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 第60章 回成都,孩子长大了一点

圣旨宣读完毕,天水城主府前的广场上,依旧一片肃静。但那肃静之下,是每个人心中,波澜壮阔的未来图景。

接到圣旨后,众将各怀心事,回到了正堂。

陆瑁将马岱与庞德,请至地图前。他的手指,点在了广袤的雍凉大地上。

“伯瞻,”陆瑁的目光,首先投向马岱,语气郑重,“圣旨已下,凉州,便正式交由你镇守。那里是你的故土,也是马氏世代威望所在。此去,安抚羌氐,恢复民生,比开疆拓土,更为重要。我希望,你能将凉州,打造成我大汉最坚实的后盾,和最精锐的兵源之地。”

马岱躬身一揖,虎目中,是前所未有的坚定:“中都护放心!岱,必不负所托!定让凉州,重现大汉荣光!”

次日,马岱便集结了麾下本部兵马,与陆瑁、张飞等人告别,踏上了返回凉州故土的征程。

送别马岱后,陆瑁又对庞德说道:“令明,陇西、南安、天水、广魏、安定,这陇右五郡还有雍州,我也正式交给了你。此地乃四战之地,民心初附,曹魏必不甘心,随时可能派兵袭扰。你的任务,便是守。为我大汉,守住这来之不易的西线门户!”

庞德单膝跪地,声音沉稳如山:“请中都护回复丞相与陛下!庞德在,陇右在!与城偕亡,绝不后退半步!”

陆瑁亲自将他扶起,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将雍凉防务,彻底交接完毕之后。陆瑁的北伐之行,也终于,画上了句号。他与张飞二人,率领一队亲兵,启程南下,返回汉中。

一路之上,张飞的心情,显得格外复杂。他既为自己能执掌汉中,成为北伐大军的总后盾而自豪,又对自己这个“侄婿”即将独自回朝,有些放心不下。

“侄婿,你这次回去,可威风了!大侄子,还有丞相,肯定给你摆好大的场面!不过你可得记着,朝堂上那些文官,弯弯绕绕多得很,你小子可别着了他们的道!”张飞骑在马上,瓮声瓮气地嘱咐道。

陆瑁闻言,不禁失笑:“三叔父放心,朝堂,也是战场。侄婿省得。”

数日后,他们抵达了汉中南郑。

南郑城头,早已换上了张飞的“张”字大旗。看着这座自己曾经镇守了数年的城池,如今,交到了自己最敬爱的叔父手中,陆瑁心中,满是欣慰。

城门外,两支队伍,即将分道扬镳。一支,将留在这里,镇守大汉的北大门;另一支,将继续南下,回到那蜀中的政治中心。

张飞和陆瑁,在汉中城下,驻马分别。

张飞看着陆瑁,这个如今已经功高盖世,却依旧对自己恭敬如初的年轻人,心中百感交集。他蒲扇般的大手,重重地,握住了陆瑁的手臂。

“侄婿,回去之后,替我……跟皇后,说一声。就说她爹,一切都好!让她别惦记!要是大侄子和朝里那帮家伙,敢欺负你,你就派人告诉俺!俺老张,亲自带兵去成都,给他讨个说法!”

陆瑁眼眶一热,重重地点了点头:“三叔父,您多保重!汉中,就拜托您了!”

没有再多的言语,陆瑁调转马头,对着张飞,深深一揖。

然后,他一挥马鞭,率领着归乡的队伍,向着南方的米仓道,疾驰而去。

张飞立马于城门之下,久久地,注视着那远去的烟尘,直到那小小的黑点,彻底消失在秦岭的群山之中。

他这才长长地,吐出一口气,调转马头,眼中,射出无比锐利的光芒。

“传我将令!全军戒备!从今日起,汉中,就是俺张飞的家!一只鸟,也休想没经过俺的同意,飞过去!”

数日之后,成都南门之外,官道两旁,旌旗蔽日,人山人海。

大汉天子刘禅,亲率文武百官,在此设立了最高规格的欢迎仪仗。丞相诸葛亮,手持羽扇,静立于天子身侧。成都的百姓,自发地涌上街头,翘首以盼,想要一睹这位光复长安的,传奇英雄的风采。

在文武百官队列的一侧,有一个被羽林卫礼貌地隔开的特殊区域。成都外,那万众瞩目的焦点,正是此处。

只见一名女子,身着一袭合体的红色劲装,外罩一层素白色的纱衣,既有将门虎女的飒爽英姿,又不失大家闺秀的温婉端庄。她正是武圣关羽之女,陆瑁的夫人——关凤。

她的脸上,带着一丝为人妻的期盼与紧张,但那双凤目之中,更多的,是与有荣焉的骄傲。她紧紧牵着身边一个小男孩的手,那孩子,正是她的儿子——陆岳。

小陆岳穿着一身精致的小锦袍,眉眼之间,像极了陆瑁。他仰着头,看着这人山人海的盛大场面,小脸上满是好奇与一丝怯意,他小声地问:“母亲,父亲……真的要回来了吗?”

关凤低下头,温柔地为儿子整理了一下衣领,柔声道:“是啊,岳儿。你的父亲,是大英雄。他打了胜仗,今日,就要回来了。”

就在此时,远方的地平线上,烟尘大作!一支精锐的骑兵,护卫着一面“陆”字大旗,出现在所有人的视野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来了!中都护回来了!”人群中,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声!

瞬间,欢呼声,如同山呼海啸,席卷了整个成都平原!

为首的陆瑁,身着一袭洗得发白的战袍,身形依旧挺拔,只是脸庞,比离开时,更添了几分沧桑与坚毅。他看到了天子仪仗,看到了百官,看到了那人山人海的百姓。

他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在万众瞩目之下,对着刘禅,行叩拜大礼:“臣,陆瑁,幸不辱命!叩见陛下!”

刘禅早已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快步上前,亲自将陆瑁扶起,声音哽咽:“姐夫快快请起!你是我大汉的擎天之柱,何须行此大礼!快……快起来!”

君臣见礼已毕,诸葛亮微笑着上前,羽扇轻摇:“子璋,欢迎回家。”

一句“欢迎回家”,让陆瑁心中所有的疲惫,仿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陆瑁道:“谢,丞相。”

然而,他的目光,穿过了人群,准确无误地,落在了那最特殊的一角。

他看到了那道让他魂牵梦萦的倩影。

那一瞬间,这位在百万军中,谈笑风生,决胜千里的鬼谷传人,百战名将,眼眶,蓦然红了。

在刘禅与诸葛亮的默许下,他拨开人群,一步步,走向了自己的家人。

百姓们,自发地,让开了一条道路。

关凤看着那个向自己走来的,既熟悉又陌生的身影,泪水,再也无法抑制,夺眶而出。

“子璋……”

“凤儿……我回来了。”

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最简单的一句。

陆瑁蹲下身,伸出那双曾指挥千军万马,也曾手刃无数敌酋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头顶,声音,是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颤抖:“岳儿都……长这么高了。”

小陆承看着眼前这个,只在母亲的描述和画像中见过的“父亲”,他有些害怕,又有些好奇,最终,在母亲鼓励的目光下,他用细若蚊蝇的声音,怯生生地,叫了一声:

“……父亲。”

一声“父亲”,让陆瑁的心,彻底融化。

他一把,将妻儿,紧紧地,拥入怀中。

当晚,成都的皇宫,灯火通明,亮如白昼。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与殿外百姓的欢呼声,交相辉映。刘禅在皇宫内,举行了自登基以来,最为盛大的一次国宴,大宴群臣,为的,就是为中都护陆瑁接风洗尘。

大殿之内,文武百官,依照官阶,分列两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座之下,那两个最显赫的位置上。左首,是丞相诸葛亮,右首,便是今夜的主角——中都护陆瑁。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天子刘禅,亲自端起御赐的金樽,从龙椅上站了起来。他年轻的脸上,因激动和酒意,泛着一抹健康的潮红。

他高举酒杯,目光灼灼地看着陆瑁,声音,响彻整个大殿:

“朕敬姐夫,敬我大汉的擎天玉柱!”

“此一役,姐夫以绝世之胆魄,行非常之奇谋,不但在街亭拖住十万魏军,更以神来之笔,光复长安!此等功勋,彪炳千秋,足以与卫、霍齐名!朕,与大汉亿万子民,皆感念姐夫之功!”

说罢,他将杯中之酒,一饮而尽!

“陛下圣明!中都护威武!”群臣齐声附和,纷纷起身,向陆瑁举杯。

面对这山呼海啸般的赞誉,陆瑁缓缓起身。他没有立刻饮酒,而是对着刘禅,深深一揖。

他的声音,沉稳而谦逊,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陛下谬赞,臣,愧不敢当。”

“此战之胜,非臣一人之功。乃陛下天威浩荡,感召万民;是丞相坐镇成都,运筹帷幄,确保粮草无虞;是张、马、庞、魏诸位将军,奋勇杀敌,视死如归;更是我大汉数万将士,用鲜血与生命,铸就了今日之功业!”

“臣,不过是做了分内之事。这杯酒,臣,不敢独领。臣请陛下,遥敬此战中,所有为国捐躯的英灵!”

说罢,他将杯中酒,缓缓洒于地上。

然后,他才重新倒满一杯,对着刘禅与诸葛亮,举杯道:“瑁,再敬陛下,敬丞相!愿我大汉,国运昌隆,日月同光!”

他这番话,不矜不伐,将功劳归于君上,归于同僚,归于牺牲的将士。这份胸襟,这份气度,瞬间让在场的所有官员,都为之折服。原本可能存在的一些嫉妒与非议,在这一刻,都化为了由衷的钦佩。

诸葛亮在一旁,手持羽扇,含笑不语。他看着陆瑁,眼中,是全然的欣赏与欣慰。

不愧是鬼谷传人,武能安邦,文能定国。有他在,自己肩上的担子,轻了何止一半?有他在,大汉的未来,才真正拥有了无限的可能。

而刘禅,更是被陆瑁的话,深深打动。他走下御座,亲手为陆瑁斟满一杯酒,拉着他的手,动情地说道:

“有相父为朕理政,有姐夫为朕安邦!朕,复有何忧?来!今夜,不醉不归!”

宫宴,一直持续到深夜。

胜利的喜悦,重逢的激动,君臣的相得,所有情绪,都化作了杯中的美酒。文臣武将,轮番上前,向这位光复长安的大英雄敬酒。即便是陆瑁,面对这份盛情,也难以推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到最后,他自己也记不清喝了多少。只觉得眼前的人影,开始晃动;耳边的丝竹之声,变得遥远。那根自北伐以来,一直紧绷着的弦,终于,在酒精与荣耀的催化下,彻底松弛了下来。

今天,陆瑁醉了。

当宴席散去,群臣拜别天子,陆续出宫时,陆瑁已经伏在案上,人事不省。他口中,还在无意识地,喃喃自语着什么。

“凤儿……岳儿……”

“街亭……守住……”

诸葛亮看着他疲惫而沉醉的睡颜,眼中闪过一丝心疼。他正要唤来两名宦官,准备将陆瑁送上马车。

就在此时,一个沉稳的身影,走到了陆瑁身边。来人,已是两鬓染霜,但身形依旧挺拔如松,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清澈而坚定。

他,正是镇东将军,永昌亭侯,赵云,赵子龙。

他对着诸葛亮,微微一揖:“丞相,不必劳烦他人了。子璋,就由云,送他回府吧。”

诸葛亮点了点头,轻声道:“有劳子龙了。”

赵云亲自将陆瑁,小心地架起。这位年过六旬的老将,臂膀依旧孔武有力,他半扶半抱着陆瑁,稳稳地,向宫外走去。

夜风,吹散了殿内的酒气。

从喧嚣的皇宫,到寂静的府邸,一路之上,守卫的禁军,看到是赵云亲自护送,纷纷肃然行礼。

陆瑁的府邸,早已灯火通明。关凤将儿子哄睡后,便一直坐在正厅,静静地等待着。

当她看到赵云,亲自将自己醉得不省人事的夫君,送回来时,连忙起身相迎,眼中满是感激与担忧。

“子龙叔……这……真是太麻烦您了。”

赵云将陆瑁,交到几名家仆手中,看着他们小心翼翼地,将陆瑁扶入内室。他才转过身,对着关凤,温和地笑了笑。

“凤儿不必客气。此战,子璋肩上担负的,是整个大汉的国运。他太累了,让他好好睡一觉吧。”

说罢,赵云对着关凤,郑重地一抱拳,没有再多言,转身,消失在沉沉的夜色之中。

关凤望着赵云那如山般可靠的背影,又看了看内室的方向,心中,百感交集。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