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 > 第32章 晋西北

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 第32章 晋西北

作者:吾妻浅仓唯 分类:武侠仙侠 更新时间:2025-11-22 09:06:11 来源:全本小说网

1938年4月的上海,雾是带着黏性的棉絮,从凌晨开始就裹着苏州河的褐浪往岸上爬。码头上的烂木桩泡在水里,把日军岗哨刚踩出的皮靴印泡得发虚,退潮时留下一圈圈泛着油光的印记——那是昨夜洋行货轮漏出的煤油,混着岸边贫民窟飘来的煤烟味、油条摊的油烟气,在清晨的空气里酿出一股说不出的浑浊。朝歌食肆的木招牌就挂在巷口第二家,红漆已经斑驳,“朝歌”两个字却被朱成碧擦得发亮,她每天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用浸了清水的粗布把招牌再擦一遍,动作慢而稳,像是在擦拭一件稀世珍宝,也像是在对抗这乱世里的潦草。

此刻朱成碧正蹲在后院的地窖门口,指尖凝着一丝几不可察的淡白微光,轻轻拂过最外层的面粉袋角。那袋底衬里裹着三个苏联航空火花塞,黄铜材质的零件被油纸包了三层,她用《饕餮记》里的食灵术浸了层麦香,连檐下打转的日军军犬都只嗅得出面粉味。

“佐藤的黑色轿车刚从巷口过,司机往食肆这边瞥了三眼,副驾上还坐着个穿宪兵制服的人。”陈玄推门进来,灰中山装肩头沾着晨露,他刚从法租界圣玛利亚教堂回来,皮埃尔神父的马车暗格里,已经备好装零件的木箱。说话时,他指尖在晾衣绳上拨了拨,靛蓝布衫晃了晃,刚好挡住地窖门的缝隙——这是他们和民夫队约好的暗号,布衫垂到门把,就说明外围安全,能准备送物资了。

朱成碧点点头,转身进后厨。灶上鲥鱼汤沸着,她从鱼鳃下摸出蜡封的字条,是送鱼的老李塞的:“吴淞口加岗,内河船寅时开。”她凑近灶火烘字条,纸边卷起来,墨迹显露出“南京难民需药”的小字,看完便揉成碎屑混进灶灰。“伊万昨天托人带了消息,汉口机场的伊-16还缺五个火花塞,咱们藏的刚好够。”陈玄跟进后厨,从怀里掏出张揉皱的《申报》,边角墨点画着十字——地下交通员的暗号,代表“晋西北急缺磺胺”,“听说延安那边也在统筹药品,教员同志专门指示过,要优先保障前线重伤员。”

朱成碧正给葱油饼打包,油纸叠得方方正正,每张饼下都垫着片干桂花。她在油纸角落用铅笔轻轻画了个“宁”字,是给南京难民的念想,也是给晋西北战士的记号。“民夫队赵叔说,走内河到镇江再转陆路,得二十天才能到晋西北。”她把饼放进竹篮,又把三箱盘尼西林塞进独轮车暗格,“这些药,要是能赶上教员同志说的‘巩固晋西北防线’,就能少牺牲些人。”

陈玄检查着暗格锁扣,指尖压在锁芯上,用微弱的气息校准了锁舌——怕路上颠簸震开。“皮埃尔神父说,伍豪同志从武汉协调的这批药,就是按中央的部署转来的,教员同志在延安专门过问过晋西北的补给线,说‘敌后交通是抗战的生命线’,咱们这食肆,就是这条线上的一个点。”他摸出块黄铜怀表,表针指向七点,“再等半小时,赵叔就该来了,得赶在寅时的船之前把物资送出去。”

巷口传来独轮车的“吱呀”声时,佐藤的黑色轿车又晃了过来。朱成碧赶紧把竹篮藏进柜台下,陈玄则靠在门框上,手里把玩着怀表,看似悠闲,实则盯着车后座的佐藤。“朱桑,今天的桂花糖好了吗?”佐藤推门进来,目光扫过面粉袋,却没注意到最里面那袋的机油印——陈玄用气息引着光线绕开了。

“刚烤好,给美穗小姐留着呢。”朱成碧笑着递过纸包,趁机挡住佐藤看向后院的视线。陈玄则趁机走到柜台后,轻轻推了推竹篮,让它滑进地窖方向。等佐藤满意地离开,赵叔已经推着独轮车躲在后巷,车上盖着粗布,下面是零件箱和葱油饼。

“路上小心,遇到盘查就说送教会物资,教员同志在延安都惦记着晋西北的战士,咱们可不能出岔子。”朱成碧把字条塞进赵叔怀里,上面写着封锁线换班时间,“饼里的桂花能防潮,让前线的同志尝尝热乎的,就当是咱们响应中央的号召,尽份力。”陈玄帮着把箱子搬上车,又把怀表递给赵叔:“这表准,到岢岚就交给120师的同志,告诉他们,上海的地下党跟着中央的步调走,物资会一直送。”

赵叔点点头,挥起车把,独轮车在雾里慢慢远去,车辙印里,还沾着朝歌食肆门口的桂花碎屑。朱成碧站在巷口,望着车影消失的方向,手里攥着块没送出去的桂花糖——她想起陈玄说的,教员同志在延安号召“一切为了前线”,这糖、这药、这零件,都是在践行这句话。

晋西北·岢岚前线

二十天后的晋西北,黄土高原还没褪去残冬的凛冽,汾河沿岸的冰壳子在正午阳光下融出细碎的水痕,风卷着沙粒打在120师司令部的土窑洞上,发出“沙沙”的响声。窑洞不大,炕桌上摊着张泛黄的晋西北地形图,红铅笔圈出的五个黑点——岢岚、五寨、神池、宁武、偏关,正是日军此次五路“扫荡”的核心据点,墨迹边缘被反复摩挲,已经有些发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贺师长刚从三井镇前线赶回,灰布军装的肩头沾着黄土,裤脚还挂着草屑,他进门时掀帘的动作带起一阵冷风,手里攥着的望远镜筒上凝着白霜。“关政委,”他把望远镜往炕桌上一放,声音带着战场特有的沙哑,“鬼子独立混成第9旅团的一个大队,从神池往岢岚调了两门迫击炮,走的是汾河沿岸的土路,上午侦察兵看见马车辙印了,大概有二十辆马车,还带着重机枪。”

关政委正坐在炕沿整理电报,鼻梁上的黑框眼镜滑到了鼻尖,他伸手推了推,指尖在一份标着“延安急电”的纸页上顿住:“刚收到教员同志从延安发来的指示,”他把电报递到贺师长面前,字迹遒劲有力,“‘晋西北是陕甘宁的东大门,必须打破日军五路扫荡,坚持游击战与运动战结合,分散敌人兵力,保护群众,巩固根据地’——这正是咱们要做的。”

贺师长接过电报,指尖在“游击战与运动战结合”几个字上反复摩挲,眼眶微微发热。自120师从陕北开赴晋西北,教员同志的每一份指示都像定海神针:从去年收复七城,到今年应对五路扫荡,始终强调“依托群众、灵活作战”。他俯身盯着地图,粗粝的手指在“岢岚”两个字上敲了敲:“岢岚城里是鬼子第11联队的一部,约三百人,装备比咱们好,但他们是孤军——城里就一口井,外围的补给线咱们已经掐断三天了,按教员同志说的‘困敌、疲敌’,再围两天,他们不突围也得渴死。”

“就是伤员这边顶不住。”关政委把另一份电报递过去,纸上的字迹是卫生队王医生的,笔画急促,“现在救护所里有四十六个重伤员,磺胺只剩三支,绷带都是用老百姓捐的粗布改的,有几个战士伤口化脓,已经开始发烧了。王医生说,再没药,可能要截肢。”

贺师长接过电报,指腹在“磺胺告急”几个字上蹭了蹭,眉头拧成了疙瘩。他刚要开口,窑洞门帘被轻轻掀开,通信员小李端着个粗瓷碗走进来,碗里是冒着热气的小米粥,粥面上飘着几粒咸菜。小李才十七岁,山西本地人,去年日军占了他家乡的榆次,他跟着逃难的老乡找到120师,成了通信员,跑起山路来比兔子还快,军装穿在身上晃荡,却总把腰带系得紧紧的。

“贺师长、关政委!好消息!”小李把碗放在炕边,从怀里掏出叠得整齐的两封电报,手指还沾着粥粒,“第一封是伍豪同志从武汉发的,说他协调的盘尼西林和苏联航空零件,通过上海地下党送过来了,今天就能到岚县!第二封是延安转来的,教员同志专门问了晋西北的伤员情况,说‘要想尽一切办法保障药品,战士们流血不能再流泪’,还让中央后勤部门加急调配了一批绷带,已经在路上了!”

贺师长猛地站起来,接过两封电报,凑近马灯仔细看。教员同志的电报末尾,还加了句“动员群众参与后勤,根据地的力量来自百姓”,这句话让他瞬间想起,这几天村里的老乡们正忙着给前线缝棉衣、送小米,有的老大娘甚至把陪嫁的银镯子捐出来,让战士们换药品——这正是教员同志说的“军民一体”。

“太好了!”贺师长把电报递给关政委,声音都有些发颤,“告诉王医生,坚持住,药品和绷带都在路上了!再通知各团,下午就按教员同志的指示,对岢岚城发起佯攻,用‘围三缺一’的法子,把鬼子引到三井镇的山谷里伏击——咱们跟鬼子打场运动战!”

关政委接过电报,看着上面熟悉的字迹,笑着点头:“教员同志的指示总是这么及时。咱们这就传令,让715团在东门佯攻,717团掐断城北水源,718团去山谷设伏,正好把上海送来的机枪零件用上,好好教训教训鬼子!”

当天中午,岚县的接应点传来消息,上海来的物资已经到了,是民夫队的赵叔送过来的。贺师长特意让小李带着教员同志的电报副本去接应,叮嘱他一定要跟赵叔说:“这物资是按中央部署送的,教员同志都惦记着前线的战士,上海的同志立了大功!”

小李骑着马,飞快地往岚县跑。一路上,他看见老乡们背着布包、提着陶罐往前线赶,有的孩子手里还拿着刚编好的草鞋——这正是教员同志说的“群众动员”,看着这热闹的场景,他心里热乎乎的,觉得浑身都有使不完的劲。

到了岚县,赵叔正坐在老槐树下歇脚,独轮车上的箱子完好无损,只是他的鞋子磨破了,脚后跟渗着血。“赵叔!辛苦您了!”小李跳下马,把电报副本递给赵叔,“这是教员同志从延安发的电报,专门问起咱们的物资,还说要谢谢上海的同志!”

赵叔接过电报,虽然识字不多,但“教员同志”“延安”“谢谢上海同志”几个字他认得,眼眶瞬间红了:“俺就是个赶车的,能为前线办事,能跟着中央的步调走,值了!这些物资你赶紧送往前线,别耽误了打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李点点头,帮着把物资装在马背上,又给赵叔递了壶水和两个玉米面饼:“赵叔,您路上慢点,等打跑了鬼子,咱们都能过上安稳日子!”

赵叔笑着挥手,推着独轮车往回走。小李骑着马往岢岚赶,马背上的箱子里,不仅有上海送来的盘尼西林和机枪零件,还有教员同志的指示——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就是战胜鬼子的信心。

下午,对岢岚城的佯攻准时开始。715团的战士们抱着步枪,在东门发起猛攻,子弹打在黄土城墙上,溅起一团团土雾。城墙上的鬼子慌了神,重机枪不停地往城外扫射,却不知道这只是八路军的“诱敌之计”。贺师长站在城外的土坡上,手里举着望远镜,看着城里的鬼子来回乱窜,心里想着教员同志的话:“打仗要靠脑子,不是靠蛮干。”

傍晚时分,城里的鬼子果然撑不住了。城门“吱呀”一声打开,三百多个鬼子背着枪、抬着迫击炮,一窝蜂地往神池方向逃——正好钻进718团设好的伏击圈。“打!”随着贺师长的一声令下,山谷两侧的机枪突然响了起来,上海送来的零件修好的机枪格外有力,子弹像雨点一样射向鬼子。

李满囤带着机枪班的战士们趴在掩体后,老张握着修好的机枪,一边扫射一边喊:“这枪真好用!谢谢上海的同志!谢谢教员同志的指示!咱们跟鬼子干到底!”战士们也跟着呐喊,有的冲下山梁拼大刀,有的扔手榴弹,山谷里顿时响起一片喊杀声。

战斗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鬼子大部分被歼灭,只有少数人逃了出去。打扫战场时,战士们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还有几箱罐头。贺师长捡起一个罐头,对身边的战士们说:“把这些罐头送到救护所,给伤员们补补身子。上海送来的葱油饼也分了,让大家都尝尝——这是军民同心的味道,是跟着中央走的味道!”

当天晚上,贺师长在司令部给延安发了封电报,详细汇报了岢岚伏击战的胜利,特意提到“上海地下党送来的物资发挥了关键作用,教员同志的‘运动战’指示是胜利的根本”。电报发出去后,他坐在炕桌旁,看着教员同志的指示电报,心里格外踏实——有延安的领导,有中央的部署,有上海和各地同志的支援,有老百姓的帮助,这场仗,一定能打赢。

与此同时,上海的朝歌食肆里,朱成碧正收拾着柜台。陈玄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份延安转来的简报:“晋西北打赢了!贺师长在电报里说,按教员同志的指示打了场漂亮的运动战,咱们送的药品救了二十多个重伤员,机枪零件帮着歼灭了不少鬼子!”

朱成碧接过简报,指尖拂过“教员同志指示”“上海物资发挥关键作用”几个字,嘴角弯了起来。窗外的雾还没散,但她仿佛能看见延安的灯火,看见晋西北的黄土坡,看见无数像她和陈玄一样的人,正跟着中央的步调,跟着教员同志的指引,一步步走向胜利。

夜渐深,朝歌食肆的灯还亮着。朱成碧在账本上写下“按中央部署送物资,晋西北伏击战胜利”,陈玄则在暗格里整理新到的航空煤油——那是南洋侨胞按中央号召捐的,接下来还要送往前线。他们知道,只要跟着延安的方向,跟着教员同志的指示,总有一天,雾会散,阳光会照在苏州河上,也照在晋西北的山峁上,那时,所有人都能过上安稳日子,不用再躲暗格,不用再怕枪声。

喜欢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请大家收藏:()飞升大罗天后才发现是洪荒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