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不长,半小时便结束了。
万部长起身告辞,临走前拍了拍李达康的肩膀:“好好干。”
送走万部长后,李达康转身回到会议室,易连生正笑着迎上来:“李书记,晚上我安排了便饭,算是为您接风洗尘?”
李达康看着他眼底那抹难以掩饰的试探,淡淡道:“谢谢易县长好意,刚到任,还有不少情况要熟悉,吃饭就不必了。”
他的拒绝干脆利落,易连生脸上的笑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那也好,李书记先熟悉情况要紧。”
易连生转头看向人群中的一个中年男人,扬声道:“国明同志,你过来一下。”
国明同志指的是县委办的副主任魏国明,前县委办主任作为前任书记熊文林的心腹,在熊文林出事落马之后,自然也跟着落马了,因此现在县委办实际上是由魏国明这个排名第一的副主任在主持工作。
魏国明连忙从后排挤过来,脸上堆着谨慎的笑:“易县长?”他约莫四十岁,穿着件略显宽松的衬衫,袖口卷到小臂,看着倒比一般干部多了几分干练。
易连生说道,“你带李书记去看看办公室,顺便把近期的文件整理一下送过去。李书记刚到,有什么需要,你多费心。”
“哎,好嘞!”魏国明连忙转向李达康,语气恭敬,“李书记,这边请,您的办公室在三楼东边。”
李达康点点头,跟在他身后往会议室外面走。
路过马国梁身边时,这位常务副县长刚好抬眼,两人目光短暂交汇,马国梁微微颔首,没说什么,李达康也礼貌性地点了点头。
走廊里,魏国明一边带路一边介绍:“李书记,您的办公室是年前刚装修的,我昨天让人彻底打扫过,您看看还需要添点啥,随时吩咐我就行了。”
李达康“嗯”了一声,没接话。
三楼走廊铺着暗红色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尽头的办公室门虚掩着,魏国明上前推开:“李书记,到了。”
办公室确实宽敞,足有四十平米,靠窗摆着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对面是一组真皮沙发,墙上挂着幅“大展宏图”的字画,看着倒比关安县的县长办公室气派不少。
只是不知是不是久无人用的缘故,空气里隐约透着点沉闷。
“李书记,您先坐着歇会儿,我去把这半年的会议纪要和县委文件抱过来?”魏国明小心翼翼地请示。
“嗯,去吧。”
魏国明应声退了出去,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李达康拉开抽屉,里面空荡荡的,只有最下面一层放着几本旧杂志。
他起身走到窗边,往下能看到县委大院的全貌,刚才在会议室里的那群干部正三三两两地散去。
远处的洗煤厂烟囱还在冒着黑烟,与灰蒙蒙的天空融在一起。
没过多久,魏国明抱着一摞文件进来,小心翼翼地放在茶几上:“李书记,这些是今年的县委常委会记录和各部门的工作总结,您先看着,有什么需要随时吩咐。”
“辛苦了。”李达康道了声谢,目光落在最上面一本文件上,封皮写着“乌金县煤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落款日期是一个月前,签名处空着,显然还没落实。
他拿起那本方案,翻开第一页,魏国明识趣地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办公室里再次恢复安静,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窗外隐约传来的、属于乌金县的喧嚣。
随后,李达康在办公室里潜心翻阅了半晌资料,总算对乌金县有了个初步印象。
顾名思义,乌金县的命脉系于煤矿。全县大大小小的煤矿加起来,少说也有三百家,往多了算近五百户,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全县各个角落。
全县百分之七十的人口都围着煤矿打转,从开采、运输到加工、销售,几乎家家户户都与这黑色资源沾着边,煤矿当之无愧成了撑起乌金县经济的支柱。
因煤矿产业兴旺,不少外乡人也循着生计来此挖煤谋生。这使得乌金县的户籍人口虽然才五十多万,但常住人口却已经超过了八十万,小城处处透着因产业而兴的热闹劲儿。
更值得一提的是,乌金县去年的GDP已突破八亿元,财政收入超一点五亿。
在九十年代中期,这样的数字放在县域经济体里,无疑是相当耀眼的成绩,足以让所有人侧目。
李达康心里清楚,在新型能源尚未大规模铺开的当下,煤矿仍是举足轻重的资源。
喜欢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请大家收藏:()混官场是要讲背景的,而我正好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