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 > 第28章 四行仓库(2)

晨雾漫过苏州河时,陈玄的指尖正抵在三八式步枪的机械瞄具上,铁缺口沾着的露水在晨光里凝成细小的珠,像极了昨夜朱成碧托人送来的那盒桂花糖霜——糖霜裹着的松子仁,也是这样透着点凉的润。他把枪托往肩窝又抵了抵,枪托上缠着的青布磨得泛光,那是朱成碧用食肆里蒸松糕的笼布改的,针脚里还嵌着点没洗干净的米粉,风一吹,竟隐约飘着点米香。

“陈哥,左前方二百一十步,断墙根的九二式,换弹链的间隙比刚才慢了半秒。”小石头的声音压得极低,少年半跪在沙袋堆后,耳朵几乎贴在地上,手里攥着的白布条往东南飘,末梢扫过陈玄手背时,带着点河水的湿意,“是换了新人?刚才那老手换弹时肩窝不会抖,这个……你听,枪身有轻微的磕碰声。”

陈玄眯眼往雾里望。两百米外的断墙后,黑沉沉的机枪枪管偶尔闪过一点冷光,九二式重机枪的弹箱半露在墙外,漆皮上还留着淞沪会战的弹痕。他慢慢转动表尺,把刻度卡在“2”上——这把枪的6.5mm子弹在这个距离上,弹道最稳,就像朱成碧揉面时总说的“水多了加面,面多了加水,差一分都不行”。指尖摩挲着扳机护圈,他想起昨夜收到的油纸包,里面除了三张葱油饼,还有一小罐朱成碧特制的猪油,他擦了些在枪栓上,此刻拉动时竟没半点滞涩,连金属摩擦的声都轻了些。

日军的重机枪突然响了,弹链拖动的“哗啦”声刺破晨雾,子弹扫过仓库东侧的沙袋堆,黄豆从袋角的破洞蹦出来,在水泥地上滚出细碎的响。陈玄的肩窝跟着枪身轻轻震动,他没动,只是盯着断墙后那个半跪的身影——新人射手换弹时,右手会下意识地扶一下弹箱,这个破绽,比朱成碧做桂花糕时必留的那道刀痕还明显。

“风偏两指,子弹会飘。”小石头突然把布条举到陈玄眼前,布条飘得更急了,“俺刚才扔了颗石子去河心,得往左偏三指才够得着,你这枪子沉,两指就行——就像朱姐说的,煮汤圆时水滚三滚,浮起来就熟,差一滚都不行。”

陈玄嘴角几不可察地勾了勾。他慢慢把准星往左挪了半格,深吸一口气——肺里还留着昨夜葱油饼的香气,那是朱成碧用陈年菜籽油烙的,饼边带着焦香,咬下去时芝麻会在齿间爆香。吐气到最匀时,他扣下扳机,枪声闷在雾里,像石子落进温水。

“中了!他往旁边倒了!”小石头的声音里带着点雀跃,可没等话音落,断墙后突然传来一声短促的日语喝令,紧接着,另一个身影迅速补位,左手抓着机枪握把的动作稳得惊人,“是老兵!刚才是故意露破绽引咱们开枪!”

陈玄的手指已经勾住枪栓,退弹壳的脆响在雾里格外清晰。他没看那老兵射手,视线扫过断墙东侧的土坡——那里藏着个日军观察员,黄铜望远镜的镜片在雾里亮得扎眼,正对着仓库西侧的弹药库方向。日军的战术向来如此,先用新人诱敌,再让老兵压制,观察员趁机锁定要害,就像朱成碧说的“做菜要懂火候,打仗要懂人心”。

他把表尺往下拨了一格,准星慢慢对齐镜片反光点。此刻风小了些,布条飘得缓了,子弹下坠的幅度会比刚才少半指。扣扳机的瞬间,他想起朱成碧送的那罐糖霜,松子仁在嘴里化开时的微涩,像极了此刻紧绷的神经——直到听见雾里传来“哐当”一声,望远镜掉在地上的声,他才轻轻松了口气。

南岸的朝歌食肆里,朱成碧正把最后一勺桂花糖浆浇在蒸好的米糕上。

食肆的门没关,晨雾顺着门缝溜进来,落在红木案台上,凝成细小的水珠。案台上摆着十几笼米糕,热气裹着桂花的甜香,飘满了整个大堂。角落里,几个难民正围着小桌喝粥,瓷碗里的小米粥熬得浓稠,上面撒着点切碎的青菜,是朱成碧凌晨起来用柴火慢炖的——柴火是巷口老槐树的枯枝,熬出来的粥带着点松木的暖。

“朱姑娘,这米糕的香气,竟能压下巷口的药味。”坐在最里面的老中医放下瓷碗,眼神里带着点惊讶,“我这药箱里的当归、川芎,平日里气味重得很,今日竟被这米糕香盖过去了。”

朱成碧笑了笑,把一碟米糕推到老中医面前:“李大夫说笑了,不过是多加了点新鲜桂花,借了点草木的气罢了。”她说话时,指尖正捏着块揉好的面团,面团在她手里转了两圈,竟慢慢变得泛着点莹白的光,像是吸了晨雾里的水汽——可坐在对面的难民只盯着米糕,没人注意到这细微的异样。

这是朱成碧藏了许多年的秘密。自她记事起,经手的食材就会变得格外鲜活:面粉揉出来的饼会更筋道,熬粥的米会更软糯,连寻常的草药,若和食材放在一起,药效都会悄悄变得温和。就像此刻案台上摆着的药膏,是她用猪油混着金银花、蒲公英熬的,药膏里还掺了点蒸糕时滤出的米浆,既能止血,又不会像寻常药膏那样蛰得疼——这是她从《饕餮记》里悟出来的法子,用美食的“暖”中和药石的“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姑娘,日军的巡逻艇刚才在河面上转了一圈,好像在盯着咱们这边。”门口传来阿明的声音,少年推着辆二八自行车,后座上绑着两个大布包,额头上满是汗,“洋行的张老板说,今日只能送这么多西药,再多,怕被日军查出来。”

朱成碧接过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几盒青霉素和碘酒,盒子上印着英文。她把药盒放进柜台下的暗格,暗格里还藏着些晒干的草药——是她前几日去租界外的野地采的,有止血的三七,有消炎的薄荷,都用食肆的油纸包着,和面粉、糖罐放在一起,外人看不出异样。

“阿明,你去把后院的那批油纸找出来,要最厚的那种。”朱成碧擦了擦手,走到案台前,拿起一块刚烙好的葱油饼,“把饼和子弹裹在一起,油纸多包两层,既能防水,又能遮住子弹的金属味——日军的狗鼻子灵,不能让他们闻出来。”

阿明点点头,转身往后院跑。朱成碧看着案台上的葱油饼,饼上的芝麻在晨光里闪着光,她想起昨夜陈玄托人带的口信,说前线的弟兄们总吃冷馒头,咬下去硌得牙疼。她轻轻咬了一口饼,酥脆的饼皮在嘴里化开,葱香混着猪油的香,竟让她想起许多年前在江南水乡,母亲给她做的第一块葱油饼——那时候没有战争,只有巷口的叫卖声和灶台上的烟火气。

“朱姑娘,外面来了个穿西装的洋人,说要见你。”伙计小跑着进来,脸上带着点慌,“他说他是《泰晤士报》的记者,想问问你为什么要帮北岸的士兵。”

朱成碧放下饼,擦了擦手:“让他进来吧。”

洋人记者走进来的时候,食肆里的难民都停下了筷子,眼神里带着点警惕。记者举着相机,却没立刻拍照,只是看着案台上的米糕和葱油饼,又看了看角落里的难民,眼里满是好奇:“朱小姐,我听说你这里收留了三十多个难民,还天天给北岸送物资,你不怕日军报复吗?”

朱成碧给记者倒了杯热茶,茶里放了点晒干的桂花:“记者先生,你吃过热饭吗?”她指了指案台上的米糕,“北岸的士兵,他们在打仗,在保护我们,他们连一口热饭都吃不上。我只是个做饼的,能做的,不过是让他们多吃一口热的,多撑一会儿。”

记者喝了口茶,桂花的甜香在嘴里散开,他突然笑了:“朱小姐,你做的茶,和你说的话一样,很暖。”他没再追问,只是拍了几张米糕和食肆的照片,临走时,悄悄塞给朱成碧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日军巡逻艇的时间——是他从租界巡捕那里打听来的。

朱成碧看着纸条,心里暖了些。她知道,在这场战争里,不是所有人都冷眼旁观,就像案台上的米糕,需要面粉、糖、桂花,也需要柴火和耐心,才能熬出暖来。

前线的炮声又响了的时候,陈玄正靠在沙袋上啃葱油饼。

饼还是热的,油纸包得严实,咬下去时,葱香混着芝麻的香,在嘴里散开,压下了嘴里的火药味。他把饼掰了一半递给小石头,少年接过饼,狼吞虎咽地吃着,饼渣掉在军裤上,他也不在意,只含糊地说:“陈哥,这饼比上次的还香,朱姐是不是多加了芝麻?”

陈玄点点头,没说话。他摸了摸油纸包的内侧,发现油纸的缝隙里夹着点细小的草药碎——是蒲公英的种子,他认得,朱成碧说过,蒲公英能消炎,若是不小心划伤了,嚼碎了敷在伤口上,能止疼。他把草药碎小心地收进贴身的口袋里,指尖碰着油纸,还能觉出点朱成碧的温度。

“坦克!西侧!”小石头突然站起来,声音里带着点急。

陈玄立刻滚到西侧散兵坑,刚架好枪,就看见一辆黑沉沉的**式坦克慢慢挪过来,履带碾过碎石的声音像敲在心上。坦克的观察窗里,隐约能看见日军车长的钢盔,正对着仓库的方向,像是在找射击孔。

“一百六十步,观察窗在左上方,离地面一人高。”小石头的布条现在往南飘,“风每秒一米五,子弹会飘半指。”

陈玄慢慢调整准星。他知道这把枪的性子,6.5mm的子弹在一百六十步的距离上,穿透力刚好能打穿坦克观察窗的薄装甲——就像朱成碧说的“煮饺子要等水滚三滚,早了不熟,晚了皮破”,距离差一分,都打不穿。

坦克里的车长突然探出头,像是在看方位,半个脑袋露在观察窗外。陈玄深吸一口气,吐气到最匀时,扣下了扳机。子弹穿透玻璃的声很闷,他看见车长的钢盔猛地一歪,人往后倒了下去,坦克顿时顿了一下,履带还在转,却没再往前挪。

“步兵来了!”小石头喊着,手指往坦克后面指。

十几个日军举着刺刀,从坦克后面冲出来,呈散兵线展开,间距刚好能避开手榴弹的杀伤范围——这是日军在淞沪会战里练出的战术,狡猾得很。陈玄没慌,只是把准星对准最前面的那个日军,他的肩窝正对着这边,是个绝佳的射击角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扣扳机的瞬间,他想起朱成碧送的草药碎,想起食肆里的米糕,想起南岸的晨雾和桂花香。子弹打在日军肩窝上的声,竟让他想起小时候在老家,父亲用弹弓打鸟的声——那时候没有战争,只有田埂上的风,和母亲在灶台上的呼唤。

“子弹没了!”身后传来士兵的喊声。

陈玄摸了摸腰间,只剩最后一个弹匣。就在这时,南岸传来一阵喧哗,他往那边看,只见朱成碧和几个百姓正站在河边,往水里扔油纸包,一个个油纸包顺着水流漂过来,像一群白色的小灯笼。油纸包上还飘着点桂花的香,在硝烟里格外醒目,连日军的巡逻艇都没注意到——他们大概以为,那只是寻常的食物。

几个水性好的士兵跳进河里,把油纸包捞上来。陈玄接过一个,打开一看,里面是子弹和一小罐药膏,药膏里混着点米浆的香,是朱成碧特制的。他把药膏递给旁边受伤的士兵,士兵敷上药膏,立刻低呼:“不疼了!这药膏比西药还管用!”

陈玄笑了笑,把子弹压进弹匣。他往南岸看,食肆的铜顶在晨光里闪着光,朱成碧的身影正站在门口,像是在往这边望。他握紧手里的枪,心里突然有了劲——有枪,有弟兄,有南岸的桂花香和热饼,就总有扛下去的底气。

暮色降临时,朱成碧终于送走了最后一个难民。

食肆的大堂里,只剩下她一个人。炉火还没灭,火苗舔着炉壁,把案台上的米糕映得暖融融的。她收拾着案台,指尖碰着没洗完的瓷碗,碗里还留着点小米粥的残渣,带着点烟火的暖。

她走到后院,打开墙角的地窖。地窖里藏着许多物资,有面粉、糖、草药,还有几箱子弹,都是百姓们捐的。她从地窖里拿出一个陶罐,里面装着些晒干的桂花,是她去年秋天采的,一直没舍得用。她把桂花撒在案台上的面粉里,面粉顿时泛着点淡淡的黄,像极了江南秋天的稻田。

“明日要多做些饼。”她轻声说,像是在跟自己说话,又像是在跟远处的陈玄说话,“还要多熬点药膏,前线的弟兄们,肯定用得上。”

夜风吹过食肆的门,带着苏州河的水汽,却没让她觉得冷。她想起陈玄临走时说的话:“等守住了这楼,我就回来,吃你做的桂花糕。”她相信,那一天不会太远。

地窖里的草药突然轻轻动了一下,像是被风吹的,又像是有生命似的。朱成碧没在意,只是把面粉收进陶罐里——她知道,这些面粉,这些草药,这些用真心做出来的食物,都是她能为这场战争做的,最温柔的抵抗。

陈玄靠在沙袋上,看着南岸的灯火,手里攥着朱成碧送的药膏。

夜很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的炮声,还有风吹过射击孔的呜咽声。小石头已经睡着了,靠在他的肩膀上,嘴角还带着笑,大概是在做着吃桂花糕的梦。他把军外套披在小石头身上,又往旁边的火堆里添了块木炭——木炭是朱成碧送的,烧起来带着点桂花的香,在黑夜里格外暖。

他摸了摸贴身的口袋,草药碎还在,药膏也在。他想起朱成碧的笑容,想起食肆里的米糕和葱油饼,想起南岸的晨雾和暮色。他知道,明天还会有战斗,日军还会进攻,可他不怕——因为他知道,在南岸,有一个人,正用她的方式,为他,为所有守楼的弟兄,熬着暖,等着他回去。

远处的炮声又响了,陈玄握紧手里的枪,眼睛盯着黑暗里的日军阵地。他在心里默念:朱成碧,等我,等守住了这楼,就回去吃你做的桂花糕。

夜风吹过,带着桂花的香,带着葱油饼的暖,在寂静的战场上,悄悄流淌。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