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 第58章 长安攻略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第58章 长安攻略

作者:兔子爱吃甜甜圈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5-10-29 14:20:23 来源:全本小说网

数日后,长安城西的渭水南岸。

一支军队,如同一群幽魂,拖着疲惫不堪的步伐,出现在地平线上。他们盔甲残破,军旗不整,许多人身上还缠着浸血的布条。每个人都面黄肌瘦,眼神空洞,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精气神。

这,就是从街亭地狱中,逃出来的魏军残部。

他们的统帅,司马懿,纵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的脸色,比他麾下任何一个士兵,都要苍白。连日来的奔逃,让他身心俱疲,但支撑着他和这支军队的,是一个共同的信念——长安!

只要到了长安,一切就还有希望。那里有天子,有城池,有粮草。他们可以在那里重整旗鼓,等待关东的援军,将失去的一切,再重新夺回来。

“都督!前面……前面就是长安了!”一名亲兵,用嘶哑的声音,指着远处那巍峨的轮廓,喊声中带着一丝即将得救的狂喜。

一时间,死气沉沉的军队,仿佛被注入了一丝活力。所有人都抬起了头,望向那座他们魂牵梦绕的西京故都,脚步,也不由得加快了几分。

司马懿率领残军,终于来到长安城外。他勒住马缰,贪婪地呼吸着关中平原的空气,那颗悬了数日的心,终于,有了一丝将要落地的感觉。

然而,当清晨的薄雾散去,当第一缕阳光,照亮那高大的城墙之时,司马懿脸上的神情,瞬间凝固了。

他身后的数万残兵,也同时,停下了脚步。

那刚刚燃起的一丝希望,如同被一盆冰水,兜头浇下,瞬间熄灭,只剩下冰冷刺骨的绝望。

他们看见,长安城那巍峨的城头之上,迎风招展的,不再是他们熟悉的大魏龙旗。

那旗帜,底色赤红如血,中央,一个斗大的“汉”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整个军队,死一般的寂静。

所有人都呆呆地看着那面旗,看着那座本该是他们庇护所的城池,如今,却成了敌人的巢穴。

有士兵,扔掉了手中的兵器,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有军官,仰天长啸。

他们所有的信念,在这一刻,彻底崩塌了。

而司马懿,只是静静地,端坐在马背上,一动不动。他看着那面“汉”字大旗,看了很久,很久。

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了无数个念头。陆瑁那张年轻得过分的脸,张合赴死前的决绝,还有那条被所有兵法家视为不可能的……子午谷!

原来如此。

原来,这才是他的后手。

街亭,只是正面战场。而真正的杀招,早已神不知鬼不觉地,插进了自己的心脏!

自己以为在算计别人,却不知,自己早已落入了一个更大,更周密的算计之中。

这一仗,他输得,不冤。

想通了这一切,司马懿脸上那极度的震惊与绝望,反而渐渐退去。他缓缓地,抬起头,迎着刺眼的朝阳,嘴角,咧开一个无比难看的弧度。

他苦笑一声。

那笑声,很轻,很轻,带着无尽的自嘲,与彻骨的冰冷。

他没有再多看长安城一眼,仿佛那座城,已经变成了他毕生的耻辱。他猛地一拉马缰,调转马头,面向东方。

他用尽最后的力气,对着身后那群已经彻底崩溃的残兵,发出了最后的号令:

“退回潼关!”

声音,嘶哑,却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残存的魏军将校们,从绝望中,被这一声号令惊醒。他们看着司马懿那依旧挺拔的背影,仿佛在无边的黑暗中,又看到了一丝微弱的光。

潼关!

那是他们最后,也是唯一的希望了。

数日后,成都,诸葛丞相府。

书房之内,香炉里燃着凝神的清檀,光线透过窗棂,照亮了墙上那幅巨大的雍凉地形图。图上,街亭与长安两个位置,被朱砂圈了又圈,仿佛凝聚了整个房间所有的光与重。

身着一袭素色长袍的诸葛亮,端坐于案前。他手持羽扇,双目微闭,看似在假寐,但那轻微摇动的羽扇,和他偶尔轻蹙的眉头,都透露出他内心的不平静。

他已经在这里,静坐了三天三夜。

自北伐大军开拔,特别是陆瑁的计划开始实施后,他的心,就一直悬着。街亭的正面防御,子午谷的惊天豪赌,这两步棋,每一步,都关系着大汉的国运。他相信陆瑁,也相信他派去的那些将领,但他更知道,战场之上,瞬息万变。

“吱呀——”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

**诸葛亮的参军马谡,**一身文士袍,步履轻快地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抑制不住的振奋。他对着诸葛亮,恭敬地行了一礼。

“丞相。”

诸葛亮缓缓睁开了双眼,那双深邃如星海的眸子里,没有波澜,只有提问:“幼常,是前线的消息到了吗?”

马谡点头,声音中带着喜悦:“是的,丞相!**街亭和长安的信使,已经同时来到府内!**末将已将他们安置在偏厅等候。”

此言一出,诸葛亮持扇的手,猛地一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街亭和长安,同时抵达!这意味着,两边的战事,都有了结果!

他缓缓站起身,那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难以察觉的紧张。他快步向外走去,对马谡道:“将他们带进来!”

很快,两名风尘仆仆的信使,由参军马谡将他们带了进来。

这两人,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来自街亭的信使,身上甲胄多处破损,脸上还带着干涸的血迹,整个人散发着一股惨烈的血战气息。但他一见到诸葛亮,便难掩激动,双目放光,仿佛要将天大的喜悦,喷薄而出!

而来自长安的信使,虽然也是一身疲惫,衣衫上满是泥土与草屑,但他脸上的表情,却是一种……如在梦中的恍惚与不可思议。

诸葛亮的目光,先落在了街亭信使的身上。

“街亭战况如何?”他的声音,沉稳如山。

那信使“扑通”一声,单膝跪地,声音因激动而嘶哑,却响彻整个大厅:

“禀丞相!街亭大捷!中都护陆瑁,设奇计,以四万兵马,坚守街亭半月,力挫司马懿十万大军!后,车骑将军张飞、马岱将军、庞德将军率西凉铁骑神兵天降,内外夹击,大破魏军!”

“此战,我军阵斩魏将张合!俘虏魏军近三万!司马懿仅率残部,狼狈东逃!街亭,守住了!!”

“好!”马谡在一旁,早已忍不住,击掌叫好!

诸葛亮紧绷的身体,也终于,有了一丝松弛。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守住了,张合也死了,这已是超出预期的上上之选!

他强压下心中的激动,缓缓点了点头,随即,他转向了另一名信使。

他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

“长安……如何?”

那名来自长安的信使,仿佛才从梦中惊醒。他同样跪倒在地,双手高高举起一卷用火漆封好的竹简,声音中,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

“禀……禀丞相!镇远将军魏延,奉中都护将令,率军三万,出子午谷,兵临城下……”

他顿了顿,仿佛在寻找一个最合适的词,来形容那不可思议的一幕。

“魏帝曹丕……闻风丧胆,弃城而逃!我军……我军兵不血刃,光复长安!!!”

“光复长安!!!”

这四个字,如同一道九天惊雷,在丞相府的大厅中轰然炸响!

马谡的身体,因极度的激动而猛烈地颤抖着,他几乎要站立不稳。而那两名信使,早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唯有诸葛亮,在经历了最初那一瞬间的震撼之后,反而,彻底地,平静了下来。

他没有笑,也没有哭。他只是缓缓地,走到了大厅中央,抬头望向了那无形的,北方。

他的眼眶,湿润了。

先帝啊!亮,没有辜负您的托付!《隆中对》所规划的,跨有荆益,兵分两路,北定中原的宏图伟业,在今日,终于,迈出了最坚实,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良久,他才缓缓回过身,那双深邃的眼眸,仿佛承载了二十年的风雨与期盼。

就在此时,那名来自街亭的信使,仿佛想起了什么,连忙从怀中,取出一卷用蜡封得严严实实的竹简,双手奉上。

“丞相!中都护还送来一封亲笔信,命小人,务必亲手交到您的手中!”

诸葛亮的目光,瞬间被那卷竹简吸引。他知道,战报,是给朝廷的。而这封信,才是陆瑁真正想对他说的。

他挥了挥手,示意马谡将信使带下好生安顿。整个大厅,只剩下他和马谡二人。

诸葛亮拿到了信,那竹简上,仿佛还带着街亭战场的余温。他小心翼翼地,用指甲划开火漆,拆开信,摊开那写满了蝇头小楷的绢帛,开始看。

“丞相亲启:”

“长安已经光复。”

“司马懿虽败,然其根基未损,其人不死,终为大患。经此大败,曹丕必会尽起关东之兵,陈于重兵防守潼关。此乃我大汉东进之天堑。故,瑁以为,接下去的战略重心,不应再是北伐,而应是南征,平定孟获,以安后方。”

看到这里,诸葛亮持信的手,微微一颤。他的目光,瞬间离开了书信,投向了墙上那幅巨大的地图,落在了南中那片广袤的土地上。

好一个陆子璋!好一个陆瑁!

天下人,包括自己,都将目光聚焦在雍凉的得失之上时,他,却已经将战略眼光,投向了那看似无关紧要的后方!

诸葛亮瞬间便明白了陆瑁的深意。北伐,非一朝一夕之功。如今,雍凉初定,战线拉长,后勤补给,将成为重中之重。若此时南中不稳,孟获等人一旦作乱,断绝蜀中支援,那新得的雍凉之地,便会成为一块烫手的山芋,得而复失!

先安内,后攘外!这一刻,陆瑁的战略思想,与他,不谋而合!

他压下心中的激赏,继续看信中的人事安排。

“长安一线,乃我大汉东出之门户,更是天下瞩目之焦点,非重将不可守。学生认为,可由魏延将军镇守,姜维为副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魏延将军,勇冠三军,谋略过人,其‘子午谷奇谋’虽险,然终成不世之功,足以震慑关东宵小,使之不敢轻犯。而姜伯约,智勇双全,心向大汉,为人沉稳,正好可与魏延将军互为补充。一主攻,一主守;一为勇,一为谋。以姜维之忠与智,必能担当此任,亦可安定魏延将军之心。有此二人在,长安,可保万无一失!”

看到此处,诸葛亮缓缓点头。妙!实在是妙!这一手,平衡了功劳、能力与人心,堪称绝笔!

诸葛亮继续看下去。

“长安既定,汉中便成后勤枢纽,其重要性,不亚于长安本身。瑁恳请,让车骑将军张飞,接任汉中太守一职。三叔威名赫赫,忠勇无双,有他坐镇汉中,可保粮道无虞,更能随时能够支援长安一线。汉中与长安,交相呼应,方能固若金汤!”

最后,是关于新得的雍凉二州的安排。

“雍、凉二州,羌、氐杂居,民风彪悍,百战之地,安抚,重于攻取。学生以为,可由马岱将军和庞德将军,共同镇守雍凉。马岱将军,出身西凉,深知羌人习性,在西凉威望甚高。而庞德将军,原为马超旧部,在西凉亦有故旧,其人勇猛沉稳,恩威并施。有此二人在,西凉可安。”

信,到此结束。

诸葛亮缓缓地,将绢帛重新卷起。他闭上双眼,脑海中,一幅全新的,宏大的战略蓝图,已然清晰地铺展开来。

南征孟获,安定后方。

北守长安,威慑关东。

西抚雍凉,尽收其利。

这,是对《隆中对》最完美,也是最现实的补充与执行!

“好……好一个陆子璋……”

诸葛亮喃喃自语,他睁开眼,那双眸子里,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他看向一旁早已被信中内容,震惊得呆立当场的马谡,沉声下令:

“幼常,传我相令!即刻召集百官,入宫,朝议!”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