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寒月蛊 > 第2622章 《旧篮摘茧分质与邻助备缫丝》

秋阳斜照进蚕房时,竹蔟上的茧子已泛着瓷白的光——指尖轻敲茧壳,能听见里面蛹体轻动的“沙沙”声,只有少数茧子顶端留着细弱的丝缕,是蚕蛾待破茧的痕迹。阿禾捧着竹筐站在蔟旁,手悬在茧子上方不敢动:“苏师姐,茧子看着硬邦邦的,可一捏就怕捏坏蛹,要是把上茧和次茧混了,缫丝时就浪费了,这可咋摘?”

苏清寒转身去储物间,从货架顶层搬下一个编得细密的旧竹篮——是柳玄当年摘茧用的,篮沿缠着褪色的桑绳,篮底刻着“摘茧轻捏,指托茧底,忌拽丝蒂”的小字,篮内侧还贴着张桑皮纸,画着摘茧的手势示意图。“摘的时候用拇指和食指托住茧底,轻轻往上提,别碰顶端的丝蒂,蛹就不会受伤。”她示范着摘下一个茧子,茧壳完整,丝蒂没断,放进篮里时还能听见蛹的动静。

旁边的木桌上,摆着个三层的旧蚕筛——是柳玄分茧质用的,每层筛眼大小不同,筛框上分别刻着“上茧(匀圆无孔)”“次茧(微斑无洞)”“下茧(破孔黄斑)”。“摘下来的茧要立刻分筛,上茧用来缫丝,次茧做丝绵,下茧只能当饲料,混了就影响丝质。”苏清寒拿起一个带黄斑的茧子,放进最下层筛网,“你看,这种下茧一捏就软,里面的蛹多半死了。”

阿禾跟着学摘茧分筛,刚开始总把次茧混进上茧,练了几次终于分清——上茧圆鼓鼓的,在筛里滚动时发出清脆的声响;次茧带着细小斑点,却没破洞;下茧要么瘪要么破,一捏就变形。刚分好两篮,院门外就传来了竹筐滚动声——是山下缫丝的李婶,推着半车旧缫丝工具,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是刚烙的芝麻饼,香得人直咽口水。

“听说你们要摘茧,俺把家里的旧缫丝锅和篗(chuò)子送来!”李婶放下推车,蹲在蚕筛旁翻看,“上茧选得不错!不过摘完要先‘烤茧’——用旧陶盆装温水,把上茧泡半个时辰,再用竹篾翻搅,把茧外层的浮丝洗掉,缫丝时才不容易断。”她从推车里搬出一个黑釉旧陶盆,盆底刻着“茧泡温水,水温40℃”,“这盆是俺婆婆传的,泡茧温度刚好,不会烫死蛹,还能软化丝胶。”

苏清寒眼睛一亮,想起储物间还有个旧水温计——是柳玄测泡茧水温用的,玻璃管上标着“38-42℃”的红刻度线。她找出水温计,李婶已经教阿禾辨死蛹:“把茧子放进水里,沉底的是活蛹,浮着的是死蛹——死蛹的茧丝容易脆,缫不出长丝。”阿禾照着试,果然有几个次茧浮在水面,他赶紧挑出来放进下茧筛。

正忙着,张叔和周叔也来了——张叔扛着捆新竹篾,“缫丝时要搭竹架挂篗子,俺编了些新篾子;”周叔拎着个旧陶罐,“这里面是煮茧用的纯碱,按1斤茧放5钱,能让丝胶更容易溶解。”两人帮着搭竹架,李婶教苏清寒调纯碱水,蚕房里顿时热闹起来,竹器碰撞声、说话声混着茧子的清香味,格外鲜活。

傍晚时,上茧摘了满满五篮,次茧两篮,下茧一篮——上茧摆在阴凉的储物间,用旧桑皮纸盖着;次茧放在竹筐里,等着做丝绵;下茧装在陶罐里,准备送给山下喂鸡。李婶、张叔、周叔要走,苏清寒塞给他们各袋上茧:“等缫出丝,先给你们做块丝帕!”李婶笑着摆手:“明年俺还来帮你们缫丝,这手艺可不能断!”

林砚翻出柳玄的《茧务辑要》,旧册里夹着半根缫出的生丝,旁边批注着“摘茧分质,借水软胶,借邻备器,丝长质优”。苏清寒摸着旧缫丝锅的黑釉,忽然明白:这些旧篮、旧筛、旧陶盆藏着的,是“惜茧传丝”的智慧——摘茧轻护保丝质,分筛细选提效率,邻里送来的不只是工具,更是代代相传的缫丝手艺;那些雪白的上茧里,裹着的不只是蛹,更是桑圃与村落岁岁相连的丝脉,等着被缫成绵长的丝,织进日子里。

转天清晨,苏清寒用旧陶盆泡上第一篮上茧——温水里,茧子轻轻滚动,浮丝渐渐散开,水温计的红刻度线刚好停在40℃。阿禾蹲在旁边看,忽然指着水面:“师姐,你看!茧子在吐丝呢!”苏清寒笑着摇头:“是丝胶在融化——等泡好煮过,这些丝就能缫成一丈多长的生丝,织成布比棉花软多了。”晨光透过竹帘洒在陶盆里,水面泛着细碎的光,像撒了把星星。

喜欢寒月蛊请大家收藏:()寒月蛊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