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 > 第31章 日占期

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 第31章 日占期

作者:吾妻浅仓唯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22 09:06: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37年11月8日的上海,雾气中夹杂着颗粒状的寒冷。苏州河的湿气与闸北工厂的煤烟混合,再加上尚未消散的火药味,在南京东路20号的半截石材墙面上凝结成一层薄霜,墙面上依然可见去年施工时留下的水泥纹理。

原本应支撑起沙逊大厦哥特式尖顶的钢筋,此刻如同冻结的兽骨,在风中发出金属摩擦的哀鸣,与日军哨兵的日语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在空旷的街道上,这些声音在远处回荡,连巷口的流浪狗也蜷缩在油布篷下,注视着食肆门缝中透出的温暖光线,喉咙中发出细微的呜咽声。

在朝歌食肆的后厨,朱成碧正用竹勺搅动着粥。她身着一件简洁的靛蓝色素布衫,领口剪裁得体,没有多余的装饰,袖口挽至小臂,露出的手腕在灶火的映照下泛着冷白色的光泽,从外表看,她不过二十二三岁。

然而,她的眉宇间透露出远超同龄人的沉稳,连搅粥的动作都精准得如同事先设定好的程序:顺时针搅拌三圈,竹勺轻敲锅沿一次,力度恰到好处地拨开浮米,又不至于破坏锅底的粥皮。沸水中的米粒迅速舒展开来,形成绵密的花朵状,没有一粒粘在锅底,连浮沫都排列得井然有序。米香与生姜的暖意混合,弥漫过未装玻璃的窗户,吸引了巷口的流浪狗围绕着门柱转圈,爪子在冻土上刨出浅浅的痕迹。

案板上的食材摆放得极为整齐,每一样都显示出她对“食”的极致掌控,这是旁人难以模仿的:两尾鲥鱼躺在粗布上,鳃部轻轻翕动,鱼鳞闪烁着银白色的光泽,鱼腹下垫着一片新鲜的荷叶,这是她昨夜特意从近郊的菜农那里订购的,用温水浸泡了一整夜,水温精确控制在二十八度,既能保持鱼的活力,又能让鱼身略带荷香。

青帮的小五在凌晨送来时,冻得鼻尖通红,还赞叹道:“朱姐,您的方法真是神奇,换作别人,鱼早就死了。佐藤太太上次还跟杜先生说,只认您家的活鱼。”

半筐青菜用青釉陶瓮盛着,菜心挺拔,叶子上凝结的水汽均匀得仿佛是人为制造的,在寒冬中透出勃勃生机,连菜根都毫无萎靡之态,小石头早上整理菜时,手指轻轻触碰了一下菜叶,惊讶地缩回手。

“朱姐,这菜怎么像刚从地里拔出来的一样?您是不是夜里偷偷浇过水?”

朱成碧没有回答,只是递给他一块擦布,

“把菜根的泥土擦干净,别带进锅里。”

还有一袋掺有红薯粉的面粉,粗布口袋上印着“中汇银行专供”,这是杜月笙从法租界弄来的细面。

她用指尖捻起一点面粉,对着灶火观察后,发现粉粒细得几乎透明,便知道需要加入两成猪油,并让面团醒发半个时辰,这样才能烙出一咬即酥、渣如雪花的葱油饼,上次佐藤商会的日本职员小林来品尝时,连吃三张,用生硬的中文说:“比大阪的鲷鱼烧还要香,朱桑的手艺,简直是上帝赐予的。”

由AI生成

“朱姐,灶膛煤要添了!”

小石头的川腔撞开后厨门,裹着股寒气扑进来。

他穿的旧棉袄是陈玄去年留下的,袖口磨破的地方,朱成碧用同色布缝了朵极小的桂花,不是刻意讨好,只是上次烙饼时见他盯着案板上的干桂花愣神,便顺手补了,针脚密得看不见线头,不仔细看只当是布料原本的纹路。

少年手里攥着油纸包,里面是张阿婆托他捎的干桂花,油纸边角磨得发毛,显然是揣在怀里焐了一路,连带着桂花都沾了点体温的温度,拆开时,甜香混着少年身上的煤烟味,漫得满后厨都是。

“阿婆说这是今年最后一茬,在屋顶晒了半月,没沾一点潮气,烙饼撒点,香得能飘到法租界去。还说您上次用她的萝卜干炒青菜,鲜得能多扒两碗饭,让我务必谢谢您,说您做的菜,吃着心里踏实。”

朱成碧接过油纸包,指尖触到干燥的桂花时,指腹轻轻碾了下,只一瞬,原本发蔫的花瓣便亮了些,金黄颜色像吸了气似的活过来,落在雪白面粉里,衬得格外分明。她没像寻常人那样笑着回应,只把桂花往面粉里匀了匀,动作轻缓却不拖沓,每一下都让桂花均匀裹在面粉里,连颗粒都不重叠,

“阿婆的小孙子咳嗽好些了?上次留的粥,让他早晚各喝一碗,别放凉。”

“好多了!”

小石头蹲在灶边添煤,铁铲碰着煤块,发出“咔嗒”声,火苗“噼啪”窜起来,映得他眼睛发亮,像落了两颗星星,

“喝了您熬的粥,今早能跑着追巷口的猫了,还偷藏了两块阿婆晒的红薯干,说要给您留着,说朱姐您给的粥暖,红薯干也得给您最甜的。”

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块皱巴巴的红薯干,递到朱成碧面前,上面还沾着点细沙,是从阿婆屋顶晒匾上蹭的,“阿婆说这是今年最好的红心红薯晒的,您尝尝,比糖还甜。”

朱成碧没接,只朝案板抬了抬下巴,

“先放着吧,等烙完饼再吃。”她往粥锅丢了块生姜,姜块切得大小均匀,刚好两指宽,厚度一致,刚好能出味又不抢米香——她切菜从不用尺子量,却总能精准到分毫,连姜丝的纹路都透着规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上次陈玄开玩笑说“你这刀工,比租界里的法国厨师还厉害,他们得用尺子量,你凭手感就行”,她只淡淡回了句“做食,得对得起吃的人,差一分,味道就变了”。

后厨的升降机突然“咔嗒”响了,是三下轻敲,这是她和陈玄约好的信号,陈玄回来会敲三下,若是旁人,只会敲一下。小石头立刻起身,脚步轻得像猫,是在战壕里练出来的本事,生怕惊动了外面的人。他掀开井盖时,陈玄的脸慢慢露出来,肩上扛的油布包鼓鼓囊囊,袖口沾着点黑色机油,显然是刚从外滩防汛墙下的码头回来,连身上的寒气都没散,睫毛上还凝着点雾霜,一进门就化了,顺着脸颊往下淌。

“玄哥,你回来了!”少年伸手拉人,把陈玄的手往自己棉袄里揣,“灶膛暖和,快烤烤,你手冻得跟冰似的,再冻下去该裂了。”

陈玄笑了笑,把油布包放在灶台上,动作轻得怕碰坏了里面的东西。

打开时,里面是两罐云南普洱,罐身烫金的“西双版纳”字样在灶火里闪着光,罐口封着红绸,是英国领事馆特供的包装;

还有个小铁盒,里面装着两发中正式步枪子弹,黄铜外壳磨得发亮,是他昨天在码头从一个退役老兵手里换的,用了半袋面粉。

“沙逊那边的人说,这普洱是领事馆的存货,存了五年,佐藤爱喝这个。让给佐藤送一罐,算上月洋酒的补偿”。

“上次沙逊的威士忌断货,佐藤跟杜先生的人吃饭时,还提了句‘要是朝歌连酒都供不上,这分成得重新算’,语气挺硬。”

朱成碧拿起普洱罐,凑近闻了闻,茶香醇厚,带着点雨林的潮气,没有半点杂味,是真正的好茶。她指尖在罐身摸了摸,感受着烫金的纹路,

“知道了,等下装在锦盒里,让小五送过去,佐藤爱面子,包装差了,他会觉得我们不重视。”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上次他女儿美穗来,说爱吃桂花糖,今天多做两包,用红绸包着,一起送过去。孩子喜欢了,大人那边的气就消了一半,利益上的事,也好谈。”

陈玄点头,刚要再说码头的事,他在码头看见日军增了岗,检查更严了,前堂突然传来“哐当”一声,是木门被撞开的声音,不是熟客的轻推,是带着慌促的、跌撞的力道,还夹杂着人的喘息声,连带着门外日军岗哨的日语吆喝都清晰地传了进来:“(日语)搜!仔细搜!那个逃兵肯定藏在这附近!刚才有人看见他往这边跑了!”

小石头瞬间绷紧了身子,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的黄铜弹壳,那是去年在战壕里捡的,陈玄给的,说“留着当个念想”,现在倒成了他的“护身符”,每次紧张都要摸一摸,弹壳上的浅痕硌着指尖,能让他稍微镇定些。

他往门缝里看,雾里窜出个穿破军装的身影,军帽没了,额角淌着血,染得半块破军装衣领发暗,左腿不敢沾地,裤腿在膝盖处撕了个大口子,露出的皮肉上沾着冰碴和碎石,伤口已经结痂,却又被冻裂,渗着血丝。少年手里攥着半截中正式步枪的枪托,木头柄磨得发亮,显然是握了很久,正跌跌撞撞地往食肆里跑,身后还跟着两个端着枪的日军士兵,嘴里喊着“站住!再跑就开枪了!”

“朱姐!有个兵往这边跑!后面有鬼子追!”小石头压低声音喊,眼睛紧紧盯着巷口的黑影,手已经攥住了灶边的烧火棍,那是他早就准备好的,藏在柴堆里,万一出事能挡一下,棍头被他磨得尖尖的,像个简陋的武器。

朱成碧没慌,先让来人藏进升降机井里,再把粥锅端到灶台下,用布帘挡住。又把面粉袋挪到升降机井边,挡住井口的痕迹,才端着刚烙好的葱油饼走出去。

饼还热着,酥皮上的油星子闪着光,香气漫得满前堂都是。她脸上没多余的表情,只攥着张折好的纸,是上月给佐藤送食材的回执,上面盖着佐藤商会的红印,墨迹还很清晰,边角被她压得平整,“太君,巡街吗?我们这是小本生意,清早还没迎客,哪能藏人啊?”

为首的日军伍长肩章上绣着“伍长”,满脸横肉,下巴上留着点胡茬,手里的军刀指着朱成碧的脸,唾沫星子溅在她的布衫上,用生硬的中文说:“少废话!我们在查逃兵!刚才有人看见一个穿军装的往这边跑了,你的,把后厨打开,我们要搜!”

他身后的士兵也跟着附和,用日语喊“快开门!别耽误我们的事!”

朱成碧没让开,反而往前递了递回执,声音平静却带着点不容置疑的底气,“太君,您看这个,我们每月给佐藤商会供三十斤鲜鱼、二十斤青菜,皇军食堂的食材,一半都是我们送的。佐藤先生的电话,我这里有,要是您不信,我现在就打电话给他,问问他要不要让您搜?”她知道这些小兵的软肋,只要提佐藤的名字,这些下级士兵就不敢放肆,在日军里,商人出身的佐藤虽然没有军职,却靠着给军需处供物资,比这些伍长有面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伍长的脸色变了变,却还是嘴硬,“少跟我提佐藤!我是奉命行事!今天必须搜!”他说着,抬脚就往后厨闯,军靴踩在地上,发出“咚”的声响。

就在这时,巷口突然传来汽车引擎的低鸣,黑色的丰田轿车碾过雾霜,停在食肆门口,车身上“佐藤商会”的字样格外扎眼,在雾里闪着冷光。车窗降下,佐藤英夫探出头,穿着件藏青色西装,领口别着商会的金徽章,上面刻着“大阪”二字,是他老家的标志。他手里把玩着个银打火机,是沙逊送的,上面刻着“SS”的标识,看见伍长,眉头皱了起来,用日语喊道:“你在干什么?小林,这是怎么回事?”

跟在伍长身后的士兵小林立刻立正,弯腰回答:“佐藤先生,我们在查逃兵,刚才有人看见逃兵往这家店里跑,所以想进去搜查。”

佐藤推门下了车,走到伍长面前,嘴角勾着点大阪人特有的笑意,却没半分温度,连眼神都带着股商人的算计,他早从后视镜里看见伍长在闹事,不是为了帮朝歌,是怕伍长真把后厨翻乱了,耽误了今天的鲜鱼供应,影响了食堂的订单,进而影响他的分成。

“你这小子,懂不懂规矩?这家店的鲜鱼,每天早上六点准时送皇军食堂,你要是把后厨翻乱了,鱼死了、菜坏了,明天食堂断了货,你觉得你的队长会怎么处置你?”

他的大阪腔带着点随意,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

伍长的脸瞬间白了。

他上个月刚因为食堂断鱼,被队长罚了半个月军饷,还被关了三天禁闭,这事全中队都知道。

他立刻弯腰,语气恭敬起来:“对不起,佐藤先生,是我莽撞了。我不知道这家店是给您供物资的,我这就走,这就走。”

“等等。”佐藤叫住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本子,翻到记着朝歌食肆名字的那页,用红笔标着“月利八佰日元,三成缴军需处”。这数字是假的,实际月利只有五百日元,三成缴军需处,剩下的五成五归佐藤,一成五归沙逊,杜月笙分不到现金,却能通过食肆洗钱。

他把小本子递给伍长,“你看看,这家店每月给军需处缴的钱,比你十年军饷还多。你要是因为查岗把客人吓跑了,耽误了军需处的收入,你觉得你有几条命能赔?”

伍长接过本子,翻了两页,额头的汗都冒了出来,连声道:“是是是,我知道错了,佐藤先生,我这就带他们走,再也不来打扰了。”

说完,他扯着小林,几乎是逃着出了食肆,军靴声很快消失在雾里,连头都没敢回。

朱成碧松了口气,后背的冷汗已经把布衫浸湿了,却没露出半点狼狈,只转身往灶间走,用中文说:“佐藤先生,里面请,刚泡好的普洱,您尝尝,是沙逊先生送的特供。”

佐藤走进前堂,目光扫过八仙桌,没提刚才的伍长,也没问后厨有没有藏人,他才不管有没有逃兵,只要不影响自己的利益,哪怕食肆里藏着军队,他都能装看不见。他接过朱成碧递来的普洱,呷了一口,茶温刚好,不烫也不凉,是他习惯的温度,用生硬的中文说:“沙逊那边,威士忌断货了?”

“是,不过我们已经联系了法租界的酒坊,明天就能送五十斤黄酒过来,都是陈酿,埋在地下三年了,味道不比威士忌差。”朱成碧答得从容,“您商会的职员,还有陆军的军官,要是想喝,随时来,我们给您留着。”

佐藤点点头,又呷了口茶,“我那批老主顾,都是大阪来的,爱喝两口。断了酒,他们就不来了,这个月的分成,会少很多。”他的中文带着点大阪腔的尾音,每句话都离不开“分成”,显然是把利益放在第一位。

陈玄从灶间走出来,手里拿着个油纸包,里面是刚做好的桂花糖,糖纸是朱成碧用红纸剪的,上面画着小小的桂花,“佐藤先生,这是给美穗小姐做的桂花糖,刚做的,还热乎着。美穗小姐上次说爱吃,我们多做了两包,您带回去给她。”

佐藤接过油纸包,捏了块糖放进嘴里,甜香漫开时,他眉眼软了点,语气也温和了些,“美穗很喜欢朱桑做的糖,上次还跟我说,要跟朱桑学做桂花糖。”他顿了顿,又回到利益上,“下月的账本,别忘按时送过来。宪兵队要查商户的账,别出岔子,我可不想因为你们的账本,耽误了我的事,影响了分成,大家都不好过。”

“您放心,我们这就整理账本,明天一早就让小五给您送过去,保证没问题。”朱成碧说着,又从案板上拿起条鲥鱼,用油纸包着,还放了块冰,“这鱼是今早刚捞的活鱼,您带回去给美穗小姐做汤喝,鲜得很,比大阪的海鱼还嫩。美穗小姐要是喜欢,下次我再给您留。”

佐藤掂了掂鱼的重量,满意地点点头,“朱桑很细心,会做事。”他没再多留,转身往汽车那边走,临上车前,又回头看了眼食肆,用中文说:“最近宪兵队查得紧,你们自己多当心,别出什么事,影响了生意,到时候谁都没好处。”说完,汽车引擎声响起,慢慢远去,消失在雾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汽车刚走,陈玄就掀开升降机井的木板,赵小虎攥着梯级爬上来,脸色发白,嘴唇冻得发紫,手里还紧攥着那两发子弹,指节都泛了白,刚才佐藤和伍长的日语对话,他听不懂,却能从语气里听出紧张,连佐藤冷笑的声音都让他发颤。

“没事了,他走了。”陈玄扶他站稳,伸手拍了拍他身上的灰,“先歇会儿,朱姐给你盛碗热粥,暖暖身子。你的腿伤,得先处理下,不然会发炎。”

赵小虎点点头,嘴唇动了动,却没说出话来。他看着灶台上的桂花糖,想起自己的妹妹招娣,去年离家时,招娣才八岁,扎着红头绳,拉着他的手说“哥,你回来时给我带糖吃”,现在招娣还在湖北老家,跟着奶奶过,不知道有没有饭吃,有没有糖吃。他的眼泪又掉了下来,滴在灶台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很快就被灶火烤干了。

朱成碧看在眼里,转身盛了碗热粥,粥面上飘着个流心蛋,蛋的火候刚好,轻轻一碰就能流出金黄的蛋黄。

她把粥递到赵小虎面前,又拿了双干净的筷子,“快吃吧,热乎的,能暖身子。粥里放了点生姜,能驱寒,你腿上的伤,等下我给你敷点药膏,是从法租界药房买的,效果好。”

赵小虎接过粥碗,烫得直换手,却还是一口接一口地喝。粥里的暖意顺着喉咙往下走,漫到冻僵的四肢,也漫到发紧的心里,从撤退到现在,他没吃过一口热饭,没见过一点好脸色,在闸北的废墟里躲了三天,饿了就捡鬼子扔的烂饭团,渴了就喝雪水,现在在这小小的后厨里,竟觉得比在战壕里还安心。他咬了口流心蛋,蛋黄的香混着粥的甜,让他想起妈妈做的鸡蛋羹,眼泪掉得更凶了,却还是笑着说“好吃……比我妈做的还好吃”。

小石头蹲在灶边,看着赵小虎,突然想起自己刚到上海的时候,去年秋天,他跟着同乡的兵来上海,刚到就赶上淞沪会战,被分到战壕当观察手,后来队伍被冲散,他在废墟里躲了五天,是陈玄给了他一块葱油饼,让他有了活下去的力气。他往赵小虎碗里夹了块葱油饼,饼还热着,酥得掉渣,“吃吧,这饼是朱姐的拿手活,我第一次吃的时候,连吃了四张,撑得走不动道,朱姐还笑我是‘小馋猫’。”

赵小虎接过饼,咬了一口,葱油的香混着饼的酥,让他想起老家的烙饼,妈妈总是在农忙时烙一大摞,用布包着,带到地里给爸爸和他吃。

他的眼泪掉得更凶了,却还是大口吃着,像是要把这些天的饥饿和恐惧都咽下去,把这口暖牢牢记住。

中午的时候,小五来送码头的通行证。他穿着件黑色的短褂,袖口别着青帮的徽章,上面绣着“安”字,是杜月笙手下“安”字辈的小弟。他手里拿着个牛皮纸袋,里面是通行证和杜先生的信,纸袋上还印着“中汇银行”的logo,是杜先生的专用纸袋。

“杜先生说,这通行证是法租界巡捕房的,盖了章,能顺利过去,没人敢拦。湖北同乡会的人会在码头等,举着个蓝布,上面写着‘同乡’两个字,很好认,不会错。”小五把纸袋递给陈玄,又压低声音说,“杜先生还说,最近宪兵队查得紧,让你们把真账本藏好,别被搜出来,上次沙逊的人来对账,差点把假账本识破,幸好我圆过去了,说‘朱姐记账细,有些流水记在另一个本子上,怕乱,所以分开记’,才蒙混过关。”

陈玄接过通行证,上面盖着“法租界巡捕房”的火漆印,印油还很清晰,是真的。他把通行证塞进怀里,又给了小五一罐普洱,“这是沙逊送的特供,你给杜先生带回去,说谢谢他惦记。赵小虎的事,麻烦他多费心了,到了同乡会,让那边多照顾点,这孩子年纪小,又是第一次到法租界,怕他不适应。”

小五接过普洱罐,笑了笑,露出两颗虎牙,“杜先生说,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对了,朱姐,佐藤先生的女儿美穗小姐让我问,下次能不能多做两包桂花糖,她说上次的吃完了,还想吃,要是有多余的,也给我带两包,我家那小子,今年五岁,也爱吃甜的,上次我带了一块回去,他天天跟我要,说‘爸爸,再给我买朱阿姨做的糖’。”

朱成碧点点头,从灶台上拿起个油纸包,里面是刚做好的桂花糖,“没问题,这包你先拿着,给美穗小姐和你家孩子分。下次你过来,我再给你多带几包,装在油纸里,方便你带回去,不会坏。”她又转身去拿刚烙好的葱油饼,给小五装了两张,用油纸包好,“路上吃,热乎的,别凉了,凉了就不酥了。”

小五接过饼和糖,没多留,转身就融进了雾里。他走得很快,像是有急事,青帮的小弟都这样,做事要快,不能耽误,不然会被骂。陈玄看着他的背影,叹了口气,“小五这孩子,也是苦命人,家里有个生病的母亲,全靠他这点工钱养活。”

朱成碧没说话,只把剩下的桂花糖装进罐子里,盖好盖子。她见过很多这样的凡人,在乱世里挣扎着活下去,靠着一点念想,一点互助,撑过最难的日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下午的时候,张阿婆来买饼。她提着个竹篮,里面装着点自己腌的萝卜干,萝卜干切得细,撒了点辣椒面,是小石头爱吃的口味,还带着点家乡的辣劲。阿婆的头发全白了,用根蓝布带扎着,脸上满是皱纹,却透着股慈祥。“朱姑娘,这是我自己腌的萝卜干,你尝尝,配饼吃香,能解腻。”张阿婆把竹篮递给朱成碧,又往小石头手里塞了块红薯干,“小石头,这是给你的,甜得很,你上次说爱吃,我多晒了点,特意给你留的。”

小石头接过红薯干,笑得眼睛都眯了,“谢谢阿婆!您的红薯干最好吃了,比我老家的还甜!”他说着,就咬了一口,甜香在嘴里散开,让他想起了老家的红薯地——每到秋天,他和弟弟就会在红薯地里挖红薯,妈妈会把红薯切成片,晒成红薯干,装在罐子里,冬天当零食吃。

张阿婆看着小石头,眼里满是怜爱,“要是我家阿明还在,也跟你一样大了。”阿婆的声音低了下来,“阿明去年去闸北打仗,就再也没回来,连个信都没有。我每天都去巷口等,盼着他能回来,哪怕是个念想也好。”

朱成碧给张阿婆装了四张葱油饼,还多放了块桂花糖,用红纸包着,“阿婆,这糖您拿着,要是想阿明了,就吃一块,甜的,能让人心里好受点。您慢走,路上小心点,雾大,别摔着。”

张阿婆接过饼和糖,眼泪掉了下来,“谢谢朱姑娘,你是个好人。”她慢慢走了出去,背影在雾里越来越小,像个单薄的影子,却走得稳,像这乱世里所有咬牙活下去的凡人,凭着一口热饭、一点念想,撑着过下去。

傍晚的时候,雾渐渐散了,露出灰蒙蒙的天。街面上的日军岗哨换了班,新上岗的士兵抱着枪,眼神警惕地扫过每一个路过的人。陈玄从箱子里翻出件灰布便装,递给赵小虎,“换上这个,别穿军装,显眼。”又把早上朱成碧烙的葱油饼包了两张,塞进赵小虎怀里,“路上饿了吃,到了同乡会,记得报杜先生的名字。”

赵小虎接过便装,手指捏着布料,眼眶又红了,“玄哥,朱姐,我……我要是能回来,一定帮你们做事。”

朱成碧正擦着锅铲,闻言抬头看了他一眼,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点力量,“先顾好自己,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小石头也凑过来,把腰间的黄铜弹壳解下来,塞到赵小虎手里,“这个给你,我以前在战壕里就靠它壮胆,你带着,能平安。”

赵小虎攥着弹壳,指尖能摸到上面的浅痕,重重地点了点头。

入夜后,陈玄带着赵小虎往码头走。两人沿着苏州河的岸边,贴着墙根走,尽量避开路灯的光。江风很冷,刮在脸上像刀子,赵小虎的腿伤还疼,却不敢放慢脚步。走到防汛墙下时,陈玄停住脚,对着暗处吹了声口哨,是杜先生约定的信号。

很快,暗处走出个穿黑褂的人,手里举着块蓝布,布上用白浆写着“同乡”两个字,在夜里格外显眼。“是杜先生的人?”黑褂人低声问,目光落在赵小虎身上。

“是,这是赵小虎,湖北来的。”陈玄把通行证递过去,“麻烦你多照顾。”

黑褂人接过通行证,看了眼,又把布包递给赵小虎,“里面有同乡会的地址,明天会有人送你去租界。”说完,朝暗处招了招手,出来个少年,和赵小虎年纪差不多,“跟他走,别说话。”

赵小虎回头看了眼陈玄,想说什么,却只是鞠了个躬,跟着少年走进了暗处。陈玄站在原地,看着他的身影消失,才转身往食肆走。夜更深了,街面上只有日军岗哨的脚步声,还有江水流过防汛墙的“哗哗”声。

回到食肆时,后厨的灯还亮着。朱成碧坐在灶边,面前放着碗热粥,显然是等他回来。小石头已经睡着了,趴在案板上,嘴角还沾着点面粉。

“送过去了?”朱成碧问,把粥往他面前推了推。

“嗯,人接走了。”陈玄接过粥,喝了一口,暖意漫到四肢,“码头的岗又多了,下次再走,得更小心。”

朱成碧没说话,只往灶膛里添了块煤,火苗窜起来,映着两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巷口的流浪狗不知什么时候走了,只有食肆的灯,亮在这寒夜里,像一点星火,等着明天的太阳。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