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 > 第388章 厂兴我荣

第三百八十八章:厂兴我荣

领导班子会议的精神,像投入池塘的石子,在玻璃厂荡开了一圈圈涟漪。工会主席老周雷厉风行,当天下午就召集各车间工会小组长开了会,将厂里的决定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原原本本地传达下去。很快,班组会、车间学习在各个角落开展起来。

然而,王超在车间里巡视时,敏锐地察觉到,光靠“讲道理”似乎还不够。工人们听着,点着头,但眼神里的那种比较和失落,并未完全消散。尤其是在食堂打饭时,看着碗里依旧寡淡的菜色,难免还是会低声嘟囔几句。

“厂长,道理大家都懂,可这肚子里的馋虫,它不讲道理啊。”一次午饭后,年轻的小李半开玩笑地对王超说,话里透着几分真实的无奈。

王超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多说,但心里却翻腾起来。他想起之前为了攻克百货大楼订单的技术难关,成立“设备革新小组”,雷师傅、张老头他们带着工友们,硬是用土办法、巧心思让老机器焕发了新生。那时候,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什么?因为那是大家共同面对的难题,解决它,每个人都有参与感,都有成就感。

“光是上面讲,下面听,终究隔了一层。”晚上,王超在办公室里对副厂长张涛和工会主席老周说道,“得让工人们真正‘当家做主’,不是一句空话,得让他们切身参与到厂里的管理中来,尤其是眼下这最难熬的‘吃饭’问题,让他们明白锅里的米有多少,柴有多贵,他们才会真正体谅,才会把厂子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

张涛若有所思:“厂长的意思是,把食堂的管理,也像之前的‘设备革新小组’一样,让工人参与进来?”

“对!”王超肯定道,“不仅要参与,还要有实实在在的知情权、监督权,甚至一定的建议权。我们要成立一个‘伙食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各车间选举产生,既有老师傅,也有年轻工人,定期查账、监督采购、参与制定菜谱,把食堂的‘家底’亮给全厂看。”

老周眼睛一亮:“这个法子好!让工人们自己去看、去算、去想办法,比咱们磨破嘴皮子都管用!我这就去组织选举!”

消息一出,各个车间都热闹起来。工人们没想到,厂里真要把食堂这块难啃的骨头交给大家一起来管。经过推举,很快,一个由七人组成的“伙食管理委员会”成立了。成员包括德高望重的雷师傅、心细如发的张老头、年轻活跃的小李、来自制瓶车间的女工代表刘大姐,还有另外三位来自不同岗位、平时就热心公益的工人。

第一次伙食管理委员会会议,就在食堂旁边的小仓库里举行。王超、张涛和老周都列席了,但明确表示只是旁听,主角是七位工人委员。

王超让财务科把食堂近三个月的账目明细,以及上级拨付的粮食、副食、油脂的计划指标清单,全都搬到了会议上。当那一串串数字,尤其是那明显捉襟见肘的经费和严格按照人头定量、几乎没有浮动空间的物资计划表,摊开在各位工人委员面前时,大家都沉默了。

雷师傅戴着老花镜,手指一行行划过账本上的数字,眉头越皱越紧:“就这么点钱,这么些东西……要管全厂几百号人一天三顿……”他抬起头,看向食堂的周班长,“老周,你们……不容易啊。”

周师傅苦笑着摇摇头:“雷师傅,您是老工人,懂行。就这么些东西,既要让大家基本吃饱,又要尽量调剂口味,我们炊事班也是绞尽了脑汁。油不敢多放,肉星子见不着,不是我们舍不得,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张老头默默算了算,叹了口气:“这么一算,咱们厂食堂能做到现在这样,顿顿有菜有饭管饱,没让谁饿着,已经是在精打细算,勒紧裤腰带了。”

小李看着那可怜巴巴的油脂定量,咂咂嘴:“我以前光抱怨菜没油水,没想到……是真的没油啊!”

女工代表刘大姐心思细腻,指着账本上一处问:“周班长,这豆豉、辣椒干这些调味品的采购,能不能再省点?咱们赣南人家,家里做菜有时候就靠一把辣椒、一勺豆豉提味,这些东西用好了,说不定比多放油还出味道。”

周班长连连点头:“刘大姐这个提议好!我们回头就研究研究。”

会议上,委员们你一言我一语,从核对账目到检查仓库里有限的存货,从讨论如何利用现有食材变换花样(比如把老南瓜一部分蒸、一部分煮汤、一部分和米一起焖成南瓜饭),到如何杜绝打饭时的浪费现象。他们真正站在了管理者的角度,开始为这点有限的家底精打细算。

会后,伙食管理委员会将第一次会议的情况,特别是账目和计划指标的核心数据,用工人们能听懂的大白话写成了一份“明白账”,张贴在了厂里的公告栏上。

工人们下班后,纷纷围拢过来看。当看到那白纸黑字写清楚的经费数额、每人每餐平均的粮食和油脂定量时,许多之前抱怨得最大声的人都哑口无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的天,就这么点钱?还要买米买菜买油盐?”

“我说怎么菜里见不到油花,原来是真的没有啊!”

“看来厂里没骗咱们,是真穷,不是抠门。”

“雷师傅、张老头他们都核过账了,那肯定没错。”

与此同时,伙食管理委员会根据讨论结果,推出了几项立即执行的措施:

第一,食堂每周提前公布大致菜谱(虽然依旧是南瓜、青菜、萝卜、豆制品等轮换,但明确了做法),让工人们心里有数。

第二,在现有条件下,尽量在口味上做些调剂,比如多准备一些免费的辣椒酱、酸菜头等小菜供工人们自行取用。

第三,设立“节约监督岗”,由委员们轮流值日,在食堂巡视,提醒大家按需打饭,减少浪费。

第四,鼓励工人们就食堂饭菜口味、节约措施等提出合理化建议,委员会定期收集、讨论。

变化在悄然发生。工人们再去食堂打饭时,看着碗里的饭菜,心态似乎不一样了。他们知道了这顿饭背后的“成本”,知道了炊事班员的努力,也知道了厂里确实没有藏着掖着。

“今天这炒青菜,放了豆豉,味道确实不一样了嘿!”

“可不是,刘大姐提的建议,还真管用。”

“老王,你打那么多饭吃得完吗?别又倒了,浪费!”

“知道知道,我这不看着这辣椒酱香,想多吃半碗饭嘛……”

虽然饭菜的实质内容没有根本性改变,但工人们的抱怨声明显减少了。一种“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责任感,开始在更多人心中萌芽。他们意识到,玻璃厂的好坏,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眼前的困难,需要大家一起勒紧裤腰带度过。

王超看着这一切,深感欣慰。他再次召集领导班子开会,这次的气氛轻松了许多。

“让工人当家做主,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根本之道。”王超总结道,“通过伙食管理委员会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到,当工人们了解了真相,参与了管理,他们迸发出的理解、智慧和责任感,是无穷的。”

他看向众人:“我建议,我们把这种参与式管理推广下去。各车间可以成立由工人代表参加的生产管理小组,不仅仅盯着质量,还要参与讨论生产计划、技术革新、甚至成本核算。要让每一个工人都感觉到,这个厂子,是‘我们’的,而不是‘他们’的。”

张涛点头表示赞同:“我同意。财务方面,可以在不影响大局的前提下,向工人代表适当公开一些非核心的成本数据,让他们明白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理解节约的意义。”

老周更是干劲十足:“我们工会一定配合好,把各车间的民主管理小组尽快建立起来,形成制度。”

散会后,王超独自走在暮色中的厂区。食堂里已经亮起了灯,传来工人们吃饭聊天的嘈杂声,那声音里,少了之前的戾气,多了几分理解和平和。

他想起早些时候,在深加工车间看到的一幕:几个年轻工人围着雷师傅,不是在抱怨食堂,而是在讨论如何进一步改进那台老切割机的某个部件,以提高效率、节约能耗。他们眼神专注,语气热烈,那才是玻璃厂真正需要的精气神。

王超知道,外面的浮夸风或许还在刮,其他单位食堂的“丰盛”景象或许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但南水玻璃厂,已经在这股风潮中,找到了一条依靠工人、相信工人、凝聚工人力量的踏实路径。这条路或许更艰难,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智慧,但它通向的,是一个更有韧性、更有希望未来。

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方能赢得真心。让工人当家做主,就是把他们的心,和工厂的命运,牢牢拴在一起。这,才是应对一切风浪最坚实的根基。

喜欢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请大家收藏:()回到饥荒年代,我的随身商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