”苏晴又叮嘱了几句“别熬夜”“按时吃饭”,才恋恋不舍地挂了电话。

挂了电话,李泽岚还握着手机站在窗边,指尖能感受到屏幕残留的温度。之前压在心头的沉重和压抑,好像被苏晴带来的消息冲散了不少,连窗外的风,都似乎没那么冷了。他走回办公桌前,把赵天成给的牛皮纸袋彻底打开,将顺通公司承接的项目清单、资金流向表、刘建国的手写疑点记录,还有被周志强驳回的档案申请、王建军拒绝协查的回复单,一一摊在桌上,铺了满满一桌子。

他需要一份足够扎实、足够有说服力的材料。不能只说“项目有问题”,要把每个问题都落到实处——哪个项目、哪个时间、花了多少钱、实际修得怎么样、有多少农户受影响,甚至要找到具体的农户姓名和联系方式,让林书记一看就知道,他不是在“告状”,不是在发泄情绪,而是在反映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是在履行一个县长的职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新的笔记本,在第一页写上“阳山县农业配套道路项目疑点梳理”,然后开始逐条整理:

第一条,七拱镇桑蚕运输路,2021年修建,预算120万,实际支出180万,超支60万,资金流向显示“临时材料费35万”“机械租赁费25万”,但未附具体采购清单和租赁合同;农户反映该路仅4.5米宽,农用车错车困难,且多处路面出现裂缝,下雨天积水严重,影响蚕茧运输。

第二条,青莲镇移民路(桑蚕配套),2021年修建,施工方为顺通公司,验收报告标注水泥标号C30,实际检测为C25(刘建国手写记录),验收后5个月出现局部塌陷,交通局花费80万抢修,未公开抢修施工方信息。

第三条,小江镇砂糖橘产区连接线,2020年修建,预算200万,实际支出260万,超支60万,顺通公司承接,验收后3个月因“路基不稳”封闭维修,维修费用40万,未走公开招标流程。

第四条,顺通公司,2019年注册于岭背镇,2022年注销,注册地址为岭背镇国道旁空门面,无实际办公场地;注销后1个月,陈卫国侄子陈亮成立“阳山顺达工程公司”,承接了2022年小江镇、青莲镇的道路维修项目,两家公司的联系电话相同。

他一边写,一边把对应的材料附在笔记本里,用回形针固定好。遇到不确定的细节,比如顺通公司的注销时间、陈亮公司的注册时间,他就给陈默发微信,让陈默明天一早去市场监管局查准确信息;遇到需要农户证词的,比如七拱镇桑蚕路的问题,他就记下来,打算明天下午亲自去七拱镇,找几个养蚕的农户聊聊,让他们帮忙写份情况说明。

桌上的时钟“滴答滴答”地走着,不知不觉就过了晚上十点。李泽岚却没了困意,反而越写越精神。之前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一个个分散的疑点被他串联起来,形成了一条完整的证据链——顺通公司就是陈卫国的“钱袋子”,通过虚报预算、偷工减料套取资金,注销后又换个马甲继续承接项目,而周志强、王建军等人,就是陈卫国的“保护伞”,负责阻拦调查、掩盖真相。

他合上笔记本,摸了摸封面,心里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底气。之前他像在黑暗里摸索,不知道方向,不知道出路,可现在,苏晴带来的消息就像一束微光,照亮了他前行的路。他知道,找林建明书记汇报,不一定能马上解决所有问题,甚至可能会让陈卫国更加警惕,给自己带来更多麻烦。但他不怕——他身后有苏晴和未出生的宝宝,有赵天成这样的支持者,有阳山老百姓的期盼,更有党纪国法给他的底气。

他拿起手机,给苏晴发了条微信:“晴晴,谢谢你。我会尽快处理好这边的事,早点回去陪你和宝宝。”然后收起桌上的材料,锁进抽屉,关掉电脑,准备回家休息——明天还有很多事要做,他需要养足精神,迎接新的挑战。

喜欢从窑洞到省府请大家收藏:()从窑洞到省府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