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 第59章 皇恩浩荡临天水

宫城的钟声,被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急促频率,猛烈敲响!那声音,穿透了成都的晨雾,传遍了每一条大街小巷,也敲击在每一位成都官员的心上。

非有军国大事,此钟不响!

一时间,整个成都都动了起来。正在处理公务的,正在家中闲谈的,甚至还在睡梦中的文武百官,纷纷被这急促的钟声惊动。他们怀着无比忐忑与惊疑的心情,以最快的速度,换上朝服,奔赴皇宫。

究竟是发生了何等变故?是北伐大军出了意外?还是南中蛮夷又起反叛?无数的猜测,在官员们的心中盘旋。

当他们气喘吁吁地赶到朝阳殿时,却看到了让他们更加惊疑的一幕。

龙椅之上,天子刘禅,正襟危坐。他的脸上,带着一丝少年人特有的,强行压抑的激动与潮红。

而在他身侧,丞相诸葛亮,手持羽扇,身姿挺拔,静静地伫立着。他的脸上,没有众人预想中的焦虑与沉重,反而,是一种如渊似海的,深沉的平静。

百官站定,大殿之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诸葛亮的身上,等待着他,来揭晓那未知的谜底。

诸葛亮环视全场,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缓缓上前一步,声音,清晰而又洪亮地,响彻整个大殿。

“陛下,诸位同僚。今晨,街亭、长安,两路八百里加急军报,同时抵达成都!”

所有官员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诸葛亮没有再卖关子,他转向龙椅上的刘禅,躬身一揖,随即,用一种足以载入史册的,激昂的语调,高声宣布:

“其一:街亭大捷!中都护陆瑁,以少胜多,坚守半月,联合车骑将军、马将军、庞将军,内外夹击,大破司马懿十万主力!阵斩魏国名将张合,俘敌三万!”

“轰——!!!”

大殿之内,瞬间炸开了锅!

“什么?!”

“胜了?街亭竟然胜了?!”

“天佑大汉!天佑大汉啊!”

无数官员,喜极而泣,相互拥抱,朝堂之上,再无礼仪可言,只剩下最纯粹的狂喜!

刘禅更是激动得从龙椅上站了起来,双手紧紧握着扶手,眼中泪光闪烁,喃喃道:“胜了……相父,我们真的胜了……”

然而,不等众人的狂喜平复,诸葛亮,举起了他的羽扇。

大殿,再次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还有第二封捷报!

诸葛亮的声音,比刚才,更加高亢,更加振奋人心!

“其二:镇远将军魏延,奉中都护将令,出子午谷,奇袭长安!魏帝曹丕,闻风丧胆,弃城而逃!我大汉王师,兵不血刃……”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吼出了那让整个时代,都为之颤抖的结果:

“——光——复——长——安!!!”

如果说第一封捷报,是惊喜。那么,第二封捷报,便是神迹!

整个朝阳殿,陷入了长达数息的,死一般的寂静。然后,爆发出比刚才,强烈十倍的欢呼!

“收复长安了!”

“先帝!您看到了吗!我们收复长安了!”

以谯周为首的一众老臣,更是跪倒在地,面向东方,嚎啕大哭,声震殿宇!

刘禅再也控制不住情绪,泪水夺眶而出,他走下龙椅,紧紧地,扶住了诸葛亮的手臂,声音哽咽:“相父……相父……大汉有望了!大汉有望了啊!”

诸葛亮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示意他重归帝座。待到殿上情绪稍稍平复,他知道,现在,才是最关键的时刻。

他从袖中,取出了陆瑁的那封亲笔信,高声说道:

“陛下!如今,长安已复,然曹魏根基仍在,必将陈重兵于潼关。故,大局已定,国策当变!臣,与中都护陆瑁,不谋而合!今,有平定天下三策,上奏陛下!”

“其一,暂缓东进,先行南征!平定南中孟获之乱,以安后方,固大汉之根基!”

“其二,重兵镇守长安与汉中!以魏延为长安都督,姜维为副将;以车骑将军张飞,领汉中太守!确保东线门户,万无一失!”

“其三,以马岱、庞德二位将军,共镇雍凉,交通羌氐,以为我大汉屏障!”

三条策论,清晰无比,掷地有声!

百官们从狂喜中,渐渐冷静下来,开始思考这三条国策的深意。他们这才意识到,这场胜利,不仅仅是收复了失地,更是彻底改变了天下大势!

刘禅看向诸葛亮,眼中,是全然的信任与依赖。他毫不犹豫地说道:

“朕,一概准奏!所有事宜,皆由相父全权处置!”

“陛下圣明!”诸葛亮再次躬身,而这一次,百官也随之,齐齐跪倒在地。

“陛下圣明!丞相英明!!”

大策既定,国策已明。接下来,便是如何将这宏伟的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就在此时,一直沉静的诸葛亮,再次上前一步。他收起了方才的激昂,神情恢复了往日的沉稳与庄重。他面向龙椅上的刘禅,深深一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诸葛亮对刘禅说:“陛下,雍凉、长安大局已定,人事安排亦有章可循。然,我大汉根基之安稳,尚有南中一患。如今,该让中都护回来了。”

此言一出,殿上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明白,“中都护”这三个字,在今日之后,将意味着何等分量。他是这场惊天大捷的总设计师,是光复长安的不世功臣。

刘禅 的脸上,也露出了思索的神情,他点头道:“相父所言极是。中都护此番立下盖世奇功,理应召回成都,接受封赏,彰其功勋。”

诸葛亮微微摇头,他的目光,变得更加深远。

“陛下,不仅仅是封赏。更重要的,是决断。”

他加重了语气,声音在庄严的大殿中,显得格外清晰。

“臣请陛下,勿忘先帝驾崩之时,留下的遗诏。先帝有言,‘朕之后事,托于丞相。军国大事,皆与子璋决之’,并亲授中都护符节,许其‘掌内外军事’之权。”

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在了所有人的心上。

是的,所有人都想起了这份几乎被遗忘的,先帝的最高嘱托。这份嘱托,赋予了陆瑁在军事上,与诸葛亮在政务上,几乎对等的最高决策权!只是因为陆瑁为人低调,从未动用过这份权力,才让许多人渐渐淡忘了它的存在。

而现在,诸葛亮,亲自,将这份权力,重新摆在了台面上。

他继续说道:“街亭、长安之战,中都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已向天下证明了其经天纬地之才,亦不负先帝所托。如今,我们接下来要平定南中,征讨孟获,此战,关系到我大汉未来数十年的国力根基与后方安稳,其重要性,不亚于雍凉之战。”

“此等军国大事,按先帝遗诏,理该让他回来,亲自决断,并统筹全局。唯有如此,方合礼法,方能让天下将士,万众归心。”

诸葛亮的话,掷地有声,大殿之内,再无一丝异议。

他没有借此大胜,将所有权力收归己有,反而,主动向朝堂,向天下,重申了陆瑁的最高军事指挥权。这份胸襟,这份气度,让所有官员,都为之折服。

刘禅更是深受感动,他看着自己这位鞠躬尽瘁的相父,眼眶微红。他知道,相父这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来维护先帝的遗命,来巩固他们君臣之间,最牢不可破的信任。

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声音无比坚定:“相父所言,即朕所想!传朕旨意,即刻以八百里加急,昭告天下!并派使节,持朕节杖,亲赴雍凉,恭迎中都护陆瑁,还朝!”

“另,命有司,备最高礼仪。朕,要亲自出城三十里,迎接我大汉的英雄,迎接朕的……姐夫!”

街亭的硝烟,已经彻底被关陇大地的风沙吹散。汉军大胜的消息,如同春风,一夜之间吹遍了整个雍州。

天水城,这座昔日魏国在雍州的核心重镇,如今已经换上了大汉的旗帜。城内的百姓,在经历了最初的惶恐之后,惊讶地发现,这支汉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一如传说中的王师。人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安定下来。

城内的都督府,原本是魏国官员的府邸,此刻,已成为汉军的临时指挥中枢。

府内的正堂之上,没有庆功的酒宴,只有几杯热气腾腾的粗茶。陆瑁、张飞、马岱、庞德四人,正围坐在一起聊天。比起战场上的紧张肃杀,此刻的气氛,显得轻松了许多。

“唉,真是没劲!”张飞灌了一大口茶,咂了咂嘴,瓮声瓮气地抱怨道,“俺老张还以为,能一口气追到潼关,把那司马老贼的脑袋当球踢呢!结果倒好,仗打完了,就天天在这喝茶,骨头都要闲出锈来了!”

马岱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苦笑,对张飞抱拳道:“车骑将军说笑了。若非您神威盖世,率铁骑破敌后心,我军焉能有今日之大捷?如今雍凉初定,百废待兴,安抚民心,比攻城略地,更为重要啊。”

庞德亦是点头,沉声道:“马将军所言极是。末将生于西凉,深知此地民心复杂。中都护命我二人留下镇守,正是要以抚为主,缓缓图之。能重归故里,为大汉牧守一方,庞德,已然心满意足。”

陆瑁微笑着听着众人的对话,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才缓缓开口:“三叔父稍安勿躁,您的仗,还在后头呢。南中蛮王孟获,可不是省油的灯,到时候,还需您这样的虎将,去为国尽力。”

“至于眼下嘛……”陆瑁的目光,望向了东方的天际,“我们虽然胜了,但根基未稳。长安,才是决定天下走向的关键。”

张飞一听有仗打,眼睛顿时亮了,但听到长安,又有些不放心地嘟囔道:“侄婿,你当真就这么放心,让姜维那小子去?还把俺老张手底下最精锐的一万铁骑,都给拨走了!那可是俺的宝贝疙瘩,万一有点闪失……”

陆瑁笑了笑,眼中是全然的信任:“三叔父,正因为是您的宝贝疙瘩,我才敢让他们去。姜维,虽初降我军,然其心向大汉,志虑忠纯。更难得的是,他智勇双全,为人沉稳。魏延将军勇则勇矣,却需一人在旁辅佐,以防不测。伯约,正是这最合适的人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就在他们谈话之时,府外,传来了整齐而沉重的马蹄声。

陆瑁站起身,领着众人,走到了府门口的台阶上。

只见一支黑色的钢铁洪流,正从天水城东门,奔涌而出。为首的年轻将领,白袍银甲,英姿勃发,正是姜维。他率领着精选出来的西凉一万铁骑,士气高昂,马蹄踏出的烟尘,遮天蔽日。

这支军队,将沿着渭水,一路东进,赶往长安。他们,是稳固长安局势的定海神针,也是陆瑁落下的,最关键的一颗棋子。

姜维在军阵之前,遥遥看到了站在台阶上的陆瑁等人。他勒住战马,翻身下马,对着这个方向,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然后,他没有再多言,翻身上马,抽出长剑,剑锋,直指东方!

“出发!”

一声令下,万马奔腾!

陆瑁看着那远去的背影,轻声叹道:“龙入大海,虎归深山。希望伯约此去,能开创一番,属于自己的功业。”

张飞看着自己那支精锐的骑兵,眼中满是不舍,但更多的,却是一种身为长辈的,自豪与期许。他哼了一声,道:“这小子,要是敢给俺丢人,看俺回来不扒了他的皮!”

这时候,城主府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而又有节奏的马蹄声。但这马蹄声,与军队行进的沉重截然不同,它带着一种独特的、属于皇家仪仗的威严。

紧接着,一名亲兵神色激动地,快步跑进大堂,单膝跪地,高声道:“启禀中都护,诸位将军!成都来的使臣到了!持有陛下节杖!”

“使臣?!”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张飞在内,都神情一肃,立刻站了起来。

持有节杖的天使,代表着皇帝亲临,传达的是不容置疑的最高旨意。

陆瑁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知道,这是丞相和陛下的回应到了。他立刻下令:“速备香案,传府中所有将校,于正堂之前,恭迎圣旨!”

很快,府衙前的广场上,一张铺着黄绸的香案被迅速摆好。陆瑁立于最前方,张飞、马岱、庞德紧随其后,再往后,是府中所有闻讯赶来的汉军校尉,黑压压地站了一片。

在万众瞩目之下,一队身着明光铠的羽林卫,护送着一名身穿官服的使臣,缓缓行至香案之前。那使臣,手捧一卷用黄绫包裹的圣旨,神情肃穆。

他高声唱道:“圣旨到——!中都护陆瑁及诸位将军,接旨!”

“臣等,恭迎圣旨!”

以陆瑁为首,在场所有将士,齐刷刷地,单膝跪地,垂首听宣。

那使臣清了清嗓子,展开圣旨,用一种抑扬顿挫的语调,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街亭大捷,长安光复,心中甚慰!此皆赖丞相运筹,将士用命,尤赖中都护陆瑁,以盖世之功,安社稷,复旧都!朕心大悦,特此昭告天下!”

“今,策封:镇远将军魏延,功在社稷,晋封征西大将军,领长安都督,总管长安防务!姜维,智勇可嘉,特封翊军将军,为长安副都督,辅佐征西将军!”

“车骑将军张飞,劳苦功高,特加封领汉中太守,总管汉中军政!”

听到这里,跪在前排的张飞,虎躯猛地一震!汉中太守!这可是个极为重要的职位!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陆瑁的背影。

使臣的声音,没有停顿,继续宣读:

“马岱将军,庞德将军,久在西凉,深孚众望。特命二人,共掌雍、凉二州军务,安抚羌氐,为国屏障!”

马岱与庞德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激动与责任。

最后,使臣的语气,变得格外郑重:

“中都护陆瑁,掌内外军事,功盖当世!先帝遗命,朕不敢忘!今南疆未靖,国策待决,特命汝,即刻还朝,共商国是!雍凉诸事,暂由丞相府调派官员,协同马、庞二位将军处置!”

“朕,将于成都城外三十里,亲率百官,恭迎凯旋!钦此!”

“臣等,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瑁高举双手,恭敬地,从使臣手中,接过了那卷沉甸甸的圣旨。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