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 第49章 马季常论天下

自公安出发,一行人晓行夜宿,越是接近马良所在的青溪村,道路便越是僻静。官道变成了乡间小路,车马的喧嚣被林间的鸟鸣与潺潺的溪水声所取代。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野花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刘备勒住马缰,环顾四周青翠的山峦与澄澈的溪流,不由感叹道:“好一处世外桃源!能在此地隐居者,必是心怀丘壑、不慕荣利之高士。”

伊籍微笑道:“主公所言极是。马季常性情淡泊,正喜此等清幽之地。”

终于,在穿过一片茂密的竹林后,青溪村的面貌豁然开朗。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临溪而建,炊烟袅袅,鸡犬相闻。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位老者正在对弈,孩童们则在溪边嬉戏,一派祥和安宁的景象。这与外界战火纷飞的乱世,恍若两个世界。

村民们看到刘备这几位气度不凡的陌生人,皆投来好奇而友善的目光。刘备等人早已遵照先前的约定,换上了普通的商贾衣着,马匹也非神骏的战马,但那股久经沙场的沉稳气度和上位者的从容,却是寻常衣物无法掩盖的。

刘备翻身下马,整理了一下略有褶皱的衣冠,对关羽和陆瑁低声道:“云长,子璋,切记,我等今日是客,不可有丝毫骄矜之气。”

“大哥放心。”关羽抚着长髯,微微颔首,那双丹凤眼收敛了平日的锐气,变得平和起来。

“末将明白。”陆瑁亦躬身应道。

在伊籍的引领下,一行人穿过村落,来到一处被青翠篱笆环绕的院落前。这便是马良的居所了。一座简朴而雅致的茅草屋,屋顶的茅草铺设得整整齐齐,显见主人的细致。院内,几畦青菜长势喜人,绿意盎然;墙角边,数丛秋菊傲然绽放,金黄的花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整个院落虽小,却处处透着勃勃生机与井然有序的韵味。

刘备等人刚走到院门口,便看到一位年轻人正安然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手捧一卷竹简,专注地阅读着。他身着一袭浆洗得发白的素色长袍,身形清瘦,气质儒雅。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斑驳地洒在他身上,更添了几分出尘之意。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他眉宇之间那一撮异于常人的白毛,在乌黑的眉毛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

此人,正是马良。

伊籍不敢高声惊扰,他轻步上前,隔着篱笆门,柔声唤道:“季常兄,有贵客来访。”

马良仿佛沉浸在书海之中,过了片刻,才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扫过伊籍,随即落在刘备、关羽和陆瑁三人身上。当他看到刘备那双仁德而又充满期盼的眼睛,以及关羽那不怒自威的武圣之姿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但随即恢复了平静。

他站起身来,从容地将竹简放在石桌上,缓步走到门前,打开篱笆门,对着众人深深一揖:“不知贵客驾临,草民马良有失远迎,还望恕罪。”他的声音清朗温润,如山间清泉,令人闻之忘俗。

刘备见状大喜,连忙快步上前,双手扶住马良的手臂,阻止他拜下去,语气无比诚恳地说道:“季常先生,快快请起!备乃涿郡刘备,久仰先生‘白眉最良’之大名,今日冒昧来访,叨扰先生清修,是备之过也,还望先生莫要见怪。”

马良看着刘备真诚的眼神,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暖与力量,心中微微一动。他早就听闻刘备仁义之名传遍天下,今日见他贵为一方诸侯,却对自己一个山野村夫如此礼遇,言辞恳切,毫无骄横之态,心中不禁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玄德公客气了。”马良将众人请进院内,又引至简朴的茅屋之中。屋内陈设简单,除了一张书案、几张坐席和满壁的书籍,再无他物,但打扫得一尘不染,书卷的墨香与窗外吹来的花香交织在一起,沁人心脾。

分宾主落座后,刘备看着眼前这位气质超然的年轻名士,心中愈发喜爱,开门见山地说道:“季常先生,备知先生乃高洁之士,不愿为这浊世所染。然当今天下大乱,汉室倾颓,奸贼当道,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备虽不才,却窃以为汉室宗亲,心怀天下,时刻不敢忘却兴复汉室、拯救苍生之志。听闻先生才情盖世,胸怀大志,今日备特来拜访,只为一事——恳请先生出山,以君之才,助我一臂之力,共济这天下危局!”

说完,他便要起身行大礼。

马良微微侧身,避开了刘备的大礼,他沉吟片刻,缓缓说道:“玄德公,良久居山林,与书为伴,与农为友,对这世间纷争虽有耳闻,却自认才疏学浅,不过一介书生罢了,恐难当此匡世重任,还望玄德公另寻贤才。”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诸葛亮和徐庶,以及关羽、张飞、赵云、陆瑁等人,继续说道:“况且,如今玄德公帐下,文有卧龙,武有关张赵云,皆是经天纬地、万人之敌的盖世英才。良自问,与他们相比,不过是萤火之于皓月,溪流之于江海。玄德公已得栋梁,何需我这根朽木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这番话,既是自谦,也是试探。他想知道,在拥有如此豪华的阵容之后,刘备为何还对自己这个无名之辈如此执着。

刘备一听,心中大急。他知道,这是名士惯用的推辞之言,若自己不能以至诚打动他,今日必将无功而返。他霍然起身,走到马良面前,不再言语,而是整理衣冠,郑重地、深深地一拜及地。

“季常先生!”刘备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充满了无尽的真诚与渴望,“备自涿郡起兵,颠沛流离二十余载,屡战屡败,几无立锥之地!所求者,非为个人之荣华富贵,实为寻找能与备同心同德、共图大业的贤才啊!如今先生若不肯出山,备之心愿,恐此生再难实现!先生常读圣贤之书,心怀天下,难道就真的忍心坐视这大好河山沦于贼手,忍心看着这天下万民,继续在这乱世之中哀嚎受苦吗?”

这一拜,重如泰山,压得不仅仅是刘备的膝盖,更是他二十余年的奔波与期盼。

关羽见状,那张素来威严的脸上也动容了。他起身,对着马良一抱拳,声音沉如洪钟:“先生,我大哥之言,句句发自肺腑。我等武人,只知冲锋陷阵,而安邦定国,还需先生这等大才。还望先生莫要推辞!”

陆瑁亦起身,长揖及地,言辞恳切:“季常先生,晚辈陆瑁,亦是主公帐下。晚辈以为,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支也。诸葛军师如擎天之柱,而先生之才,则是连接栋梁、稳固四方的关键之梁。主公求贤若渴,一片赤诚,天地可鉴。先生若肯出山,我等后辈,亦可时时聆听教诲,实乃我军之幸,天下之幸!”

茅屋之内,气氛变得无比凝重。

马良看着伏地不起的刘备,看着一旁神情肃穆的关羽,再看看那个眼神清澈、言辞恳切的年轻人陆瑁,心中不禁泛起滔天巨浪。他深知刘备仁义之名远播,对百姓关怀备至,若能辅佐他成就大业,或许真的能为这乱世带来一丝和平与安宁。

他沉默了许久,终于长叹一声,上前亲手扶起刘备,道:“玄德公,请起!关将军、陆将军,亦请起。诸公如此厚爱,良……岂是铁石心肠之人。”

刘备闻言大喜,以为马良已经答应,激动地说道:“先生肯了?”

马良却摇了摇头,神色变得格外郑重:“玄德公,良非不愿出山。只是,辅佐明主,当献良策。这荆州局势复杂,北有强曹,东有悍孙,内有宗室离心,恐非可久守之地。我若出山,需先为玄德公剖析这天下大势与荆州之局。若玄德公能采纳良之浅见,并有决心行之,良方愿追随骥尾,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刘备一听,非但没有丝毫被考验的不快,反而心中狂喜!他知道,这正是大才出山前的“投名状”。他连忙后退一步,再次恭敬地行了一礼,眼中满是期待与敬重。

“先生但说无妨,备定当洗耳恭听!若有不足之处,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关羽抚着长髯,那双丹凤眼微微眯起,目光如电,审视着眼前这位白眉书生。他想看看,此人究竟有何高论,是否配得上大哥如此礼遇。陆瑁则正襟危坐,眼中闪烁着思索与期待的光芒,他知道,真正精彩的部分,现在才要开始。

马良并未立刻开口,他走到墙边悬挂的那副简陋的荆襄地图前,目光在上面逡巡片-刻,整个人的气质在瞬间发生了变化。方才的温润儒雅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洞悉全局、指点江山的从容与自信。

他转过身,目光清澈而坚定,缓缓开口道:“玄德公,孔明先生在隆中,为公规划‘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之宏图,此乃万世不易之国策,高屋建瓴,无人能出其右。良今日所言,不敢与孔明先生比肩,只愿在孔明先生擘画的蓝图之上,添砖加瓦,为玄德公剖析眼下这荆州之局的‘危’与‘机’。”

此言一出,刘备与关羽、陆瑁心中皆是一凛。马良一开口便先推崇诸葛亮,既显谦逊,又表明自己的见解是在“隆中对”的框架之下,这分寸感拿捏得极好,瞬间赢得了所有人的好感。

“先生请讲!”刘备愈发恭敬。

马良伸出手指,在地图上轻轻一点,声音沉稳有力:“荆州之‘危’,有三。其一,在北。曹操虽赤壁新败,元气大伤,但其根基雄厚,占据中原九州,虎踞宛、洛,随时可顺汉水、随州而下,直扑襄阳。此乃心腹大患,是悬于我军头顶的利剑,此为‘外患之危’。”

“其二,在东。”他的手指顺着长江划向东边,“孙权虎踞江东,已历三世,其心亦在全据长江。赤壁之战,名为盟友,实为互用。江陵之战,周瑜拼死力夺,已显其志。如今虽有婚盟,暂得太平,但‘借荆州’一事,终是隐患。孙权此人,能屈能伸,雄才大略,其麾下文臣武将,亦皆江东俊杰。此为‘盟友之危’。”

听到这里,关羽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显然对孙权深怀戒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马良的目光变得更加深邃,他看着刘备,语气也变得更加郑重:“而这第三个‘危’,也是最容易被忽视,却最为致命的‘危’,在内!”

“在内?”刘备和陆瑁异口同声地问道。

“然也!”马良加重了语气,“在人心之危!玄德公虽得荆南四郡,然此地人心,真的归附于您吗?荆州世家大族,如襄阳之蔡氏、蒯氏,南郡之庞氏,宜城之马氏,枝繁叶茂,盘根错节。他们久受刘景升恩惠,对您这位‘外来’的牧守,表面恭敬,内心却多在观望。我军将士,多是北方跟随主公南下的旧部,与荆州本土士人、百姓之间,尚有隔阂。民心、士心若不能真正归附,则我军根基便如沙上之塔,看似高大,实则一推即倒。一旦曹、孙来攻,此辈若在内部响应,则我军腹背受敌,后果不堪设想!”

这番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刘备的心上。他一直以仁德自居,以为得了城池便得了人心,却从未如此深刻地思考过这“人心”背后的复杂问题。他额上不禁渗出冷汗,起身长揖道:“先生一言,如拨云见日,令备茅塞顿开!备险些误了大事!还请先生教我,当如何化解此三危?”

马良见刘备能从善如流,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将刘备扶回座位,继续说道:“有危必有机。荆州之‘机’,亦有三。”

“其一,在‘时’。曹操赤壁战败后,重心已转向西凉马超、韩遂,以及内部的整合,短期内无力大举南征。孙权则在合肥一线与曹军反复拉锯,亦无暇西顾。这便是我军发展的‘天时之机’。”

“其二,在‘势’。玄德公乃汉室宗亲,仁义布于四海,此乃兴复汉室之大义名分,是曹操、孙权所不具备的。我军新得荆南,士气高昂,兵精粮足,又有卧龙军师运筹帷幄,关、张、赵、陆诸将勇冠三军,此乃我军之‘威势之机’。”

“其三,便在破解‘人心之危’上。这也正是良愿为玄德公效力之处!”马良的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破解之道,在于‘抚’与‘用’二字。”

“何为‘抚’?”

“抚民心,亦抚士心。对百姓,当轻徭薄赋,减省刑罚,使其安居乐业,感念主公之仁德。对荆州世家大族,主公当放下身段,亲自拜访,问其疾苦,听其建言,以诚相待。不可因其曾附刘琮而轻视之。唯有以德服人,方能使其真心归附。”

“何为‘用’?”

“大胆启用荆州本土才俊!荆州乃文华之地,人才辈出,卧龙凤雏皆出于此。如今尚有无数如良这般的荆楚士子,隐于乡野,待价而沽。主公当广开言路,设立‘招贤馆’,不问出身,不论旧主,唯才是举。将荆州之才,用于荆州之地。如此,则荆州士人皆感主公知遇之恩,必将倾心相助。人心既附,则内部自安,‘人心之危’可解矣!”

一番话说完,马良再次向刘备一揖:“以上,便是良对荆州局面的浅见。总结而言,便是八个字——外结孙权,北拒曹操,内抚民心,广纳贤才。待荆州根基稳固,人心归附之后,再依军师‘隆中对’之策,徐图西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茅屋之内,鸦雀无声。

刘备怔怔地坐在那里,脑中反复回响着马良那番话,尤其是“人心之危”与“抚用之道”,让他有醍醐灌顶之感。诸葛亮的“隆中对”,是宏伟的战略蓝图,而马良的这番话,则是实现这幅蓝图最具体、最扎实的施工方案!前者指明了方向,后者则铺平了道路!

关羽那双微眯的丹凤眼早已睁开,其中充满了震撼与叹服。他戎马一生,只信手中的刀,但今日听了马良之言,才明白这安邦定国,治理人心,竟有如此深奥的学问。

陆瑁更是心潮澎湃,他将马良所言与自己平日的思考一一印证,只觉得豁然开朗。他看向马良的眼神,充满了由衷的敬佩。

“先生……真乃吾之子房也!”

许久之后,刘备才从震撼中回过神来。他猛地起身,绕过书案,来到马良面前,不顾对方的阻拦,第三次,也是最郑重地,双膝跪地,行了拜师之礼。

“刘备愚钝,今日得闻先生金玉良言,方知治国大道!备在此恳请先生,出山辅我!备愿拜先生为从事,掌理荆州文书、参赞军机,所言所策,备必从之!”

这一次,马良没有再推辞。他看着眼前这位泪流满面、求贤若渴的仁德之主,亦被其至诚所感。他知道,自己等待的明主,终于来了。

他庄重地扶起刘备,深深一拜,朗声说道:“良,愿为主公效死!”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