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 > 第14章 初进展

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 第14章 初进展

作者:吾妻浅仓唯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22 09:06: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25年的上海,秋意总裹着股挥之不去的热闹。南京路的有轨电车刚碾过晨露,洋行职员们就攥着公文包往写字楼赶,皮鞋踏在青石板上的脆响,混着巷口大饼油条的香气,揉成租界特有的晨曲。朝歌豆食铺的木门“吱呀”推开时,朱成碧正将最后一勺黄豆倒进石磨——这些黄豆是前晚从南市粮行挑的,原本带着点陈味,经她指尖一缕灵气浸过,豆粒饱满得泛着莹光,凑近闻,能嗅到淡淡的清甜。

陈玄已把木桌擦得锃亮,素色杭绸桌布铺得平平整整,每个座位上都摆好了细瓷碗,碗沿描着浅青缠枝纹,是他上周特意去城隍庙旧货市场淘的。“昨天周先生说,洋行里有十几个同事想订咱们的早餐,”他一边摆碗一边说,语气里带着点雀跃,“问能不能每天早上送过去,按月结账。”

朱成碧推着石磨,乳白色的豆浆顺着磨缝缓缓流出,没有半点浮沫:“能送,就是得添个伙计,咱们俩忙不过来。”她算过账,豆食铺现在每天卖豆浆、豆腐脑、卤豆干,净利润差不多两块银元,要是接了洋行的定制早餐,每天能多赚一块多,一个月就是三十多块,离租地的五万块虽远,却也是实实在在的进账。

当天中午,陈玄就找了张老板推荐的小伙计,十六岁的阿福,里弄里长大的孩子,手脚麻利,还认识洋行街的路。阿福第一天来,就跟着陈玄去洋行送早餐,洋行的职员们围着食盒,掀开盖子的瞬间,豆浆的香气就飘满了办公室。“这豆浆比咖啡馆的热可可还香!”一个戴圆框眼镜的职员舀了一勺,眼睛亮了,“以后我们办公室的早餐,就订你家的了!”

定制早餐的生意就这么定了,每天早上送二十份,每份包含一碗豆浆、一块卤豆干、两个白面馒头,收两毛钱。阿福每天推着小推车,准时送到洋行门口,月底结账时,洋行的账房先生笑着递过六块银元:“陈老板,你家的吃食好,下个月我们还订,再多加十份!”

陈玄拿着银元回到铺子里,朱成碧正给客人盛豆腐脑。她做的豆腐脑用灵气点的石膏,嫩得能在勺里晃,浇上用虾皮、榨菜、香油调的卤汁,撒点葱花,客人吃得连碗底都要刮干净。“刚张老板来说,菜场的黄豆涨价了,”朱成碧擦了擦手,接过银元放进钱匣,“原来三分钱一斤,现在要四分了。”

陈玄皱了皱眉,黄豆是主要成本,涨价后每天要多花两毛钱,一个月就是六块,刚多赚的定制早餐利润就少了一半。“要不,咱们去十六铺码头找渔民换点黄豆?”他想起上次去码头买鱼,看到有渔民带了自家种的黄豆,“渔民的黄豆新鲜,说不定还便宜。”

第二天一早,陈玄就去了十六铺码头。天刚亮,码头上就挤满了人,渔民们挑着鱼篓叫卖,搬运工扛着货箱穿梭,江风裹着鱼腥味和煤烟味,热闹得很。他找到上次卖鱼的老渔民,老渔民正蹲在地上整理黄豆,见陈玄来,笑着说:“陈老板,要黄豆啊?我这是自家种的,没打农药,三分五一斤,要得多还能便宜。”

陈玄蹲下身,捏了颗黄豆,颗粒饱满,比粮行的还好。“我每月要两百斤,”他跟老渔民商量,“能不能算三分二一斤?我还跟你订鱼,每月十斤。”

老渔民想了想,点头应了:“行!以后你要黄豆、要鱼,直接找我,保准新鲜!”

从码头回来,陈玄心里松了口气,黄豆成本降下来,每月又能多省四块钱。朱成碧听说后,笑着递过一碗刚煮好的豆浆:“还是你有办法。对了,昨天周先生说,他们洋行月底要办个小型宴会,请客户吃饭,问咱们能不能承接,做些卤味和点心。”

陈玄眼睛一亮,宴会订单可比日常生意赚得多。他连忙去找周先生,周先生说宴会有二十个人,要八道卤味、四道点心,预算五十块银元。“卤味要卤牛肉、卤鸭、卤鸡、卤豆干,点心要豆沙糕、桂花糕、芝麻酥、核桃酥,”周先生叮嘱,“客户有洋人,口味别太辣,要鲜一点。”

回到铺子里,朱成碧就开始准备。卤牛肉选的是苏北黄牛腱子,用灵气浸了三个时辰,再用八角、桂皮、香叶、草果慢炖,炖到筷子能轻松戳透,再泡进卤汁里入味;卤鸭选的是本地麻鸭,处理干净后用料酒腌透,卤的时候加了点冰糖,甜咸适中;点心用的面粉是陈玄从面粉厂订的上等白面,豆沙是自己磨的红豆沙,加了点灵气浸过的桂花糖,香气更浓。

宴会前一天,陈玄和朱成碧忙到半夜,阿福也来帮忙打包。卤味装在精致的食盒里,点心用荷叶包着,还特意准备了蘸料,分开装在小瓷碟里。第二天送到洋行时,周先生打开食盒,香气瞬间飘满了宴会厅。“太香了!”周先生赞不绝口,“客户肯定喜欢!”

宴会结束后,周先生特意来铺子里道谢,递过五十块银元,还多给了五块:“陈老板,你家的卤味和点心太受欢迎了,客户都问在哪买的,以后洋行的宴会,都找你家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一笔订单,就赚了二十五块银元(成本二十五块),比平时一个月的净利润还多。陈玄把银元放进钱匣,数了数,加上之前的积蓄,已经有三百多块了。“照这样下去,年底就能攒够一千块,”他跟朱成碧对账时说,“要是再多接几个宴会订单,攒钱能更快。”

可没过多久,麻烦就来了。巷口新开了一家“吉祥豆食铺”,老板是个上海本地人,据说跟巡捕房有点关系,一开业就打低价牌,豆浆卖一分钱一碗,卤豆干卖半分钱一块,抢了不少客人。“昨天咱们的营业额少了一半,”陈玄皱着眉说,“吉祥铺的豆浆虽然便宜,但味道差远了,还有股腥味,可就是有人图便宜。”

朱成碧没慌,她煮了一碗豆浆,递给陈玄:“咱们的优势是味道,不是价格。明天起,咱们推出‘加量不加价’,豆浆多给一勺,卤豆干加一片,再送一小碟咸菜。”她还打算用灵气改良咸菜,让咸菜更脆爽,吸引客人。

第二天,豆食铺门口挂出了“加量不加价”的牌子,阿福还拿着小碟咸菜,给路过的人试吃。咸菜用的是本地青菜,经灵气浸过,腌出来脆爽可口,没有涩味。“这咸菜真好吃!”一个大妈尝了一口,走进铺子里,“来碗豆浆,一块卤豆干!”

渐渐的,老客人都回来了,还有新客人听说咸菜好吃,特意来尝鲜。吉祥铺的老板见客人少了,又想了个招——请了两个穿短打的混混,在豆食铺门口闹事,说豆食铺的豆浆不卫生,吃了会拉肚子。

阿福吓得躲在铺子里,陈玄刚想出去,朱成碧拉住他,从后厨端出一碗豆浆,递给闹事的混混:“你们说豆浆不卫生,那就当着大家的面喝了,要是真有问题,我赔你们一百块银元;要是没问题,你们就别在这儿闹事。”

混混们对视一眼,其中一个接过豆浆,喝了一口,刚想找茬,却觉得豆浆格外香,忍不住喝完了。“这……这豆浆挺好喝的,”他挠了挠头,“是我们老板让我们来的,我们走!”

原来,朱成碧在豆浆里加了一缕极淡的灵气,能让人心情平和,不想闹事。吉祥铺的老板见混混没办成事,又想涨价,可客人已经习惯了豆食铺的味道,再也没回去过。没过两个月,吉祥铺就关门了。

解决了竞争的问题,豆食铺的生意更火了。除了洋行的定制早餐和宴会订单,朱成碧还推出了“下午茶套餐”,针对洋行职员,包含一杯甜豆浆、一块豆沙糕、一份卤豆干,卖五毛钱,每天能卖十几份,每月又多赚一百多块。

陈玄还跟里弄里的裁缝铺、杂货店合作,互相推荐客人。裁缝铺的客人做衣服,就推荐来豆食铺吃点心;豆食铺的客人要做衣服,就推荐去裁缝铺。合作了几个月,两边的生意都好了不少,豆食铺每月又多赚了五十块。

转眼到了年底,陈玄和朱成碧对账时,钱匣里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块银元了。“比预想的多了五百块,”陈玄笑着说,“要是明年多接几个大的宴会订单,再拓展几家洋行的定制业务,年底说不定能攒够五千块,离五万块的目标就更近了。”

朱成碧靠在窗边,看着外面的雪景。南京路的路灯亮了,雪花落在洋行的玻璃幕墙上,映着里面的灯火,格外好看。“慢慢来,”她轻声说,“咱们的豆浆香,总会让更多人知道,钱也会慢慢攒够的。”

陈玄走过去,握住她的手,手里的银元还带着点温度。“明年,咱们再添个伙计,把铺子扩大点,”他望着窗外的繁华,“等攒够了钱,就去临江那块地,建一座能看江景的饭店,让全上海的人都知道,朝歌的味道,是最好的。”

雪越下越大,里弄里传来孩子们的笑声,豆食铺的灯光暖融融的,映着两人的身影。在这繁华又忙碌的上海滩,一碗碗豆浆、一块块卤豆干,正慢慢积攒着他们的梦想,每一分银元,都离那座临江的饭店更近了一步。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