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寒月蛊 > 第1069章 《脉生万物:戏台里的文脉》

村南老戏台的飞檐翘角挂着半串枯藤,台口的朱漆柱身裂着蛛网般的细缝,用手一推就晃得厉害。守台的陈奶奶踩着吱呀作响的台板,指尖抚过褪色的"出将入相"匾额,那里的金漆早已斑驳成星点:"光绪年建的戏台,以前唱《天仙配》时,台板踩上去能弹起三分,现在啊,木柱都空得能透光。"后台的戏服箱积着寸厚的灰,绣着凤穿牡丹的老戏袍被虫蛀出细洞,连墙角的锣鼓架子都歪向一边,敲起来只剩闷响。

苏晴把检测仪贴在主柱根部,屏幕绿线歪歪扭扭,卡在31%的刻度:"地脉能量顺着柱脚的朽洞跑了。你看这穿斗梁架,榫卯缝全被霉垢堵死,十年前暴雨冲垮了台基排水,潮气浸得木头发酥,连'五雷碗'镇过的台心都裂了缝。"她掀开台板,底下的垫木黑得发亮,"老法子说'木朽脉断',就是这道理。"

阿铠扛着竹刷和桐油过来,桶里泡着新制的麻筋灰:"陈奶奶说老戏台要'三固'——柱固根、板固缝、画固彩。"他先拆开倾斜的檐柱,柱心朽空处竟掏出半捧蛀虫粪便,"这柱用的是老杉木,本不该朽成这样,全是排水孔堵了的缘故。"陈奶奶端来个铜盆,里面是晒透的樟木屑:"拌在灰里补缝,虫蚁不近身,我公公当年就这么修。"阿铠给柱身缠上三层麻布,再抹上桐油调的灰浆,"这是'三麻五灰'古法,能让木柱透气又防潮。"

炎泽站在台口中央,指尖橙光顺着梁架游走:"戏台要'活',柱温得到18度才行。"橙光流过的地方,梁上的霉斑渐渐转白,苏晴的检测仪指针颤了颤,爬到42%时,陈奶奶突然指着横梁:"快看!彩画亮了!"众人抬头,只见褪色的《八仙过海》壁画里,铁拐李的葫芦竟渗出淡淡的赭红色。

林砚蹲在台心裂缝旁,星晶钥的白光探进缝隙:"镇台石移位了。"白光掀起松动的石板,底下露出个陶碗碎片,碗底还留着八卦纹。"是'雷碗'!"陈奶奶又惊又喜,"老辈说打台时砸的雷碗能镇邪,原来陷进缝里了!"林砚将白光注入陶片,碎片突然"咔嗒"合缝,整个戏台竟轻轻震动,松动的台板瞬间归位。

中途,陈奶奶的孙子小戏抱着个布包跑进来,包里是本泛黄的工尺谱:"爷爷抄的《打猪草》曲谱,上次台风刮掉了页角。"他蹲在后台,用软布擦拭生霉的戏服,忽然指着箱底喊:"奶奶你看!银钗没丢!"那支点翠头面沾着灰却依旧发亮,小戏小心地插在戏服领口,"等戏台修好了,我要学唱小花脸。"林砚拿起谱子,泛黄的纸页上,墨迹在白光下渐渐清晰。

等柱根补完,阿铠在台板缝隙里嵌进竹片加固,陈奶奶给壁画补上新颜料,再喷上松香水定色。林砚用星晶钥在排水孔上画了圈,堵死的孔洞立刻渗出清水。苏晴的检测仪稳稳停在65%,台口的风穿过新修的透风孔,竟传出隐隐的丝竹声。"成了!"陈奶奶敲响墙角的铜锣,声音清亮得能传到村头,"这声儿对了!跟当年请名角时一模一样!"

村民们闻讯赶来,有搬来条凳当观众的,有拿来新绣的戏服补台的。李大爷摸着台柱笑:"下个月中秋就能唱《嫦娥奔月》了!"陈奶奶却摘下墙上的旧锣片,用红绸包好递给林砚:"这是开台时敲的头通锣,沾着百年戏脉呢。"

苏晴掏出纪念册,把小戏给的谱子残页和樟木屑夹进去,旁边压着片雷碗碎片,和之前的槐叶、画石排在一起,纪念册里顿时飘着淡淡的桐油香。阿铠则收了块柱身老木屑,上面还沾着点灰浆,用纸包好放进盾夹层,和树瘤木屑、井栏碎石摆成一排:"这木头记着百十年的戏文呢。"

夕阳透过戏台的花窗,在台板上投下晃动的光斑。陈奶奶新调的颜料放在台口,晚霞给壁画镀上金边。苏晴的检测仪突然闪起浅蓝提示,屏幕映出架老水车的轮廓:"村东老水车不转了,水槽漏得厉害,怕是地脉没通到轮轴。"

林砚站起身,指尖还沾着桐油香,星晶钥的白光里飘着细小的樟木粉:"也好,去看看老水车怎么'转水脉'。"

离开戏台时,陈奶奶塞给他们每人一小包樟木屑:"放衣柜里防蛀,这木屑沾了戏脉,能存三年香气。"小戏追在后面,举着工尺谱喊:"下次来听我唱调子!我教你们认工尺字!"

戏台的灯笼重新挂上飞檐,暮色中,彩绘的梁柱在晚风里轻轻作响,像在哼一段未完的老戏。樟木的清香飘向村东,那里的老水车正等着他们,续上流水的韵律。

下一站,老水车见。

喜欢寒月蛊请大家收藏:()寒月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